(原创)底版感受之“斯帝卡INTENSITY CARBON(强力碳)底板”----乒乓笛子同学带给

来源网站:www.chinatt.com   发表时间:2011-12-23 00:25
第1楼

斯帝卡INTENSITY CARBON (强力碳)底板(更轻更快 更完美的弧线)fficeffice" />

各位同学:

大家好!

今天乒乓笛子要给大家讲一讲自己试用“强力碳”底版的几点感受,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仅一家之言,不足为凭。限于个人水平,得罪之处,纯属无心,来源于对器材的热爱!

目前这款底版的在中国市场的全国统一标价为:1950元,实体店以及网络,最近快到年底了,基本都在搞优惠促销活动,一般折扣多为7折(即1365元)

这款底版在网络上见到最多的介绍是下面这段话:

双层的碳层使得纳米技术成就更轻、更快以及更完美的弧线,

给你的每次击打带来完美的力度及速度,

进攻型选手能在高水平比赛中享受Intensity Carbon所带来的极致手感和速度。

控制:60速度:124层数:5+2厚度:5.6性能:进攻弹性:OFF+

以上是各位同学见到最多,也是唯一的信息,

面对这样的简单介绍,对于 1950 元这样的价位来说,排除特别有钱的那种顾客,常规球友来说,估计也会有所顾忌。毕竟厂家对于这款的介绍真的太少了; 他们这样做,是因为这个底版没有什么可说的,特点不明显,讲不出 所以然呢,还是故做神秘,价格标的高,利用顾客的高价格心理,使广大顾客依据价格高而理解为这是一个好底版的思路吗! 起码可以根据简单的这些东西的分析,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吧。一句话:不负责任,做事不认真,现在的顾客,又不是傻瓜,钱哪有那么好骗的。好了,不多说了,还是赶紧入主题吧! 这次是帮助一个球友搭配的底版,球友是横板,之前用的是 蝴蝶张怡宁(就是手柄上有 3 个星星的那个,三四百元的那一款),球友更换球拍的目的不是因为不合适,他就是想更换一个 高级点的底板,觉得自己水平提高了,希望 高价位的 东西 可能威力,性能等各个方面都有所提高。 怎么样向各位同学描述这个底版呢,我这次不准备长篇大论了,我想用不同比喻给大家描述,相信肯定会有一种比喻方式,使你明白 这个底版是啥感觉: 今天的配置是: ffice:smarttags" />85的横板,正面 尼澳狂飙 3 , 40 硬,反面 ZAP 全面型套胶,红色;

(1) 首先这个底版,个人认为是个 中近台,近中台的 快攻弧圈 的底版,中台以外人使用,感觉不太优秀 (2) 这个底版的面材 颜色 张的象黑胡桃,硬度比较高,进而是 力材,中间好象是 阿尤斯大芯。这样的结构 和 YEO ,的设计出发点基本一致,不过,斯帝卡,近年来,喜欢把 什么“ NCT ”的一个纳米技术加进来,这个底版同样有这个东东,另外还增加了两层碳;说实话,大家没有用过 这个强力碳底版的人,看见这样的 结构,在加上这样的新技术的应用,您肯定会以为这个底版 不得了,其实不然。用过 红黑碳王,纳米碳王,玫瑰五,黑檀 7 的人,这几个底版里面都有 这个东东,有了这个东西,底劲加强了很多,但是斯帝卡推出的这个“强力碳底版”,纳米碳 感觉没起到该有的作用,感觉象个摆设;(红黑碳王,纳米碳王,玫瑰五,黑檀 7 这几个底板确实纳米技术感觉到了,但是强力碳 却感觉不到)这就是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第二个感受; (3) 这个底版 如果抛开 两层碳和纳米技术 不谈的话,和 YEO 的思路接近,但是却没有 YEO 那么好的 可塑性,强力碳 的面层(单说强力碳的面层和 YEO 的面层相比)不知道用的啥硬木,感觉 过于“脆”了,缺乏点韧性,使用的时候,太容易透板了,我还没发中等以上的力量呢,就感觉已经打透底版了,透板本来是好事,但是也别太容易叫人透板了,起码我发 中大力的时候,你在透板嘛!换句话说,“透板”这个演员,您出场太早了,还没轮到您出场表演呢,你却出场了; (4) 如果期盼这 底版的购买可以为您带来多少 底劲的增加,那么,您就想错了;面队 1950 的价位,你们依据厂家什么 纳米技术的广告,如果用过纳米碳王的人,肯定会以为,这个底版的底劲和 纳米碳王接近,那么,这次你可要失望了。简直没 发比,如果把纳米碳王的底劲 给 10 分的话,那么 这个强力碳估计只有一半都不到; (5) 至于 其他什么:削球 没问题,推挡欠缺点,毕竟厚度在那摆着呢,但是厚度不是很大,两面弧圈 直板可以用,但是 从 1950 怎么高的价格来说,根本不值得购买这样的底版 来进行两面弧圈,以及为了直板横打而购买此板,因为价格在五六百元的底版综合性能比它好的板多的是,跟本没必要选择这样的东东(站在广大球友的角度来说) 这么说吧,综合 底板的 各种感受,我个人 认为这样的性能特点,强力碳这个底版 其实 是一个和 YEO (一般价格国内为 450—500 之间) 在一个价位上的东西,通过这样的一个价格 比喻,你们或多或少可以感觉到这个底版到底是个什么名堂了吧! (6) 最后一点:这样的底版并不是没有适用人群,我个人感觉:(只要你不在乎钱的情况下,我非买贵的这种用户)各个发力都比别人小一号的这些球友可以使用(怎么区分呢,凡是可以体会到或者说打透 YEO ,大鸟, YES , YEO7 ,马林碳,狂飙王底板 的这些球友 属于力量,爆发力大一号的,那么反过来,打不透这些底版的球友,可以使用,因为这个强力碳 刚好被你们打透)。这个比喻 估计大家可以初步感受到这是个什么感觉了吧; (7) 另外唯一有那么一特点,算优点吧,就是:拉过去的球的 第一弧线不是很平直,弯曲度稍微大一点(弯曲度大,稳定性就好,容易上台)对于“本篇第六点”提到的适合使用该板的球友来说, 弧度还算可以,但是第二跳一般,不太下扎,对方容易接住,没有象 YEO 那样,拉过去的球的二挑 的蓄能 大,也不 太冲,只是感觉拉过来的球的自身 旋转加强了一点; 2011 年 12 月 23 号 乒乓笛子

第2楼

这个底版:主要是 表达出来的 各种性能 和 价格相当不成比例
厂家抢钱
比如:CC7,黑檀7,等底版价格高,但是叫人觉得值,威力确实大,不后悔!我买了一只,之后,觉得CC7好,又存了一个货,所以我现在 有两只CC7。任何人并不是花不起那个钱,主要是要名付其实才好! 但是这个强力碳 简直是 价格和性能,简直不成比例。价格不符。或者说,这样的性能不应该是这个价。

第3楼

老大,求你把正规的动作练练,正常的发力捋顺了再评吧! 这款板中台是可以的。如果纳米碳王是10,它达到8.5-9是肯定有了的。

第4楼

但是我搭配的这个球友的这个的 发力 刚好是属于 发力小一号的选手,他使用起来 ,刚好符合他的发力大小; 如果发力很好,是另外一个力量段使用这个底版的话,就会感觉:你明明可以吃10个馒头,这个底版就象一个碗,碗里只放了5个馒头,你就感觉没吃饱; 或者在打个比方:你明明是孙悟空,可以拿的起 1 万斤 的 金箍棒,但是东海龙王却只给你了一个支撑力只有6000斤的“方天画乾”(这个底版提供给你的支撑力,不足以承受你的雄伟的爆发力,使用者力量很大的话,这把剑在您的催动下,你还没发挥到6成力量的时候,就已经被您强大的内力给震断了)。 反正我就这种感觉:生产关系 跟不上生产力的发展 了!但是生产力 发展小一“鞋号”的球友 却刚好 符合这样的生产关系;如果您是这一类球友,并且是您非要购买这种高价位(明明有其他低价位的,性能与之接近,您偏不去买)的这种爱好的,那么您可以 弄上一支回来玩玩!(没有其他想法,仅仅个人一家之言,语言有得罪之处,敬请谅解!,在这里先给您赔礼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23 9:58:55编辑过]

第5楼

真服了你了,过年有空打球,别总把球往怪了整,你又不缺力量,加点正向撞击球还能涨的。

第6楼

飞雪 同学,您好,快过年了,既然在这里见面了,就先给你摆个早年,祝您:身体健康,事业兴旺,。。。。压岁钱回头到你那去拿了哈 我只是把 个人的 一家之言 写出来而已,我不是什么专业运动员,相信斯帝卡厂家的产品也不是只销售给给 专业队的,它面队的 使用者群体,是各种各样的 技术阶段的,这里面有 专业的,有不专业的,有技术高的,有技术低的,就跟“瞎子摸象”一样,正所谓:远近高低各不同嘛。 在这个百花齐放 的 地方,只要所有爱好者 的共同参与,就可以使 乒乓球 这个大家庭 繁荣起来,兴奋起来。希望更多的爱好者 把你们的感受写出来 与大家分享。 没有唯一答案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25 9:25:45编辑过]

第7楼

这个底板我用两面外套其实很好用啊

第8楼

玫瑰5,和 黑檀7,CC7 确实 不错。但是这个就得画 问号?我已经不用画过了。

第9楼

主要是 使用者的 力量段 问题。 看使用者是 中号,大号,小号,换句话说:同样一个款式的鞋,是 45码的 脚来穿,还是 40码的脚来穿,或者是 36码的脚来穿;(这里的“码”我用来形容 爆发力 以及力量的 暴发程度) 我的意思主要是想说明:如果使用者具备 45码的 脚,那么 肯定 可以 打透 这个底版,但是 并不是 最趁手 的兵器,但是如果您的脚是 40码的 脚,那么 给您一个 你压根就 就算把您力气全部发出来 也打不透的武器,那么您会觉得 这个底版 手感模糊,不清晰; 比如,我的瞬间 爆发力 很好,我已经可以打透 CC7 底版了,当然用这个强力碳肯定可以用,但是并不是我最趁手的兵器,我就想说明这个意思。 多数 业余选手里面, 爆发力好的人,协调性 好的,大有人在,只不过 瞪地转腰 用的不太好而已。但是即使这样,也不能 掩盖 这些球友的 “爆发力”,这些球友里面 不缺乏 手感异常优秀的朋友! 欢迎各位同学 出说自己的意见,互相学习,互相切磋。交个朋友嘛!广结善缘!

第10楼

光看名字我就知道至少我控制不住这块板~~~还是慢慢练技术吧~~~

第11楼

写的好啊 可惜这个板子真的太贵了

第12楼

小时候,小说看多了,发现一个规律:在武侠小说里, 一般 修炼魔功 的人的学习武功用的时间少,发而 比 正派武功需要的时间少,,短短几天,就小成,而正派武功,需要很长时间才可以有小成,只有到达最后的快顶层的时候,才可以显出 邪不胜正,但是 业余球友,一般修炼不到 顶层,因此 无法鉴别 到 最后的“邪不胜正”的道理了; 所以,看您打乒乓球是为了什么,专业运动员,可不能按我这种 来打球,你们要学习 正派武功,不要学习魔功,但是我欢迎你们修炼魔功啊
一年又马上过去了,我对我自己的 打球 特点有了一个新的总结:明明某些球 可以直接面对面 把对方 打死的球,但是我往往不是这样处理的,我是面对面,当着人家的面,老想搞个“暗杀”什么的 处理方法以及思路。这个就是乒乓笛子同学打球的特点的 形象比喻。 娱乐性其实挺好的, 又是一个快乐的夜晚,每天下班去打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23 9:54:44编辑过]

第13楼

stiga新出的那几款所谓的高端拍子跟昆虫一样,都在抢钱,性价比不高,不考虑~还是原来那几款经典的底板来得实惠~!

第14楼

我最近在 丁丁球馆 打球呢,丁一 教我们一个 横板选手 用反手接发球的技术,我最近在修炼呢,已经修炼的出神入话了,小成了。改天叫我用这个技术 把你再次打败,哈哈哈哈 快过年了,最近比较流行 吹牛,我现在 吹牛 厉害很。

第15楼

  这玩意儿价格太坑“脚”啊

声明:此文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网站,爱乒乓网作为搜索引擎仅展示其快照,并非原始内容。若发现内容有所不妥,请尽快联系爱乒乓网撤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