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的故事

来源网站:乒乓家园   发表时间:2012-03-25 19:01
第1楼

 一些史料中说,清初我国已有台球流传于民间,深受人民喜爱。在我国 四川、云南交界山区的苗族人就把这种台球游戏作为农闲和饭后消遣。他们 用晒干的梧桐树或柑树的果子做球,用带柄的长板做拍,用门板做球台,两 边对打,人们称此为“臭柑子”游戏。据资料记载,清末珠江流域盛行类似 游戏,不过不用干果当球,而是用猪尿泡吹气做成小球,比干果弹性要大。 或在桌上、或在地上、或向空中对打,这可谓乒乓球运动的前身。《世界青 年》杂志 1954 年曾刊文说,台球,也就是乒乓球的创始最初是在中国和日本, 英国则是欧洲输入最早的国家。
  大约是在 1800 年,美国一个体育用品制造商别出心裁,发明了一种叫做 “室内网球”的游戏,想在美国推广,但遭到冷落。他并不甘心,把它转到 代理商那里,这种游戏在英国流行起来。人们将餐桌拼在一起,中间拉网对 打,因此称之为“桌上网球”。当时的球用软木和橡胶做成。几年以后,实 心球诞生了,桌上网球开始走向全世界。伦敦一个叫古德的人把橡胶粘贴在 球拍上,用拍击球和球碰桌面时发出“乒”、“乓”的声音,故称为“乒乓”。 这是美国人发明乒乓球的说法。
还有一说是源于南美洲。当地的印第安人用橡胶树的汁液做成实心球,
晾干后变轻,弹性好,称为“马卡瓦”,在当地很流行。后来由哥伦布或其 他探险队带回欧洲便逐渐传开来。
另一说源于俄国。俄国沙皇时代家族的一些成员,用橡胶外缠毛球作游
戏,1890 年前后已相当流行。也有人说欧洲一国家的宫廷中,用象牙作球, 因造价昂贵,难以推广。最流行的说法是乒乓球源于英国。在 19 世纪末的一 天,伦敦遇到少有的闷热。两个青年看过温布尔登网球赛后,到一家上等饭 馆的单间去吃饭。先是用雪茄烟盒盖当扇子,继而讨论网球技战术,拣起软 木塞酒瓶盖当球,以桌子为球台,中间拉一细绳为网,用盒盖打球。碰巧侍 者在一旁喝彩,闻声赶来的女店主见此情景,不禁脱口喊出“TABLE TENNIS”。 一声“桌上网球”,为乒乓球命名,一直用到今天。从此,桌上网球在大学 生中,进而在全英国流行。
英国工程师詹姆斯·吉布把空心赛璐珞球从美国带到英国,取代了原来
的实心球。 美国人海亚特发明的这种空心球,触拍、触桌时发出“乒”、“乓”的
声音。英国一家体育用品公司用“乒乓”两字作为商标来登记。1891 年,英 格兰人查尔斯·巴克斯特把乒乓球作为商业专利权申请备案,获得了 19070 号许可证。国际乒联主席蒙塔古说,19 世纪末,乒乓球以各种奇怪的名称盛 行,器材与现在大不相同。欧洲的“室内网球”可在桌上、也可在地上打, 球拍与现在的羽毛球拍相似,球是硬而轻的实心球,待到赛璐珞空心球出现 后,它几乎传遍全世界。

球拍的演变

在乒乓球运动刚刚萌牙的时候,人们打球有的用雪加盒盖,有的用长柄

木板。后来又使用与网球拍相似的一种球拍,但略小些,上面绷了一层皮子。 用木头雕刻成的球拍流行了多年后,又有人在木板上粘一层砂纸、软木。具 有重大意义的革新是在 20 世纪初软木换成了胶皮,这使得乒乓球技术发生了 一场革命。
  事情发生在 1903 年的伦敦。一位叫古德的乒乓球爱好者正在参加比赛。 第一轮比赛后,他感到不适,去药店买药,发现了找零钱用的胶皮盘,回家 后去掉了拍面上的软木,换上胶皮。翌日,他用令人惊异的新拍从容不迫地 战胜了对手。胶皮拍开始风行,随之出现了表面有颗粒的胶皮拍。此前的乒 乓球技术十分简单,只是单纯地挡球,胶皮拍使击球的弹性和摩擦力增强, 可以加转。于是削球打法诞生,并迅速流传开来。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1952 年日本选手佐藤博治首先使用海绵拍,夺得十 九届世界锦标赛冠军。海绵拍进一步增强了击球的速度、力量、旋转。乒乓 优势从欧洲转到亚洲,日本称雄于世界。
  国际乒联于 1959 年作出规定,海绵上必须加胶皮。从此,有人仍使用胶 皮拍,但更多的人使用海绵胶皮拍,各种不同性能的胶皮不断出现,有正面 胶粒,有反贴胶粒,有生胶,有长胶,有防弧(圈球)胶等等。乒乓球技术 也变得更加复杂了。
球拍的演变情况如下:
1880 年—1900 年
1.长柄羊皮纸拍,也称“班卓”拍,长 19.5 英寸。
2.短柄羊皮纸拍。
3.光板木拍,木材种类、厚度不同。
4.砂纸拍,可增加球的旋转。
7.加宽胶粒拍,受早期防守型队员偏爱。
8.硬海绵拍,流行于五十年代初。
9.软海绵拍,厚度约八分之三英寸,五十年代为日本选手喜爱。
10.绉纹橡胶拍,不易控制球的方向,存在时间极短。
1960 年—1980 年
11.胶粒与板之间加一毫米厚的海绵,不利旋转。
12.胶粒与板之间加两毫米厚海绵,易进攻。
13.防弧胶皮拍,适于防守型打法。
14.反胶加两毫米厚海绵,击球的速度、旋转居各种球拍之冠。
15.反胶加 1 毫米厚海绵,具有超群的控制球功能。

世界乒乓史上的三次突破

  日本选手 1952 年首次使用海绵拍参加世界锦标赛,以强有力的进攻冲破 了欧洲人的坚固防守。他们给乒乓球技术带来一次革命。从此,乒乓球技术 向积极主动、以进攻为主的方向发展。日本靠攻球称雄于世界,直至中国崛 起。
  50 年代末、60 年代初,中国选手以独特的近台快攻成为世界乒坛一支劲 旅。这期间,日本选手在快速抽杀的基础上发明了弧圈球,但中国式的进攻 速度更快,中国压倒了日本,欧洲的削球防守显得更加落后。这次新的革命 使中国乒乓球长期保持领先地位。
  
  欧洲不甘心于落后,经过弃守为攻、攻守结合的曲折,他们根据自己的 特点,学习日本弧圈球和中国式快攻的长处,创造了弧圈球结合快攻和快攻 结合弧圈球的打法。这次突破,使欧洲乒乓球水平突飞猛进,给亚洲选手很 大的威胁。从 70 年代初至 80 年代,世界乒坛渐呈欧亚对抗的态势。

世界乒乓球技术的时代特点

①40 年代之前——控球时代。也是欧洲时代,世乒赛 103 枚金牌欧洲
占 96 枚,亚洲的成绩册上是零。欧洲选手的打法以削为主,追求稳健。削球 手之间的较量就看谁有耐性,双方对搓,很难得分。一分球曾打了两小时十 五分钟。有一场团体赛曾打了十一个小时,可谓超长马拉松。
  ②50 年代——速度时代。日本选手 1952 年首次参加世乒赛(十九届) 就一鸣惊人,伊藤博治用海绵拍出战,团体赛获全胜,还夺得男子单打冠军. 两年后的二十一届世乒赛上,佐藤和荻村伊智朗运用灵活的步法、凌厉的扣 杀和反手发出的急球,首次取得了男子团体冠军的出色成绩。荻村是这个时 代的代表, 50 年代共获 11 枚金牌。日本堪称“霸主”, 8 届锦标赛获男团 五次冠军和女团四次冠军。这段时间,运动员对攻速度、反应和移动均极快。
③60 年代——球点时代。由于欧洲乒坛的反对,1959 年通过修改规则
的决议,海绵拍禁用,反胶海绵拍的厚度也限制在四毫米内。日本乒乓球走 向“旋转时代”,反胶拍选手趋向拉上旋球和弧圈球。以木村兴治为代表的 部分选手则是远台拉弧圈。受日本影响,欧洲许多人改为拉弧圈球,而中国 的近台快攻已经成熟,当球弹到最高点时或上升时击球。靠近台快攻,中国 的男团和男单均获“三连冠”,代替日本称雄于世界。因此,60 年代可称打 球点时代。这时期的中国还培养了新型的削球手,有的使用对付弧圈球的长 胶粒胶皮,有的用两面不同性能的胶皮,如男子张燮林和女子林慧卿。
④70 年代——旋转时代。强力旋转登上世界乒坛。欧洲选手学习了日
本弧圈球和中国的快攻,并结合自己强劲的爆发力,创造出快攻结合弧圈球 和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瑞典率先崛起,先后夺得男单、男团和男双世界冠 军,他们重视旋转甚于重视速度;匈牙利人正反手都拉强力弧圈球,也夺得 男团、男单、男双各一次世界冠军。中国郗恩庭用快攻加旋转夺得男单世界 冠军,梁戈亮使用两面不同性能胶皮拍搞“变化打法”,体现了攻守全能特 点。
世乒赛历史上,40 年代之前的巴纳,50 年代的荻村,60 年代前半期的
庄则栋,每 10 年为一期都有代表性的人物,但 70 年代还难以找出代表,男 子中、日、欧混战,女子还多一个朝鲜。
  ⑤80 年代——变化和攻守全能时代。两面不同性能球拍的出现对大幅 度前后移动的选手起到牵制作用,只用重板扣杀不能制胜,力轻的球有时也 具有很大威力。同样,强烈旋转和速度极快的球也不一定具有威力,80 年代 的特征是变化和攻守全能,要求重视“威力的相对性”。

没有规则,哪有“乒乓” 乒乓球比赛规则摘要

①球台
球台的台面是与水平面平行的长方形,长 2.74 米,宽 1.525 米,离地面
76 厘米,呈暗色,无光泽,各边有一条 2 厘米宽的白线,并由一个垂直、与 端线平行的网划为两个相等的台区。双打比赛时每个台区增加一条中线,中 线与边线平行。
②球网
网的顶端距台面 15.25 厘米,网柱外缘离边线外缘 15.25 厘米。
③球
  球为圆形,直径 38 毫米,重 2.5 克,用赛璐珞或类似的塑料制成,呈白 色或黄色,无光泽。
④球拍
  球拍大小、形状、重量无限制,底板应为木料;覆盖物可以是粒胶,也 可以是海绵胶,连同粘合剂分别不超过 2 毫米和 4 毫米,表面为暗色无光泽; 比赛中更换球拍时,运动员须向对手和裁判员出示他将使用的球拍,并允许 检查。
⑤一局比赛
  在一局比赛中,先得 21 分的运动员为胜方,打到 20 平后,先多得 2 分 者为胜方。
⑥一场比赛
  一场比赛可采用三局两胜制或五局三胜制,应连续进行,但在举行最后 一局时可休息五分钟,其他各局之间可休息一分钟。
⑦选择发球、接发球和方位
  每场比赛用抽签的方法确定首先选择者,胜方可选择先发球或先接发 球,负方则选择方位;胜方也可先选择方位,负方则选择发球或接发球;还 可要求负方先选择。双打比赛,得到首先发球权的一方可决定由谁先发球, 第一局接球一方应决定谁先接发球。
⑧发球和接发球次序及方位
  记录的比分每到 5 分,接发球一方即成为发球的一方,按此类推直到一 局结束,或到 20 平,或到开始实行轮换发球法。双打比赛每方的第二个发球 者为第一个接球者。20 平或实行轮换发球法后,每个运动员每次只发一个 球。一局中首先发球的一方,下一局首先接发球。双打比赛除第一局外,每 一局选出第一个发球员后,首先接发球的应是前一局发给他球的运动员;决 胜局一方先得 10 分时,接发球一方运动员应交换接发球次序。一局中占某一 方位的单打或双打运动员在下一局应换到另一方位。决胜局一方先得 10 分时 即与对方交换方位。如果出现了发球、接发球次序和方位错误,发现时中止 比赛,按开始时的次序,根据场上比分,进行纠正,再继续比赛。发现错误 之前的比分应予以计算。
⑨轮换发球法
  一局比赛开始后 15 分钟尚未结束,或在此之前应双方运动员要求,应立 即中断比赛,实行轮换发球法。中断时球处于比赛状态,由被中断回合的发 球员发球,继续比赛;未处比赛状态,由前一回合的接球员发球,继续比赛。 实行轮换发球法后,如果接球方有 13 次合法还击,则发球方失 1 分;比赛剩 余部分均实行轮换发球法。
  
规则大变动

  第十届世乒赛出现多次“马拉松”式的长时间比赛,翌年的第十一届旧 戏重演,致使女子单打冠军没有产生。这使得国际乒联主席蒙塔古万分忧虑。 倘若冠军常由抽签来决定,乒乓球赛成何体统!他责成下属的技术和规则两 个委员会研究对策。经反复斟酌、磋商,提出两条措施:一是降低球网的高 度,从过去的 17 厘米降为 15.25 厘米,并把台面由 146.4 厘米加宽到 152.5 厘米,使之有利于攻球;二是规定每局比赛不得超过 20 分钟,限时一到谁领 先便算获胜,如双方积分相等,则宣布中止后进行 5 分钟的加时赛,加时赛 中先得 1 分的即为胜者,如 5 分钟内仍未得分,则判为各无所得。
这两条措施大大减少了“马拉松”式的比赛,在历史上起了很大作用。

第一次大争论

  第一次大争论的焦点是海绵拍。海绵拍是奥地利人发明的。他们携黑色 海绵拍参加 1950 年第十八届世乒赛,未获出色战绩,没引起瞩目。日本人佐 藤博治带一块黄色海绵拍参加第十九届世乒赛,充分发挥出远台长抽的威 力,获得男子单打冠军。一场大争论由此而起。
用海绵拍击球,速度快,力量大,声音小,旋转强烈,但要求更高超的
技术,显然对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有利。当时的国际乒联主席蒙塔古等人认为, 海绵利于进攻,赞成继续使用。但是,欧洲一些乒坛人士呼吁禁用海绵拍, 有的甚至提出强烈抗议,认为蒙塔古偏袒日本,并要挟要退出国际乒联。
赞成者的观点是,在木板加上海绵与覆盖胶皮一样是合法的,而且奥地
利选手使用时并未遭到非议,何况它的出现有利于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呢! 反对者认为,海绵拍属歪门邪道,甚至对直握拍也抱成见。 两种观点,相持不下,争论旷日持久。1955 年第二十二届国际乒联代表
大会决定,成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制定球拍规格化的方案,严格规定球拍
材料的种类,海绵和胶粒的厚度。在国际乒联第二十五届表代大会上,中国 乒协人士做了许多工作,使球拍规格化的方案顺利通过。争论由此平息下来。

第二次大争论

  1971 年第三十一届世乒赛,中国男选手梁戈亮使用两面不同性能的球 拍,打出了好成绩,引起了国际乒坛长达十多年的第二次大争论。
  梁戈亮握横拍,一面是反胶,一面是长胶,颜色差不多,交替使用,球 的旋转大不一样,对手防不胜防。对此,人们议论纷纷,不断有人向国际乒 联抱怨,要求在规则上加以限制。欧洲有的乒协提出禁用,理由是运动员在 比赛中起码要看清对方用什么胶皮来击球,才能打出水平,否则像猜谜一样, 运动员失误多,比赛不精彩,长此以往将失去观众。中国乒协认为,用两面 不同性能的球拍完全符合规则,充分发挥球拍的作用是一种创新,掌握这种 打法难度很大,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讨论时各有各的道理,表决时欧洲 国家的提案未达四分之三的多数,未能通过。捷克斯洛伐克乒协曾提出:使 用两面不同性能胶皮的球拍必须是不同颜色。多次提出,直到第三十六届国 际乒联代表大会仍未通过。
  
  后来,中国乒协考虑到,欧洲一些乒协对球拍问题的看法是有一定道理 的,中国作为乒乓大国,应多从有利于乒乓球运动正常、健康发展出发,既 要赢球又要赢得人心,使对手心服口服。
到 1983 年第三十七届国际乒联代表大会时,这一争论才算有了结果。 新规定从 1984 年 1 月 1 日起开始执行。中国选手虽受到影响,但靠实力
仍在哥德堡和新德里夺得两届世乒赛各 6 项冠军。

国际乒联关于球拍、发球、跺脚的规定

  在东京举行三十七届世乒赛期间召开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根据一些会 员协会和国际乒联执委会、理事会、规则委员会等工作委员会的提案,对 1981 年—1983 年国际乒联手册中的比赛规则和国际竞赛规程的一些条文作了修 改的决定。主要变动有:
①关于球拍的规定
  从 1984 年 1 月 1 日起,在世界锦标赛、洲锦标赛、国际公开赛中,不管 球拍两面的覆盖物性能是否相同,也不管球拍两面是否都有覆盖物,球拍两 面必须是两种明显不同的颜色。
没有覆盖物的一面不允许击球,否则判失一分。
②关于发球 发球时,球拍触球的瞬间,球的整体位置不仅不能在球台端线及其假想
延长线之前,而且不能在发球运动员上身躯干(不包括头部、四肢)离球台
端线远侧点与端线平行的假想延长线之后。否则,将判失一分。
③关于运动员跺脚 对发球运动员发球时大力跺脚的行为给予警告(但不判为失分)。
④关于“阻挡”的定义
  对方击来处于比赛状态的球,尚未能及本方台面,在尚未越本方台面或 者端线的假想延长线即触及本方运动员或其任何穿戴物品,叫“阻挡”。
国际乒联 1984 年召开的理事会对球拍两面“明显不同的颜色”作了解
释,凡属下列情况的,均视为不符合规定:球拍两面均为暗色(如暗红、暗 绿、暗蓝等),或球拍的一面是暗色而另一面是黑色,或球拍两面属于同一 种颜色只是深浅不同(如一面是暗红,一面是鲜红)。

关于发球等问题的新规定

  1987 年 2月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国际乒联第三十九届代表大会作出了以 下新规定:
①在比赛中,运动员发球时,球从不执拍手中向上抛起至少 10 厘米。
②在比赛过程中,各局之间的间隙相同,均为两分钟。
③在国际比赛中禁止使用砖、石或混凝土为铺地材料。

取消等级制

  第三十八届世乒赛之前的多届比赛,一直采用分等级比赛的制度。一些 亚、非、拉美的协会和洲组织多次建议改革,理由是:此赛制不能保证按其

第2楼

实际水平得到可能得到的名次,有些协会因级别不高造成资金困难,而且还 得不到与强队比赛的机会。
  经过表决,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了中国和日本乒协联名提出的团体赛三 阶段比赛办法的具体方案。其基本内容是:所有参赛队分 16 个小组进行循环 赛;各小组同名次的 16 个队各分成 4 个小组进行第二阶段循环赛;然后由获 得第一阶段小组第一名所组成的四个小组的第一、二名共八个队进行淘汰 赛,负者进行附加赛,决出第一至第八名,小组第三、四名按同样的方法决 出第九至十六名,其余类推,决出全部名次。
各单项比赛也将考虑取消预选赛制度,实行单一属性的淘汰赛制度。
“乒乓”技术和术语 攻球:分正手攻和反手攻两类,细分还有快攻、大力扣杀和拉攻。快攻
以小臂力量为主,动作小、出手快;大力扣杀以大臂力量配合腰腹力量,动 作大,力量重;拉攻以大、小臂配合,动作稳健,是对付削球的主要技术。 削球:用拍切削球中下部,使球呈下旋回到对方台面。近削动作小,转 速较快,以前臂和手腕发力为主;远削动作大,弧线长,发力以大臂由后向
前送,落点易控制。
  推挡:运动员将球快速推击至对方台面。它是在挡球的基础上加力推击 的技术,特点是:站位近,动作小,球速快,可借助对方来球力量。细分有 大力推挡、快推、减力推挡、下旋推挡等。
搓球:又称小削板,是在桌面上将拍后仰甚至躺平,把球托送过去,属
削球的一种打法。细分有快搓、慢搓、侧上旋、下旋、不转搓球等。
  放高球:特点是落点远,弧度高,上旋力强,着台后向前冲,多带侧旋。 一般作为防守的一种手段,对手不善打高球时,可作为取胜手段。
发球抢攻:又称第一回合战术,是利用多变的发球迫使对方回球较高,
为自己创造进攻机会,攻击在前。
  弧圈球:全称为弧圈型上旋球,主要有加转与前冲两种。拉球时以小臂 带动大臂由下往上用力提拉,触球的瞬间前臂急剧收缩。
短球:形成一攻一守局面时,若守方远离球台,攻方突然改功为吊,放
一个力量很轻的近网球,这就是短球。其特点是站位近,回球快,落点短, 球弹得低。
1.球台
①端线:球台两端与网平行的 2 厘米宽的白线。
②边线:球台两侧与网垂直的 2 厘米宽的白线。
③中线:球台中央与边线平行的 3 毫米宽的白线。
2.站位与击球
①站位是指运动员击球时的位置。
②近台、中台、远台的范围见图(图 3)。
2.站位与击球
①站位是指运动员击球时的位置。
②近台、中台、远台的范围见图
③近台击球、中台击球、远台击球根据运动员站位来判定。
3.击球路线

  击球路线指球在球台上空运行弧线的投影线,基本路线有五条(以右手 执拍者为例,右方也可称正手,左方可称反手,中路直线可称中路追身球)。
4.击球时间
  ①击球时间指球在本方台面弹起后上升、下落,至触地面前的运行过程, 大致分五个时期
5.击球部位
①击球部位指球拍触球的部位。
  ②上部指 12 至 1,中上部指 1 至 2,中部指接近 3,中下部指 1 至 5,下 部指接近 6 的部位
6.拍形
7.长短球及追身球
①长球,又称底线球,落在底线区。
②短球,又称近网球,落在近网区。
③追身球,飞向对方中间位置的球。
8.常用的握拍法
①直接快攻型握拍法
②直拍弧圈型握拍法
③削攻型握拍法
④横握拍法
9.手势
  10.循环赛 乒乓球比赛的一种基本方法,使参赛各方互相之间都直接比 赛两次,称为双循环赛。这种方法能基本反映出各队或选手的真正水平。有 时为了缩短比赛日程,减少比赛场次,也可采用分组循环赛。
11.淘汰赛 分单淘汰赛和双淘汰赛两种。单淘汰赛是乒乓球比赛的一种
基本方法,是将所有参赛队或选手编成一定的比赛秩序,由相邻的两队或选 手交锋,负者被淘汰,胜者进入下一轮比赛,直到剩最后一个队或选手。双 淘汰赛是运动员按编排的比赛秩序进行比赛,失败两场即被淘汰,不败者为 冠军,最后失败一场为亚军。
12.种子 乒乓球赛因参赛队和选手多,一般用分组循环赛和淘汰赛,为
避免强队、强手过早相遇,把一些队和选手确定为种子,把他们合理分开, 使之最后相遇。
13.轮空 单淘汰赛第一轮比赛,选手数少于号码位置数时,没有运动员
的位置称为轮空位置。这种位置应均匀地分布在各区,种子序号在前的优先 轮空,其他种子次之。
  14.技术风格 运动员使用技术运用战术的个人特点。同一种打法的选手 可以有不同的技术风格,反之也一样。如李富荣、李景光都是直拍左推右攻 打法,却分别属于快而狠、快而稳的两种风格。
  15.相持能力 双方在前三板过后互相争持,不相上下,处于相持局势时 的技术能力。
16.击球节奏 击球速度快慢不同的节奏。

君临乒坛的国际乒联 国际乒联

国际乒乓球联合会,简称国际乒联,是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之一,由各个
国家和地区的乒乓球协会组成。
  1926 年 1 月,在柏林举行过一次国际乒乓球赛,同时召开了参加国代表 会议。会议决定委托英格兰乒协举办欧洲锦标赛,并建议成立国际乒联。
  同年 12 月 6 日至 11 日在伦敦举行了比赛,并正式成立国际乒联。国际 乒联追认这次比赛为第一届世界锦标赛。
国际乒联成立时,仅有 9 个会员协会,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 1939 年增
至 28 个,到 1975 年共有 120 个,到 1987 年 6 月为 133 个,是较大的国际单 项体育组织之一。
  国际乒联的主要活动是每两年委托一个成员协会主办世界乒乓球锦标 赛,同时同地召开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代表大会是最高机构。
  国际乒联设主席一人,第一副主席一人,副主席六人(分别负责非、亚、 欧、北美、大洋、南美洲工作),名誉司库和名誉秘书长各一人,均由代表 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处理国际乒联事宜。执行委员会 处理日常工作,还有七个专门委员会。第三十八届代表大会通过了成立国际 乒联管理委员会的提案。管理委员会由包括六个洲的副主席在内的九人组 成。
国际乒联总部设在英国东苏塞克斯郡的黑斯廷斯。
  中国于 1953 年 8 月正式加入国际乒联。1963 年中国代表首次被选为国 际乒联亚洲区副主席,现任此职的徐寅生是 1975 年当选的。
中国另有张钧汉、李富荣、程嘉炎等人分别在国际乒联下属的委员会担
任委员职务。

国际乒联首任主席——蒙塔古

  蒙塔古是英格兰人,出身于贵族家庭。1922 年英格兰乒乓球协会成立, 当时年仅 17 岁的蒙塔古被选为主席;1926 年 12 月 12 日,在他父母书房里 举行的第一届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蒙塔古被选为主席。他从 22 岁担任此 职,直至 1967 年退休,后荣任国际乒联名誉主席。
蒙塔古领导的国际乒联特别强调,开展乒乓球运动的目的是增进友谊,
提高球艺,因而它的一些规定不同于其他国际体育组织。如:会员代表乒协, 不代表国家;发奖不升国旗,不奏国歌;运动员不分职业和业余,都可参加 世乒赛等。这避免了世界性体育组织常遇到的许多麻烦。40 年的时间,乒乓 球从游戏发展成体育比赛,几乎遍及世界各个角落,蒙塔古为此作出了巨大 贡献。
  1952 年蒙塔古首次访问中国,邀请中国乒协参加翌年的第二十届世乒 赛,加入国际乒联。中国乒协不久即成为国际乒联正式会员。他还热情支持 中国举办了第二十六届世乒赛。
  蒙塔古是创新的积极支持者。他在许多欧洲国家反对使用日本选手带进 世乒赛的海绵拍时,肯定这种拍子可提高速度,有利于进攻的作用。国际乒 联后来准许使用海绵拍。我国选手曾在二十八届世乒赛上使用了几种新的发 球方法,遭到对手罢赛抗议,蒙塔古作为仲裁委员会主席,判定其合法性, 并赞扬中国选手很聪明。蒙塔古还是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委,曾获得“加强国
  
际和平”列宁国际奖金。他热心于和平运动,又酷爱乒乓球,对事业专心致 志,但生活中十分健忘,闹了不少笑话。就在他娶新娘时,到教堂才发现忘 带了结婚戒指,急忙向朋友借了一个,才使交换戒指的仪式得以完成。
  蒙塔古热爱中国,喜欢善良纯朴的中国人民,对中国食品很感兴趣,还 很爱吃臭豆腐。
  1984 年 11 月,这位国际乒联的创始人去世,他对世界乒乓运动所作的 贡献将永远在史册上闪光。

“乒乓先生”——伊万斯

“乒乓先生”,这是人们对原国际乒联主席伊万斯的爱称。 伊万斯原是国际乒联秘书,1979 年开始担任国际乒联主席。为促进乒乓
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为使乒乓球获得它应该享有的地位,他辛勤 工作几十年。经过伊万斯和其他乒坛人士的努力,国际奥委会终于同意,从
1988 年起,乒乓球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伊万斯年轻时,在威尔士开始打乒乓球,1929 年与他的夫人南希认识
后,夫妇俩一起从事乒乓球运动。在国际乒联任主席时,他还兼任威尔士乒 协主席,南希是该协会的秘书。
在国际乒联第三十九届代表大会上,伊万斯落选,主席的职务由荻村担
任,他被推举为终身名誉主席。

国际乒联新任主席荻村伊智朗

  荻村出生于 1932 年,父亲是基督教徒,母亲信佛。幼年丧父,家境贫寒, 但还是供他到日本大学上学直至毕业。
1948 年,荻村 16 岁上高中一年级时,看到同事打乒乓球抽球姿势漂亮,
才开始学打乒乓球。他先用木板拍,后来买了块胶皮贴上,没想到却贴坏了, 而且用的是固定胶,还得再买一块,为此遭到母亲痛斥。当他下决心打乒乓 球时,有人断言,他不具备打乒乓球的素质,如果要打,定会患肺病死掉。 他父亲死于肺结核,打乒乓球的大学生也确有患肺气肿、肺结核的,但他一 点也没泄气,而是加倍努力,终于走上了成功之路。
自 1954 年起,荻村共获得 12 个世界冠军,其中有 5 个团体、2 个单打、
2 个双打、3 个混合双打。还获得 8 个亚洲冠军,11 个全国冠军。 荻村当教练多年,曾在瑞典、美国、韩国、巴西、联邦德国、中国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执教。
从 1970 年起,荻村任国际乒联理事,后任第一副主席、亚乒联盟执委;
1980 年以来,任日本乒协名誉理事长,后来又任日本奥委会委员、日本体育 联合会理事等,还兼任世界少年软式捧球联合会顾问、世界门球联合会理事。 在国际乒联第三十九届代表大会上,荻村以 65 票对 39 票击败了原主席 伊万斯,当选为国际乒联 1987 年—1989 年主席,成为担任此职的第一个亚
洲人。
此后,这位新主席周游列国,进一步在全世界推广乒乓球运动。

世界乒锦赛史话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四个时期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从 1926 年的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举行时起,一 共举行了三十九届,历时已 60 余年。
将近 40 届的世乒赛,仔细分解可分为四个时期:
①欧洲兴盛
  从 1926 年第一届世乒赛到 1951 年的第十八届世乒赛,欧洲乒乓球运动 十分兴盛。十八届世乒赛,除十三届在埃及举行外,其余都在欧洲举行,欧 洲获得了 117 个冠军中的 109 个。这一时期的前段,以稳削为主的打法占主 导地位,当时的网高,台窄、球软,有利于削球。十一届世乒赛后,加宽了 台面,降低了网高。限制了比赛时间,规定了轮换发球法,为攻球创造了一 些有利条件。削攻结合的打法逐渐发展起来,还出现了以攻为主的打法,但 攻球技术尚未成熟,还不能突破削球的坚固防线。所以,这 20 多年,横拍削 球和削攻结合的打法是乒乓球运动的主流。
②日本称雄
  1952 年的第十九届世乒赛到 1959 年的第二十五届世乒赛,是日本称雄 时期。
奥地利运动员在第十八届世乒赛上使用了海绵拍,但无惊人的成就,但
海绵拍在日本选手的手中却大放异彩。他们采用远台长抽的进攻打法,一进 入世乒赛就向欧洲的削球发起猛烈冲击,一举获得男子单打和双打、女子团 体和双打四项冠军。八年中,日本选手在七届世乒赛中共获 49 个冠军中的
24 个,其中男子团体连夺五届冠军。日本的直拍长抽攻击型打法,不仅改变
了世界乒坛以削球为主的传统,而且占据了主导地位。
③中国崛起
  中国从 1953 年起参加世乒赛,名次扶摇直上。到第二十五届,荣国团虽 夺得男子单打冠军,但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男子团体冠军还未属中国所有。 从第二十六届起,中国在世界乒坛占主导地位。这一届,中国夺得男子团体 和单打,以及女子单打三项冠军。从 1961 年至 1965 年,中国三次参加世乒 赛,共夺得 21 个冠军中的 11 个。其中男子项目的 9 个冠军,中国得了 8 个。女子也获得过团体冠军和单打、双打冠军。这标志着中国男女选手已走 在世界前列。中国选手创造了直拍近台快攻打法,形成了“快、准、狠、变” 的独特风格,还发展了以“稳、低、转、攻”为特色的直拍削球打法,并且 学习外国的一些打法,使中国乒坛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为世界乒乓球 技术宝库增添了新内容。
  中国选手没有参加 60 年代后期举行的第二十九、三十届世乒赛,冠军多 数被日本选手夺走,苏联选手获第三十届女子团体和女双冠军,朝鲜男女队 也跃入前列。这表明亚洲仍占优势,欧洲的水平开始回升。
④中国领先,欧洲复兴
从 1971 年至 1987 年,共举行了十届锦标赛,中国选手获得 70 个冠军中
的 42 个,其中男、女团体都是 7 次,男团“四连冠”,女团“七连冠”。毫 无疑问,中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选手发展了直拍近台快攻打法,研究出攻 打弧圈球的新技术,同时学习了弧圈球,在“快、准、狠、变”的基础上又 增加了一个“转”字。这一时期,欧洲选手从 20 年来受日中冲击,在技术发

展方向上的混乱状况中解脱出来,学习了中国的快攻和日本的弧圈球,创造 了适合自己特点的新打法。瑞典的本格森,19 岁时参加 1971 年第三十一届 世乒赛,夺得男子单打冠军。第三十二届,瑞典获得男子团体冠军。其他欧 洲国家也涌现了一批高水平的选手,如获第三十三届男子单打冠军的匈牙利 选手约尼尔,以及克兰帕尔、舒尔贝克、斯蒂潘契奇、奥洛夫斯基、萨尔霍 扬等。遗憾的是匈牙利获第三十五届男子团体冠军后退步了。但瑞典男子队 一度衰落后重新崛起,成为欧洲的当之无愧的代表。瑞典和波兰等强队的崛 起使世界乒坛形成欧亚对峙的局面。
  乒乓球运动发展到现在,已达到高级阶段,单纯的攻或防,单纯的速度 或旋转,任何一种单纯的打法,在比赛中已难以获胜。新的趋势要求运动员 做到技术全面、特长突出、战术多样。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奖杯

  ①男子团体——斯韦思林杯(由斯韦思林夫人 1926 年捐赠,她是英国乒 协、国际乒联首任主席蒙塔古的母亲,前国际乒联名誉主席)
  ②女子团体——马赛尔·考比伦杯(第八届世乒赛首次设立女子团体项 目时由法国乒协主席马赛尔·考比伦先生捐赠)
③男子单打——圣·勃莱德杯
④男子双打——伊朗杯
⑤女子单打——吉·盖斯特杯
⑥女子双打——波普杯
⑦混合双打——赫杜赛克杯 所有奖杯都是流动的,获得者的名字将刻在杯上,在下届世乒赛时重新
争夺。男、女单打冠军若连续三次或不连续四次得杯,国际乒联将制作一个
小于原杯一半的复制品,赠给获得者永久保存。

首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首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原为“第一届欧洲乒乓球锦标赛”,赛后被追认 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19 世纪 20 年代初,英格兰乒协制定了最早的乒乓球比赛规则,并举行
了盛大的全英锦标赛。然而,冠军却被印度人纳达获得。纳达随后访问德国。 由德国的勒赫曼博士提议,首次国际乒乓球邀请赛 1926 年 1 月在柏林举行。 比赛期间举行了一次座谈会,会上作出历史性决定:成立临时国际乒联,并 确定当年 12 月召开第一届国际乒联代表大会,并委托英格兰乒协主办第一届 欧洲锦标赛。
  德国、匈牙利、奥地利、印度、威尔士、捷克斯洛伐克和英国七个队应 邀参加团体赛,上述七国和瑞典、丹麦的运动员还参加单项赛,运动员总数 为男子 64 人,女子 16 人。
  印度代表对比赛名称提出异议,国际乒联立即决定改名,并在赛后追认 这次比赛为世乒赛。
  比赛在伦敦符林顿大街的梅摩沃尔大厅举行,共设男子团体、男子单打、 男子双打、女子单打、混合双打 5 个项目,采用英国的规则,一局 21 分。男、
  
女选手都没穿运动服、运动鞋,而是穿西服和长裙,执粗重的球拍出战。观 众数以百计,免费观战。《泰晤士报》派记者报道赛况。
  五天鏖战,结果是匈牙利囊括全部五项冠军,男子团体以下名次是:奥 地利、英国、印度、威尔士、捷克斯洛伐克、德国。雅科比和梅德扬斯基分 别成为第一个男子和女子单打世界冠军。
从此,乒乓球作为游戏的历史结束,进入了体育竞赛的行列。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十三届世乒赛

  首届世乒赛后,乒乓球运动在更广的范围内引起重视。罗马尼亚、南斯 拉夫、法国和日本(50—51 年度重新入会)和埃及在 20 年代末加入国际乒 联,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于 30 年代加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乒 联有会员和会友共 28 个。
  但是,参赛的协会多是欧洲国家,最少的一次仅 7 个,最多的才 18 个。 获奖者局限在欧洲,其中匈牙利成绩最显赫,捷克斯洛伐克次之。其他洲参 赛的仅美国和印度,运动员多是住在英国的学生。1939 年,世乒赛举办地首 次移出欧洲,乒乓球运动扩展到中东地区。
女子团体赛于 1933—1934 年度才开始,仅匈、捷、英、荷、德、法六国
的队伍参加。 这一时期,器材、规则和乒乓球技术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首届国际乒联代表大会采取了两种试行记分法,一是网球记分法,一是
21 分记分法。1928 年确定一律采用 21 分记分法直到今天。
  1936 年,对一局的比赛时间和球台的弹性作出规定,还把球网降到 15.25 厘米。
硬球及胶皮拍的出现,增加了球的速度和旋转,有的选手采用了远台削
球,并尝试正、反手攻球,技术水平不断向前迈进。 当时美国选手发球时,利用不执拍手的手指的动作加大球的旋转,这种
方法受到了规则的限制。
  原来的台窄网高,运动员战术单纯,多靠近球台,以平挡稳守为主,以 致出现了“马拉松赛”。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世乒赛中断了 8 年。
  从比赛成绩看,男子团体除第六、十、十一、十三届以外,其余九届均 是匈牙利获冠军,捷克斯洛伐克获两次、奥地利和美国各获一次冠军。捷克 斯洛伐克获三次女团冠军,德国获两次、美国获一次冠军。个人最突出的是 匈牙利的巴纳,获五次男子单打冠军,八次双打、两次混双冠军;最突出的 女选手是梅德扬斯基,她包揽前五届女子单打冠军和六次女双、六次混双冠 军。

第十四至十八届世乒赛

  第二次大战后,乒乓球运动重新活跃起来。1947 年 3 月在巴黎举行了战 后第一次——第十四届世乒赛。伊朗成为亚洲第二个会员协会。南美洲的巴 西、阿根廷、乌拉圭相继入会。
捷克斯洛伐克队在男子团体决赛中战胜了美国队,获战后第一个冠军。

随后第十五、十七、十八三届又获斯韦思林杯。匈牙利队则列第二位,获第 十六届男团冠军。著名女选手、匈牙利的法卡斯连获第十四、十五、十六届 女子单打冠军,她还与他人合作获二次女双、三次混双冠军。
  罗马尼亚女队战后第一次露面是第十七届世乒赛,他们在女子团体决赛 中,力克强敌匈牙利队,荣获桂冠。次年又以不败的战绩蝉联冠军。乒乓史 上夺得女子单打冠军次数最多的罗马尼亚选手罗齐亚努,从第十七届开始, 一直持续到二十二届。她还与匈牙利的西多等人合作,连夺三届混双冠军。
到第十八届为止,参赛选手基本上都是横握拍,也称欧洲式。

第十九届:历史性的转折

  日本乒协早在 1928 年就加入了国际乒联,但参加世乒赛却迟至 1952 年。 谁也未料到,日本人一参加就使世界乒坛发生巨变。他们一举夺得男单、男 双、女团、女双四项冠军。
  日本选手的打法是正手远台长抽,以攻为主,力量重,杀伤力强。奥地 利人发明的海绵拍成了日本人的魔杖,击球速度快,声音轻,对方不易判断, 难以应对。佐藤博治横扫欧洲名将,成为日本、也是亚洲第一个世界冠军。 一名美国人评论说:“在印度的孟买,日本人挟着新技术,带着新锐气闯了 进来,几乎一夜之间就扭转了乒乓球的发展趋势,使许多欧洲人甚至都来不 及惊愕。??”
日本的崛起,打破了欧洲人对世界乒坛长达 35 年的统治(其中第二次世
界大战期间有 8 年没举行世乒赛),使世界乒乓球运动的优势移到了东方。 两年后,日本再参加第二十一届世乒赛时,一举夺得男、女团体冠军,随后 又连夺四次男子团体冠军。女子则从 1957 年的第二十四届开始,把优势保持
到 1963 年,也是连得四次团体冠军。佐藤之后,又有荻村伊智朗和田中利明
各得两次男单冠军。女选手中,自大川富 1956 年第二十三届夺得单打冠军,
至 1969 年的第三十届,又有江口富士枝、松崎君代、深津尚子、森泽幸子、 小和田敏子连连夺冠,中间仅有第二十六届被中国的丘钟惠夺得一次。统计 一下 1952 年至 1959 年的七届世乒赛,49 个冠军被日本夺走 24 个。所以, 人们称 50 代是日本时代。
从技术上看,日本人结束了横拍一统天下的局面,扭转了削球的主导地
位的历史,确立了以攻为主打法的历史地位。胶粒拍的时代被海绵拍的时代 代替了,日本人为乒坛带来了一场革命,为推动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做出 了巨大贡献。
  此届是世乒赛首次在亚洲举行,阿富汗、柬埔寨、巴基斯坦、香港、新 加坡等队,同日本一起是首次参赛。

第二十届:中国选手初露锋芒

  这次比赛,中国选手第一次在世乒赛上亮相,由姜永宁、冯国浩、王传 耀组成的男队,战胜了瑞典、奥地利、瑞士等队,负于英国、匈牙列、捷克 斯洛伐克队,列小组第四,被评为世界一级队的第十名。由孙梅英、李麟书 组成的女队战胜了联邦德国队,也获小组第四名,被评为二级队第三名。单 项赛无人闯进前列。
  
  一支新军,初经大赛,这样的成绩已算不错,但落后也是明显的,这不 仅表现在装备上,而且表现在身体素质和技战术上。可贵的是,中国健儿不 灰心丧气,决意奋起赶上。

第二十一届:日本队卷土重来

  日本队“躲”了一届后,第二次参加在英国温布利举行的世乒赛,虽比 首次少拿了一个冠军,但男团、女团、男单三个主要冠军都得到了。荻村伊 智朗成为日本第二位男子单打世界冠军。
  因日本未参加第二十届世乒赛,海绵拍之争几乎被遗忘,使执胶皮拍的 西多、罗齐亚努等居上风。此届争论又起。国际乒联又开会讨论,主席蒙塔 古决定“等等再说”。欧洲人虽有意见,但瑞典、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 等国的一些选手也拿起了海绵拍。不过,日本女队还用胶皮拍。
  中国未参加此届比赛,但国际乒联公布 1954—1955 年度团体名次时,中 国男队保留一级队,女队保留二级队地位。

第二十二届:罗马尼亚女队再得杯

  第十七届世乒赛,罗马尼亚女队曾从美国队手中夺回女子团体冠军杯。 第十九届日本女队称雄,但第二十届即被罗马尼亚队争回。第二十二届,罗 马尼亚队又从日本队手中夺得冠军。罗马尼亚著名女选手罗齐亚努到本届已 是第六次夺得女单冠军,成为世乒赛史上唯一的单项“六连冠”获得者。
日本男队保住了团体冠军,田中利明代替荻村成为男单冠军。
  此届比赛于 1955 年 4 月 16 日至 24 日在荷兰的乌得勒支举行。这是荷兰 主办 1928 年奥运会后最大的一次国际比赛。第一天晚上,观众拥挤不堪,许 多人挤到前边看球,而看台年久失修,一部分突然倒塌。

第二十三届:中国取得新进步

  中国队自第二十届进入世乒赛后,没参加第二十一、二十二届比赛,但 这期间的成绩已令国际乒坛人士刮目相看。1954 年在匈牙利举行的大学生运 动会上,中国队参加乒乓球赛的总分已列第二,仅次于匈牙利,且获得男、 女单打和男子双打三个第三名。1955 年 8 月,第二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在 波兰华沙举行,姜永宁获男子单打银牌,其他选手也力挫日本、罗马尼亚、 法国名将,获混双亚军和男、女单打第三。
  待到 1956 年参加第二十三届世乒赛时,一些世界名将已告诫同行,中国 人不是弱者。战幕拉开,中国男队首先碰到曾夺得亚洲团体冠军、被日本队 视为劲敌的南越队和过去称雄一时的美国队。中国健儿先是以 5∶1 大胜南越 队,接着又以 5∶4 力克美国队。开赛第一天便连挫两强,使乒坛人士震动不 小。之后继续过关斩将,连连破城,但最后遇到了小组内的最强队手——英 国队。此队拥有四获世界冠军的伯格曼和两获世界冠军的李奇。中国队终以
2∶5 失利,可是,姜永宁以顽强的斗志击败了李奇,成为中国第一个在世乒 赛上战胜世界冠军的选手。这届比赛,中国男队列一级第六名,女队晋升为 一级队。

  这届比赛的最后结果是,日本获男子团体、男子单打和双打、女子单打 冠军.罗马尼亚获女子团体、女子双打冠军,美国获混合双打冠军。

第二十四届:中国男队打进半决赛

  第二十四届世乒赛前,中国队被认为是“黑马”。当 1957 年 3 月,35 个国家和地区的 400 名选手全聚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皇家体育馆时,中 国男队一出战就势如破竹,几乎不费力地战胜了苏格兰、葡萄牙、印度、比 利时、瑞士、卢森堡等队,比分全是 5∶0。最后对小组种子——罗马尼亚队, 王传耀一人独得 3 分,另一攻球手傅其芳得 2 分,削球手姜永宁负 2 分,终 于取得了胜利,得以出线。在女子团体赛第三组,中国队连续打掉了美国、 丹麦、挪威、比利时、威尔士、荷兰、瑞士等队。最后与一级第二名英国队 力拼,老将孙梅英与新手丘钟惠不畏强手,以凶猛的进攻连连得手,最后以
3∶1 奏捷。 中国男女队双获小组冠军,进入前四名。各大通迅社的记者争相报道这
引起轰动的新闻。一篇报道说:“中国男女队分别战胜上届男团冠军罗马尼 亚队和上届女团亚军英格兰队,??这一惊人的成绩,足以使默默无闻的中 国乒乓球队跃升到世界强队的行列。”“赛前,英国队教练卡宁顿声称:‘我 们的对手只有日本和罗马尼亚。’谁知中国女将从夹缝里杀出,竟然击败了 海顿和黛安尼·罗。虽然这消息简直使人不敢相信,但却是事实,严酷的事 实。”
男团半决赛,中国队碰到了新霸主日本队。日本拥有被称为“乒乓皇帝”、
称第三天皇的世界冠军荻村伊智朗和另一位世界冠军田中利明,以及日本全 国冠军角田启辅。中国队仍以王传耀、姜永宁、傅其芳出战,实力尚不足以 匹敌,以 1∶5 失利。有惊人速度的王传耀力挫荻村,成为爆炸性新闻。姜永 宁也被誉为最优秀的守将,评论家说他“能从接近地板的高度,把球准确地 削到桌上去,其神妙足以使人惊叹,他的直拍削球可谓独具一格”。
中国女队也碰到了强硬的对手——曾五获女团冠军的罗马尼亚队。孙梅
英、叶佩琼经过一番苦斗,均胜世界级名手泽勒尔,但都没闯过世界女子单 打“六连冠”获得者罗齐亚努这一关,双打也告失利,失去决赛权。
单项,中国选手成绩不佳,仅姜永宁一人打入复赛。
  最后,日本队捧回男、女团体,男、女单打和混合双打五个冠军杯,男、 女双打的桂冠分别被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选手摘取。中国男队跃升为一级 队第四名,女队列一级队第三名。王传耀和孙梅英分列男、女第七位。
  在锦标赛期间举行的国际乒联第二十四次代表大会决定,以后把一年一 届的世乒赛改为两年一届。中国教练梁焯辉当选为该联合会的发展委员会委 员和咨询委员会委员。

第二十五届:打开通向世界冠军的大门

  容国团在第二十五届世乒赛中荣获男子单打冠军,这是中国人在全世界 的体育竞技运动中获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团体赛,容国团打得并不理想,但他并未因此而气馁。单打比赛发扬了 拼搏精神,一路过关斩将冲入决赛,对手是第二十届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
  
匈牙利的西多。此前他俩曾配对打双打,此时却争冠军。西多以为必胜,同 伴们也为他准备了鲜花。但容国团按队里规定的战术,频频拉侧上旋球破坏 对方的逼角战术,终于获胜,为中国打开了通向世界冠军的大门。
  一花引来百花开。容国团的胜利像报春花,迎来中国乒乓球运动的春天。 男子团体赛,中国队先以 5∶2 胜联邦德国队,以 5∶1 胜瑞典队,获小 组第一名,但半决赛却以 3∶5 负于匈牙利队,失去了与日本队决战的机会。 中国女队八战全胜,也获小组第一名,但决赛时负于日本队和韩国,和
上届一样获季军。日本和韩国队分获冠亚军。 女子单打比赛,中国的丘钟惠获第三名。 这次比赛,日本队获得六项冠军,显示了强大的实力,唯有垄断多年的
男子单打冠军失掉了。
  比赛期间召开的第二十五届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以 72 票对 19 票通过了 球拍规格化的规定,结束了自第十九届以来持续多年的球拍争论。

第二十六届:中国首获团体世界冠军

  第二十六届世乒赛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首次主办世界大赛。斯韦思林 杯也被首次刻上“中国”二字。1961 年 4 月 9 日晚,中日决战。此前,中国 队曾先后胜联邦德国、厄瓜多尔、民主德国、蒙古、加纳、尼泊尔和缅甸队。 中国队参加团体赛的队员是容国团、王传耀、徐寅生、庄则栋、李富荣。决 赛时由三个小组第一名日本、匈牙利和中国队打循环赛。中国队先以 5∶1 胜匈牙利队,随后派徐寅生(打 2、4、7)、容国团(打 3、6、8)、庄则栋
(打 1、5、9)迎战日本队。对方出场的是荻村伊智朗、木村兴治和星野展
弥。经过激战,中国队终于以 5∶3 获胜,为中国争得第一个团体冠军。 女子团体决赛,中国队以 3∶2 胜罗马尼亚队,却以 2∶3 负于日本队,
而日本队以 5∶0 胜罗马尼亚队。结果是日本队夺冠,中国队获亚军。
  男子单打比赛,前四名是李富荣、张燮林、庄则栋、徐寅生,最后庄则 栋和李富荣分列冠、亚军。
女子单打比赛,丘钟惠战胜了罗马尼亚的亚历山德鲁和队友韩玉珍、王
健后,与匈牙利的高基安决赛,以 3∶2 胜,成为中国第一个女子单打冠军。 日本选手获得男子双打和混合双打冠军,罗马尼亚选手获女子双打冠
军。
  这届比赛,日本队带来“秘密武器”弧圈型上旋球。但是,曾访日的匈 牙利队访华时透露了日本苦练弧圈球的消息。由于中国早有准备,弧圈球敌 不过近台快攻。但是,它对世界乒乓球技术的发展意义深远。

第二十七届:中日平分秋色

  第二十六届夺魁后,有人认为中国队占有天、地、人之利,在其他国家 不一定行。还有的人说,中国运动员个人技术好,双打则不是日本人的对手。 结果,中国运动员在布拉格获第二十七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单打、双打三项 冠军。事实证明,中国选手在国外也行,双打一样技冠群雄。可是凡有女选 手参加的项目,冠军都归日本。这届比赛中、日两国差不多平分秋色。
中国男队以一串 5∶0 获得小组出线权后,以 5∶1 胜联邦德国队,夺得

决赛权。决赛对日本队,又是 5∶1,蝉联男子团体冠军。这场比赛,张燮林、 徐寅生各得两分,庄则栋负一盘,胜一盘。
女子团体赛,中国女队七战七捷获小组第一后,进入前四名,复赛却以
2∶3 负于罗马尼亚队。最后,日本队和罗马尼亚队分获冠亚军,中国队列第 三位。
  单项赛,庄则栋、李富荣像上届一样分获男子单打冠、亚军。中国有三 对选手进入男双前四名,张燮林和王志良获冠军。女子单打冠军被松琦君代 夺走。中国女队员在单打、双打、混合双打比赛中都和团体赛一样,列第三。 但林慧卿、李赫男等选手已显露锋芒。
  日本选手加强了弧圈球的威力,并恢复了远台长抽的凶狠打法,实力更 强了,但中国的快攻更加成熟,因此未实现从中国队手中夺回冠军的愿望。 欧洲选手不仅学习了攻球,还打起了快攻,这使马拉松式的比赛极为罕见, 但欧洲的技术风格仍在徘徊中。

第二十八届:女队打翻身仗

  自丘钟惠在第二十六届世乒赛上夺得女子单打冠军后,中国女队在第二 十八届世乒赛又打了一次漂亮的翻身仗。
攻球手梁丽珍和李赫男一路冲杀打入女团决赛,对手是日本队。中国队
出人意料地派林慧卿和郑敏之上阵,乒坛人士为之震惊。两名削球手以柔克 刚,3∶0 得胜。中国女队首次捧得考比伦杯。教练容国团把比赛过程喻为梁、 李两人画龙,林、郑两人点睛。林慧卿个人冲进决赛,遗憾地负于日本的深 津尚子,可喜的是与郑敏之合作为中国队获得第一个女子双打世界冠军。
中国男队以 5∶0 胜罗马尼亚队后,又与日本队决赛,以 5∶2 胜。中国
队由庄则栋、李富荣、张燮林出场,对高桥浩、木村和小中健。高桥浩先胜 张燮林,后胜庄则栋。李富荣对木村的一盘,前两局打成一平,关键的第三 局,李以 16∶20 落后,竟连得 6 分,以 20∶20 反败为胜。
男子单打前四名中,有三名中国选手,庄则栋和李富荣像前两届一样,
再获冠、亚军。中国的男子双打成绩最好,包揽了前四名。庄则栋和徐寅生 最后夺冠。张燮林和林慧卿还获得混合双打亚军,日本选手获女子单打和混 合双打两项冠军。
这一届比赛,中国男女选手或得冠军,或得亚军,整体实力之强大前所
未有。 朝鲜男队也获得好成绩,列男子团体第三名。
至此,欧洲选手已有两届未获冠军,甚至难以进入决赛。

第二十九、三十届:中国缺席日本称雄

  分别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和联邦德国慕尼黑举行的第二十九、三十届世乒 赛,中国队未参加,致使日本队大显威风。这两届,总共 14 个冠军,日本得
了 10 个。男子团体、男子单打、女子单打混合双打冠军均属日本。 苏联女队员在第三十届表现出色,赢得女子团体冠军,这也是苏联在世
乒赛上获得的第一个冠军;随后,鲁德诺娃和格林伯格又获女子双打冠军。 瑞典选手阿尔塞和约翰森两次获得男子双打冠军。

  中国队在准备参加第二十九届世乒赛之际,“文革”来临。但此前王志 良苦心钻研使用两面不同性能的胶皮,取得显著效果,为梁戈亮等“倒拍” 打法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这期间,欧洲选手学习日本的弧圈球和中国的快攻,并结合自己的特点, 形成了全攻型打法,开始向东方挑战。

第三十一届:从薄冰上走过

  1971 年春天的日本名古屋之战,是中国停赛后首次参加世乒赛。中国带 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引出了震动全球的“乒乓外交”。
  中国男队参加团体赛的是庄则栋、李富荣、李景光、郗恩庭、梁戈亮。 张燮林、周兰荪因年龄过大,未进此列。徐寅生第一次作为教练参赛。
  中匈之战,中国先胜三盘,随后连负两盘,中国再拿一分,又丢两分, 四平。最后,第一次参加大赛的 18 岁小将梁戈亮拿下关键的一分。中国险胜。 中瑞之战,先是打成二平,中国再添两分,瑞典追成 3∶4,最后由李景光结 束激战。这两场比赛,匈、瑞两队都输在第三主力稍逊一筹上,尽管约尼尔 和克兰帕尔、约翰森和本格森打得都很出色,却难以取胜。
与日本队决赛,中国队员打得好,其中李景光不仅独得三分,第七盘对
上届男子单打冠军伊藤繁雄,发挥了超水平,堪称天衣无缝,打得伊藤晕头 转向,不知所措,头一局只得了 3 分,第二局只得了 6 分。中国以 5∶2 捧回 了两届没有机会争夺的奖杯,但许多人认为这个胜利是从薄冰上走过来的。 女子团体也是中、日决赛,第二盘由林慧卿对新手大关行江,关键时刻
求胜心切,几次扣球出界,以 23∶25 失利。中国队终以 1∶3 居亚军。
  男子单打,中国仅有郗恩庭列第三名,冠军被技术上正处上升期的瑞典 选手本格森夺走。
中国女选手林慧卿一人得三项冠军,除单打外,女双与郑敏之合作,混
双与才华过人的张燮林合作。张燮林此赛仅报混双一项,捧杯而回。

第三十二届:中国队团体失利单打夺魁

  自第二十六届世乒赛中国男队夺得团体冠军后,除两届未参赛外,唯有 在南斯拉夫萨拉热窝举行的第三十二届世乒赛中国队未得团体第一。
这届比赛采用了新的分级分组比赛办法,两个小组的前两名进行循环赛
决定名次。中国男队在小组预赛中仅负于瑞典队,而且比分是 4∶5。虽然在 决赛中连胜两场,但成绩是二胜一负。瑞典队预赛中胜中国队,决赛时虽负 一场,成绩也是二胜一负,夺得冠军。中国队列亚军。日本和苏联队虽都是 一胜二负,也因带上来预赛成绩而分列第三、第四名。
  韩国女队成绩出色,以全胜的成绩获冠军,中国女队胜匈牙利和日本队, 列亚军。
  此届比赛,表现最突出的要数郗恩庭。男子单打前八名中,仅剩下他一 个中国选手。他先以 3∶2 拚掉了南斯拉夫的斯蒂潘契奇,又以 3∶1 力克捷 克斯洛伐克的奥洛夫斯基,最后决赛碰上了瑞典的“锤子”约翰森,苦战五 局终以“压反手”的战术获胜。首次参加世乒赛的胡玉兰,在决赛中干脆利 落地以 3∶0 胜格罗福娃,成为继丘钟惠、林慧卿之后第三个女子单打世界冠
  
军。
  瑞典选手本格森和约翰森为瑞典队立了大功,前者对中国队独得三分, 后者在决胜的第九盘险胜中国选手。他俩还夺得男子双打冠军。
  中国的梁戈亮和李莉夺得了混合双打冠军,罗马尼亚的老将亚历山德鲁 和日本的滨田美穗合作,荣获女子双打冠军。

第三十三届:中国女队第二次打“翻身仗”

  1975 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举行的第三十三届世乒赛,是中国从男女团体第 二次双夺冠,而单项却是自第二十六届以来第一次未得冠军。
中国男队 7 战 7 捷,获小组第一名,其中对南斯拉夫一役,许绍发独得
3 分。决赛又对实力平均的南斯拉夫,许绍发和刚刚冒出来的李振恃各得 2 分,陆元盛得 1 分,中国队以 5∶3 获胜,第五次获斯韦思林杯。
  中国女队自第二十八届首夺考比伦杯后,两届没参赛,两届失利。葛新 爱、张立、胡玉兰在此届决赛中与韩国的李艾莉萨、郑贤淑较量,结果第一 次参加大赛的葛新爱独得两分,五盘苦战之后,中国姑娘终于再次夺冠,被 人们称为“第二次打了翻身仗”。
男子单、双打,中国队无一人进入前四名,匈牙利的约尼尔出尽风头,
获男单冠军,还与盖尔盖伊合作获男双冠军。 朝鲜的朴英顺为她的祖国争得第一个(女子单打)世界冠军。35 岁的罗
马尼亚老将亚历山德鲁和日本的高桥省子合作获女子双打第一名,中国的张
立、林美群和朱香云获上述两项亚军。苏联选手戈莫兹科夫和费尔德曼赢得 了混合双打冠军。这是继第三十届夺得女子团体和双打冠军后,苏联队获得 的第三个世界冠军。
国际乒联决定,从本届开始,改变以前最后阶段三强循环赛的办法,实
行分级分组预赛,然后由小组前两名进行交叉赛,胜者争冠军。

第三十四届:伯明翰激战

  1977 年,国际乒联成立五十周年,第三十四届世乒赛在乒乓球运动发源 地英国的伯明翰举行。
中国男队在分组赛碰到拥有上届男单冠军约尼尔的匈牙利队,苦战八
盘,以 5∶3 胜,半决赛以 5∶0 轻取瑞典队。决赛对日本队,派使用两面不 同性能球拍的梁戈亮和黄亮、以及新手郭跃华出场,没经过什么波折就以 5∶
0 捧杯。唯一的高潮是郭跃华第五盘对前原正浩,第二局以 14∶20 落后,突 然之间如得神助,连扳 6 分,最后以 23∶21 胜。
  中国女队与韩国决赛时,没用上届的“奇兵”葛新爱上场,而派了张立 和张德英。葛新爱赛前上场练习,对方找来执胶皮拍的选手陪练,名单一宣 布,韩国队出现一阵慌乱,以 0∶3 失利。张德英的四盘单打、三盘双打都以
2∶0 取胜。 中国选手获得双打冠军,与朝鲜选手合作获得双打冠军,法国选手获得
混合双打冠军。男子单打冠军被日本运动员河野满获得。河野满是直拍两面 攻选手,打法类似庄则栋。女子单打比赛,朝鲜的朴英顺蝉联冠军。
伯明翰是英国仅次于伦敦的第二大城市,但比赛却在一个展览中心内的

水泥地上举行。尽管这不符合规则要求,运动员和官员们纷纷抱怨,但均无 济于事。

第三十五届:中国男队滑铁卢之役

  在中国乒乓史上,自第二十六届之后中国男队唯一一次未得男子项目冠 军的,就是第三十五届。
男子团体争小组冠军的比赛,中国队派李振恃、梁戈亮、郭跃华上场,
以 2∶5 负于匈牙利队。胜捷克斯洛伐克队后,与匈牙利争冠军,梁戈亮换 成新手卢启伟,但还是以 1∶5 败北,仅郭跃华在第四盘胜约尼尔,得 1 分。 匈牙利队靠老将约尼尔、克兰帕尔和新手盖尔盖伊,获得了自 1952 年以来第 一个男子团体冠军。
  男子单打冠军本可成为中国队囊中之物,前四名中就有郭跃华、李振恃、 梁戈亮三人。但名气不大的日本选手小野诚治先后淘汰了黄亮、鲁尧华,杀 入前四名后,又淘汰了与黄亮打法相似的梁戈亮。决赛时郭跃华大腿肌肉拉 伤,实在无法继续比赛,只得弃权。小野靠实力加运气夺冠。此后,日本选 手再也没有得过男单冠军。
男子双打,有两对选手进入半决赛,运动员们也尽了最大努力,但都没
进入决赛。冠军被南斯拉夫的舒尔贝克和斯蒂潘契奇夺走,亚军属匈牙利的 约尼尔和克兰帕尔。
与男队相反,凡有女选手参加的比赛,冠军都属中国。女子团体赛,中
国队最后以 3∶1 胜朝鲜队捧杯。女子单打,怪球手葛新爱与朝鲜的削球手李 松淑争第一,葛直落三局胜。张立和张德英拿下了女子双打冠军,混双冠军 归梁戈亮和葛新爱。
尽管中国男队获两项亚军,但国内舆论认为这是一次惨败,许多人写信
给李富荣、郭跃华等,批评的言辞非常尖锐。中国队从平壤回国后,认真地 总结了经验教训,决心两年后打翻身仗。

三十六届:乒乓史上的奇迹

  在世乒赛历史上,匈牙利曾四次囊括所有项目的冠军,但都是在项目不 全的情况下取得如此优异成绩的。自第八届项目设齐之后,唯有日本在第二 十五届获得过六项冠军。因此,中国包揽了第三十六届七项冠军,在世乒赛 历史上属首次,这也可算一项世界新纪录。
  中国男队在分组赛中以 5∶0 胜法国、印度尼西亚、韩国、联邦德国、英 格兰队,以 5∶8 胜瑞典队,5∶1 胜日本队,半决赛和决赛派小将谢赛克、 蔡振华、施之皓出场,5∶0 淘汰捷克斯洛伐克队,最后以 5∶2 击败匈牙利, 把上届失去的冠军杯又夺了回来。
  中国女队胜荷兰、香港、联邦德国、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韩国、日 本队,半决赛胜苏联队,决赛胜韩国,比分都是 3∶0,未失一局。
  中国队在第三十五届失掉男子团体冠军后,卧薪尝胆,第三十六届取得 巨大成功,其原因主要在于培养了一批新人,在技术上也有创新。新秀谢赛 克、蔡振华、童玲、曹燕华、齐宝香都在团体赛中立了大功。其中谢赛克被 称为快攻制弧圈的闯将,他在团体赛中一盘未失。
  
  中国虽包揽冠军,但其他强队也涌现一批新人,各种打法日趋成熟,把 乒乓球技术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瑞典男队虽只获第十一名,但在与中国队 较量的诸队中,它的成绩最好,林德、阿佩伊伦都显示了很大的潜力。这预 示着瑞典队将再度崛起。
  中国囊括所有冠军,乒坛必然出现世界打中国的局面。中国要保持优势, 诸强要攻破中国的“垄断”,这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课题。

第三十七届:顶住世界的冲击

  夺得七项冠军后成为众矢之的的中国队,在东京第三十七届世乒赛上顶 住了来自诸强的冲击,夺得六项冠军,仅男子双打奖杯被南斯拉夫捧走。
  中国队在争夺小组冠军和最后决赛时,两次与新崛起的瑞典队相遇。小 组赛时中国队埋伏了蔡振华,瑞典队保留了“神童”瓦尔德内尔和阿佩伊伦, 结果,我方以 5∶3 胜。决赛,我方以江嘉良打先锋,蔡振华任主力,谢赛克 压阵。双方斗智,中国选手占了上风,抓住了瑞典队的痛处。江嘉良旗开得 胜,先打掉“神童”,谢赛克不敌瑞典头号选手阿佩伊伦,一平后,中国连 胜四盘,以 5∶1 捧杯。专家评论说,中瑞决战,打成 5∶2、5∶3、5∶4, 甚至倒过来打成 4∶5,都不会令人感到奇怪。两队水平接近,中国人发挥了 智慧,研究了战术,才获得大胜。
第五盘蔡振华对瓦尔德内尔,第一局双方打到 28 平,关键时刻,蔡振华
沉着冷静,果断地起板,最后以 30∶28 获胜。这一比分创造了历届世乒赛男 子团体决赛一局比分最高纪录。这是比赛争夺激烈的最好例证。
女子团体由中、日较量。日本队在半决赛中经过一番苦战,淘汰了 12
年来未胜过的韩国队,以 3∶1 夺得决赛权,然后决心拚力夺冠。中国队权衡 再三决定不派世界冠军童玲上场,而派出曹燕华、耿丽娟、倪夏莲等以新手 为主的队伍出战,以 3∶0 获胜。
男子单打的前八名都是亚洲选手,而中国就占了 6 人,接着又出现前四
名均是中国选手的局面。最后,郭跃华战胜蔡振华,成为中国第三位男子单 打世界冠军。
韩国的梁英子成为引人注目的一颗新星,这位 18 岁的姑娘进入前 16 名
后,先以 3∶1 淘汰了中国主力耿丽娟,继而在四分之一决赛直落三局击败了 世界冠军童玲,半决赛又以 3∶2 打败了黄俊群。连赢中国三名好手,这在中 国崛起后的各国对手中是极为罕见的。曹燕华在梁英子通向世界冠军的最后 一个台阶上挡住了她,以 3∶1 打败了这位咄咄逼人的女将。曹燕华成为中国 第六位女子单打世界冠军。
  这届比赛涌现了一批新手,如中国的江嘉良、耿丽娟、倪夏莲,瑞典的 瓦尔德内尔,韩国的梁英子、金琦泽,日本的斋藤清等等,加上一些老将锋 芒未减,甚至又有新的提高,一些运动员在技术上有创新,这使乒乓球运动 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瑞典队大步跨进前列,成为欧洲的代表,匈牙利和英国也位居前四名。 这表明欧亚对抗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各强队实力的增强,打法呈多样化,也 给要继续保持优势的中国队提出了新课题。

第三十八届:“球拍论”不攻自破

中国有一些选手曾使用两面性能不同的球拍,发挥出很大的威力,但却
遭到非议,有人认为是靠球拍得胜。国际乒联三十七届代表大会通过了采取 限制措施的提案。在瑞典哥德堡举行的第三十八届世乒赛上,中国选手使用 完全符合规定的球拍,靠实力赢得了六项冠军。“球拍论”不攻自破。
  实力很强的瑞典男队占有东道主之利,并做了充分准备,想战胜中国夺 冠。但中国队起用横拍削球手陈新华,打乱了瑞典队部署,加上队员发挥出 色,竟以 5∶0 大胜,中国队仅在不影响出线的一场预赛中以 5∶4 险胜韩国 队。
  中国女队从预赛到决赛,共赛 9 场,未失一盘,可谓顺利,但有些局的 比分差距甚微。荷兰女队杀入决赛,获得亚军,取得了多年未有的好成绩。 有趣的是,男、女单打前八名中没有一个欧洲选手,前四名都是中国选 手(男选手中有香港的卢传淞)。江嘉良和曹燕华分获男、女单打冠军,陈
龙灿和耿丽娟分获亚军。 东道主瑞典队获男子双打冠军。
从各项比赛结果看,世界乒坛欧亚对峙的格局未变,但亚洲占优势。

第三十九届:全世界向中国发起新挑战

  以往的多届世乒赛,常出现中国选手在单项决赛甚至半决赛会师的局 面;而新德里之战发生了很大变化,五个单项仅混合双打一项是在中国选手 间争冠军。这表明,全世界在向中国挑战,以“世界”为一方的挑战更加有 力量。
男子团体赛,中国队仅失一盘,包括决赛在内都是 5∶0 胜,而且决赛对
手又是瑞典队。女队夺魁也较为顺利。可以说,团体赛重演哥德堡一幕,究 其原因,赛前训练针对性强,队员水平发挥好,排兵布阵又出奇谋。例如, 男队大胆使用中国式横拍选手滕毅,代替了上届的“秘密武器”陈新华,像 上次一样又“抓”住了林德。
然而,单项赛出奇地艰难。被称为“世纪之战”的男子单打决赛,江嘉
良先失一局后又连扳两局,第四局曾以 16∶20 落后,硬是奇迹般地追了上 来,最后反败为胜。而对手瓦尔德内尔,决赛前曾两次直落三局淘汰了中国 主力陈龙灿和滕毅,战绩之出色令人大为吃惊。女子单打,韩国的梁英子胜 了一串名手后,又苦战五局打败了戴丽丽,只是未过决赛一关,她和队友玄 静和夺得女双冠军不使人感到意外。中国获男子双打冠军却有几分运气,陈 龙灿和韦晴光在决赛的第三局已经以 18∶20 落后,因沉着冷静,力挽狂澜, 才反败为胜。
  这届比赛,冷门不少。中国台北男队 5∶0 胜韩国队;上届第十七名联邦 德国男队胜法国等强队跃为第七名,还差点把世界亚军瑞典队挤出前四名; 上届第十五名的南斯拉夫女队胜朝鲜等强队,跻身前八名。这些队伍的进步, 特别是瑞典男队更趋成熟,韩国女队再度崛起,使中国队面临的形势更为严
峻。

“国球”乒乓球

乒乓球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本世纪初,上海四马路大新街有一家文具店。店主王老板常赴海外采购 文具,一次到日本,看到了乒乓球表演,于是买了一些乒乓器材带回上海, 并在店中作示范。从此,打乒乓球的人日渐增多。这是乒乓球首次进入中国。 当时的球拍与现在的大不相同,拍型长圆,拍柄瘦长。更有趣的是板上
钻有许多小孔。 早期的乒乓球运动仅在上海、广州、北京、天津等少数大城市开展。
  1916 年,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上海分会童子部首先开设乒乓球房,有球台 九张。但一般市民无缘入内,仅资本家的子弟和有钱的大学生等少数人去寻 找乐趣。
  1918 年,上海率先成立全市的乒乓球联合会和其他一些组织,不少球队 纷纷建立,并于 1923 年首次举办了比赛。比赛采取对抗方式,11 人参赛, 先胜六盘者为赢。同一年,全国乒乓球联合会在上海诞生。中国乒乓球运动 从此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关于乒乓球传入中国,还有一种说法是,匈牙利选手米·斯扎巴多斯 1931 年获得了第五届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赛后,由他作环球旅行表演而传到了 中国,但这种说法不可靠,因为在此之前,上海等地已有乒乓球活动。
解放前的乒乓球运动 三队一同得冠军
旧中国,乒乓球运动被视为“小道”,不能登大雅之堂。当局为粉饰太
平,也曾举办过所谓的“全国乒乓赛”。1935 年那一次,赛程乱七八糟,组 织得混乱不堪。最后,职员会怕得罪人,竞离奇地宣布:上海队、澳门队和 江苏队同获冠军。怕得罪人,还是得罪人,香港队成员破口大骂组织者像“猪 一样蠢”。更有人赋诗讥讽:“一榜尽赐及第,三个锦标凑趣,大家都是贵 客,我敢叫谁生气!”
与赛狗、跑马同堂
  乒乓球比赛能吸引一些观众,于是有些投机商人把它作为生财之道。有 一段时间,上海跑马同人俱乐部每年办两次“乒乓香槟赛”,与赛狗、跑马 等同看待,大肆鼓吹,出售门票,以求厚利。一次,参赛的一个强队在预定 的后几场比赛时与主持人交涉,要求从门票收入中分利,遭到拒绝,于是诉 诸法律。但当时第一特区法院推事却不受理,还以轻蔑的口气说:“此种游 戏小道,不值得打官司,最好不要打官司。”当时乒乓球运动地位之低下, 由此可见一斑。
光怪陆离的假乒乓
  抗战爆发,上海沦陷,乒乓球运动更趋堕落。1939 年,金门剧场老板见 生意清淡,就把赚钱的招数使在乒乓球上。他开设乒乓球房,招聘略会打球 的少女接待顾客,美其名曰“伴打员”,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此先例一 开,就有人仿效,到解放战争时期,这种假乒乓房已有几十处。
秋山杯赛拉开中日对抗序幕
  20 世纪初,乒乓球传入中国上海,10 年后爱好者已为数可观,逐渐增多 的赛事引起各方注目。当时,旅沪日侨中的乒乓球爱好者已建起乒乓球组织,
  
想同中国人较量较量。“旅沪日人卓球协会”理事城户尚夫为促进双方交流, 与上海乒乓球联合会会长胡铁吾协商举办比赛。日本三菱洋行经理秋山捐赠 一个大银杯,日方还捐银盾一面,作为奖品。
  胡铁吾和城户尚夫代表双方拟定了一本规则。双方商定,比赛在春秋两 季举行,连胜三次的一方将永远保存杯和盾。
  1925 年 3 月 7 日,秋山杯揭幕。这是上海最早的杯赛,也是中国选手第 一次参加国际比赛,还是中日乒乓选手第一次对抗。
  日方调集精兵强将,中方以各队尖子组成中华队。当时双方都用木板拍, 以平挡为主,扣杀、吊球较少。日方正手攻击力强,反手较软。而中方除平 挡外,两面都能攻,发球和发球抢攻都高一筹。首届对阵,中华队 9∶2 大胜。 后来的比分分别是 6∶5、5∶6、7∶4、7∶4、8∶3。中华队夺得杯、盾,
总比分 5∶1。
上海杯赛热
  秋山杯赛后,各种杯赛在上海风行。影响、规模都比较大的是通商杯赛, 虹口通商产业银行的同仁捐献奖杯,供上海乒联各队比赛时作奖品用,这是
1926 年的事。后来上海跑马总会组织了香槟杯赛,上海乒联举办了联合杯 赛。古氏杯、奋斗杯、紫岩杯、中道杯、爱乐杯等花样繁多的杯赛纷纷举办, 一时成了杯赛热。流氓头子黄金荣也赶时髦,过生日竞搞了个“金荣杯”赛。 此时的杯赛过滥,还打上了金钱的烙印。
中日两国首次交锋
  中华队击败日本侨联队,日本国内深感诧异,便致函请中华队赴日比赛, 并派人专程来华,与中方会晤,商定赛程。
1927 年 4 月 4 日,由上海乒坛好手张永祁、金季明、李传书、林泽民、
黄祥发组成中华队赴日。抵大阪时,当地报纸专印了号外,报道中国队访日 消息。迎战的六支主队,以公大纱厂队最强,拥有全日锦标赛个人前五名。 中华队首战日全国学生联队,经一番激烈拚杀,中方以 3:2 告捷;二战
日全国联队,竟以 5∶0 大胜。日乒坛人士惊呼遇到了强敌。
  三战经验丰富的日本老年队,中华几员战将失误较多,反以 0∶5 失利。 受挫后并未气馁,以 3∶2 拚掉了“日本卓球研究会”队。征战不息,体力难 支,中华队第五场以 2∶3 败于大阪合同纺织厂队。
最后一役成为关键,中方赢,则四胜二负;日方胜,则三平。此战轰动
日本全国,日方抱必胜的决心出赛。
  第一盘,林泽民先声夺人,3∶1 胜日方中原。黄祥发第二个出战,先得 两局,但被对方摸清了球路,连丢三局。第三个出场的是主力张永祁,对日 本亚军土谷,张直落三局得胜。17 岁的李传书抽杀极准,与日本难波一交手 便争得了主动,先取两局,难波使出看家本领扳成 2 平。决胜局双方直杀到
20 平,李传书巧得 2 分,使总比分成为 3∶1。 乾坤已定。金季明最后迎战日本五届冠军藤田。金攻势凌厉,藤田打法
凶狠。藤田先失一局后连得两局,以 2∶1 超出,第四局又处领先地位。金季 明毫不慌乱,以逸待劳,使急于求成的藤田连连失误。二平。决胜局,金季 明越战越勇,专压藤田薄弱的反手,取得最后胜利。
  中华队远征凯旋后,给全国乒乓球运动一次大推动。广东省把乒乓球列 为省运会比赛项目,杭州举办个人锦标赛,无锡、苏州都组织了乒乓球队, 南京、镇江、北京、天津、大连等地乒乓球活动兴起,港、澳队频来内地比
  
赛,苏、杭、宁、沪间组织城市联赛,平、津、沪、澳间搞埠际对抗??乒 乓球运动得到了较广泛的发展。
  然而,日本选手负于中华队后,发愤进取,中国选手却没有明显长进。 事隔 4 个月,第八届远东运动会在上海举行时,乒乓球被列为表演项目,中 日再战,我国选手团体、单打均告失利。1930 年再组中华队访日,又遭败绩,
中国乒坛从此沉寂,直到新中国的诞生。
新中国的乒乓球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的乒乓球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 的条件,中国的乒乓球运动获得了新生。1952 年 10 月,第一次全国乒乓球 比赛大会在北京举行,六大行政区和铁路系统体协的 62 名男女选手参加了比 赛,中国乒乓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同时,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乒乓球部加入了 国际乒坛。从此全国群众性的乒乓球活动迅速发展,国内赛事越来越多。
  中国乒乓球队自 1953 年建队起,经历了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多年来, 这支队伍的足迹遍及五大洲,通过比赛、访问、派出教练,增进了与各国人 民和运动员之间的友谊,为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队 1953 年参加第二十届世乒赛,打败了奥地利、瑞典、联邦德国等
队,取得较好的成绩。男子列一级第十名,女子列二级第三名。但当时未引 起世界瞩目,中国的直拍快攻打法也被认为不如横拍全面。
1954 年,中国队去匈牙利参加第十二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总分仅次于
匈牙利,占第二位,开始引起国际乒乓球界的注意。翌年在华沙参加第二届 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中国选手战胜日本、罗马尼亚、法国的优秀运动员, 名次列前茅。
第二次参加世乒赛,中国男队列第二十三届一级第六名,女子升为一级
队。第二十四届又有进步,男子列一级第四名,女队由一级第十一名升为第 三名。
容国团在第二十五届世乒赛上赢得男子单打冠军,成为中国乒乓球乃至
中国体育的报春花,引来中国乒乓球和中国体育飞速发展的新局面。这一届, 中国队还夺得了 5 个第三名,6 名男队员进入前 16 名。
1961 年春,中国队集训了 108 将,及时培养了几名弧圈球手,研究了对
付弧圈球的办法,并着重对近台快攻打法的运动员进行了针对性训练。当第 二十六届世乒赛在北京举行时,中国选手以新的姿态投入战斗,获得男子团 体和男、女单打三项冠军。
  中国成为世界乒坛的强者,结束了日本称雄的历史。中国广大乒乓球运 动员和爱好者为之欢欣鼓舞,成千上万的青少年乃至儿童纷纷拿起球拍,一 股能量极大的乒乓热在中国兴起。
  对于中国选手在第二十六届世乒赛上的胜利,有人说是占了“天、地、 人”之利,以后的世乒赛才是对中国选手的真正考验,许多人用怀疑的眼光 要看中国的冠军能否保持。第二十七届世乒赛,中国队捧回三个冠军杯,第 二十八届已是“三连冠”,女子也打了“翻身仗”,首获考比伦杯。国际舆 论已经公认,中国是“世界头号乒乓球国家”,许多怀疑者折服了,新闻界 评论说,中国人在外国也行。他们的胜利令人信服,使人们在赛场上看到了
  
旭日东升般的新中国。 正当乒乓球进入鼎盛时期的时候,一股难以抗拒的寒流刮来,春意盎然
的乒乓球界遭到无情的摧残。比赛停止了,身怀绝技的运动员们无缘参加第 二十九、三十届世乒赛。就在这样不利的条件下,乒乓球运动并未停止,许 多人仍在悄悄地苦练球艺。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使中国乒乓球队 得以重返世界乒坛。
  从第三十一届至三十五届世乒赛,中国队分别获得 4、3、2、3.5、4 项 冠军,第三十五届还丢掉了男子项目的三项冠军。从中国队成绩的变化中可 以看出,欧洲已东山再起,亚洲一些强队也冲入前列。这期间,中国队学习 了欧洲弧圈球结合快攻与快攻结合弧圈球的打法,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的直 拍快攻打法,培养了多种类型打法的新人。
  第三十六届世乒赛,中国队囊括了全部七项冠军,“创造了乒乓球历史 的新纪元”,此后的第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届三届世乒赛,都是捧回六 个冠军杯。
  在 20 多年的世乒赛中,中国队顶风破浪,历久不衰,涌现了一大批具有 世界水平的人才。中国乒乓球队不愧为勇攀高峰的队伍,不愧为中国体育的 一面红旗。
或许,中国乒乓球队得的冠军太多了,以致世界诸强队都把中国作为主
要目标,形成了“世界打中国”的局面,这给中国队保持优势带来许多困难; 国内许多人认为,乒乓球队拿冠军是理所当然之事,不拿冠军才是新闻。乒 乓球队拿冠军失去了新鲜感,乒乓球项目也失去了它应得的重视,终于出现 了“危机”,先是少年队的失利,接着是国家队受挫于汉城亚运会。
对于危机,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是有关方面不重视,有的认为
打球的少了,等等。中国队总教练许绍发认为,现在的危机主要是尖子太少, 急需技术组合全面的、具有世界高水平的尖子,这个问题如解决得好,中国 乒乓球将继续保持长盛,否则将出现一段时间的低潮。
中国乒乓球的未来是大有希望的。现在,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许多新
信息已被基层教练员接受,甚至被送子女打球的家长们接受了,在少年选手 们中间已扭转了打法单调的局面,而向全面的新的技术组合的方向发展。他 们中间可能涌现一批优秀选手。但是,只要中国保持着优势,就必须迎接来 自世界的挑战。
中国乒乓球协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乒乓球协会,简称中国乒协,是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全国 性业余组织,受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领导,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团体会员。 中国乒协以提倡乒乓球运动和发展与各国乒乓球运动员之间的友谊为宗 旨,主要任务是:在全国大力开展群众性特别是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努力提 高乒乓球运动技术水平;指导发展全国乒乓球训练网;承办国际和全国乒乓 球赛,向外国派遣教练和聘请外国专家;加强与国际乒联、亚乒联盟及其所 属机构的联系,开展与各国的技术交流,积极举办、参加国际乒乓球竞赛和 训练活动;检查国家集训队的训练、竞赛和科研工作;审定运动健将和国家 级教练、裁判员;选派裁判参加国际比赛,选拔国家队运动员、教练员;修
改我国乒乓球竞赛规则、规程等。
  中国乒协于 1955 年成立,会址在北京,首任主席是陈先,现任主席是徐 寅生。它的常务委员会下设教练、裁判、科研三个常设的工作委员会。
  
  1952 年,我国以中华全国体总乒乓球部的名义参加国际乒联,中国乒协 正式成立后即改为中国乒协的名义。
中国乒协还是亚洲乒乓球联盟秘书处的所在地。
球迷不计其数
  从 50 年代末到 60 年代初,一股世界上无与伦比的乒乓热席卷中国。许 多地方,每个工厂,甚至是二三十人的小厂,每个基层机关都有乒乓球台。 北京的街道上常见学生边走边挥动球拍的情景。乒乓球比赛往往比精彩的电 影、戏剧更吸引观众。
从乒乓球消耗量来看,仅 1956 年第一季度各地向上海订购的乒乓球就有
15 万多罗(一罗有 144 只)。 全国各地基层的比赛数不胜数,单单北京市西城区组织的一次职工乒乓
球赛,参加者就有两万之众。上海市 1961 年参加基层乒乓球赛的人数达 60 万人次。许多地方,工人、农民、干部、教师、学生、售货员中都不乏乒乓 球爱好者。父子、母女、兄弟、姐妹,乃至夫妻一同练球、参赛的屡见不鲜。 中国的乒乓球爱好者真是难以计数。
与弧圈球较量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60 年代,弧圈球发展阶段。日本刚发明弧圈球,就想在第二 十六届世乒赛上压住中国的近台快攻打法。中国在赛前发现了这一秘密武 器,提前研究制定了策略:一是抢攻在前,控制落点,尽量减少给对方造成 拉弧圈的机会;二是对方拉弧圈,则以快推、快带回击,尽量减少失误和避 免让对方连续拉弧圈球。实践证明这一策略是成功的。中、日比赛,日本选 手使用弧圈球占总分的 26%,得分率 56. 5%;因使用不多,虽赢了些球, 但优势甚微,以 3∶5 负于中国队。到 60 年代中期后,逐步弃守为攻的欧洲 选手学了弧圈球,但仅是正手拉,威胁不大。这个阶段,中国略占上风,保 持着一定的优势。
第二阶段: 70 年代,欧洲弧圈球飞速提高。欧洲人把弧圈球发展到新
高度,对上、下旋球都能拉,逐步形成两面拉弧圈和弧圈结合快攻打法。1970 年底,中断四年比赛的中国队在斯堪的纳维亚比赛中负于匈牙利,尽管三个 月后夺得第三十一届世乒赛男团冠军,但那是从“薄冰”上走过的。瑞典本 格森夺得这届男单冠军。匈牙利队在第三十五届两胜中国队获男团冠军。他 们使用弧圈球的比例远高于止步不前的日本队。这个阶段,中国队很早就提 出速度与旋转对抗的问题,认识到必须提高速度,但对付弧圈球仍停留在防 御的相持上,缺乏有力的进攻,与 60 年代比已失去了主动地位。这一阶段在 技术实力上形成了欧亚对峙。
  第三阶段:80 年代,欧亚弧圈球继续发展。第三十五届世乒赛,中国队 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与弧圈球对抗的相持能力弱,怕对方拉弧圈球。总结 后认识到,提高对付弧圈球的能力是关键一环,特别是攻打弧圈球的技术。 我国选手练出了进攻弧圈球的新技术,如谢赛克、李振恃等侧身或正手攻打; 郭跃华、蔡振华等反拉弧圈球。第三十六届世乒赛,中国囊括全部七项冠军, 这些新技术起了很大作用。这一阶段,我国选手在对付弧圈球上取得突破性 的进步。但由于欧洲选手将速度与旋转完美地结合起来,技术更趋成熟,世 界乒乓球运动朝着更加积极主动、特长突出、技术比较全面、战术变化多样 的方向发展。我国选手,特别是男子,在技术上已没有什么优势。
中国乒坛的一场“大辩论”

第3楼

  第三十一届世乒赛,中国队虽获四项冠军,但赢得很险。因为在中国停 止比赛的四年里,欧洲的弧圈球疾速崛起,速度、旋转都明显加强,向近台 快攻猛烈挑战。
  赛后,当时的中国队总教练徐寅生提出,快攻要继续发展,应学习掌握 旋转拉球,直拍快攻手可试用反贴胶皮,加强旋转,掌握弧圈球,力争做到 能快攻,也能拉弧圈球。改胶皮试验者包括郗恩庭,但当时多数人认为应坚 持原来的风格,不能搞旋转。
  这两种观点针锋相对,在乒乓球界引出一场“大辩论”。国家队、省市 队在争论,甚至基层也在争辩。召开乒乓球训练工作会议,更是争得不亦乐 乎。然而,尽管吵得凶,但大家都是为了中国乒乓球保持优势。只有个别人 想以“洋奴哲学”、“被弧圈球吓破了胆”、“跟在人家屁股后面爬行”、 “要把我国乒乓球运动引向邪路”等政治色彩很浓的帽子,使对方屈服。
  第三十二届世乒赛使争论有了最后的结果,郗恩庭荣获世界男子单打冠 军。
  这次“大辩论”后,中国乒乓球的发展方向明确了,传统的直拍快攻得 到了丰富和发展,在原来快、准、狠、变的后面,又加上了一个“转”字。 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丰富自己,使中国出现了一批高水平的弧圈球运动员,进 而找到了对付弧圈球的办法。后来,郭跃华采用郗恩庭的打法获得世界冠军, 再次证明了学习旋转是正确的。而 80 年代出现攻打弧圈球的好手谢赛克、江 嘉良等,也说明了学习弧圈球才使中国乒乓球运动攀上了新高度。
历届全国“十佳”中的乒乓球运动员
1979 年第一届:葛新爱(河南),第三位;
1980 年第二届:郭跃华(福建),第四位;
1981 年第三届:郭跃华(福建),第四位;童玲(解放军),第八位;
1982 年第四届:郭跃华(福建),第十位;
1983 年第五届:曹燕华(上海),第六位;郭跃华(福建),第十位;
1985 年第七届:曹燕华(上海),第六位;江嘉良(广东),第九位;
1987 年第九届:江嘉良(广东),第七位。
首届全国乒乓球十佳运动员
  全国首次乒乓球十名最佳运动员评选结果于 1987 年 3 月 10 日在北京揭 晓。
十佳是:江嘉良、陈龙灿、滕毅、惠钧、韦晴光、戴丽丽、焦志敏、李
惠芬、何智丽、耿丽娟。 管建华获得了顽强拼搏奖。
权威性的著作:《现代乒乓球技术的研究》
  《现代乒乓球技术的研究》一书于 1980 年完稿,1982 年由人民体育出 版社出版。
  全书 30 多万字,分二十五章,内容有五大部分:理论篇、技术篇、战术 篇、教学与训练篇、科研篇。此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介绍了世界乒乓 球运动发展史,总结了中国乒乓球技术、战术和身体训练等方面的经验。
  撰写此书的作者有运动员、教练员、科研人员、医学工作者等。徐寅生、 梁焯辉、吴焕群、丘钟惠、李富荣、庄家富、孙梅英、梁友能、张振海、岑 浩望等都参加了撰写工作。
这部书的出版对中国乃至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1982

年度优秀科技图书评选中,此书获得二等奖。
《乒乓世界》杂志
该杂志是建国以来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办的第一个乒乓球刊物,创刊于
1981 年第三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前夕。 它的主要任务是向读者介绍世界各国和我国乒乓球运动的情况。内容有
国内外比赛消息,成绩和评述,知识、史话和趣闻,新的技术和战术,教学、 训练的经验;优秀人物的介绍,科研论文;竞赛、裁判工作的知识和方法等。
该刊的编委多是乒乓球专家。主编是中国乒协主席徐寅生。
  《乒乓世界》英文版于 1982 年问世,是中国第一份在海外发行的单项运 动杂志,到 1987 年,已发行世界五大洲 34 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乒乓球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一些专家把中国乒乓球长盛不衰的原因归纳为五条: 一、坚持又红又专的方向,实行政治与技术统一。中国乒乓球队多年来
坚持思想政治领先,以训练、比赛为中心,把为国争光的理想与苦练技术结 合起来。要求队员先解决为谁打球问题,再解决怎样打好球问题。队员树立 了为革命打球的思想,就能自觉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正确对待训练的苦和 累,比赛的胜与负。每次集训都要贯彻思想、技术、战术、身体全面训练的 方针,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进行大运动量科学训练。还坚持用唯 物论辩证法指导工作,探索和掌握乒乓球运动的规律。
二、坚持走自己的路,认真吸取国外的先进技术。中国乒乓球队坚持以
我为主,学诸家之长,走自己的路,学习与独创结合,继承与革新结合,使 中国乒坛“百花齐放”。如:欧洲复兴时期,出现了一批横拍弧圈结合快攻 和两面拉弧圈球的优秀选手。随后,中国培养了郗恩庭、梁戈亮、郭跃华、 曹燕华等一批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的运动员,既学到了他人的长处,又有自己 的特色。中国乒乓球界,全国一盘棋,提倡各种风格流派,开展不同技战术 观点的自由讨论,在保持、发扬近台快攻传统的基础上集各种流派为一体, 做到了世界五大类型十种打法,中国都有,都达到高水平,自成“乒乓小世 界”。在遇到不同类型的对手时,中国队可以选择最合适的人选出战,常常 克“敌”制胜。
三、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发挥个人聪明才智。在乒乓球队里,团结互助,
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已蔚然成风。国家队队员是从基层选拔出来的,从 中再选出参赛的尖子。他们代表着集体和国家。为确保尖子队员的训练质量, 许多陪练的无名英雄默默地贡献自己的力量。自第二十六届世乒赛之前陪练 弧圈球取得成功后,陪练成为传统的训练措施。许多实力不弱的选手,地方 队的主力,都不计个人名利,不惜改变原已定型的打法,模仿世界名手,甘 当铺路石子。这种为集体利益勇于牺牲自己的精神在其他国家十分罕见。他 们被称为“走在世界冠军前面的人”。他们当中,有的先当无名英雄、后来 也成为冠军,更多的人无私地奉献出青春,默默地离去了。但是,他们的心 血和汗水熔铸在冠军杯里。陈毅同志曾说过,乒乓球队是“集体基础上的个 人努力,个人努力基础上的战斗集体”。正是这个富有集体主义传统的队伍 中,许许多多富有才华的人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四、胜了从零开始,败了打翻身仗。 正确对待胜负、荣誉,是中国乒乓球队不断前进的动力。他们曾不止一
次讲到:“名次虽然到了顶,但技术发展无止境,为人民服务无止境。”他

们总是强调,这次得了冠军杯,下次要重新争夺,思想上要从零开始,不背 冠军包袱,比赛时要去拚别人,不要把自己摆在被拚的地位。失利之后,要 实事求是地分析,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力争下次取胜。树立正确的胜负观 成为乒乓球队人生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例如,丘钟惠获第二十六届世乒赛女 子单打冠军后,周恩来总理计算了丘钟惠五局比赛的总比分,指出她虽得了 冠军,但在总比分上还输给对手高基安两分。周恩来总理以此教育运动员要 尊重失败者,向对手学习有益的东西,防止居功自傲。乒乓球队的同志也善 于抓住典型事例进行胜负观的教育。有的队员获得世界冠军反而受到批评, 做检讨,因为他们懂得,正是得了世界冠军,成为众矢之的,才必须瞪大眼 睛找缺点。
  全国女子单打冠军胡克明在参加第二十六届世乒赛前曾对自己提出“打 出风格,打出水平”的要求,贺龙同志肯定了这个提法,把它作为对乒乓球 队参赛的要求。这个口号不以胜败论英雄,反对不管实力强弱硬要胜,反对 “冠军就是一切”的主观主义和锦标主义。周恩来总理很赞赏这个口号。80 年代初,有些运动员赛场作风不好,中央书记处重申了“打出风格,打出水 平”的要求。
五、实行新老结合,普及与提高结合。 乒乓球队十分重视培养新生力量,并把这项工作当成保持和发展优势的
关键措施来抓,每逢世界比赛力求以老带新,以新为主,放手让新手去闯。
第三十六届之前的多次世乒赛,基本上届届有新人。及时吐故纳新,这支队 伍多年来一直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培养新人的工作在我国的训练竞赛体制 上也得到了保证。我国在一些重点项目上建立训练网,逐步形成宝塔式三级 人才体系,乒乓球是首先闯出这条路的项目。全国业余体校的小乒乓选手有
2 万人左右,选拔到省级队的优秀运动员每年上千人,国家队每次集训少则
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各层次的比赛非常活跃。层层选拔出的尖子集中在国 家队,代表国家最高水平。
到 1988 年,国家队形成五代相传的人才链。由于尖子运动员太少,以致
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危机,也可能在第四十届世乒赛后会出现一个低潮。但 可以相信,有着光荣传统的这个英雄的集体一定会度过危机,继续奋进。

      星光灿烂 新中国第一位乒乓教练——梁焯辉

  中国乒乓球队从世界二流队跃为第一,梁焯辉功不可没。他是新中国第 一位乒乓教练。
  梁焯辉 1921 年生在广州,上小学时爱上乒乓球,在床板上练出了名堂, 成为学校的“小霸王”。17 岁时广州沦陷,全家迁居香港,他在洋行当店员, 仍然苦学苦练,几年后拿到香港男子单打冠军。
  抗战胜利,梁焯辉一家回到广州。他先是当中学教员,后又当药厂会计。 生活安定了,他重新拿起球拍,成为广州“五虎将”之一。
  从 1952 年起,他相继任广州市、广东省、中南区队教练。后又到北京任 国家队第一任教练,直至 1958 年。
工作过度劳累,他病倒了,但未痊愈又投入迎接第二十六届世乒赛的准

备工作,一次训练时,晕倒在地。 国家体委为他记特等功,表彰他对乒乓球运动所作的贡献。 他的岗位转到了科研工作上,尽管当了全国体总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
国家体委科研所球类研究室主任,但他仍然“粘”在银球上。
  他曾写过长达 20 万字的《乒乓球讲义》,与他人合著十万字的《乒乓球 训练方法》,20 万字的乒乓球的打法与技术,还参加了《现代乒乓球技术的 研究》一书的写作。

乒坛奇才傅其芳

  球场上,傅其芳是一员骁将;当教练,他善于出谋划策,堪称乒坛奇才。 傅其芳是浙江宁波人,小时候迁居上海,念小学时学打乒乓球,到解放 前夕,因生活所迫去香港谋生。开始找不到工作,参加东南亚一些比赛,有 了名气,才得落脚之地。1952 年他还代表香港参加过第十九届世乒赛。1952 年在新加坡,他所在的香港队战胜了日本队,夺得亚洲冠军而归时,一位年 迈的女教师对他说:“祝贺你们得了冠军,如果是代表新中国就更好了。”
1953 年春,30 岁的傅其芳毅然回到内地。贺龙副总理特批他的月薪为 200 元。第二十四届世乒赛他担任中国队主力,中国队获世界第三名,他在团体 分组赛中获全胜。
傅其芳原是打削球的,到香港后转为进攻型,发球抢攻、滑板、放短球
是他技术上的“三绝”。他精心钻研乒乓球技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1957 年,有些运动员学习外国打法失利,中国乒乓球正处在“十字路口”,他明 确提出,坚持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传统的直拍快攻打法。1958 年开始担任 教练,他用自己的想法,指导容国团夺得中华民族第一个世界大赛的冠军。 接着,他率领中国队用快攻制弧圈,制服了日本队的“秘密武器”——弧圈 球,以 5∶3 赢得决赛胜利,第一次为祖国捧回世界团体冠军奖杯——斯韦思 林杯。经过第二十七、二十八届的比赛,中国队又获“三连冠”殊荣。
傅其芳在“文革”中受迫害,于 1968 年春天含冤去世,1978 年春天,
冤案得以平反。他对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所做的贡献将永远留在中国体育史 册上。

中国第一个削球大将——姜永宁

中国最早的出类拔萃的削球手要数姜永宁了。
  姜永宁是广东人,生于 1927 年,父亲是个穷医生,日本侵占广州后,难 得温饱,在贫病交加中去世。生活所迫,姜永宁流落香港。1949 年,他偶然 看了一次乒乓赛,深深爱上了它。没钱租台,他只得为名手当“义务服务员”, 拣球、倒茶、送水,待他们休息时求教,每逢球赛,挤在门缝处偷看。就这 样,他的技艺日益长进,竟夺得香港男子单打冠军,又战胜了来访的英国选 手、世界男子单打冠军伯格曼,由此名声大振。但是,他的生活并无保障, 打球为商人做活广告,需要时为他们赚钱,不需要时一脚踢开,不止一次成 为失业者。
  1952 年,广东省邀请他参加了首届全国乒乓球赛,他以独特的削球技术 获男子单打冠军,赛后未回香港,1955 年又获男子单打冠军。他代表中国参
  
加了第二十和二十三届世乒赛。后一次,他在团体赛中多次独得 3 分,为中 国取得第六名立了功,个人被评为世界第 11 名。
  姜永宁直握球拍,是削球防守型打法,步法好,削球稳健,意志顽强, 人称“拚命三郎”。
  他 1956 年与孙梅英结婚,1957 年任国家队教练,后任北京队总教练。 文革中受迫害,1968 年 41 岁时含冤去世。

巾帼老将孙梅英

  孙梅英在上海长大,1947 年开始打乒乓球,上中学时是学校里技术最好 的一个,从上高中起,常参加校际赛。16 岁时以快速凶狠的进攻打法击败了 上海女子冠军,翌年即获全国第二。
  1952 年举办解放以来首次全国比赛,孙梅英即获女子单打冠军。随后进 中央体育学院专门学习乒乓球技术知识。
  孙梅英是直板攻击手,正手抽球和侧身抢攻又快又狠,常使对方措手不 及。1953 年首次参加第二十届世乒赛,她还未引起人们的注目,3 年后的第 二十三届世乒赛,第二次露面即被舆论界认为是“白马群中的一匹黑马”。 然而,遇到英国、日本、罗马尼业选手,却失利了。翌年的第二十四届世乒 赛,孙梅英战胜了一批名将,列世界女子第七名,成为列入世界优秀女子乒 乓球选手名单的第一个中国选手,并与队友合作,使中国女队由第十一名升 为世界第三名,第二十六届又进一步成为世界团体亚军。
第二十六届世乒赛后,孙梅英任教练工作。第二十七届世乒赛即将来临
时,近 34 岁的孙梅英已当了母亲,但她又重新拿起球拍,获得女子单打铜牌。 孙梅英六次参加世乒赛,中国队的成绩扶摇直上。
1968 年,孙梅英的丈夫姜永宁不幸去世,抛下她和两个女儿,大的 8 岁,
小的只有 50 多天。第二年,她与年轻时曾爱慕过她的上海同乡葛层云结婚。 葛层云对孩子极好,孙梅英深感欣慰。

第4楼

王传耀和他的乒乓世家

  尽管第二十六届世乒赛在中国举行,但有幸参加的中国人毕竟是少数, 可王传耀一家有四人在此列。他和弟弟王传祺是运动员,他父亲是副裁判长, 他爱人是裁判员。
  王传耀的父亲王惠章解放前是上海邮电工人,乒乓球打得好,常代表上 海队打比赛,比赛时常带着长子王传耀。王传耀 10 岁爱上乒乓球,背着父亲 练到一定水平,后又得到父亲指点,历经许多磨砺成为运动健将。他 4 次夺 得全国男子单打冠军,9 次击败世界名将、匈牙利的别尔切克,在中国选手 中第一个击败最有名的强手、日本的荻村伊智朗。他还是中国第一个男子团 体世界冠军队成员。
  王传耀最早喜欢踢足球,这个小左边锋颇有威胁力。打上乒乓后,他依 然常常奔跑在足球场上。他这样安排时间:早晨踢足球,白天上学,晚上打 乒乓球。王惠章对儿子说:“两样都搞,身体吃不消,也不容易搞好,你准 备放弃哪一项呢?”儿子回答:“我都喜欢,也不知道该放弃哪项,你定吧!” “还是放弃足球吧!”儿子爽快地答应了。从此,王惠章悉心指点,王传耀
  
飞快地进步,练就了一手漂亮的两面攻。 李燕玲是机关工作人员,爱打乒乓球,与王传耀结婚后得到“名师”指
点,也练出一手好球,还得过中直机关女子单打冠军。后来,他们教儿子也 学打乒乓球。
  王传耀的弟弟王传祺两口子都曾是乒乓球运动员,后都从事教练工作。 他们的女儿也成了乒乓球运动员。
  王传耀当了国家体委干部司副司长后,还常常抽空看乒乓球和足球比 赛。他的老父亲退休后还组织老工人打乒乓球。
中国的乒乓世家不少,但像王传耀家这样高水平的世家确实不多。

培养世界冠军最多的教练——梁友能

  梁友能 1936 年出生在上海。他无师自通,上中学时练出一手颇有威力的 直拍削球,1954 年上海学生比赛列徐寅生之后获亚军。他以 5 门 499 分的优 异成绩考入同济大学,任班长。他太爱乒乓球了,二年级时竟舍弃了大有前 途的学业,告别了热恋的女友,进入国内继京、粤之后成立的第三支省级队
——山西队。1958 年,他获高手云集的全国六所体院比赛的冠军,翌年又胜 世界名将斯蒂贝克,随后即调入国家队。1959 年底,当他准备在世界大赛上 显身手时,服从国家体委的决定,当了教练。
23 岁的梁友能帮助傅其芳管理男一队训练。在削球日趋衰落之时,梁友
能力排众议,认为中国直拍削球大有可为。张燮林虚心向他求教,得到悉心 指点,水平出现飞跃,第二十六届打败了夺魁呼声很高的星野和三木。之后, 梁友能全力抓张燮林的训练,为参加第二十七届准备“秘密武器”。两年后 张燮林用出奇的削球打得日本选手一败涂地,“魔术师”的美名蜚声世界。 不久,梁友能改任女队教练,首创了多球训练法。一年多之后,削球手林慧 卿、郑敏之、仇宝琴相继崛起,中国女队打了漂亮的翻身仗,首获考比伦杯。 任教近 30 年,梁友能先后迎接了 12 届世乒赛,中国选手夺得许多冠军, 中国乒乓球运动常盛不衰,其中梁友能功劳卓著。他培养的运动员,名字可
列一长串,包括胡玉兰、陈新华在内的世界冠军就不下 10 人。
  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的《现代乒乓球技术的研究》一书中的《战术篇》 是梁友能写的,被国外广泛翻印,此外另著多篇论文。百忙中,他还搞摄影, 并热心于乒乓球器材的研究。梁友能是中国队里的无名英雄,一些过去的学 生职位超过了自己,他仍然毫不计较地默默奉献着。

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

容国团,人称乒乓球多面手。
  1959 年 4 月,22 岁的容国团在多特蒙德举行的第二十五届世乒赛上,连 过六关,夺得了男子单打冠军。这是有史以来中华民族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容国团 1937 年出生在香港的一个工人家庭,祖籍广东中山县。贫穷伴随 他度过少年时代, 15 岁开始当小工,工余踢足球、打乒乓球。爱思索、勤 钻研,使他在短短一两年间球艺锐进。他 1955 年随香港工人参观团回内地参 观,翌年作为香港乒乓球队成员到广州与中国队比赛, 1957 年 11 月回到广
州,进入广州体院学习。

  1958 年,容国团成为广东队队员,参加全国锦标赛,胜姜永宁、王传耀 等名将,获男子单打冠军;年底即进入国家队,几个月后成为世界冠军。
第二十六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日争冠,容国团先失 2 分,在我队以 4∶
3 领先时,容国团第三次出场。他告诫自己:“人生能有几次搏?现在是搏 的时候了。”他擦掉激战失利后的汗水与眼泪,精神振奋地踏进赛场,终于 夺得第八盘比赛的胜利。中国队以 5∶3 击败了三次蝉联世界男子团体冠军的 日本队,首次夺得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男团桂冠。中国乒乓球从此走上常盛 不衰之路。容国团喊出的拚搏的口号在体育界、在全国,成为激励人们奋进 的号角。
  1964 年,容国团担任女队教练,带领队员们在第二十八届世乒赛打了漂 亮的“翻身仗”,首次荣获女子团体世界冠军。
  容国团创造了转与不转结合的正手发球、拉侧上旋球和变化多端的搓攻 战术,在我国直板快攻中增加了“多变”一项重要内容,为中国乒乓球形成 “快、准、狠、变”的风格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颗光彩夺目的明星在是非颠倒的动乱年代里殒落了,容国团于 1968
年 6 月含冤离开人间,中国乒乓球界、中国体育界失去了一位功勋卓著的杰 出人物。容国团的一生虽然短促,但他像一枝报春花,迎来中国乒乓球乃至 中国体育的繁荣,他的名字将永远在中国体育史册上闪光。
1987 年 8 月 20 日是容国团诞辰 50 周年,广东珠海市人民政府决定为他
建造塑像。 11 月 20 日举行了揭幕典礼。如今,容国团的塑像屹立在南国珠 海,英姿永存。

善用辩证法的徐寅生

  最早使徐寅生名闻遐迩的原因,恐怕是他十二大板战胜星野的那场惊心 动魄的比赛。那是 1961 年第二十六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国对日本,中 国以 1∶2 落后,徐寅生对星野已打到决胜的第三局。他以 20∶18 领先时, 连续扣杀星野放过来的旋转高球,巧施计谋,在扣出第十二大板时,逼得星 野回球出界,为中国队首夺斯韦思林杯立了大功。
其实,徐寅生在上海很早就小有名气了。他生在上海一个贫民家中,原
籍苏州。兄弟姐妹 8 人,他最小。四哥带他看了一次乒乓球比赛,他从此迷 上了,有机会就练,有空就琢磨,上学时,许多心思都花在球上了。1955 年 在上海光大中学念书时进了上海学生队,翌年进了上海市队,1959 年成为国 手,参加了世乒赛。
  徐寅生是右手握拍的直板快攻打法,技术全面,战术灵活,球路多变, 是中国的“智多星”,60 年代五虎将之一。第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届世 乒赛,他是男子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还获得第二十六届男子单打第三名、 第二十八届男子双打冠军(与庄则栋合作)。
  为了帮助女队在第二十八届世乒赛上打翻身仗,徐寅生运用辩证法讲了 自己打球的体会。这篇名为《关于如何打乒乓球》的讲话于 1965 年 1 月 17 日被《人民日报》加编者按发表。毛泽东主席称赞“全文充满了辩证唯物论, 处处反对唯心主义和任何一种形而上学”。此后,女队果然首次夺得女子团 体世界冠军。
在傅其芳之后,徐寅生 1970 年担任国家队第二任总教练。他善用辩证法

指导训练、比赛,做思想工作,取得了出色的战果。
  1975 年,徐寅生当选为国际乒联负责亚洲工作的副主席和议事通则委员 会委员。他后来当了国家体委副主任,兼任中国乒协主席,有时还拿起拍来 活动一下身体或到训练馆指导新手。
  徐寅生还是乒乓界的“秀才”,撰写了许多文章在报上发表,他的长篇 回忆录在《乒乓世界》杂志上连续刊载,还与他人合写了高水平的权威著作
《现代乒乓球技术的研究》。
  徐寅生的妻子陈丽汶是上海人,12 岁考入北京舞蹈学校,毕业后分配在 中国歌剧舞剧院当演员。他们于 1967 年认识,1968 年结婚时徐寅生正当而 立之年。

三获圣·勃莱德杯的庄则栋

  庄则栋 11 岁开始练乒乓球,14 岁加入北京市少年宫乒乓球小组,16 岁 夺得北京市少年冠军,17 岁成为全国混合双打冠军。
  自从爱上乒乓球、庄则栋像着了魔似的苦练,技艺锐进。他的直拍两面 攻打法,独具一格,是中国传统打法重要的一种。由于他打球时有一股似猛 虎下山的劲头儿,得了个“小老虎”的绰号。
第二十六届世乒赛,庄则栋是中国男团主力之一,与日本队决赛先拿下
星野,开了一个好头,单打赛又战胜了气势逼人的木村。得了男子单打冠军 后,他说:“我最高兴的是中国队得了团体冠军,因为这是国家、集体的光 荣。至于男子单打冠军,决战时全是队友,由谁获得已不是最重要的了。” 第二十七、二十八届世乒赛,中国队和庄则栋又两次蝉联冠军。他还得了第 二十八届男子双打冠军。他成为我国唯一的三获圣·勃莱德杯的世界冠军。 庄则栋后来又参加过两届世乒赛,成绩不理想。1973 年 9 月 1 日,他接
受了国际乒联授予他的复制的圣·勃莱德杯。
  文革时期的 1974 年,庄则栋当了国家体委副主任,后来又当上了主任和 中共中央委员。1980 年他被调到山西,先是在临汾地区少体校乒乓班,帮助 挑选、指导小运动员,后又协助山西省女队做教练工作。在山西期间,他和 在少年宫时的队友合著了一本约 40 万字的著作,名为《闯与创》。
庄则栋与中央乐团的钢琴演奏家鲍惠荞于 1959 年相识,1967 年结婚。
他们的儿子庄彪、女儿庄岚,受母亲薰陶,都喜爱音乐,常练习钢琴和小提 琴。庄、鲍二人已于 1985 年 2 月离异。
  1987 年底,庄则栋与日本的佐佐木敦子结为良缘,他们是 16 年前在日 本认识的。

美男子加轰炸机——李富荣

  李富荣有不少雅号,如“好斗的小公鸡”、“不是冠军的世界冠军”、 “拚命三郎”等,但最形象的一个是“美男子加轰炸机”。
  上小学三年级,李富荣就在上海三育小学称王了;上共和中学时是校队 主力,13 岁考上体校。1958 年,他刚 16 岁,就在全国比赛中胜了冠军王传 耀。翌年,容国团刚捧回世界冠军杯,就输给了李富荣。
李富荣的性格是好胜。不知有多少次,他处于劣势时,瞪大眼睛,如猛

虎出山一般,非要赢回来不可,实际上也真的有许多次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 最值得称道的是,第二十八届世乒赛中日决战时,对木村一盘,第一局木村
以 20∶16 领先,李富荣此时异常沉着,利用发球的机会发动凌厉攻势,猛扣 结合轻吊,终于连得 6 分,反败为胜。
  第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三届世乒赛,李富荣都是团体赛成员,还得 了三次男子单打亚军。参加第三十一届世乒赛后,他先是当运动员兼教练, 第三十三届世乒赛之前接替徐寅生当了总教练,带队参加了 5 次世乒赛。
  第三十五届世乒赛,中国女队把沾“女”字边的冠军都夺到手了,而三 个纯男子项目的冠军,男队一个也没拿到。外国记者问这位总教练有何感想。 他答道:“匈牙利夺回世界冠军用了 27 年,我相信,中国重新夺回斯韦思林 杯绝不需要 27 年。”回国后,他立下“军令状”:“三十六届一定要打翻身 仗!翻不了身,我就下台!”两年时间都是在“拚命”中度过的。第三十六 届,中国捧回所有七个冠军杯,创造了乒坛史上的奇迹。第三十七届,中国 队再夺六项冠军。之后,李富荣这位训练局局长不再兼任乒乓球队总教练, 由许绍发接替。
  1967 年,李富荣与舞蹈演员张予懿结为终生伴侣,他的岳父是京剧表演 艺术家张云溪。

魔术大师张燮林

“他的削球像一团火,呼地一下烧起来,一点也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他的削球落点很低,手里的变化莫名其妙,我不知如何是好了。” “他的削球好到连攻打削球的好手都还击不了的程度。” 这是张燮林的对手,日本三位主力三木、木村和大名鼎鼎的荻村对他的
评价。海外某报曾模仿《三国演义》中周瑜的口气道出日本队的慨叹:“既
生木儿,何生林!”正巧,前两人名字中都有木字,后者名字中也含木字。 在国际乒坛人士眼中,张燮林是魔术师、神秘人物、秘密武器。
张燮林从小爱打乒乓,在学校打过校队,在上海轮机厂当工人时,业余
时间苦练球艺。他本是打攻球的,但有一次看到了削球手姜永宁的表演后, 改练削球,“魔力”由此开始积累起来。
他 18 岁才打到上海市亚军,但两年后就参加了第二十六届世乒赛,与庄
则栋、李富荣、徐寅生一起进入男子单打前四名。第二十七、二十八届世乒 赛,他的魔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对外国选手所向披靡,为连夺男子团体、男 子单打冠军,立下了卓著功勋。还与王志良合作,获第二十七届世乒赛男子 双打冠军。
  当了女队教练和中国队副总教练,张燮林的“魔法”更加神秘莫测。第 三十三届世乒赛,中国女队从韩国队手中夺回了刚失去的团体冠军,怪球手 葛新爱立了大功,她还捧回了女子单打冠军杯。葛新爱连同第三十六届女单 冠军童玲,以及蝉联全运会女单冠军、中国女队主力焦志敏都是魔术师的高 徒。中国女队获得七连冠,培养出曹燕华等一批世界乒坛尖子队员,其中凝 结着张燮林难以计数的心血和汗水。
  魔术大师张燮林那似乎带有魔法的直拍削球在世界乒坛史上留下闪光的 一页,然而现在这种打法却后继无人。有趣的是,他的女儿也是一位打乒乓 球有潜力的小将,但未承父业而是打攻势球。也许这是魔术师最大的遗憾。
  

自学成才的周兰荪

  与我国诸多名将不同,周兰荪没进过业余体校,没受过正规训练。他完 全凭着对乒乓球的挚爱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儿,自己苦练出来的。
  七岁学打球,到初中毕业也没打出名堂,他告别了西子湖畔的家乡,应 招来到黄土高原上的太原化工厂,随身带的只有行李和正胶海绵拍。每逢星 期天,他都自费乘长途汽车去市里打球。吃、住两项几乎耗光了当时的 31 元工资。平时,则执拍练习基本动作,或者是琢磨如何克“敌”制胜。不久, 他一跃而成为太原市冠军。回首开练之时,已过去十年。
  翌年,他进了山西队,又过了两年,进国家青年队;后来参加了第二十 六届世乒赛,看来一路顺风。然而,由于一些比赛成绩不理想,使人们对他 的希望变成了失望:“年纪大了,技术到顶了。”他自己却丝毫没有失望。 中国的风格是“快准狠变”,他根据自己身高力大的特点,从中选择了第一 和第三两字,练出了重如千钧的正手攻球和反手重炮式的推挡。靠这独树一 帜的打法,先是在国内冲上前列,后又取得国际比赛的好成绩。第二十八届 世乒赛,26 岁的周兰荪以“实力派”的代表跻身“五虎将”之列,对外国选 手保持不败,其中包括单打中淘汰了日本最强的木村,为中国男队蝉联三项 冠军立下赫赫战功。当时,同伴们称他“老来红”。
乒乓球运动结束了冰冻状态后,恢复了训练与比赛,周兰荪是 1973 年全
国比赛男子单打第三名。这对 34 岁的老将来说,是多么不易。
  1978 年当了教练之后,周兰荪把自己多年练就的技艺和用痛苦与欢乐浸 透的经验,全部传授给张德英、曹燕华、齐宝香等后来者。
第三十八届世乒赛上,曹燕华夺得了女子单打和混合双打两枚金牌。她
把其中一枚挂在了教练周兰荪胸前。曹燕华退役后,周兰荪去澳大利亚队执 掌教鞭。

中国第一个女子世界冠军——丘钟惠

  小时候,丘钟惠常和男孩一起摸鱼、爬树,一会儿也闲不住。受哥哥影 响,10 岁时,爱上乒乓球,课余时间都用来打球了。从出生地腾冲县来到昆 明女一中上学时爱田径和排球,但身材不高大,又转打乒乓。
1952 年,丘钟惠代表云南省参加了首次全国比赛。 1955 年,她获得全
国女子单打冠军,之后多次入选国家队参加国际和世界比赛。 丘钟惠右手直握拍,作风大胆泼辣,以快速抽杀、果断抢攻而驰名,人
称“猛张飞”。她参加了第二十三至二十七届世乒赛,前两次出征,成绩不 算突出,二十五届与孙梅英赢得团体第三,个人也获铜牌;二十六届女子单 打决赛与匈牙利的高基安展开激烈搏斗,前三局胜一负两,第四局力挽狂澜, 追成二平,关键的第五局以 21∶19 险胜。丘钟惠成为中国第一个女子世界冠 军。这时,丘钟惠已 27 岁。
  两年后,丘钟惠参加了第二十七届世乒赛,获女子双打和混合双打第三 名。此后,她当了 10 年教练,1973 年转到国家体委科研所。
  丘钟惠与水电部的工程师韩模宁 1970 年结婚。1984 年 B—82 型发球机 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填补了我国体育器械上的一个空白,丘钟惠夫妇是主要
  
受奖人。 丘钟惠与另外九人合著《现代乒乓球技术的研究》一书,她与庄家富负
责撰写技术与战术的训练部分,她还主笔写了乒乓球的发展史。

有胆有识的总教练许绍发

  第三十七届世乒赛后,比赛规则修改,对中国队员很不利,郭跃华又退 出赛场。值此“危难之际”,许绍发从李富荣肩上接过率男队卫冕的重担。 为对付瑞典队,他决定启用削球手陈新华。当时,世界上的削球手寥寥 无几,且战绩不佳,这决定大胆而带有冒险性。决战时,中国队派陈新华、 江嘉良、陈龙灿先后出场,正好抓住了瑞典队的弱点。林德、阿佩伊伦、瓦 尔德内尔接连败阵,气势骤然衰落,以 0∶5 告负。江嘉良和陈龙灿还分获男 子单打冠、亚军。两年后在印度新德里,第三十九届男子团体决赛又重演三
十八届瑞典哥德堡一幕,不同的是滕毅代替了陈新华。 运筹帷幄、排兵布阵的成功,使许绍发声誉大振,许多乒坛人士都赞扬
他的气魄和胆识。
  1958 年,许绍发在他的家乡吉林省浑江市临江镇买了一个盾牌乒乓球在 桌子上开练,两年后被选入吉林队,刚去了一趟北京,赛了几场后他就宣布: “我要去国家队!”人们哈哈大笑,说这小子太狂了。五年后,他真的成了 国家队队员,接着在第三十三届世乒赛上成为男子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
许绍发从 1978 年开始担任李富荣的助手,啃过三十五届世乒赛受挫的苦
果,尝过三十六、三十七届世乒赛胜利的甘甜。他带的队员谢赛克、江嘉良 都为中国队夺魁立过多次卓著功劳。1983 年在巴巴多斯第四届世界杯赛上, 赫赫有名的蔡振华和江嘉良被排斥在前八名之外,人们称之为“规则的胜 利”。有记者问许绍发心情如何,他微笑着回答:“我们欢迎外国运动员超 过我们。”这非凡的气度使提问者肃然起敬。
许绍发曾去国外探亲,人们劝他定居,他说服了亲友,和妻子黄美贤一
起回国。他快到 40 岁时才有了一个女儿,视若明珠,但是,在集训的日子里, 他每周六晚上回家一次,尽管离家只有几步路。为了中国队卫冕,他几乎忘 记了做丈夫、父亲的责任。
尽管中国队在实力并未占多大优势的情况下,两届世乒赛都获六项冠
军,但这位总教练并未感到轻松,因为危机仍未度过,他意识到担子更重了。

孤军奋战誓夺冠军的郗恩庭

  第三十二届世乒赛,中国男女队在团体赛中双双失利,男子单、双打情 况也不妙。双打进入前四名时已无中国选手。男子单打中国只有郗恩庭一人 过四关进入前八名。
  说来有趣,这一形势郗恩庭自己并不知道,因为他叮嘱教练和同伴,只 告诉他下一场对谁,怎么打。然后,他苦思对策。又过两关,打入决赛时碰 到瑞典名将、号称“锤子”的约翰森,后者夺标呼声高。大郗先赢一局,对 方却回敬两局。双方打平后,第五局大郗死压对方反手扳平,10∶6 领先换 场地,对方立即追成 10 平。 14∶11 领先,对方又追到 15 平。这时,只见 他如猛虎下山,锐不可挡,19∶15,约翰森破釜沉舟,连得 3 分。就在此时
  
出现了罕见的巧事:两年前大郗与瑞典的本格森争决赛权,被对方擦边获胜, 丢掉了到手的世界冠军;此时他也连着两个擦边,结束了惊心动魄的比赛, 世界冠军到了手。
  以往的男子单打冠军,多是中国选手自己打半决赛和决赛,而郗恩庭却 是孤军奋战,冲破重重险阻,登上了最高领奖台。他成为中国第三个男单世 界冠军,也是第一个直拍弧圈球世界冠军。
  郗恩庭是河北三河县人,在城关小学上六年级时开始打球,后到保定市 二中学习,成为校队队员。1960 年获保定市少年冠军,河北队教练李平之调 他到了天津。他和李景光一起从河北队来到了国家队。三十一届世乒赛后, 徐寅生看他更适合拉弧圈球,与他商量改正胶为反胶。改拍后,郗恩庭吃了 不少苦,但终于夺得桂冠。
  1975 年,郗恩庭参加第三十三届世乒赛后,当了国家青年队教练,培养 过蔡振华、谢赛克等一批小将。后来到墨西哥、法国、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 共和国执教,这几个队的成绩都因此而取得巨大的进步。回国后到中国男队 执教,曾带出以球路“毒”著称的陈龙灿,1987 年转到女队工作。
  郗恩庭的家庭是名副其实的乒乓之家。他的女儿从小爱打乒乓,女儿以 夫妻俩的姓命名,叫郗林。郗林的母亲林美群当年也是中国乒乓球队女队的 主力。

大胆敢拼的林慧卿

  第二十八届世乒赛,中国队派梁丽珍、李赫男两名攻球手出战,一路过 关夺隘,最后以 3∶0 胜第二十七届亚军罗马尼亚队,进入决赛;之后,让削 球手林慧卿、郑敏之与日本队决赛,使世界乒坛为之惊愕。
林、郑两人以 3∶0 战胜了深津尚子和关正子,中国女队夺得了有史以来
第一个乒乓球女子团体世界冠军。她俩还夺得女子双打冠军。中国女队打了 个漂亮的翻身仗。中国队停止参赛后重登世界乒坛时,林慧卿在第三十一届 世乒赛上,一人获三项冠军:女子单打、女子双打(与郑敏之合作)、混合 双打(与张燮林合作)。
林慧卿在印尼长大,从上小学时就爱打乒乓球,1959 年回国在上海定
居。她考上了上海体院,接受正规训练,翌年进上海市队。她右手横握拍, 防守积极,找机会反攻。她的稳健削球早就得到名教练们的赏识。
1961 年进入国家队后,她决心做到“对方有扣 30 大板的实力,我要练
出稳削 31 板的本领”。参加第二十六届世乒赛,她负于经验丰富的高基安, 第二十七届世乒赛 3∶0 胜技艺高超的关正子,爆了冷门。经过平时的训练和 实战的考验,她终于成为大胆敢拚的优秀选手。
  1979 年,林慧卿随丈夫移居香港,改行从商,一些国家请她当教练,她 拒绝了,但常应当地体育馆之邀去作指导。

“小燕子”郑敏之

  郑敏之出生在上海,但却是广东中山县人,与容国团、江嘉良是老乡。 她的父亲是个乒乓球爱好者,常常带她看球赛,教她基本动作。经上海少年 乒乓球业余体校的培训,她 12 岁就参加了全国少年赛,是年龄最小的参赛
  
者。1961 年,她 16 岁时成为上海队主力,打败了世界冠军丘钟惠。 郑敏之横握球拍,削球打法,防守稳健,善于软磨硬泡,有机会突然起
板,成功率高。她的动作轻盈,人称“小燕子”。 中国女队在第二十七届世乒赛上与金牌无缘,上届女子单打冠军丘钟惠
名落孙山。二十八届要打翻身仗,郑敏之是担重任者之一。决赛前,梁丽珍、 李赫男冲锋陷阵,决赛时由林慧卿、郑敏之打日本队,教练排阵大出对方意 料。郑敏之首战凶狠的关正子,先以 21∶11 胜第一局,接着被关正子扳平, 关键时她常看手上贴着的橡皮膏上几个醒目的字:“勇敢、镇定、冷静,坚 持就是胜利”,提醒自己克服急躁情绪,终于拿下了第三局,而且只让对方 拿了 11 分。林慧卿打掉深津尚子后,与郑敏之顺利取得了双打的胜利。中国 女队打了翻身仗,首次夺得女子团体考比伦杯。郑敏之和林慧卿还夺得女子 双打冠军。第二十九、三十两届世乒赛,中国队没参赛,第三十一届她俩又 获女子双打冠军。由此可见这对选手的实力之强。郑敏之在第三十一、三十
二届世乒赛中还作为团体赛主力参战,为中国队争得亚军。
  1974 年,郑敏之退役执教,当过中国队副领队兼教练,曾当过女队主力 戴丽丽的教练,后调到体委机关工作。

把压力变动力的梁戈亮

  梁戈亮 1971 年参加第三十一届世乒赛,初露锋芒。三十二届,人们对他 寄厚望,不料他在男子团体半决赛中连丢 3 分,使中国队以 4∶5 负于瑞典队, 失去了夺冠机会。
批评接踵而至,梁戈亮也很懊丧。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并未一蹶不
振,而是把压力变动力,刻苦磨励自己。 在加尔各答举行的第三十三届世乒赛上,他抖擞精神,对日本队独拿 3
分,半决赛又碰瑞典队,他压倒世界冠军本格森,为中国队夺回冠军立了功。
三十四届,中日争冠,他又挫败日方台柱河野满,使中国队顺利地以 5∶0 夺魁。
梁戈亮共参加五次世乒赛,获五次冠军,其中三次团体冠军,一次混合
双打和一次男子双打冠军。
  1951 年,梁戈亮生在广西玉林县玉林镇。他 9 岁学打球,立即迷上了。 体校教练看中后悉心指导,使他 13 岁就进了自治区队,14 岁就进了国家队。 对乒乓球,他有一股痴劲。练发球抢攻,他发上千次球,攻上千板还不肯罢 休,加上聪明好学,使他练就独树一帜的换拍打法。他右手握横拍,拍两面 性能不同,打法是削攻结合、转与不转结合、猛扣与多变结合。
  参加第三十五届世乒赛后,梁戈亮当了国家队教练,还先后到朝鲜、联 邦德国执教。1984 年,他还拍了一部以乒乓球运动员生活为题材的电影《五 虎将和女教练》。广西的两位作者曾为他立传,写了题为《金戈铁马》的传 记文学。

不畏厄运的李振恃

李振恃是新中国的同龄人。在他成长的道路上,有着极不寻常的遭遇。
7 岁时,他的母亲被错划为右派;9 岁时,他的父亲因海外关系被审查,

后患偏瘫,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平反后不久即去世。1969 年,他的哥哥不幸身 亡??
  李振恃上小学时就开始爱上乒乓球了,而且志向高远,要当“徐寅生”、 “李富荣”。家人的不幸、家境的贫苦非但没影响他练球,反而使他的劲头 更足。他把痛苦埋在心里,决心在乒乓球上显身手。
  15 岁成为上海市少年冠军,却不能参加全国比赛,他没有灰心。1966 年进入空军队,他练得最苦,半个月磨破一双球鞋,球队解散后他回上海当 了邮电工人,依然球拍在握,邮电局队与上海队比赛,他常常一人独得 2、3 分。1971 年,世界劲旅日本队访问上海,上海队借用李振恃参赛,他战胜了 大名鼎鼎的河野满,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在不得出头的日子里,他坚信: 国家会用得着我的!
  在与厄运的抗争中,他有时也曾动摇过,也曾怨恨自己家庭出身不好, 但最后,他总是战胜了动摇,这使他更加坚强。
  1973 年 8 月,他又穿上了军装。来到解放军队,只训练了三个月,就在 全国锦标赛上战胜多名国手,捧得桂冠。此后进入世界乒坛,他被誉为“世 界乒坛的一颗慧星”。他的主要功绩是第三十四、三十六届世乒赛男子团体 冠军队主力队员和这两届男子双打冠军之一;第一届世界杯赛亚军(冠军郭 跃华)。
第三十六届世乒赛后,李振恃当了解放军乒乓球队的教练,1983 年当了
这个队的队长。1984 年被任命为解放军体育运动大队副大队氏,翌年又当了 大队长。
作为运动员,李振恃是一员技艺高强的骁将。他的打法是中国传统的直
拍左推右攻,由于他的攻球速度快、落点变化好,经验丰富,斗志顽强,许 多世界名将,如本格森、约尼尔等都纷纷败在他手下。有人说,没有过去的 磨难,李振恃不可能有如此高的水平。
李振恃的“小家”是幸福的,他 1979 年国庆节与来自河南的国手张立结
为终生伴侣。当他赴南斯拉夫参加三十六届世乒赛时,女儿出世。张立为纪 念丈夫最后一次征战夺魁,为孩子取名为李南。

大器晚成的胡玉兰

  容国团为中国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的消息传开后,上小学的胡玉兰听到 了,硬要妈妈给她买乒乓球拍。她说:“我也要当世界冠军!”家里没钱买, 她用硬纸夹子打。上了锦州三中,她幸运地遇到了教体育的孙晓田老师,说 她是材料,教她天天练。于是她打到了辽宁队,打进了国家队。
  胡玉兰 1965 年投在教练梁友能麾下,可技术未见大突破。1971 年夏天, 梁友能决定让胡玉兰弃守为攻。技术已定型,要改谈何容易!胡玉兰决心为 中国横拍全攻打法闯出一条新路。为迎接第三十一届世乒赛,让主力队员适 应欧洲名手的攻击型打法,她每天起早贪黑地苦练,摸索、模仿外国选手的 打法,甘当陪练。没想到,她的球艺在陪练中得到了迅速提高,发球、搓球 都有独到之处。继续挥汗苦练,胡玉兰获得全国冠军,接着成为女队主力。 第三十二届世乒赛,中国女团功亏一篑,决赛负于韩国队。胡玉兰不泄 气,施展连续扣杀的功夫,在单打比赛中打败了所有的对手,成为中国历史
上第三位乒乓球女子单打世界冠军。这时,她已 28 岁。

  参加第三十三届世乒赛后,胡玉兰当了国家队教练。她的学生不少,耿 丽娟是最得意的一个。
  自 25 岁后,许多热心人关心她的婚事。为了事业,她谢绝了。直到 1981 年,经过老大姐丘钟惠的帮助,36 岁的胡玉兰才与比她年长两岁的科学院高 能物理研究所工程师沈维明结婚。

偷练出来的世界冠军张立

第5楼

王传耀和他的乒乓世家

  尽管第二十六届世乒赛在中国举行,但有幸参加的中国人毕竟是少数, 可王传耀一家有四人在此列。他和弟弟王传祺是运动员,他父亲是副裁判长, 他爱人是裁判员。
  王传耀的父亲王惠章解放前是上海邮电工人,乒乓球打得好,常代表上 海队打比赛,比赛时常带着长子王传耀。王传耀 10 岁爱上乒乓球,背着父亲 练到一定水平,后又得到父亲指点,历经许多磨砺成为运动健将。他 4 次夺 得全国男子单打冠军,9 次击败世界名将、匈牙利的别尔切克,在中国选手 中第一个击败最有名的强手、日本的荻村伊智朗。他还是中国第一个男子团 体世界冠军队成员。
  王传耀最早喜欢踢足球,这个小左边锋颇有威胁力。打上乒乓后,他依 然常常奔跑在足球场上。他这样安排时间:早晨踢足球,白天上学,晚上打 乒乓球。王惠章对儿子说:“两样都搞,身体吃不消,也不容易搞好,你准 备放弃哪一项呢?”儿子回答:“我都喜欢,也不知道该放弃哪项,你定吧!” “还是放弃足球吧!”儿子爽快地答应了。从此,王惠章悉心指点,王传耀
  
飞快地进步,练就了一手漂亮的两面攻。 李燕玲是机关工作人员,爱打乒乓球,与王传耀结婚后得到“名师”指
点,也练出一手好球,还得过中直机关女子单打冠军。后来,他们教儿子也 学打乒乓球。
  王传耀的弟弟王传祺两口子都曾是乒乓球运动员,后都从事教练工作。 他们的女儿也成了乒乓球运动员。
  王传耀当了国家体委干部司副司长后,还常常抽空看乒乓球和足球比 赛。他的老父亲退休后还组织老工人打乒乓球。
中国的乒乓世家不少,但像王传耀家这样高水平的世家确实不多。

培养世界冠军最多的教练——梁友能

  梁友能 1936 年出生在上海。他无师自通,上中学时练出一手颇有威力的 直拍削球,1954 年上海学生比赛列徐寅生之后获亚军。他以 5 门 499 分的优 异成绩考入同济大学,任班长。他太爱乒乓球了,二年级时竟舍弃了大有前 途的学业,告别了热恋的女友,进入国内继京、粤之后成立的第三支省级队
——山西队。1958 年,他获高手云集的全国六所体院比赛的冠军,翌年又胜 世界名将斯蒂贝克,随后即调入国家队。1959 年底,当他准备在世界大赛上 显身手时,服从国家体委的决定,当了教练。
23 岁的梁友能帮助傅其芳管理男一队训练。在削球日趋衰落之时,梁友
能力排众议,认为中国直拍削球大有可为。张燮林虚心向他求教,得到悉心 指点,水平出现飞跃,第二十六届打败了夺魁呼声很高的星野和三木。之后, 梁友能全力抓张燮林的训练,为参加第二十七届准备“秘密武器”。两年后 张燮林用出奇的削球打得日本选手一败涂地,“魔术师”的美名蜚声世界。 不久,梁友能改任女队教练,首创了多球训练法。一年多之后,削球手林慧 卿、郑敏之、仇宝琴相继崛起,中国女队打了漂亮的翻身仗,首获考比伦杯。 任教近 30 年,梁友能先后迎接了 12 届世乒赛,中国选手夺得许多冠军, 中国乒乓球运动常盛不衰,其中梁友能功劳卓著。他培养的运动员,名字可
列一长串,包括胡玉兰、陈新华在内的世界冠军就不下 10 人。
  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的《现代乒乓球技术的研究》一书中的《战术篇》 是梁友能写的,被国外广泛翻印,此外另著多篇论文。百忙中,他还搞摄影, 并热心于乒乓球器材的研究。梁友能是中国队里的无名英雄,一些过去的学 生职位超过了自己,他仍然毫不计较地默默奉献着。

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

容国团,人称乒乓球多面手。
  1959 年 4 月,22 岁的容国团在多特蒙德举行的第二十五届世乒赛上,连 过六关,夺得了男子单打冠军。这是有史以来中华民族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容国团 1937 年出生在香港的一个工人家庭,祖籍广东中山县。贫穷伴随 他度过少年时代, 15 岁开始当小工,工余踢足球、打乒乓球。爱思索、勤 钻研,使他在短短一两年间球艺锐进。他 1955 年随香港工人参观团回内地参 观,翌年作为香港乒乓球队成员到广州与中国队比赛, 1957 年 11 月回到广
州,进入广州体院学习。

  1958 年,容国团成为广东队队员,参加全国锦标赛,胜姜永宁、王传耀 等名将,获男子单打冠军;年底即进入国家队,几个月后成为世界冠军。
第二十六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日争冠,容国团先失 2 分,在我队以 4∶
3 领先时,容国团第三次出场。他告诫自己:“人生能有几次搏?现在是搏 的时候了。”他擦掉激战失利后的汗水与眼泪,精神振奋地踏进赛场,终于 夺得第八盘比赛的胜利。中国队以 5∶3 击败了三次蝉联世界男子团体冠军的 日本队,首次夺得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男团桂冠。中国乒乓球从此走上常盛 不衰之路。容国团喊出的拚搏的口号在体育界、在全国,成为激励人们奋进 的号角。
  1964 年,容国团担任女队教练,带领队员们在第二十八届世乒赛打了漂 亮的“翻身仗”,首次荣获女子团体世界冠军。
  容国团创造了转与不转结合的正手发球、拉侧上旋球和变化多端的搓攻 战术,在我国直板快攻中增加了“多变”一项重要内容,为中国乒乓球形成 “快、准、狠、变”的风格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颗光彩夺目的明星在是非颠倒的动乱年代里殒落了,容国团于 1968
年 6 月含冤离开人间,中国乒乓球界、中国体育界失去了一位功勋卓著的杰 出人物。容国团的一生虽然短促,但他像一枝报春花,迎来中国乒乓球乃至 中国体育的繁荣,他的名字将永远在中国体育史册上闪光。
1987 年 8 月 20 日是容国团诞辰 50 周年,广东珠海市人民政府决定为他
建造塑像。 11 月 20 日举行了揭幕典礼。如今,容国团的塑像屹立在南国珠 海,英姿永存。

善用辩证法的徐寅生

  最早使徐寅生名闻遐迩的原因,恐怕是他十二大板战胜星野的那场惊心 动魄的比赛。那是 1961 年第二十六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国对日本,中 国以 1∶2 落后,徐寅生对星野已打到决胜的第三局。他以 20∶18 领先时, 连续扣杀星野放过来的旋转高球,巧施计谋,在扣出第十二大板时,逼得星 野回球出界,为中国队首夺斯韦思林杯立了大功。
其实,徐寅生在上海很早就小有名气了。他生在上海一个贫民家中,原
籍苏州。兄弟姐妹 8 人,他最小。四哥带他看了一次乒乓球比赛,他从此迷 上了,有机会就练,有空就琢磨,上学时,许多心思都花在球上了。1955 年 在上海光大中学念书时进了上海学生队,翌年进了上海市队,1959 年成为国 手,参加了世乒赛。
  徐寅生是右手握拍的直板快攻打法,技术全面,战术灵活,球路多变, 是中国的“智多星”,60 年代五虎将之一。第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届世 乒赛,他是男子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还获得第二十六届男子单打第三名、 第二十八届男子双打冠军(与庄则栋合作)。
  为了帮助女队在第二十八届世乒赛上打翻身仗,徐寅生运用辩证法讲了 自己打球的体会。这篇名为《关于如何打乒乓球》的讲话于 1965 年 1 月 17 日被《人民日报》加编者按发表。毛泽东主席称赞“全文充满了辩证唯物论, 处处反对唯心主义和任何一种形而上学”。此后,女队果然首次夺得女子团 体世界冠军。
在傅其芳之后,徐寅生 1970 年担任国家队第二任总教练。他善用辩证法

指导训练、比赛,做思想工作,取得了出色的战果。
  1975 年,徐寅生当选为国际乒联负责亚洲工作的副主席和议事通则委员 会委员。他后来当了国家体委副主任,兼任中国乒协主席,有时还拿起拍来 活动一下身体或到训练馆指导新手。
  徐寅生还是乒乓界的“秀才”,撰写了许多文章在报上发表,他的长篇 回忆录在《乒乓世界》杂志上连续刊载,还与他人合写了高水平的权威著作
《现代乒乓球技术的研究》。
  徐寅生的妻子陈丽汶是上海人,12 岁考入北京舞蹈学校,毕业后分配在 中国歌剧舞剧院当演员。他们于 1967 年认识,1968 年结婚时徐寅生正当而 立之年。

三获圣·勃莱德杯的庄则栋

  庄则栋 11 岁开始练乒乓球,14 岁加入北京市少年宫乒乓球小组,16 岁 夺得北京市少年冠军,17 岁成为全国混合双打冠军。
  自从爱上乒乓球、庄则栋像着了魔似的苦练,技艺锐进。他的直拍两面 攻打法,独具一格,是中国传统打法重要的一种。由于他打球时有一股似猛 虎下山的劲头儿,得了个“小老虎”的绰号。
第二十六届世乒赛,庄则栋是中国男团主力之一,与日本队决赛先拿下
星野,开了一个好头,单打赛又战胜了气势逼人的木村。得了男子单打冠军 后,他说:“我最高兴的是中国队得了团体冠军,因为这是国家、集体的光 荣。至于男子单打冠军,决战时全是队友,由谁获得已不是最重要的了。” 第二十七、二十八届世乒赛,中国队和庄则栋又两次蝉联冠军。他还得了第 二十八届男子双打冠军。他成为我国唯一的三获圣·勃莱德杯的世界冠军。 庄则栋后来又参加过两届世乒赛,成绩不理想。1973 年 9 月 1 日,他接
受了国际乒联授予他的复制的圣·勃莱德杯。
  文革时期的 1974 年,庄则栋当了国家体委副主任,后来又当上了主任和 中共中央委员。1980 年他被调到山西,先是在临汾地区少体校乒乓班,帮助 挑选、指导小运动员,后又协助山西省女队做教练工作。在山西期间,他和 在少年宫时的队友合著了一本约 40 万字的著作,名为《闯与创》。
庄则栋与中央乐团的钢琴演奏家鲍惠荞于 1959 年相识,1967 年结婚。
他们的儿子庄彪、女儿庄岚,受母亲薰陶,都喜爱音乐,常练习钢琴和小提 琴。庄、鲍二人已于 1985 年 2 月离异。
  1987 年底,庄则栋与日本的佐佐木敦子结为良缘,他们是 16 年前在日 本认识的。

美男子加轰炸机——李富荣

  李富荣有不少雅号,如“好斗的小公鸡”、“不是冠军的世界冠军”、 “拚命三郎”等,但最形象的一个是“美男子加轰炸机”。
  上小学三年级,李富荣就在上海三育小学称王了;上共和中学时是校队 主力,13 岁考上体校。1958 年,他刚 16 岁,就在全国比赛中胜了冠军王传 耀。翌年,容国团刚捧回世界冠军杯,就输给了李富荣。
李富荣的性格是好胜。不知有多少次,他处于劣势时,瞪大眼睛,如猛

虎出山一般,非要赢回来不可,实际上也真的有许多次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 最值得称道的是,第二十八届世乒赛中日决战时,对木村一盘,第一局木村
以 20∶16 领先,李富荣此时异常沉着,利用发球的机会发动凌厉攻势,猛扣 结合轻吊,终于连得 6 分,反败为胜。
  第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三届世乒赛,李富荣都是团体赛成员,还得 了三次男子单打亚军。参加第三十一届世乒赛后,他先是当运动员兼教练, 第三十三届世乒赛之前接替徐寅生当了总教练,带队参加了 5 次世乒赛。
  第三十五届世乒赛,中国女队把沾“女”字边的冠军都夺到手了,而三 个纯男子项目的冠军,男队一个也没拿到。外国记者问这位总教练有何感想。 他答道:“匈牙利夺回世界冠军用了 27 年,我相信,中国重新夺回斯韦思林 杯绝不需要 27 年。”回国后,他立下“军令状”:“三十六届一定要打翻身 仗!翻不了身,我就下台!”两年时间都是在“拚命”中度过的。第三十六 届,中国捧回所有七个冠军杯,创造了乒坛史上的奇迹。第三十七届,中国 队再夺六项冠军。之后,李富荣这位训练局局长不再兼任乒乓球队总教练, 由许绍发接替。
  1967 年,李富荣与舞蹈演员张予懿结为终生伴侣,他的岳父是京剧表演 艺术家张云溪。

魔术大师张燮林

“他的削球像一团火,呼地一下烧起来,一点也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他的削球落点很低,手里的变化莫名其妙,我不知如何是好了。” “他的削球好到连攻打削球的好手都还击不了的程度。” 这是张燮林的对手,日本三位主力三木、木村和大名鼎鼎的荻村对他的
评价。海外某报曾模仿《三国演义》中周瑜的口气道出日本队的慨叹:“既
生木儿,何生林!”正巧,前两人名字中都有木字,后者名字中也含木字。 在国际乒坛人士眼中,张燮林是魔术师、神秘人物、秘密武器。
张燮林从小爱打乒乓,在学校打过校队,在上海轮机厂当工人时,业余
时间苦练球艺。他本是打攻球的,但有一次看到了削球手姜永宁的表演后, 改练削球,“魔力”由此开始积累起来。
他 18 岁才打到上海市亚军,但两年后就参加了第二十六届世乒赛,与庄
则栋、李富荣、徐寅生一起进入男子单打前四名。第二十七、二十八届世乒 赛,他的魔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对外国选手所向披靡,为连夺男子团体、男 子单打冠军,立下了卓著功勋。还与王志良合作,获第二十七届世乒赛男子 双打冠军。
  当了女队教练和中国队副总教练,张燮林的“魔法”更加神秘莫测。第 三十三届世乒赛,中国女队从韩国队手中夺回了刚失去的团体冠军,怪球手 葛新爱立了大功,她还捧回了女子单打冠军杯。葛新爱连同第三十六届女单 冠军童玲,以及蝉联全运会女单冠军、中国女队主力焦志敏都是魔术师的高 徒。中国女队获得七连冠,培养出曹燕华等一批世界乒坛尖子队员,其中凝 结着张燮林难以计数的心血和汗水。
  魔术大师张燮林那似乎带有魔法的直拍削球在世界乒坛史上留下闪光的 一页,然而现在这种打法却后继无人。有趣的是,他的女儿也是一位打乒乓 球有潜力的小将,但未承父业而是打攻势球。也许这是魔术师最大的遗憾。
  

自学成才的周兰荪

  与我国诸多名将不同,周兰荪没进过业余体校,没受过正规训练。他完 全凭着对乒乓球的挚爱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儿,自己苦练出来的。
  七岁学打球,到初中毕业也没打出名堂,他告别了西子湖畔的家乡,应 招来到黄土高原上的太原化工厂,随身带的只有行李和正胶海绵拍。每逢星 期天,他都自费乘长途汽车去市里打球。吃、住两项几乎耗光了当时的 31 元工资。平时,则执拍练习基本动作,或者是琢磨如何克“敌”制胜。不久, 他一跃而成为太原市冠军。回首开练之时,已过去十年。
  翌年,他进了山西队,又过了两年,进国家青年队;后来参加了第二十 六届世乒赛,看来一路顺风。然而,由于一些比赛成绩不理想,使人们对他 的希望变成了失望:“年纪大了,技术到顶了。”他自己却丝毫没有失望。 中国的风格是“快准狠变”,他根据自己身高力大的特点,从中选择了第一 和第三两字,练出了重如千钧的正手攻球和反手重炮式的推挡。靠这独树一 帜的打法,先是在国内冲上前列,后又取得国际比赛的好成绩。第二十八届 世乒赛,26 岁的周兰荪以“实力派”的代表跻身“五虎将”之列,对外国选 手保持不败,其中包括单打中淘汰了日本最强的木村,为中国男队蝉联三项 冠军立下赫赫战功。当时,同伴们称他“老来红”。
乒乓球运动结束了冰冻状态后,恢复了训练与比赛,周兰荪是 1973 年全
国比赛男子单打第三名。这对 34 岁的老将来说,是多么不易。
  1978 年当了教练之后,周兰荪把自己多年练就的技艺和用痛苦与欢乐浸 透的经验,全部传授给张德英、曹燕华、齐宝香等后来者。
第三十八届世乒赛上,曹燕华夺得了女子单打和混合双打两枚金牌。她
把其中一枚挂在了教练周兰荪胸前。曹燕华退役后,周兰荪去澳大利亚队执 掌教鞭。

中国第一个女子世界冠军——丘钟惠

  小时候,丘钟惠常和男孩一起摸鱼、爬树,一会儿也闲不住。受哥哥影 响,10 岁时,爱上乒乓球,课余时间都用来打球了。从出生地腾冲县来到昆 明女一中上学时爱田径和排球,但身材不高大,又转打乒乓。
1952 年,丘钟惠代表云南省参加了首次全国比赛。 1955 年,她获得全
国女子单打冠军,之后多次入选国家队参加国际和世界比赛。 丘钟惠右手直握拍,作风大胆泼辣,以快速抽杀、果断抢攻而驰名,人
称“猛张飞”。她参加了第二十三至二十七届世乒赛,前两次出征,成绩不 算突出,二十五届与孙梅英赢得团体第三,个人也获铜牌;二十六届女子单 打决赛与匈牙利的高基安展开激烈搏斗,前三局胜一负两,第四局力挽狂澜, 追成二平,关键的第五局以 21∶19 险胜。丘钟惠成为中国第一个女子世界冠 军。这时,丘钟惠已 27 岁。
  两年后,丘钟惠参加了第二十七届世乒赛,获女子双打和混合双打第三 名。此后,她当了 10 年教练,1973 年转到国家体委科研所。
  丘钟惠与水电部的工程师韩模宁 1970 年结婚。1984 年 B—82 型发球机 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填补了我国体育器械上的一个空白,丘钟惠夫妇是主要
  
受奖人。 丘钟惠与另外九人合著《现代乒乓球技术的研究》一书,她与庄家富负
责撰写技术与战术的训练部分,她还主笔写了乒乓球的发展史。

有胆有识的总教练许绍发

  第三十七届世乒赛后,比赛规则修改,对中国队员很不利,郭跃华又退 出赛场。值此“危难之际”,许绍发从李富荣肩上接过率男队卫冕的重担。 为对付瑞典队,他决定启用削球手陈新华。当时,世界上的削球手寥寥 无几,且战绩不佳,这决定大胆而带有冒险性。决战时,中国队派陈新华、 江嘉良、陈龙灿先后出场,正好抓住了瑞典队的弱点。林德、阿佩伊伦、瓦 尔德内尔接连败阵,气势骤然衰落,以 0∶5 告负。江嘉良和陈龙灿还分获男 子单打冠、亚军。两年后在印度新德里,第三十九届男子团体决赛又重演三
十八届瑞典哥德堡一幕,不同的是滕毅代替了陈新华。 运筹帷幄、排兵布阵的成功,使许绍发声誉大振,许多乒坛人士都赞扬
他的气魄和胆识。
  1958 年,许绍发在他的家乡吉林省浑江市临江镇买了一个盾牌乒乓球在 桌子上开练,两年后被选入吉林队,刚去了一趟北京,赛了几场后他就宣布: “我要去国家队!”人们哈哈大笑,说这小子太狂了。五年后,他真的成了 国家队队员,接着在第三十三届世乒赛上成为男子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
许绍发从 1978 年开始担任李富荣的助手,啃过三十五届世乒赛受挫的苦
果,尝过三十六、三十七届世乒赛胜利的甘甜。他带的队员谢赛克、江嘉良 都为中国队夺魁立过多次卓著功劳。1983 年在巴巴多斯第四届世界杯赛上, 赫赫有名的蔡振华和江嘉良被排斥在前八名之外,人们称之为“规则的胜 利”。有记者问许绍发心情如何,他微笑着回答:“我们欢迎外国运动员超 过我们。”这非凡的气度使提问者肃然起敬。
许绍发曾去国外探亲,人们劝他定居,他说服了亲友,和妻子黄美贤一
起回国。他快到 40 岁时才有了一个女儿,视若明珠,但是,在集训的日子里, 他每周六晚上回家一次,尽管离家只有几步路。为了中国队卫冕,他几乎忘 记了做丈夫、父亲的责任。
尽管中国队在实力并未占多大优势的情况下,两届世乒赛都获六项冠
军,但这位总教练并未感到轻松,因为危机仍未度过,他意识到担子更重了。

孤军奋战誓夺冠军的郗恩庭

  第三十二届世乒赛,中国男女队在团体赛中双双失利,男子单、双打情 况也不妙。双打进入前四名时已无中国选手。男子单打中国只有郗恩庭一人 过四关进入前八名。
  说来有趣,这一形势郗恩庭自己并不知道,因为他叮嘱教练和同伴,只 告诉他下一场对谁,怎么打。然后,他苦思对策。又过两关,打入决赛时碰 到瑞典名将、号称“锤子”的约翰森,后者夺标呼声高。大郗先赢一局,对 方却回敬两局。双方打平后,第五局大郗死压对方反手扳平,10∶6 领先换 场地,对方立即追成 10 平。 14∶11 领先,对方又追到 15 平。这时,只见 他如猛虎下山,锐不可挡,19∶15,约翰森破釜沉舟,连得 3 分。就在此时
  
出现了罕见的巧事:两年前大郗与瑞典的本格森争决赛权,被对方擦边获胜, 丢掉了到手的世界冠军;此时他也连着两个擦边,结束了惊心动魄的比赛, 世界冠军到了手。
  以往的男子单打冠军,多是中国选手自己打半决赛和决赛,而郗恩庭却 是孤军奋战,冲破重重险阻,登上了最高领奖台。他成为中国第三个男单世 界冠军,也是第一个直拍弧圈球世界冠军。
  郗恩庭是河北三河县人,在城关小学上六年级时开始打球,后到保定市 二中学习,成为校队队员。1960 年获保定市少年冠军,河北队教练李平之调 他到了天津。他和李景光一起从河北队来到了国家队。三十一届世乒赛后, 徐寅生看他更适合拉弧圈球,与他商量改正胶为反胶。改拍后,郗恩庭吃了 不少苦,但终于夺得桂冠。
  1975 年,郗恩庭参加第三十三届世乒赛后,当了国家青年队教练,培养 过蔡振华、谢赛克等一批小将。后来到墨西哥、法国、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 共和国执教,这几个队的成绩都因此而取得巨大的进步。回国后到中国男队 执教,曾带出以球路“毒”著称的陈龙灿,1987 年转到女队工作。
  郗恩庭的家庭是名副其实的乒乓之家。他的女儿从小爱打乒乓,女儿以 夫妻俩的姓命名,叫郗林。郗林的母亲林美群当年也是中国乒乓球队女队的 主力。

大胆敢拼的林慧卿

  第二十八届世乒赛,中国队派梁丽珍、李赫男两名攻球手出战,一路过 关夺隘,最后以 3∶0 胜第二十七届亚军罗马尼亚队,进入决赛;之后,让削 球手林慧卿、郑敏之与日本队决赛,使世界乒坛为之惊愕。
林、郑两人以 3∶0 战胜了深津尚子和关正子,中国女队夺得了有史以来
第一个乒乓球女子团体世界冠军。她俩还夺得女子双打冠军。中国女队打了 个漂亮的翻身仗。中国队停止参赛后重登世界乒坛时,林慧卿在第三十一届 世乒赛上,一人获三项冠军:女子单打、女子双打(与郑敏之合作)、混合 双打(与张燮林合作)。
林慧卿在印尼长大,从上小学时就爱打乒乓球,1959 年回国在上海定
居。她考上了上海体院,接受正规训练,翌年进上海市队。她右手横握拍, 防守积极,找机会反攻。她的稳健削球早就得到名教练们的赏识。
1961 年进入国家队后,她决心做到“对方有扣 30 大板的实力,我要练
出稳削 31 板的本领”。参加第二十六届世乒赛,她负于经验丰富的高基安, 第二十七届世乒赛 3∶0 胜技艺高超的关正子,爆了冷门。经过平时的训练和 实战的考验,她终于成为大胆敢拚的优秀选手。
  1979 年,林慧卿随丈夫移居香港,改行从商,一些国家请她当教练,她 拒绝了,但常应当地体育馆之邀去作指导。

“小燕子”郑敏之

  郑敏之出生在上海,但却是广东中山县人,与容国团、江嘉良是老乡。 她的父亲是个乒乓球爱好者,常常带她看球赛,教她基本动作。经上海少年 乒乓球业余体校的培训,她 12 岁就参加了全国少年赛,是年龄最小的参赛
  
者。1961 年,她 16 岁时成为上海队主力,打败了世界冠军丘钟惠。 郑敏之横握球拍,削球打法,防守稳健,善于软磨硬泡,有机会突然起
板,成功率高。她的动作轻盈,人称“小燕子”。 中国女队在第二十七届世乒赛上与金牌无缘,上届女子单打冠军丘钟惠
名落孙山。二十八届要打翻身仗,郑敏之是担重任者之一。决赛前,梁丽珍、 李赫男冲锋陷阵,决赛时由林慧卿、郑敏之打日本队,教练排阵大出对方意 料。郑敏之首战凶狠的关正子,先以 21∶11 胜第一局,接着被关正子扳平, 关键时她常看手上贴着的橡皮膏上几个醒目的字:“勇敢、镇定、冷静,坚 持就是胜利”,提醒自己克服急躁情绪,终于拿下了第三局,而且只让对方 拿了 11 分。林慧卿打掉深津尚子后,与郑敏之顺利取得了双打的胜利。中国 女队打了翻身仗,首次夺得女子团体考比伦杯。郑敏之和林慧卿还夺得女子 双打冠军。第二十九、三十两届世乒赛,中国队没参赛,第三十一届她俩又 获女子双打冠军。由此可见这对选手的实力之强。郑敏之在第三十一、三十
二届世乒赛中还作为团体赛主力参战,为中国队争得亚军。
  1974 年,郑敏之退役执教,当过中国队副领队兼教练,曾当过女队主力 戴丽丽的教练,后调到体委机关工作。

把压力变动力的梁戈亮

  梁戈亮 1971 年参加第三十一届世乒赛,初露锋芒。三十二届,人们对他 寄厚望,不料他在男子团体半决赛中连丢 3 分,使中国队以 4∶5 负于瑞典队, 失去了夺冠机会。
批评接踵而至,梁戈亮也很懊丧。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并未一蹶不
振,而是把压力变动力,刻苦磨励自己。 在加尔各答举行的第三十三届世乒赛上,他抖擞精神,对日本队独拿 3
分,半决赛又碰瑞典队,他压倒世界冠军本格森,为中国队夺回冠军立了功。
三十四届,中日争冠,他又挫败日方台柱河野满,使中国队顺利地以 5∶0 夺魁。
梁戈亮共参加五次世乒赛,获五次冠军,其中三次团体冠军,一次混合
双打和一次男子双打冠军。
  1951 年,梁戈亮生在广西玉林县玉林镇。他 9 岁学打球,立即迷上了。 体校教练看中后悉心指导,使他 13 岁就进了自治区队,14 岁就进了国家队。 对乒乓球,他有一股痴劲。练发球抢攻,他发上千次球,攻上千板还不肯罢 休,加上聪明好学,使他练就独树一帜的换拍打法。他右手握横拍,拍两面 性能不同,打法是削攻结合、转与不转结合、猛扣与多变结合。
  参加第三十五届世乒赛后,梁戈亮当了国家队教练,还先后到朝鲜、联 邦德国执教。1984 年,他还拍了一部以乒乓球运动员生活为题材的电影《五 虎将和女教练》。广西的两位作者曾为他立传,写了题为《金戈铁马》的传 记文学。

不畏厄运的李振恃

李振恃是新中国的同龄人。在他成长的道路上,有着极不寻常的遭遇。
7 岁时,他的母亲被错划为右派;9 岁时,他的父亲因海外关系被审查,

后患偏瘫,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平反后不久即去世。1969 年,他的哥哥不幸身 亡??
  李振恃上小学时就开始爱上乒乓球了,而且志向高远,要当“徐寅生”、 “李富荣”。家人的不幸、家境的贫苦非但没影响他练球,反而使他的劲头 更足。他把痛苦埋在心里,决心在乒乓球上显身手。
  15 岁成为上海市少年冠军,却不能参加全国比赛,他没有灰心。1966 年进入空军队,他练得最苦,半个月磨破一双球鞋,球队解散后他回上海当 了邮电工人,依然球拍在握,邮电局队与上海队比赛,他常常一人独得 2、3 分。1971 年,世界劲旅日本队访问上海,上海队借用李振恃参赛,他战胜了 大名鼎鼎的河野满,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在不得出头的日子里,他坚信: 国家会用得着我的!
  在与厄运的抗争中,他有时也曾动摇过,也曾怨恨自己家庭出身不好, 但最后,他总是战胜了动摇,这使他更加坚强。
  1973 年 8 月,他又穿上了军装。来到解放军队,只训练了三个月,就在 全国锦标赛上战胜多名国手,捧得桂冠。此后进入世界乒坛,他被誉为“世 界乒坛的一颗慧星”。他的主要功绩是第三十四、三十六届世乒赛男子团体 冠军队主力队员和这两届男子双打冠军之一;第一届世界杯赛亚军(冠军郭 跃华)。
第三十六届世乒赛后,李振恃当了解放军乒乓球队的教练,1983 年当了
这个队的队长。1984 年被任命为解放军体育运动大队副大队氏,翌年又当了 大队长。
作为运动员,李振恃是一员技艺高强的骁将。他的打法是中国传统的直
拍左推右攻,由于他的攻球速度快、落点变化好,经验丰富,斗志顽强,许 多世界名将,如本格森、约尼尔等都纷纷败在他手下。有人说,没有过去的 磨难,李振恃不可能有如此高的水平。
李振恃的“小家”是幸福的,他 1979 年国庆节与来自河南的国手张立结
为终生伴侣。当他赴南斯拉夫参加三十六届世乒赛时,女儿出世。张立为纪 念丈夫最后一次征战夺魁,为孩子取名为李南。

大器晚成的胡玉兰

  容国团为中国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的消息传开后,上小学的胡玉兰听到 了,硬要妈妈给她买乒乓球拍。她说:“我也要当世界冠军!”家里没钱买, 她用硬纸夹子打。上了锦州三中,她幸运地遇到了教体育的孙晓田老师,说 她是材料,教她天天练。于是她打到了辽宁队,打进了国家队。
  胡玉兰 1965 年投在教练梁友能麾下,可技术未见大突破。1971 年夏天, 梁友能决定让胡玉兰弃守为攻。技术已定型,要改谈何容易!胡玉兰决心为 中国横拍全攻打法闯出一条新路。为迎接第三十一届世乒赛,让主力队员适 应欧洲名手的攻击型打法,她每天起早贪黑地苦练,摸索、模仿外国选手的 打法,甘当陪练。没想到,她的球艺在陪练中得到了迅速提高,发球、搓球 都有独到之处。继续挥汗苦练,胡玉兰获得全国冠军,接着成为女队主力。 第三十二届世乒赛,中国女团功亏一篑,决赛负于韩国队。胡玉兰不泄 气,施展连续扣杀的功夫,在单打比赛中打败了所有的对手,成为中国历史
上第三位乒乓球女子单打世界冠军。这时,她已 28 岁。

  参加第三十三届世乒赛后,胡玉兰当了国家队教练。她的学生不少,耿 丽娟是最得意的一个。
  自 25 岁后,许多热心人关心她的婚事。为了事业,她谢绝了。直到 1981 年,经过老大姐丘钟惠的帮助,36 岁的胡玉兰才与比她年长两岁的科学院高 能物理研究所工程师沈维明结婚。

偷练出来的世界冠军张立

第6楼

来自河南新乡的张立,创造了一项颇不寻常的“全国纪录”。学打球、 进体校、入省队、到国家青年队,从 11 岁到 14 岁就逐年走完了这成长之路。 正当她咬牙苦练,在队里由“垫底儿”跨到“中间”,准备向前列冲刺 时,训练、比赛被“横扫”掉了。张立和队友把拍子藏在怀里,抱着纸、捧 着墨,装成去写大字报的样子,到工人体育场看台下的小屋练球。几年“地 下训练”,她的球技悄悄地上升。待到比赛恢复,她已成为挑大梁的角色了。 第三十一届世乒赛时, 31 岁的林慧卿和 26 岁的郑敏之打主力。有的朋
友说:“中国队青黄不接了。”张立暗下决心:“一定要接好班。” 此后,张立连续参加了四届世乒赛,三次为中国夺得女子团体冠军立了
功,还获得一次女子双打冠军。
  1974 年的三十三届世乒赛女子单打决赛,她与朴英顺相遇。决战时,多 次双方打成平局,最后张立以 1∶3 失利。过度兴奋的朴英顺流着眼泪奔跑过 来与张立握手,张立也微笑着表示祝贺。28 岁的张立想在三十五届世乒赛上 夺得桂冠,然而已力不从心,没打进决赛,永远失去了荣获女子单打桂冠的 机会。尽管她没有夺得单打冠军,但队里的同志都对她怀有深深的敬意。
第三十五届世乒赛之后,张立挂拍了。他与原来的队友李振恃结成终生
伴侣。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深造,她又回到了培育她成长的中国乒乓球队, 为中国乒乓球继续保持优势努力奋进。

乒坛奇花葛新爱

  葛新爱是一位风格独特的直拍选手。她原打削球,又练了推挡和攻球, 三者结合,形成了新的打法。尤其奇特的是反手攻球,她不是用球拍正面, 而是用反面,常令对手猝不及防。
1975 年,第三十三届世乒赛女子团体决赛,葛新爱连胜韩国队郑贤淑和
李艾莉萨,为中国夺冠立了大功。三十四届,韩国队集中精力研究葛新爱, 中国队为出奇兵“割爱”了她,上了张立、张德英。葛新爱虽未上场,也为 夺冠出了力。后来的事实证明,她上场也能再胜韩国选手,因为她在单打赛 中以 3∶0 轻取郑贤淑。这两届,她保持了对国外选手一场未负的纪录。
  第三十五届世乒赛前,疾病、伤痛一起在她身上施威,她毅然离开疗养 院,作大赛前的准备。在平壤,她与队友一起再次蝉联女子团体冠军。她与 梁戈亮合作,获混合双打冠军,个人获女子单打冠军。乒坛奇花,大放异彩。 葛新爱并不是人们认为的理想的乒乓球选手的材料。“文革”前,她已 开始练球。风暴来临时,她约了小伙伴偷偷到训练馆去练习,造反派要拆球 台,她们就躺在台子上哭闹,不让拆。由于打法独特,省队吸收了她,但人 们多瞧不起这个怪球手。她流过泪,但练得更狠、更苦,决心在师承张燮林
  
的打法上再独辟蹊径。20 岁时,她参加全国比赛,出人意料地得了季军,被 选到国家队。
  葛新爱在第三十五届世乒赛之后,当了河南队的教练。河南队后来也有 了很大进步。她已与一位电台记者成婚,当了母亲,但她的心血更多地倾注 在运动员身上了。

从“兵团”冲杀出来的世界冠军张德英

  13 岁时,张德英代表上海参加了 1966 年全国少年赛,上海女队夺冠。 刚回上海,政治风暴来临,她茫然虚度三年后,到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 她当过装卸工、锅炉工、炊事员、售货员、摄影师。1971 年黑河地区乒 乓球赛,她轻易夺冠。发奖时有人提议男、女冠军打场比赛,她直落两局获 胜,全场为之哄动。张德英的名字传到哈尔滨,1972 年她进了省队,一周之 后成为全国冠军。1974 年全国比赛,黑龙江队一跃成为全国冠军。她个人获 女子单打第三和混双冠军,是前 8 名中唯一的一名省队队员。1975 年进国家 队后,参加第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届世乒赛,为中国女队蝉联三次团体 冠军出了大力。最后一届,她的思想、技术均已达到世界冠军的高度,但是 在冲向顶峰时遇到了更年轻的童玲。她输给了童玲,也永远失去了夺得单打 世界冠军的机会。到三十六届世乒赛为止,28 岁的张德英共获 5 个世界冠军,
其中 3 个团体、2 个女子双打(分别与张立、曹燕华合作)。
  1983 年底,张德英与上海京剧院青年演员、著名京剧演员杨春霞的弟弟 杨春霖结婚,他们的女儿叫佳菲。张德英先是回上海执教,1986 年 4 月到美 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并在南加州圣谷乒协训练营任教,训练美籍华裔学 生。

善于思索的郭跃华

  从卸下门板练乒乓的顽童,到蝉联两届男单世界冠军,郭跃华的成功给 人以什么启示呢?
启蒙教练说他“不算笨,也不是聪明出众”。他自己说:“我没有天才,
我能达到的,与我条件相同的人都能达到。” 为什么只有他成为中国夺得世界冠军最多(共八次)的乒乓球选手?郭
跃华的回答是:除了刻苦训练外,更重要的是善于思索。
  郭跃华是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县人。八岁进了业余体校,他的目标是把所 有小伙伴都打败;到省队,国家青年队、国家队,也是想如何把所有队友都 打败。这,必须勤于思索。如拉弧圈,时间的差别,力量的大小,落点的变 化,会产生什么不同的效果?他总是反复琢磨。久而久之,技术臻于完善, 战术意识日渐增强。
  郭跃华谈爱好时说:“看书、下棋,使思考更严密。”睡觉前,他常捧 着巴尔扎克的作品,读一两个小时;得空还与聂卫平杀上一局。他体会到: 下棋,一着的正误往往决定全局的成败;打球也一样,一分的得失常影响全 局的胜负。因此,比赛中一遇机会球,决不放过;机会球在对方,就拚力抢 救,“死马当成活马医”。易被人忽视的小技术,他非常重视。人们都夸他 的球严密。正是在这一点上,他确实高出许多人一筹。
  
  勤于思索加上不惜汗水的苦练,筑成了通向世界冠军的阶梯。他获得了 第三十四、三十六、三十七届世乒赛男团冠军,三十六、三十七届男单冠军, 第一、三届世界杯赛冠军和三十七届世乒赛混双冠军。
  1983 年的第五届全运会期间,中国乒协和福建省乒协在上海专为他举办 了告别赛,郭跃华从徐寅生手中接过了闪光的纪念杯。
当年的 11 月 25 日,郭跃华与 24 岁的福建体操队教练沈雁喜结良缘。翌
年 3 月,他应日本国乒协和尼塔古公司之邀,去日本传球艺。6 月,福建省 人民政府任命 28 岁的郭跃华为福建省体委副主任。

巧“张飞”蔡振华

  蔡振华左手执横拍,拍两面的胶皮性能不同。他采用的是欧洲式打法, 但又有自己的新发展,常以旋转和节奏变化争取主动,拉出的弧圈球比欧洲 选手速度快,加上手中的拍子不停地翻转,变化莫测,使对手难以招架。由 于他打球气势逼人,威风凛凛,人称猛张飞。不过,这个“张飞”又猛又巧。 在江苏无锡花园弄小学上二年级时,9 岁的蔡振华开始学打球,三年级 时学校里已无对手。1973 年由体校进省队,两年后在第三届全运会上初露锋 芒。之后由防守打法改为进攻打法,换了新拍。1979 年,一大批外国名手败 在他手下。第三十六届世乒赛时,19 岁的蔡振华担任主力,为中国男队夺魁 做出贡献。三十七届世乒赛的中瑞决赛,蔡振华在双方一平时出战林德,连 续两局都只让对方得分不超过 14 分,其中他的发球和发球后抢冲竟有 26 次 让对方失误。第五盘他对主力瓦尔德内尔,第一局竟打到 28 平,最后以 30∶
28 胜,创造了历届男团决赛比分最高纪录。
  国际乒联第三十七届大会修改了规则,中国选手受影响最大,而又以蔡 振华为最。他重新建立起信心,三十八届与曹燕华合作获得混合双打冠军。 三十六届他和李振恃合作曾获男子双打冠军。
哥德堡大赛前,瑞典邮政总局发行了两张邮票,一张是本国的瓦尔德内
尔打球时的画面,另一张是蔡振华在三十七届世乒赛时的英姿。此举一是庆 祝三十八届世乒赛举行,二是表彰他俩对世界乒乓球运动所作的贡献。瑞典 邮票上出现外国人形象是第一次,中国乒乓球选手的形象出现在外国邮票上 也是第一次。

制服弧圈球的能手谢赛克

  谢赛克七、八岁时,当车工、又是乒乓球迷的父亲开始把着手教他打乒 乓。谢赛克 10 岁进柳州市体校,13 岁被广西队教练看中,17 岁成为国家队 队员,后进步很快。
  在 15 岁时,他的一手盖打弧圈球的技术已受到行家们的称赞。后来,他 在训练中刻苦磨砺,攻打弧圈球训练时,定点和多点、单线和复线,都尽可 能发力攻打,辅以轻挡和快带。功到自然成,他练出了一手漂亮的攻打弧圈 球技术,当时中国队总教练李富荣曾多次称赞赛克技术高超。
  以往对付弧圈球,主要是推挡、快带,同时尽量不给对方拉弧圈的机会。 攻打弧圈球技术的出现,使中国传统的近台快攻又有了新的发展。
第三十六届世乒赛在南斯拉夫诺维萨德揭幕后,谢赛克作为中国队主力

出场,团体赛获全胜,未丢一分,在与匈牙利队决赛时独得 3 分。尽管他在 单打比赛中负于瑞典队的林德,但与队友合作获混合双打冠军和男子双打亚 军。一颗耀眼的新星在世界乒坛升起来了。
  谢赛克还作为团体赛成员参加了第三十七、三十八届世乒赛,又立了新 功劳。
  球拍是运动员的“武器”,高水平的选手都是倍加爱护。谢赛克更是出 奇地珍视,常修修贴贴,以致有时有点过于看重球拍的作用,影响他保持良 好的竞技状态。三十八届之后退役,他到法国打球,几乎横扫了欧洲所有的 强手。

女子削球大师童玲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童玲走上乒乓之路。
  8 岁那年的一天,童玲与小伙伴去体校玩,教练看她的身条适合打削球, 当即收为学员。才 10 岁,她就成了四川省少年冠军;13 岁,在第三届全运 会上又成为少年冠军,进入北京部队队;15 岁,破格被选入国家队。
  多年的磨砺,特别是先后经过乒坛老将马光泓和张燮林的指导,童玲练 就一手风格独特的削球,稳健、刁钻、落点巧妙,又配有快速凶狠的进攻, 在对手面前织成一张严密的网,难得找出破绽。
第三十五届世乒赛,童玲在女子单打比赛中与两届女子单打世界冠军获
得者、朝鲜的朴英顺相遇。一开始不适应,先负两局,接着竟连扳三局,反 败为胜。
事有凑巧,两年后的三十六届世乒赛,在争夺进前四名机会时,童玲又
碰上了朴英顺,先负一局,第二局以 12∶20 落后。眼看就要像上届一样先负 两局。此时,童玲看出朴英顺面带喜色,似乎觉得胜券在握。她冷静下来, 紧紧咬住,用球拍筑成一道铜墙铁壁,使朴英顺连丢 8 分。20 平、22 平。最 后童玲以 24∶22 获胜,接着以两个 21∶12 淘汰了对手。与队友决赛后,童 玲成为中国第五位、也是最年轻的女子单打世界冠军。
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届世乒赛,童玲三次作为团体赛成员出战,
和队友一起三获女子团体世界冠军。 第三十八届世乒赛后,童玲退役,到了解放军队,在那里她获得了爱情。

身矮心高的倪夏莲

  倪夏莲 1963 年 7 月生在上海一个纺织工人家庭,从小爱打球,小学三年 级就进了体校,但很快被退了回来,原因是太矮了。
  她不服气,发誓要打好球。两位热心的基层教练帮助了她,后来她又回 到体校。体校解散,她又等了近一年,终于在升中学不久再次到了上海市中 心体校乒乓班。没想到个子矮又引起争论,幸亏有人力排众议,留下了这个 小姑娘。
  1977 年全国少年赛和两年后的第四届全运会,她初露锋芒。全运会后, 国家队吸收了她,而嫌她个子矮的看法在北京依然存在。这不无道理,因为 她仅 1.56 米。
第三十六届世乒赛,她没取得资格。第二年,教练让她改打新法,球拍

两面用不同性能的胶皮。她苦练 9 个月,全国比赛打出了威风。于是,她参 加了第三十七届世乒赛,和队友一起以七战七捷的成绩获女子团体冠军。她 还和郭跃华获得混合双打冠军。

夺冠最多的女中豪杰——曹燕华

  七个世界冠军!曹燕华的这一成绩在中国乒坛女将赫然列第一位,在世 界上也是罕见的。
  5 岁时,她从她爸爸手中接过球拍,11 岁进虹口区体校,15 岁获斯堪的 纳维亚锦标赛冠军,16 岁得亚洲冠军,17 岁进入国家队参加世界锦标赛,19 岁成为世界冠军队主力并获女子单打亚军,21 岁即成为世界女子单打冠军。 曹燕华十几年的乒坛生涯中夺得的冠军已难以计数。
  在她所有夺冠之战中,恐怕要数第三十七届世乒赛女单决赛最令人激动 了。韩国的梁英子以凶狠的正、反手攻球,连胜中国强手耿丽娟、童玲、黄 俊群,进入决赛。曹燕华赛前在喧闹的比赛大厅的地板上铺着报纸睡了一觉。 然后,她冷静地进入场地,向梁英子发起连珠炮般的进攻。梁英子以牙还牙, 抢先进攻。有一次曹燕华竟连放 15 个高球,逼得对方失误。赛后,匈牙利队 教练别尔切克风趣地评论道:“中国女队的水平是二十一世纪的。”
国际乒联的东京大会改变了规则,曹燕华颇具威力的换板发球和换板搓
球技术失去了威力。在教练周兰荪帮助下,她毅然换了胶皮,再练攻、搓、 发球等几项新技术。在体校时,她由快攻改为弧圈球打法时曾练得胳膊肿胀 发红。这时,她更是抓紧时间练习。第三十八届世乒赛,她虽未进团体队伍, 但却在单项赛中大显身手,蝉联女子单打冠军,并获混合双打冠军。
人们称赞曹燕华的技术,更称赞她的精神素质。无论比赛多么紧张、激
烈、重要,她总是十分镇定,能充分发挥出水平。 曹燕华是中国第六个女子乒乓球世界单打冠军,是第一个弧圈球打法的
女子冠军,也是唯一连获两届女子冠军的运动员。
  1985 年 12 月 14 日,上海乒协和新闻单位为 23 岁的曹燕华举办了告别 赛。翌年,曹燕华和她过去的队友、原国家队主力施之皓,选 5 月 9 日——
1983 年战胜梁英子获冠军的“吉祥日”,结为终生伴侣。这两人先到上海交
大学习后又到日本学习,曹燕华仍想当好乒乓球教练员。

乒坛大将江嘉良

  7 岁学打球,江嘉良的第一位启蒙者是他的父亲。9 岁时,他被从广东中 山县石岐体校调到省体校。13 岁进省队,15 岁时成为广东队主力,参加了
1979 年第四届全运会,当年底成为国家队队员。
  江嘉良 19 岁时参加第三十七届世乒赛,担起先锋角色,横扫一批世界名 将,团体赛一盘未负。难得当面表扬运动员的李富荣不禁翘起大拇指称赞: “小江立了大功!”
  但他的教练许绍发却认为“还不成熟”。他希望江嘉良成为队里的灵魂, 关键时刻能起扭转局势的作用。江嘉良意识到肩上担子的沉重,平时注意从 点滴做起,锻炼自己。他还抓紧时间学习,不管训练多累,总是抽时间钻英 语、哲学、历史等刊授大学课程。实践使他懂得:知识能给人以智慧,而智
  
慧对于取得胜利,其重要性决不亚于用汗水作为代价的苦练。 第三十八届世乒赛时,江嘉良已成为中国队的中坚,与队友捧回六个冠
军杯,他自己成为中国乒坛史上第五个男子单打世界冠军。 第三十九届世乒赛前,和前两届一样,又患感冒。赛期迫近,为了不影
响大家的情绪,他这个队长硬撑着坚持训练。团体决赛的前几场,他把适应 的机会让给同伴,自己很少出场。对瑞典队的决赛,他第一个出场,先得一 分,振奋了士气,为中国队再次以 5∶0 夺魁开了个好头。
  男子单打冠军争夺战,是一场“世纪之战”,江嘉良代表了亚洲直拍快 攻打法,瓦尔德内尔代表了欧洲的旋转打法。不少人认为江嘉良取胜无望。 因为瑞典名将瓦尔德内尔发挥超常,连续淘汰了中国主力滕毅和陈龙灿,他 的新招“反手发力”威胁极大。而江嘉良却满有把握地说:“我能以 3∶1 赢。”谁知一开赛就先负一局,他改变战术,打出了近台快攻的特点,终于 连拿三局。最后一局,他曾以 16∶20 落后,像以往多次战例一样,他紧紧咬 住,终于反败为胜,蝉联男子单打冠军。
江嘉良还获得过第五届世界杯赛冠军。

球路最“毒”的陈龙灿

  陈龙灿打球是典型的中国式直拍快攻,但与众不同的是仿佛带有他家乡 的味道——辣。人们为他的球概括了“刁、活、快、凶”四个字,以标明在 直拍快攻手中与众不同。
第三十八届世乒赛 1985 年在瑞典哥德堡举行,首次参加世界大赛的陈龙
灿是团体赛五个队员中最小最嫩的一个。然而对瑞典队的决赛,排他迎战瑞 典头号主力瓦尔德内尔。有人估计他会丢这一分,没想到他竟战胜了实力极 强的“游击队长”,为中国队以 5∶0 大胜,拿下了最关键的一分,打乱了瑞 典队的阵脚。他的果断、沉着和出色的技术受到高度评价。
接着,陈龙灿又得了第七届世界杯赛冠军。第三十九届世乒赛,他是冠
军队主力,还捧回了中国两届未得的男子双打冠军杯。在瑞典立功时,陈龙 灿年仅 20,可球龄已有三年。他刚拿球拍时,够不着球台,只能踩在砖上打。 他进过四川省新都县体校,没多久就转到省体校,那时才 11 岁,可两年后又 进了省队。15 岁被选送到秦皇岛集训,被国家队教练郗恩庭“留意”上了, 以后就成了大郗的队员。经过一番精雕细琢,他的球路就越来越“毒”了。

“秘密武器”陈新华

  第三十七届世乒赛,瑞典男队一跃成为世界亚军、中国的主要对手。中 国队主教练许绍发决定启用陈新华。从此,他便不再出面,被“埋伏”起来。 两年后,瑞典队见到中国队报名单上有陈新华的名字,立即惊呼,这是 对付他们的“秘密武器”。三十八届世乒赛男子团体赛,陈新华一盘未负。 与瑞典队决赛时,他先后战胜了气势咄咄逼人的林德和瓦尔德内尔,并保持
了团体赛十二盘一盘未负的纪录,为中国队夺魁立了大功。 一名学习欧洲打法的中国选手,制住了学习亚洲打法的欧洲人。陈新华
的名字在瑞典哥德堡名噪一时,并传遍全世界。 陈新华是福建同安县人。父亲是乒乓球爱好者,当了他的第一任启蒙教

练。在县实验小学读书时,教师刘加贻把 10 岁的陈新华吸收进校队。11 岁, 他参加福建省少年赛得第五,12 岁就进了福建队,14 岁获全国少年冠军,进 入全国前 16 名。1980 年进国家队,翌年他就成为 50 年代以来第一个夺得全 国冠军的削球手。
  刚学打球时,陈新华是直握拍,不久改为横握拍。他博采众家之长,练 就了旋转多变的削球和发球,后来又练了扣杀凶狠、落点刁钻的攻球,形成 自己的独特风格。
  在第三十八届世乒赛之前,陈新华获得过第三十六、三十七届混合双打 亚军;之后在第六届世界杯赛上直落三局胜波兰的格鲁巴,夺得伊万斯杯。

三进两出国家队的滕毅

  15 岁、18 岁、20 岁,滕毅三次入选国家队,前两次都因为贪玩,纪律 散漫,被退回了北京队,最后一次入选,终于取得了成功。
  滕毅在乒乓球上颇有天赋,8 岁即在赛场上获胜。15 岁代表中国少年队 参加在埃及举行的一次国际赛,团体、单打、双打、混合双打的四项冠军他 都有份。紧接着参加全国比赛,他一人独得三分,使北京队战胜了拥有李振 恃、施之皓等名手的八一队,夺得冠军,在中国乒坛引起轰动。
第三十九届世乒赛,滕毅首次作为团体赛成员参战,决赛中代替陈新华
与林德对阵,一举成功,两局都只让林德得了 15 分,为中国男队以 5∶0 蝉 联冠军做出了贡献。
滕毅是横拍选手,原是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后来改为快攻结合弧圈球
打法。他的球以快为主,以转为辅,快中有转、转中有快,很像中国传统的 直拍近台快攻打法,在中国横拍选手中独树一帜,在世界横拍选手中也显示 出独特的风格。

柔弱的强者——戴丽丽

  也许是因为来自浙江温州,戴丽丽性情温和、善良,说话柔声细语,使 人觉得她是个弱女子。但她一心要做生活中的强者。
14 岁那年,她夺得省少年冠军,本可进省队,但医生检查:心脏早搏,
当运动员很危险,幸亏工程兵部队乒乓球队要走了她。第二年,她与沈剑萍 合作,获第四届全运会女子双打冠军。此后,她俩参加全国比赛无敌手,到 了第三十七届世乒赛上还是没有敌手。到了三十八届,沈剑萍换成了耿丽娟, 女双冠军的称号依旧保持着。
  戴丽丽是出色的双打人选,单打也不弱。三十八届世乒赛,她担任中国 队的第一主力,中国以一连串的 3∶0 蝉联女子团体冠军。三十九届世乒赛, 戴丽丽又担任挑大梁的角色,中国女队获“七连冠”。两届大赛,碰到韩国 队,都是她擒住对方主力梁英子,建立大功。
戴丽丽在 1986 年第二届亚欧对抗赛中获女子单打冠军。 戴丽丽是中国传统的直拍左推右攻打法,善于发球抢攻,扣球有力,反
手推挡速度快、力量大,备受专家们称赞,比赛时积极、主动,灵活多变。 平时的柔弱与赛时的坚强,在戴丽丽身上是统一的。

保持“火辣辣的拚劲”的耿丽娟

耿丽娟性格文静、内向,可偏偏碰上了几位“严厉”的教练。 耿丽娟小时候很瘦弱,妈妈希望她壮实起来,送到教体育的张老师那里
学打乒乓。每当她随随便便输了球,张老师常“训”得她哭哭啼啼,她渐渐 懂得了打球绝不是玩玩而已。
  14 岁到了河北队,李平之教练特看重平时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耿丽娟受 到几次严厉批评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把主要精力放在训练上,不让小事 分散精力。
  到国家队拜在胡玉兰门下。胡玉兰把果断、泼辣的球风传给她,还送了 苏联男排“五连冠”主力孔德拉的一句话:“我以为主要是在内心保持一股 火辣辣的拚劲??”。耿丽娟很欣赏这段话,并以此严格要求自己,渐渐地 成为一名出色的运动员。
  第三十七届世乒赛,耿丽娟作为团体赛成员与同伴共夺考比伦杯。但第 三十六、三十七届的单打赛成绩不理想。她没有泄气,斗志依旧十分旺盛, 三十八届终于在团体和双打两项赛后登上领奖台最高层,单打仅次于曹燕华 列世界第二。三十九届又获得混合双打冠军。耿丽娟来自河北省卢龙县。她 右手横握球拍,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技术全面,比赛中头脑冷静。1982 年 以前,她在各种比赛中多次获单打第二,人们笑称她“耿老二”。由于她始 终保持着“火辣辣的拚劲”,终于变成多次夺冠的运动员。

破格入队的李惠芬

  李惠芬 1963 年生于石家庄市,三年级时入铁路一小校队,三年内连夺 校、区、市“三连冠”,但没进体校。1976 年她 13 岁时被河北省队教练李 平之调入省队集训,每期 3 个月的三次集训,她的成绩都是倒数第二,然而 教练还是把她留下了,并把她的直拍反胶改为正胶,让她打传统的中国式打 法。1979 年进入国家青年队,第二年打进全国八强。
1982 年下半年,李惠芬得到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因为河北队人才济济,
团体赛常轮不上她。这次全国比赛,她为河北队夺亚军立了功,又成为打进 八强的唯一一名非国家队队员,国家队教练马金豹看中了她。年底,她进了 国家队。
1985 年下半年。李惠芬在全国比赛中,获女团、女单、女双三项冠军,
取得了中国乒坛多年未见的好成绩,遗憾的是未能参加上半年的第三十八届 世乒赛。
  第三十九届世乒赛,李惠芬作为女子团体主力参赛,为中国队蝉联冠军 立了功。值得一提的是,在半决赛前,已决定由李惠芬和陈静打双打,李惠 芬大胆地提出改由她和戴丽丽出战,并作了分析。领导和教练采纳了她的意 见,中国队以 3∶0 拿下了半决赛和决赛,第八次荣获考比伦杯。之后,在争 夺女双冠军时,在关键的第三局,李惠芬和戴丽丽曾以 11∶4 领先,但被对 手梁英子和玄静和追上,以 2 分之差失利。这使中国队未能囊括全部七项冠 军,也使李惠芬留下深深的遗憾。

“假小子”何智丽

在 1984 年法国公开赛上,法国朋友向中国女队赠花,从何智丽身旁走
过,却避开她送给了其他女队员。赠花者错把她当成小伙子了。何智丽的确 长得像小伙子,个儿高,肩宽,留一头短发,打起球来左右开弓,有股凶狠 劲儿,从背后望去,真像男选手。这是她在上海从小爱看男选手打球并模仿 的结果。她学打乒乓球时才 5 岁,进上海队时 16 岁。
  1981 年进国家队时,何智丽暗下决心,一年获全国冠军,三年获亚洲冠 军,五、六年获世界冠军。结果,半年实现了头一个目标,1984 年获亚洲冠 军,两年后又蝉联冠军;1987 年在印度新德里第三十九届世乒赛上,闯过了 陈静、管建华这两关后,取得决赛资格,然后击败了韩国梁英子,实现了第 三个目标。
  何智丽右手横握拍,弧圈球打法,正反手都能拉弧圈球,命中率高,并 能结合侧身攻。她的进步是科学训练的结果。教练马金豹等人对击球点进行 了研究,在上升、最高、下降三个击球点中选择了中间一个,在何智丽身上 试验,获得了成功。
  

第7楼

唉,老是吹嘘我们是什么运动的发源地之类的,毫无意义。像什么足球,类似的运动千千万,我们何必要给自己贴金???

第8楼

才看到。。。

董教授下了这么大功夫哈!了不起!!向你致敬!!!

声明:此文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网站,爱乒乓网作为搜索引擎仅展示其快照,并非原始内容。若发现内容有所不妥,请尽快联系爱乒乓网撤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