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驚嘆號 于 2010-2-1 17:36 编辑
我~驚嘆號在此立誓,為了振興家園,
一個月內將交出一篇華人乒乓球論壇首見的器材評測,否則退出家園!
~這是我在四月24日說的話;今天我把東西交出來了,希望不會讓大家失望!
本帖最后由 驚嘆號 于 2010-6-24 17:51 编辑
<<前言>>
這是一塊各方面性能都頗為均衡的底板,可是由於缺少了明星代言加持,
而顯得黯淡無光,它就是【NITTAKU FILLMEA菲爾米亞(註1)】!
第一章<<概說>>
我們先看看廠商發表的數據~
品牌:NITTAKU
名稱:FILLMEA
結構:五夾合板+兩層G-CARBON
重量:85g+-(註2)
厚度:5.8mm
板面長度:157mm
板面寬度:150mm
FL柄長度:101mm
FL柄厚度:24.5mm
ST柄長度:101mm
ST柄厚度:23mm
速度值:10.5
控制值:8.5
下圖為NITTAKU目前主要底板的各項參數(僅供參考)~
速
度
控
制
結
構
厚
度
(mm)
板
面
長
(mm)
板
面
寬
(mm)
重
量
(g)
握
柄
長
(mm)
FL
柄
厚
(mm)
ST
柄
寬
(mm)
FILLMEA
10.5
8.5
五夾+ G-CARBON
5.8
157
150
85
101
24.5
23
TENOR
10.9
8.1
純五木
6.0
158
151
92
101
23.5
22.5
VIOLIN
10.5
8.5
純五木
5.3
156
149
88
100
22
23
ACOUSTIC
10.7
8.3
純五木
5.7
157
150
88
100
22
23
FERUKU
11.5
8.5
三夾+特殊纖維
6.5
156
150
82
100
24
23
LIALOX
11.0
8.3
五夾+芳碳
6.8
158
151
88
100
25
24
TREMENDOUS
11.0
9.0
五夾+ ZYLON
6.2
158
150
87
100
24
22
TITANBEAT
11.8
8.0
五夾+鈦纖
5.9
157
150
87
100
25
22
NOVELIAR
11.0
8.5
檜七夾+ G-CARBON
5.8
154
149
92
100
24.5
23
RUTIS
10.0
7.0
三夾+ G-CARBON
5.5
157
150
85
100
24
22.5
HIGH POWER
11.5
7.5
五夾+ CARBON
6.2
160
151
85
100
23.2
22.2
ALULASS
9.8
8.8
五夾+Texalium
5.3
154
149
87
100
24
22.5
GREENSHANK
9.8
8.2
五夾+薄碳
5.6
157
150
80
100
24
22
LUMILAS
10.0
8.5
五夾+Texalium
5.5
155
150
85
100
24
22
REDSHANK
10.0
8.0
五夾+薄碳
5.6
157
150
80
100
24
22
LUDEACK P
10.2
7.8
純七木
6.6
159
152
90
102
24
23.5
LUDEACK
10.0
8.0
純七木
6.5
157
151
85
101
23.5
22.5
RUNLOX-5
9.5
8.0
純五木
5.6
158
151
87
100
25
23
石川佳純
9.0
9.0
純五木
5.8
156
152
85
102
24
23
TELION
9.2
8.8
檜三夾
7.3
155
150
85
100
24
23
SEPTEAR
9.5
8.5
檜五夾
6.7
157
150
85
101
24.5
23
PIECEA
9.0
9.0
檜五夾
7.1
157
150
85
100
24
無
FL
柄
長
(mm)
FL
柄
厚
(mm)
ST
柄
長
(mm)
ST
柄
寬
(mm)
廠商
訂價
(日圓)
FILLMEA
101
24.5
101
23
10500
TENOR
101
23.5
101
22.5
18900
VIOLIN
100
22
100
23
15750
ACOUSTIC
100
22
100
23
15750
FERUKU
100
24
100
23
13650
LIALOX
100
25
100
24
9660
TREMENDOUS
100
24
100
22
13650
TITANBEAT
100
25
100
22
12600
NOVELIAR
100
24.5
100
23
12600
RUTIS
100
24
100
22.5
10500
HIGH POWER
100
23.2
102
22.2
9870
ALULASS
100
24
100
22.5
9240
GREENSHANK
100
24
100
22
6930
LUMILAS
100
24
100
22
7560
REDSHANK
100
24
100
22
6510
LUDEACK P
102
24
102
23.5
11550
LUDEACK
101
23.5
101
22.5
10500
RUNLOX-5
100
25
100
23
9240
石川佳純
102
24
102
23
5775
TELION
100
24
100
23
5250
SEPTEAR
101
24.5
101
23
5985
PIECEA
100
24
無
無
5670
製表:驚嘆號
下圖是G-CARBON的示意圖~
根據通曉日文的朋友代為翻譯後解釋,
G-CARBON是交錯編織的玻璃纖維搭配縱向碳纖維編織而成。
據NITTAKU的說法,G-CARBON據有玻璃纖維柔韌的手感以及碳纖維的剛性!
下圖為NITTAKU所發表的特殊材質介紹表~
下圖為NITTAKU網站上FILLMEA的圖片~
網路上搜尋到的圖片~
以下是我手邊這塊板子的照片~
菲爾米亞板面上的印刷~
註1:【菲爾米亞】是我自己取的中文名稱!
註2:我手上的菲爾米亞重量是88g。
本帖最后由 驚嘆號 于 2010-6-24 17:52 编辑
第二章<<結構>>
菲爾米亞的結構屬於五夾+兩層纖維,
纖維層的材質是G-CARBON,分別位於第三和第五層,也就是力材和大芯中間。
面材的材質是「林巴」,力材是「KOTO」,大芯是「桐木」。
下圖為正面的面材圖~
下圖為反面的面材圖~
由以上兩張圖可看出面材沒有拼接。
下圖是菲爾米亞的結構側視圖~
側視圖放大後~
下圖為前視圖~
前視圖放大後~
從握柄底端看結構~
局部放大後~
由以下四張圖可看出大芯沒有拼接~
我們另一個關注的焦點是這塊板是否為空心柄,
因為從外表上看不出來,因此我將握柄尾部的鋁牌取下,
分別在大芯及握柄處鑽三個深約25mm的小洞,再以細鐵絲插入測試。
測試結果發現小洞的深度均是25mm左右,無法再將細鐵絲插入,
因此可以推測這塊板是實心柄無誤,除非NITTAKU的空心處挖得更靠近前端!
請看下圖~
細部放大後~
話說回來,這柄本來是實心的,這下倒成了空心的,呵呵!
本帖最后由 驚嘆號 于 2010-6-24 17:53 编辑
第三章<<拍型>>
菲爾米亞的板面依照廠方公布的數據長度是157mm,
寬度是150mm,厚度是5.8mm。
但是各廠牌的底板都有所謂「個體差異」的問題存在,
包括長度、寬度、厚度的誤差,以及重量的誤差。
為此,我做了以下的測量~
由上兩張圖可以看出,板面實際長度是158mm,寬度是150mm,
拍肩寬度是86mm,最寬處位於距離拍頭85mm處,
重心則位於距離拍頭121mm處。
以板面長寬度來說,實際長度較廠方數據多了1mm,
拍面寬度則是相符合的。不過板面的左右對稱性有稍微的差異,
上圖內中心線將板面最寬處分為兩半,
一邊長度是76mm,另一邊則是74mm。
不過如果是以握柄的中心點作為基準的話,
剛好可以將板面分割成均衡的兩邊。
這樣的差異也有可能是我在測量時造成的誤差,
因此可以省略不計!下圖中的紅點是握柄的中心點,
黑點是拍肩的中心點~
由於拍肩的中心點和握柄的中心點有1mm的差距,
因此我多做了一個測試,就是將板面形狀描繪剪下後,
以拍肩中心點劃分出的垂直線為折線將紙模對折,
發現紙模能完全密合,證明這塊板子沒有發生一邊圓一邊扁的狀況!
請看下圖~
本帖最后由 驚嘆號 于 2009-5-15 18:43 编辑
了解板面的尺寸後,我們把菲爾米亞的板面和幾個廠牌的板面做一些比較:
對比的板子分別是STIGA CARBO 7.6(也就是紅黑)、
STIGA NCT OC(纳米OC)、BUTTERFLY KORBEL-SK7、
XIOM AXELO。
比較的方法是將菲爾米亞的輪廓描繪下來,
再將對比的底板板面描繪上去。
結果發現菲爾米亞的板面和STIGA CARBO 7.6的板面形狀比較接近。
請看以下各圖~
菲爾米亞與XIOM AXELO的拍型比較~
菲爾米亞與STIGA CARBO 7.6的拍型比較~
菲爾米亞與納米OC的拍型比較~
菲爾米亞與KORBEL-SK7的拍型比較~
本帖最后由 驚嘆號 于 2010-6-24 17:53 编辑
第四章<<握柄>>
菲爾米亞的握柄是深藍色的,握柄的切面屬於圓型,
拼花設計也與近期多款底板相似,參考一下圖片~
握柄側面圖~
這塊板的兩側拼花線條有對齊!這是很難得的,類似的拼花設計都有
正反面拼花錯位的狀況!!!不過很可惜的是底部的鋁牌位置偏掉了,
沒有居中!~
握柄的長度是101mm,實際測量的結果也是101mm,
握柄的厚度是23mm,寬度為28mm~
而握柄周長是87mm,因此握起來不會太粗,
可以有較靈活的運用角度。~
拍肩和拍柄交會的長度是31mm~
和許多NITTAKU的底板一樣,菲爾米亞的握柄上也有一層透明漆;
透明漆涵蓋住整個握柄、拍肩,直到拍面一小部份,請看以下圖片~
這塊板的尾部沒有打磨過,因此角度過於尖銳,
在某些時候會抵到手腕,造成手腕不舒服~
略為打磨握柄尾端可以改善這個狀況,
同時也可以看到握柄原本的顏色~
這款底板的握柄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會退色!
在使用幾次之後,握柄的藍色會暈染到白色線條的部份,
也會染到板身的部份,請看~
本帖最后由 驚嘆號 于 2009-5-15 19:09 编辑
第五章<<性能評測一>>
談到底板的性能,大家最初步的方法就是「敲一敲」,
聽音辨性大概是我們最常用的方法,所以我也不免俗的敲了一下!
不對,是敲了很多下,而且是所有的板子全都敲,包括以下幾塊底板~
FILLMEA菲爾米亞~
STIGA NCT OC納米OC~
STIGA CARBO 7.6WRB紅黑碳王~
STIGA AE~
XIOM AXELO~
BUTTERFLY KORBEL-SK7~
我的耳朵沒那麼好,聽不出起音尾音,怎麼聽都是「叩」一聲!
不過我學過樂器,所以還分得出高低音,
敲擊上面這些板子後得到的結果是:菲爾米亞的音最高!
如果將菲爾米亞的音訂為高音Do,
那麼紅黑的音則是Si,KORBEL-SK7也是Si,
納米OC是La,AE是#So,AXELO是So!!!
由此發現敲擊底板判別特性這個方法不能使用在非同類的底板上!
本帖最后由 驚嘆號 于 2009-5-15 19:25 编辑
第六章<<性能評測二>>
第二個測試是要找出適合菲爾米亞的配置,
我運用了手邊所有的膠皮作測試,包括以下幾種~
STIGA ALMANA SOUND(Max)R~
STIGA ALMANA SOUND SYNERGY(2.0mm)B~
BUTTERFLY T05(2.1mm)R~
NITTAKU HAMMOND A(Max)B~
NITTAKU HAMMOND X(Max)R~
STIGA CARBO SOUND(Max)B~
ANDRO ROXON 500(Max)R~
ANDRO ROXON 450(Max)B~
DONIC JO PLATIN(Max)R~
DHS 狂三(2.0mm)B~
DHS 天三(2.0mm)R~
本帖最后由 驚嘆號 于 2009-5-15 19:31 编辑
測試方法如下:底板的一面固定貼STIGA ALMANA SOUND
(因為有兩塊,方便對照測試) ,然後另一面更換各種膠皮試打。
測試正手時就將測試膠皮置於正手,測試反手時就倒拍置於反手。
測試過程是以練球的狀況為主,不是比賽的狀況。
這一階段的測試主要以通透性,能否順手為主;
如果直覺上不順手、不通透的膠皮,我就直接排除測試。
結果挑選出T05、ROXON 450、ROXON 500、JO PLATIN這四款膠皮。
至於排除其它膠皮的原因,為大家作一下解釋:
1. CARBO SOUND、ALMANA SOUND、HAMMOND A:這三款膠皮搭配菲爾米亞時通透性不夠,在中台距離有失速的狀況發生,因此排除!
2. HAMMOND X:這款膠皮配置在菲爾米亞時,大力量的威力不錯,
可是小力量會發空,手感上有一道坎,性能不是呈現線性的狀態。
3. ALMANA SOUND SYNERGY:這款膠皮很不錯,我的紅黑就是在
這款膠皮下打出通透感的,可是這款膠皮的壽命太短,因此不列入考慮!
4. 天3、狂3:這兩款就不提了,我跟本就不懂得如何使用國產膠皮!!!
本帖最后由 驚嘆號 于 2009-5-15 19:36 编辑
第六章<<性能評測二>>
在挑選出適合菲爾米亞的膠皮後,接著是底板的對比評測。
為了有較客觀的評測結果,我用近期比較常使用的球拍來和
菲爾米亞作相對比較,那就是「紅黑」和「納米OC」。
測試的方式是一面貼T05,另一面貼ROXON 450!
之所以用這兩面膠皮的原因是在使用紅黑及納米OC的時候,
這兩塊膠皮給我的手感最順暢。
而測試過程仍然是以練習為主,結果如以下表格,
表中的評語均為個人感受,並且是相對於另兩塊底板而言,
並非絕對的好或不好~
菲爾米亞紅黑納米OC通透性輕打重打的通透性都是最好的。
通透性是三者最差的
通透性居中
擊球感擊球感最軟,但是軟中帶硬。
輕打像硬板,
重打像軟板。
擊球感有一種爽脆的感覺,屬於硬中帶軟。
形變變形非常明顯。
重打時明顯,輕打時不明顯。
形變感不明顯。
震手感震手感最強烈。
震手感最小。
震手感略大於紅黑。
發空狀況不發空,很紮實。
發力不好時會發空。
不發空,紮實度略小於菲爾米亞。
擊球音最響亮,有金屬音。
有些悶悶的感覺。
擊球音也不小,但比較沒有金屬音。
以撞擊為主的擊球穩定性是三者最高的。
穩定性是三者最差的。
穩定性居中。
以摩擦為主的擊球弧線最高,但穩定性也是最高的。
弧線最低平,但是穩定性也是最低的。
弧線和穩定性都是居中。
起下旋能力非常容易。
三者中最差的。
非常容易。
製造旋轉能力最好。
最差。
居中。
脫拍及一速表現三者中最慢。
三者中最快。
居中。
二跳及二速表現下扎狀況最明顯。
下扎狀況明顯,而且有左右飄移的狀況,球路詭異。
下扎狀況都略遜於菲爾米亞。
底勁整體表現最佳,尤其是近台部份。
中遠台表現最佳,但是近台表現不及格。
整體表現最差。
天花板效應在ROXON 450上有這狀況,T05則沒發現這情形。
同左。
同左。
借力回擊三者中最差。
三者中最好。
居中偏好。
容錯性容錯性很高。
容錯性很低。
容錯性居中。
小球處理穩定性最好,不會無緣無故冒高,擺短放點,搓、撇都不錯,挑的能力稍差。
紅黑的小球處理就不說了,容易冒高,不是我能操控的。但挑球很好。
穩定性也不錯,但略遜於菲爾米亞,挑的能力則比菲爾米亞好。
近台整體表現以我個人的打法習慣來說是最好的。
最差。
居中。
中台整體表現居中。
最好。
最差。
遠台整體表現居中。
最好。
別提了。
與非內能膠皮的相容性搭配我手中的內能膠皮都不錯,搭配非內能膠皮就不好打了。
相容性低,即使是搭配內能膠皮也有挑皮的狀況。
非常好,真的可以將許多非內能膠皮打透。
本帖最后由 驚嘆號 于 2009-5-15 19:40 编辑
在與紅黑及納米OC作對比評測後,
針對ROXON 450及T05作更進一步的使用感受,
結果如下表,表中的評語均為個人感受,並且是相對於另一膠皮而言,
並非絕對的好或不好~
ROXON 450T05通透性較好。
稍差。
擊球感較軟。
較硬。
形變變形感覺是局部凹陷變形。
感覺是整體變形。
震手感小於T05。
較大。
發空狀況不發空。
不發空。
擊球音非常響亮,有金屬音。
響亮,但不是金屬音。
以撞擊為主的擊球穩定性較高。
較低。
以摩擦為主的擊球弧線較拱,質量較低。
弧線較低平,質量較高。
起下旋能力比較容易,但質量較低。
需要配合較好的發力,但質量很高。
製造旋轉能力製造旋轉的能力也不錯,但比T05G稍差。
很好。
脫拍及一速表現較慢。
較快。
二跳及二速表現二跳下扎,但不賊。
二跳更為下扎,而且賊。
底勁較不足。
很足。
天花板效應有這狀況。
沒發現這情形。
借力回擊較差。
較好。
容錯性較高。
較低。
小球處理比較容易,但質量較差。
需要比較細心處理,但質量較高。
近台整體表現就我的打法來說比較好,使用起來較為輕鬆自在。
要耗費比較多的精神體力才能用得好。
中台整體表現應該是這張膠皮的性能臨界點了,有力不從心的感覺了。
攻守的表現不凡,驚人!
遠台整體表現嗚嗚嗚,完蛋了!
力量源源不絕,很美妙的感受!
本帖最后由 驚嘆號 于 2009-5-19 09:49 编辑
<<結語>>
論暴力,菲爾米亞沒有紅黑暴力;
論無機的對應性,菲爾米亞沒有納米OC的高適應性;
但是菲爾米亞有著從近台到遠台,從攻擊到防守的全面性。
就休閒運動的角度來看,這塊板子可以讓人輕鬆的玩,游刃有餘;
就比賽的角度來看,這塊板子可以發揮細膩的技術,攻守兼備。
以打法來說,我個人認為這塊板子很適合弧快打法。
以上內容若有闕失,還望各位不吝指教!謝謝!
<<不定期補充>>
1.這塊板子不是速度暴力型的底板,如果喜歡速度暴力型的打法,這塊板子不太適合。
2.這塊板子的手感真的很軟,屬於軟彈型底板,使用起來沒又碳板的味道。
3.在經過一連串的測試後,我的配置是將ROXON 450置於正手, T05置於反手。
原因是我對自己的反手很有信心,T05剛好需要比較果斷的打法;
可是我的正手爛到爆,因此用容錯性高一些的ROXON 450。
4.beno兄說我和蔣澎龍對打,其實情形是這樣的:
我們球隊一群人在蔣澎龍的國小母校借場地練球和他巧遇,
他拿著成品拍,穿著拖鞋牛仔褲就把我們一群人啃了,
基本上是大屠殺,不算交手!!!
5.原本在NITTAKU的數據表中誤將LUDEACK和LUDEACK P寫成了「五夾」,
經PEN大大指正,已修改訂正。並感謝PEN大大代為說明ALULASS和LUMILAS的纖維夾層是
「TEXALIUM」,也就是「一種鋁粉加入到玻璃纖維中而成的混合材料」。
再次感謝PEN大大!
6.再重申一次我的初衷,我不是要把菲爾米亞捧成神板,我只是想要帶起家園的氣氛。
不一定要最新的,也不一定要昂貴的,只要適合自己的器材都可以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更何況菲爾米亞真的不是神板,它只是一塊適合我的板子……!
7.應要求,比較一下菲爾米亞和AMATI:
AMATI更軟一些!除此之外,AMATI的特殊板型會讓使用者有不同的打法取向.
AMATI偏向近中台技術,更加以"巧,變"為主;菲爾米亞則是向遠台能力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