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作为品控最为严格,产品线最为丰富的品牌,其产品的认可度及创新,都可以说达到了相当难以超越的高度。(笔者曾用150X带刻度的放大镜观察各品牌套胶海绵的厚度差别及测试精确到0.1g的套胶重量,蝴蝶品控第一) 然而,蝴蝶也并非万能,可以使所有人都满意。至少,目前国人的正手套胶,大多是不买蝴蝶的账的。当然,价格是一方面,然而,也有很多烧友一年进口球拍换好几块,反手顶级套胶用着,但正手就是放不下国产的粘性情结。
也许正是因为国人对粘性套胶阵地的死守,使得蝴蝶不得不考虑全球各地对产品的诉求,于是迈出了加强套胶旋转的第一步—— SPIN ART。严格来说,SPIN ART仍然属于涩性套胶,因为表面没有中式套胶的盖胶层,然而从其命名就可以看出蝴蝶对自己技术和产品的信心。spin是旋转,无可厚非,而ART在大多数英文语境里译为“艺术”,寓意此款套胶是一种制造旋转的艺术,而非工具。那么Spin art究竟与以前的蝴蝶套胶有多大区别呢?它又与国产套胶有哪些不同呢?
Spin art的胶皮是涩性的,然而其旋转却比经典的sriver,bryce等系列更能挂住球。以前感觉只中式套胶才能制造出特别旋转的“薄皮”式摩擦,Spin art也完全可以胜任。Spin art的胶皮底皮在蝴蝶的套胶中算中等偏厚的,胶皮硬度偏硬,颗粒的排布较密,齿粒短而细。这样就能够给胶皮提供更多的支撑,在较轻的受力时,发挥出更多胶皮的特色。
海绵方面,整体硬度算是蝴蝶套胶里较硬的,官方的数据是48度(大家所熟知的SRIVER-L在蝴蝶的硬度标准中仅为38度),橘红色,也是孔径较大时下最为流行的“蛋糕”类海绵。SPIN ART的手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较硬的海绵,毕竟摩擦力较强的胶皮与软海绵的搭配并不能充分发挥旋转的特长。在大力量的撞击式摩擦中,海绵提供了充分的支撑,使得SPIN ART不会像其他日套那样一下子透到板上,可以像国产套胶那样的发力打磨。
发球与接发球,SPIN ART的优势明显,毕竟用惯国产套胶的人是用硬海绵的弹性和胶皮的粘性瞬间制造旋转,摆短也是一样,完全不会担心用一贯的板型去搓球,会像以往的日套那样容易冒高,可以发力搓出比较转的球。而反带和对拉等环节,也可以相对的把板型压低点,发力用摩擦加撞击保证球的稳定性,这是与以往进口套胶所不同的。与国产套胶相比,最优势的当然是蝴蝶海绵的通透感,不会像国产套胶一样一定要有机胶水才能有些柔和的手感,这种通透感是蝴蝶海绵与生俱来的。在推挡的时候,速度明显快于国产套胶。然而在弧线方面,由于并不是盖胶层,软胶皮,薄底皮式的产品,二跳的下坠感也不像国产那么强烈。
从各方面的均衡性能来看,SPIN ART并未与国产粘性套胶靠的太近,但显然也离得不远。也许正是因为蝴蝶希望有艺术的气质,有粘性,有手感,有弹性,这也许是蝴蝶公司对于无机时代旋转型套胶的定义吧!
SPIN ART也许只是某个系列的开头,也许是厂家在试水,也许是在向国产的诉求靠拢,不管厂家的想法如何,如果您厌倦了国产套胶,希望增加一点手感和柔和,又不希望失去太多的旋转,也许SPIN ART是最为合适的进口套胶了!
从今日起,蝴蝶产品系列评测开始,每日一篇,明日预告:次高级与中端套胶的魅力—roundell,SRIVER G3,SRIVER G3 FX 海绵颗粒的对比图片晚上上传。 厂家对于产品的评测及定价,可以关注蝴蝶公司中国官网。 www.butterfly-china.com
坐等美图
感谢分享
不那么涩罢了,仍然没有盖胶。。
感谢分享,学习了,一直以为这套胶是蝴蝶推出的粘性套胶,最后还是涩套...
感谢分享!
对蝴蝶的新品不太熟悉,过来学习~
该顶!
学习,等明天继续看好文
感谢分享
福原爱正是用这块胶打正手···
国人还是国产的最适合
好贵的套胶
讲讲常用的蝴蝶套胶,价格,特点,还有底板。每天我都来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