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面形状的作用——小提琴的诞生(新鸟慎入)

来源网站:www.chinatt.com   发表时间:2011-02-16 10:50
第1楼

就在最近,我把手中的岸度炭烧OFF-改成了小提琴板面的,引发一片疑问。。。为神马我要把拍面有点近似水滴的炭烧改成小提琴呢?是为了减重还是?答案说来话长,且先看一篇2008年4月刊的《乒乓世界》中的一篇文章,文中讲述了各种拍面的受力情况。也就是受这篇毒文启发,很多DIY高手将自己的拍子改成了小提琴。。。
先说说传统标准板面,基本上大部分厂家使用的这种板面。板面近乎椭圆。而从上图看,标准板面受力后的形变呈中心向6个方向发散状,中间形变最大,而越靠近边缘则形变越小。而在使用过程中的直观感受就是板子甜区中间的弹性最大吃球最深。
上图是加大板面的受力情况。仅仅是尺寸的加大,却明显与标准板面不同了。中间的红色区域连成了一大片,而绿色区域也大大增加,这为削中反攻提供了良好条件,所以此板面的代表作是削球板如蝴蝶的松下浩二,还有斯蒂卡的OVERSIZE(OS)型号的拍子也是加大板面。然而加大板面带来的缺点是太重,所以市面上很少有CL-OS的了。 上图是加宽板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苹果板面。加宽的效果跟加大类似,只是甜区分成了左右两翼,板面也显得很短。这种板面的好处也是甜区大,应力分散,提高上台率,甚至对业余来说加强了控制,因为业余经常难以将球精确地控制在标准板面中间小小的甜区。以前岸度貌似很稀饭这种板面,CF系列都是苹果板面。还有DONIC对加宽板面也非常钟情,板面大多是150X157的,仅仅是几毫米的加宽,效果却非常明显。
以上是方型板面的受力图,日直都是采用这种板面。方板面甜区也非常大,为近台的推挡提供了较大余地。而与加宽板面不同的是,长方形的日直板面在靠近拍头处有个明显的红色区域,这就为退台后暴力弧圈提供了良好基础,想想柳承敏吧。。。 上图是水滴版面的受力情况,与以上各种为了加大甜区设计的板面恰恰相反,水滴板面的甜区灰常集中,受力明显不均。早期的尤拉有一个系列均采用了水滴板面。这种设计的好处是控制非常精准而且中间弹性非常大,当然你要打在甜区上。所以使用此版面的选手必须具备较高的水准,通过控制击球部位的不同分别施展不同的技术,打得好的话会是相当了得。
上图那如蝴蝶般翩翩起舞的图形正是传说中的小提琴板面,典型的代表是挺拔出的两款,分别为埃洛瓦和希拉设计。为了解释岸度小提琴的诞生故意将此图安排在水滴之后,两者反差非常大。小提琴板面的球拍受力非常均匀,除了边缘些打不到的地方其余基本都是绿色的甜区。应力最强的区域集中分布在两侧边缘和中部偏上,而在中心撞击处,却恰恰是一个应力减弱区。这种优雅的拍面形状造就了超强的吃球深度和诡异的均匀受力,为变态的不讲理打法提供了物理基础。 关于炭烧小提琴的诞生过程以及试打感受见二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17 21:02:57编辑过]

第2楼

 深了

第3楼

沙发抢走,楼主吃饭去了。。。 楼主吃晚饭回来了,看过一楼的文章大家应该明白楼主为何要折腾了,现在讲讲如何折腾。 第一步:测量划线 工具:直尺,三角尺,量角器,活动铅笔,橡皮 用三角尺和直尺定位,画出辅助线,在靠近边缘的地方要划得清晰点,其余的地方要像机械制图草稿时那样,淡得只有自己能看到。标好重要的位置后,用量角器划出一个弧线,正反面的弧线两点一线对齐后画上连线,这条连线非常重要。

第二步:打磨 工具:平头锉刀,半圆锉刀,砂纸 接下来就是打磨了。由于炭烧实在太硬,普通的木工刀很难处理,于是只好用锉刀慢慢挫掉了。先用平头锉刀初步锉,然后改用半圆锉刀。锉到还差不到1mm时改用砂纸。由于不是拍肩不会磨手,所以不必用细砂打磨。
第三步:贴套胶 工具:美工刀,滚胶棒,胶水 正手贴了NEO省狂3,反手贴的天罡3.由于是提琴板面,切胶时的确有点小难,但我用美工刀多模拟几次还是最终搞定了。总之,不太难。拍面弧线两处的宽度分别是148mm和145mm,长度157mm左右。贴胶正好大1mm为准。

初步上台试打感觉套胶应该还没打开,比较死硬。等多打几次可能就软了。而之前炭烧那种中心甜区的吃球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均匀的受力,弹击更爽了。。。无论打到那个位置,吃球都是一样潜,习惯标准板面的可能还需适应下。由于改得比较保守,没有敢磨太多,而板面本身比较偏向水滴,所以边缘处的依旧没有被甜区覆盖,总体像是水滴与提琴的混合。 弹性总体上升,可能是套胶的缘故。但是中远台底劲的确增强了,甚至比以前水滴还强,看来是纵向形变变大的缘故,鞭打更强力了。 最后在重量上底板仅减少0.8克,现在裸板重73.7克,总重169.3克。改小提琴不是用来减轻重量的,因为炭烧OFF-本身已经超轻了。上天罡3就是为了增重。总体依然很轻,但重心靠前,所以感觉跟副板173.0克的黑色力量差不多。以后就是主打这两块板子了~~~止烧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17 22:41:37编辑过]

第4楼

路过……

第5楼

学习了

第6楼

DIY帝

第7楼

首先外观上就更好看了,呵呵,如果性能上能更上一层楼真算是比较完美哦

第8楼

第一次DIY,不敢当。。。不久前就出现过一把单桧“木吉他”那位手工比我强多了。。。

第9楼

坐等楼主的试打报告

第10楼

长见识了。

第11楼

膜拜大神!!!

第12楼

看到了长知了

第13楼

名副其实的“破坏神”,

第14楼

说对了~我可是毁灭与破坏之神啊~~~

声明:此文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网站,爱乒乓网作为搜索引擎仅展示其快照,并非原始内容。若发现内容有所不妥,请尽快联系爱乒乓网撤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