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拍:水谷隼-市售版 ST柄 88g 木紋較疏 單純撞擊時聲音響亮
比較拍:Amultart-市售版 SI柄 83g 木紋綿密 意外的收穫(一般這麼輕的拍要下特注)
測試膠皮:
正手:配色為黑色,厚度為2.0mm或2.1mm,皆無灌膠
Andro:Plasma470、Plasma430、Roxon450、Roxon500
BTY:Sriver、Sriver-EL、Sriver-FX、Catapult、Bryce-Speed、Bryce-Speed FX、Sriver-G3、Sriver-G3 FX
Donic:Vario、Gallardo Power-Sound、Gallardo Sound、JO-白金、JO-白金 Soft版
Yasaka:Mark-V、Mark-V M2、X-tend HS、Fusion
反手:配色為紅色,厚度為2.0mm,皆無灌膠
Donic:Gallandro Power-Sound、Sound
Yasaka:Fusion
使用心得:
首先,從物理結構上來看,略為分析水谷隼的特性與手感,以下引用桂花田兄之測量資料。
水谷隼:
淋巴面材厚
-------- 0.6MMX2.
ZL-CARBON纖維厚--------0.25MMX2.
淋巴力材厚
---------0.5MMX2.
桐木大芯厚
---------3.0MM.
還有大芯跟力材間的膠水層. 共五層厚約5.7MM. 厚度很準
從結構上可得知,水谷隼乃屬硬薄形變拍系統,ZLC素材下另有Limba力材,所以使用者於擊球第一時間時,發力擊球後力量穿越至ZLC纖維後並不會直接將力量傳達至梧桐大芯,換言之,此拍會比Amultart手感柔和,使用者可以輕易的利用此拍製造旋轉,同時也產生水谷隼的最大特色,借力容易。
因此水谷隼號稱是一支打不死的蟑螂拍,近台借力封檔或是強力推檔容易,遠台手感清晰,是放高球的一大利器,而且無論是正反手,由於其容易製造旋轉的特性,只要不是搭配太硬的膠皮,於第二板時直接起板的上台率很高。
也同時因為其拍身硬朗的緣故,吞吐球時不會有拖泥帶水的感覺,外加其屬形變拍的關係,此拍的二速尾勁與反攻回擊球的能力,在所有拍子中,乃屬佼佼者,往往會讓你的對手大吃一驚。
於近台小球的處理上,由於水谷隼屬薄拍,小球很容易放得很精準,也容易在台內小球上動些手腳,如果您的技術過硬,可以像馬琳般在台內小球上製造各種千奇百怪的旋轉,來造成你的對手失誤。
如此說來,水谷豈非神拍一支,打遍拍界無敵手?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這個世界上,只存在著好拍,而沒有神拍,硬要說的話,只有神人的存在,而沒有神拍的存在。
水谷的優點,小弟認為,同時就是水谷的缺點。
第一,為了營造形變拍的特色,水谷的大芯較薄,換言之,如於己方主動進攻時,水谷雖能製造強烈的旋轉,卻不能製造強力的球質,在同樣水準的球友使用上,Amultart的球質會遠比水谷重(但二跳落桌後偏離度卻遠不如水谷),也因水谷大芯薄的關係,其拍於進攻時非常容易震手,攻擊力越強震得越嚴重,這也是小弟猜想,水谷隼的天花板效應並非是不夠高,而是震手感太過於嚴重,所以導致覺得天花板效應很低的緣故。
第二,由於水谷隼是形變拍系統的拍子,所以使用此拍的人,勢必需要以擺速來強化進功能力,可是水谷隼-市售版的標準重量為90g正負2g,據傳聞,水谷隼本人手上的那支同名球拍,重量僅重80g,這是水谷隼為強化擺速而對BTY所提出的要求,而重量在80g上下的水谷隼也不是買不到,只是需要單獨向BTY下訂單,也就是所謂的「特注」,而水谷特注的價格是31500元日幣,小弟認為,這並非大多數人所能接受的價格,所以水谷隼的使用者,勢必在自己的技術上,需對擺速此項單項技術特別用心。
而重量問題是否影響球的尾勁,小弟認為,在純木拍上,因慣性定律的關係,是有絕對性的影響的。但相對於BTY的新素材ZLC來說,小弟認為,反而沒有影響,使用ZLC素材的拍子,越輕越好,這樣業餘使用者的擺速,才能介由器材有所提升,小弟認為,ZLC的高硬度、高張力與高彈性,已經能忽略了純木球拍上重量所帶來的慣性能量,但如手感極為敏銳的球友,小弟認為,可能還是要考慮重量,畢竟這是先天物理定律。
以上為小弟前些日子來對於水谷隼的使用心得,以上所言乃是與比較拍以及測試膠皮比較出的綜合心得,僅為一家之言,受限於小弟的球技與表達能力,一些淺見僅供各位球友參考,若有所誤,盼望其他球友不嗇指教。
P.S:
小弟目前的配置為,底板-Amultart,正手膠皮-Sriver G3 黑 2.1mm,反手膠皮-Sriver-G3 FX 紅 2.1mm
[ 本帖最后由 Peter.Chen 于 2009-3-21 00:38 编辑 ]
上面写了那么多胶皮, 却欠闻名的T05, 又上面的胶皮当中, 那一款比较适合正反手?
学习,,顶一下。。。
不错, 顶下。
SI柄到底比ST柄好多少?
这个照片什么拍的??很牛逼~
写得很好,赞一个。
强贴留名 我的87克
si柄是不是就是侧过来装的co?
楼主最后确定用什么配置了么
小弟目前的最新配置是正手Sriver-G3,反手是Sriver-G3 FX
但是主戰拍已由水谷換成Amultart
[ 本帖最后由 Peter.Chen 于 2009-2-24 18:11 编辑 ]
回二樓,因為小弟自認無法駕馭Tenergy系統,所以不用T-05,目前正在等待T-64,看到貨時貼上膠皮後小弟是否能駕馭它
回六樓,微距照片乃是桂花田兄利用顯微照相機所攝,小弟並無此項設備與技術
回五樓與九樓,關於SI柄的部分,由於並非此文重點,所以小弟沒寫出來,小弟在Amultart的心得文中,有比較詳細的解釋
[ 本帖最后由 Peter.Chen 于 2009-2-24 18:1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