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乒乓底板性能简介之-----亚萨卡Yasaka性能及配置简介(14款)

来源网站:www.pingpang.info   发表时间:2010-07-27 02:09
第1楼

[原创]乒乓底板性能简介之-----亚萨卡Yasaka性能及配置简介(14款)

0
亚萨卡Yasaka本贴目录如下:
 
 
2楼:YASAKA  EXTRA (YE)
3楼:YASAKA OFFENSIVE II (YO II)
4楼:YASAKA DYNA MAX (YDM 17)
5楼:YASAKA  EXTRA 3D (YE3D)
6楼:YASAKA OFFENSIVE (YO)
7楼:YASAKA MAXWOOD (YM)
8楼:YASAKA EXTRA 7 (YE7)
9楼:YASAKA MALIN SOFT CARBON (YSC\马软碳)
10楼:YASAKA EXTRA 2 (YE2)
11楼:MA LIN CARBON (马碳\YCA)
12楼:YASAKA KAN YO (韩阳)
13楼:MA LIN XO (YEO)
14楼:YASAKA MALIN MAX Carbon(马林加强碳)
 
目录摘自古木----精英器材导购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7 11:24:32编辑过]

第2楼

YASAKA EXTRA (YE)

YASAKA  EXTRA (YE)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ye1.jpg
 
经典中的经典,马林曾经用他叱咤风云,也燃烧了无数球友的激情。完美的手感传递,完美的持球性能,演绎着直板弧圈的完美境界。数十年后,依然用他的经典诉说着专业与非专业不败的传奇!
经典的结构,至于各底板木材的搭配,我有几款都是不确定的,所以就不阐述了,毕竟这个不能成为大多数人选择器材的参考罢了。
5层经典结构,重量82左右,厚度6MM,速度一般,但机会球,发上9层力足矣让对方见到阎王的面容。尤其是它的稳定性,连续能力,突出的控制性能,远远比其他任何中庸的性能更能吸引你的眼球与灵魂。适合打法,近台快弧。直拍横打。
 
经典配置:狂飙三,天极II。            大巴,MARK    V    AD  .
特长,抢拉,抢冲弧圈等上手容易,控制能力出色,手感清晰。连续性能强。命中率高。线路控制出色。落点准确。
不足,推挡速度受限,不足以置对方于死地。需要加力才能创造速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7 10:53:57编辑过]

第3楼

YASAKA OFFENSIVE II (YO II)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yeii.gif
 
速度:9,重量:90g+-2g,厚度:6.0mm层数:7层YOII是个典型的7夹板,解决了5夹板推挡无力的现象,让推挡的速度提高了一个档次,同时仍旧保持良好的弧圈球手感,柔中带刚的感觉,比YO的力量大了一些,但是弧线不如YO与YE,一速快了很多。可能是过重或者重心太靠下的缘故,导致小球的控制不是很出色,靠手腕功力的朋友尽量不要选用。其他方面无明显不足。喜欢一板过又想保持良好手感的朋友,这个拍绝对非常的适合您。况且不足6毫米的厚度又恰到好处。横拍的选择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直拍的选择选择这款拍的人很少,不说别的单单是它88-92的重量就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过重的重量对于直拍选手的手腕肯定是个不小的压力,但是对于横板的选手,增加了力量、速度的同时仍旧保持良好的手感真是件美事。此拍用于横板,表现为手感清晰,前三板出色,板子比较弹,速度力量均比较大,只是不少人反应729-08比狂飙爱出界。但是速度比狂飙要快上很多。请大家选择的时候多多根据个人情况。
 
推荐配置:正手,729-08 47度,狂飙三,40度。反手,F1,SRIVER,大把SPEED,FX,等速度型胶皮。
 
特点,推挡力量大,适合横拍全面进攻型选手使用。
不足,重量大,小球控制不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7 11:41:17编辑过]

第4楼

YASAKA DYNA MAX (YDM 17)
有朋友说似曾相识,目录是老古的,图片是精英的,当然似曾相识了,而且我好像写过几个板只是没写太相信。好吧,不看任何东西,就这样写吧,不过可能就是一堆乱测评 放在一起了。呵呵,想到哪写到哪。既然写,那么就按照大家的胃口写。不过各有好处。希望增加原创的朋友,或许本身并不想看这测评,不想对这器材有了解,否则肯定希望越全面越好。17层就换个写法吧。
 
说道17层,我第一看的时候就觉得非常的厚,很难打的感觉,因为我向来不喜欢厚厚的笨重感觉,所以TO我用了没多久,17层这家伙,绝对不是个柔顺听话的姑娘,反倒像五大三粗的大汉一般。力量大的很,速度快的很,很结实,厚厚的,重量级别也肯定不属于82克以下的轻量级。
别说几夹了,大家都说17层。曾经有人问我9木8碳的有什么。当时说了一堆。不过我也没弄清楚这17层到底是个什么结构。不过这样多的层做起来应该比单桧费事些。依然能保持一定的手感也是在为之不易。有点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
 
17层最大的特长就是速度快,扎实,力量大。第一次用的时候,就在拉球的一瞬间,嚓,被我冲出去的球,直奔对方正手大角度,说时迟,那是快,对手似乎还没准备好,但是球已经到拍下,伸手便来挡,可惜的是球毛都没摸到。呀真快。力量也很大的感觉。手感有点点的愚钝,也造成刚才的那个球飞出了底线。和我第一次用凯夫拉的感觉差不错。幸好直拍的手腕调节作用比较大。打了几个球,我都是特意的往前送下,增加小臂的快收,减少向上的发力,手腕多控制段时间。如此一来动作明显变得以控制为主。所以我断定拍子的控制性能比我想的要差一些。旋转弱了些。
17层,直拍暴力选手的得力武器,绝对让您爽个痛快。正手贴个SRIVER。或者灵气,或者F1,或者470,或者大巴SPEED都好。430也不错。甚至EL都很好。不过您最好给它套上给温柔或者控制好的套,否则对于上台来说应该不是很安全。
 
特点:速度快,力量足。比较厚,17层结构。吃球还可以,过得去。
不足:手感略顿,拉球旋转不是很强。控制力不是很强。比较厚重。
 
适合打法:中近台快攻弧圈。
 
推荐配置:正手灵气。反手大巴FX。       正手F1,反手430。    正手狂飙3,39度,2,15海绵。反手F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7 14:43:43编辑过]

第5楼

YASAKA  EXTRA 3D (YE3D)非常轻的板,属于轻武器,同时也带有轻武器的特点,连续快,上手快,控制好,手感清晰,角度控制有数。速度一般,但是二条很好,由此可见旋转很强烈。性能属于全面中偏弧圈性能,5夹 厚度 5.9MM。适合横打,反手位的台内拧,出台的对拉,加力推都有非常优异的表现。正手拉冲,即使你退到中远台也有不俗的力量表现,常常让对方没有办法控制住你的旋转,上手及其简单,下旋暴冲很爽,手上很有数。
 
推荐配置,天II。   反手大巴,或者大巴FX。便宜的就是JO。国产的就是729-天翼
 
适合打法,直拍横打,连续冲球,与前三板突出的运动员。对发力有一定要求。但不是很高,板身有一定的速度。同时也需要自己一定的发力,还原慢的朋友,正手可以用狂飙III 40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8 12:08:28编辑过]

第6楼

YASAKA OFFENSIVE (YO)
柔和的YO,推挡感觉也柔和了很多,属于软7夹的代表。6MM左右的板身给他带来了不错的容错性,和吃球感觉,也带来了二速的贼跳性能。
不知道为什么我自己不喜欢,可能是有点偏全面吧,推挡有点无力,而我又是推挡多。       横拍反手弹不成,弹击多的朋友尽量不要选择。
软7夹似乎已经不适合如今这个时代的球风了。或者不适合如今乒乓球的技术发展了,所以对于YO这类的软7夹我就不再多说。如果大家想选择,可以选择硬朗点点的YOII。这或许既能满足你的推挡,又能满足你的控制。是款不错的球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8 11:05:45编辑过]

第7楼

YASAKA MAXWOOD (YM)

第8楼

YASAKA EXTRA 7 (YE7)

第9楼

YASAKA MALIN SOFT CARBON (YSC\马软碳)
 
在先写什么板的选择上面我还是把YSC谢谢,这款板其实真的还不错,可能大家对马软有偏见,或者对直板的要求过高。虽然是款形变不小的拍,但是横拍的反手弹击依然非常的暴力,非常的稳健,弧线和速度都是刚刚好。防守起来也很好,令人伤感的就是他的正手,横拍老是觉得力量不足。不过配上狂飙三40度,杀杀人,还是没有问题。不过平时一板解决的,这拍需要两板,偶尔你还需要打角度才能让对方见到阎王爷爷的阴笑。
 
直板,YSC似乎给人以拍面大,震手,有点空,乱弹得感觉,很多人反映不是很舒适,或许他们更青睐马碳的手感与名气,但疏不知,马林的板比马软震手多了很多,震手,即不像P500的真实感觉,也不像OC那种强烈形变的感觉。绝对是形变内陷的震手感觉。YSC的震动传递感觉也是如此,但是没有马林使用的拍那么强烈罢了。连续性能着实不错,值得让大家选择。如果他的拍面能再小点我认为应该更好用些。是款适合弧圈上手多,对手感要求更清晰的朋友使用。
 
此板最佳配置:狂飙三 40度,2,15海面。   反手大巴。F1。 此配置能达到手感与性能的最大平衡。不过我试验的不是很多,只是在几种配置里相对而言罢了。
729-05的配备,显得弧线平了些,老时出界。不过此板的力量大的惊人。吃球功力也非常的身。形变中等。
 
适合打法:弧圈快攻,中近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8 11:17:03编辑过]

第10楼

YASAKA EXTRA 2 (YE2)
YE底板的改进型设计,球板的底劲增大弹性增强。YE2的硬质外层板是斯堪地那维亚板和软芯板构成,使得球感良好,尤为适合中台高速旋转打法的球员在近台技术反攻。
YEII,它有一种独特的控制霸气,尤其是它在近台快带方面的表现,真的非常适合,即需要手感,控制,又需要速度的朋友使用了。比YE明显提高了一速,不过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纯木手感。绝对不比YE差,似乎还比YE的传递更明显。不过没有YE的扎实,它似乎有那么点点的夸张。有点微微震得感觉。球已经脱离开球拍了,你依然能感觉到震波在球拍不断地回荡并时时传递到拍柄。
推挡稍稍的快了些,但是YASAKA推挡好的拍,并没有YEII的名额。属于YE的变形版本。而不能说升级版本,当时做这款球拍应该是朝着升级做的。不过就是加了加速度而已。加了一毫米多的厚度。加大版面。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都要加大版面。是为了增加填区还是增加什么?搞不太清楚。目的是好的,只是做出来的效果并是很好。很多加大的拍,都是销量落后。可是厂家还是把它宣传成了一种新技术。这个很让人反感。YEII在你弧圈的庇护下,对对手的冲击力绝对非常大,如果你在有一板正手反带的话,那么他绝对是你的倚天剑!
 
推荐配置:正手天II 40度,729-08,47度。反手 SRIVER EL
 
适合打法:弧圈快攻,近中台为主的选手,抢的比较多,最好还有板快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8 11:28:44编辑过]

声明:此文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网站,爱乒乓网作为搜索引擎仅展示其快照,并非原始内容。若发现内容有所不妥,请尽快联系爱乒乓网撤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