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过的板和套胶也不少了,有的拉球速度快,有的转,有的弧线高,有的弧线低平...经常看到二速贼的说法,二跳就是碰到对方台上的起跳过程,运行轨迹也叫第二弧线,可贼是什么意思呢?我用的比较好的弧圈板配狂飚3或2,可以让弧线低平碰到对放台后下扎迅速,我分析还是因为第一弧线低且球比较转的原因,这是不是叫贼啊?或者二速贼是什么意思呢?
我理解是这个意思
这是一个很酷的词,我理解为第一弧线和第二弧线差别比较大,不知道对不对
我理解就是第二弧线突然快速下扎,使对方不易找到高点.
對, 總次是低沉, 使對方難適應就是了。
弧圈球上台后都会有二次加速以及弧线的变化,有的跟第一弧线相比变化大,有的变化就小些.
给对手造成接球困难的当然是这两个弧线相对的差异变化越大越好,但是其中一种二跳弧线是非常"前拱",它会让对手接球时觉得被"顶住",做不全动作,但只要他还原迅速就不难对上点. 而另一种,也就是前面说的"快速下扎"的第二弧线则给对手的回击增加了更多的困难,对重心迎前的速度和引拍的适当幅度及出手的时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觉得只有这第二种才可称得上"贼". 从器材的角度来说,粘性胶皮配硬海绵或者较硬的底板相对更容易拉出这种较"贼"的第二弧线.
[ 本帖最后由 PenRBS 于 2008-2-14 15:28 编辑 ]
7楼正解
相比之下,我认为
七夹(硬五夹)拉的球相对叫“顶”,软五夹拉的球二跳叫“沉”
这个也有个适应过程,
我有个球友对软五夹拉的球适应了,对硬五夹拉的球及不适应,说硬五夹拉的球要“冲”
大巴 2跳就很贼 主要是胶皮高张力在起作用
还有41~42度22#的弧线也比较低沉 胶皮配好了 威胁大
看来大家的看法还不是很一致啊,也不知道谁先发明的"二跳贼"的说法的,呵呵
我的理解"賊"並非單指第二弧线下扎或是什麼
應該是泛指弧線或行進路線詭異
[ 本帖最后由 表哥到 于 2008-2-14 18:1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