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PenRBS 于 2010-9-9 02:16 编辑
自年初改打日直单桧已有八个多月,打过了各家的单桧二十支,包括六支BTY, 四支Xiom, 三支Darker, 三支Nittaku, 三支KKT, 一支Joola。个人感觉其中BTY, Darker, KKT代表了三种个性较为鲜明的单桧,尤其是在档位的分布上有着突出的特点。相对而言,个人感觉这三家有着不同的档位优势,在比赛时表现得颇为明显,粗略地概括起来就是:
低档位:KKT > Darker > BTY
中档位:Darker > BTY > KKT
高档位:BTY > KKT > Darker
BTY (打过了两支特注,两支Cypress Max, 一支韩金,一支蒋澎龙),都是属于越发力越稳定的板子,较宽大且向前发散的板面使得在大力档有着非常明显的放大效应,力量传递效率极高。板材很容易表现出来的韧劲又使得中等力量的过渡球和相持球比较线性,比较省力,较大的板面也比较有利于防守。但是在小力档,如台内短球或减力时,就显得有点手感不是那么清晰,影响了对方向和落点深浅的感知,这个跟板面形状和板子触球感缺少了一些脆性也有一定关系,解决办法就是保持一个固定的搭配多加练习,玩熟了小球手感就好了,不要换胶皮。相对来说,配各种胶皮都是不错的。
Darker (打过了两支Speed 90, 一支Hy-blade Speed 90, 另外个人觉得Joola的Genesis也属此类),突出的优势是近台借力防守的手感和稳定性,无论是加力还是减力的手感反馈都很实在清晰,这包括反手位的推挡和正手的借力为主的快带,都很稳定,这种稳定性应该也跟它方而长的板面形状有点关系,甜区的位置基本上就在板面中间,借力最好的部位。只要不退得太远,中等力量的弧圈连续性也很不错,因为它出球很线性,弧线长短和落点比较有数。因为板子比较窄且偏方,在伸入台内时更容易平着进入,所以在处理一些台内短球甚至抢拉一些半高或半出台的低球时感觉更顺一点。在发力的高档区,尤其是退台后,这时候往往需要点放大效应,个人则是觉得有点嫌Darker的板子过于线性了,但个人觉得配上Bryce或Bryce Hard这类胶皮在这一档有一定的加强作用。
KKT (打过了两支超超特选,一支超超超特选,另外个人觉得Xiom和Nittaku的板子也可算在此类),低档位的球感较脆,手感很清晰,台内球处理很线性,小球比BTY和Darker的都要好。发力的高档位出球的速度和力量也有很好的杀伤力,尤其是发力撞击的方向感很好,出球也很干脆。但是中等力量的相持球感觉咬球不是很稳,要特别留意对弧线的控制,借力防守的控制感也稍弱了些,加力推明显好于借力挡。可以配些面胶咬球较好的套胶,比如Y记的日套,或者德国的一些内能套胶,甚至粘性的国套,可以充分发挥出这些板子在低档位和近台高档位的优势,包括近台拉冲的旋转。
打过的kkt不多,也都是数年前的事情了。印象中,达克的高档位至少不会比kkt差。
另外这三家,以蝴蝶的波动性最大。高中低档位出色的都见过。但总体是高档位占优没 异议。
还有xiom的我就打过一只柳特注,感觉更偏蝴蝶风格。其他型号是不是类似kkt,以后慢慢玩了知道吧。
2# 梅泽
你手上那支柳特注,也就是我用过的那支,我打起来觉得它中台拉球的感觉跟KKT的三支超特选更像一些,不怎么像蝴蝶的。推挡起来也是比蝴蝶有更多的脆感。个人感受而已。
bty单桧高档位的手感确实很迷人,但大弹簧的手感也让人很不踏实。
本帖最后由 PenRBS 于 2010-9-9 02:50 编辑
烧来打过的20支单桧
(6x) BTY: 98克特注,94克特注,96克韩金,95克Max, 93克Max, 95克小蒋(9.6mm)
(3x) Darker: 95克Hy-blade SP90, 95克SP90, 93克SP90
(3x) KKT: 92克超超,94克韩版超超,94克超超超
(3x) Nittaku: 85克Rorin10.0, 89克Rorin10.0, 93克Rorin King
(4x) Xiom: 柳白金,大版面柳白金,李白金,柳特注
(1x) Joola: Genesis(10mm)
Darker Hy-blade Speed 90, 虽然Darker并未明说,但根据Darker的描述,什么“Ultimate Cypress Wood”, 什么"Limited production", 加上比一般10mm Speed 90高50%的售价,我想它的这个选材应该是所谓"S"级的吧?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个人手上现在就留下了三支S级的单桧加上三支A级单桧了。凑巧的是,三支S级的(两支特注和一支Hy90)相对较薄,都是10.1mm, 而三支A级(Max, SP90, 韩版超超)则更厚,都是10.3mm。
我给现在手上的6支单桧分别是这么搭配的:
98克特注:Tenergy64, 2.1
94克特注:Tenergy05, 2.1
Cypress Max: Sriver-L, 2.1
Hy-blade90: Bryce Hard, 2.1
Speed 90: Bryce, 2.1
韩版超超:V-Stage, max
本帖最后由 梅泽 于 2010-9-9 07:50 编辑
那个吕林倒是比较象kkt了。xiom的这个,吞吐敢还是比较清晰的,脆性比一般的市售版蝴蝶是稍微好一些,但这个我觉得应该还可以算个体差异吧,毕竟比这个还脆的蝴蝶我也打了不少了。类似那个吕林的脆性的蝴蝶,我倒是只见过一把,无法用个体差异解释。
ps:Hy-blade Speed 90是个嘛东西还真不知道,找机会玩吧,对这个的兴趣远远超过kkt,感觉一个kkt,一个palio的cj8000,厂家脑子进水,搞一大堆类似的型号只怕厂家自己都分不清档次和性能差异了,让人十足鄙视。
另:蝴蝶的手感整体是最模糊的,尤其小球,但历史中打过的,手感最好的,又恰恰是蝴蝶个别的几只,主要是蝴蝶是唯一能保持手感比较清晰又不失那点韧性的,就这点来说,蝴蝶算单桧之王吧,前提是碰得到足够好的。
PEN兄中毒不浅啊!
大弹簧的感觉,不是好单桧。
大弹簧好,正手随便一下子都能直接得分.
我对蝴蝶的老金和御注最赞赏,最近打球正手都留着几分力不使,但还是一下子直接得分,这跟拍子有关系,别的拍子没有或者很少有加速效应.
我的拍子按照体重:
100克蝴蝶御注、102克Cypress Max特注、103克老金、104克Darker 70、107克韩金
我觉得单桧重量很重要,打过轻的,包括老老金,都觉得力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