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硬度和红双喜硬度的区别
现在的乒乓套胶市场上,比较直观的有两大技术参数,也就是:厚度和硬度。
厚度的标准市场上比较统一都是国际度量标准mm。
而硬度的标准就分两类了:一个是729的邵氏W,还有就是DHS的邵氏A。
这两种硬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 邵氏W:主要用于用于测定含有发泡剂制成的橡胶、塑料微孔材料硬度。 精确程度:±1度 测量厚度:10±0.5mm
由于此硬度压针直径为5mm,所以测试海绵这类相对于硬度不均匀的产品来说,受力面广,精确度较高,而其测试的数值也较“邵氏A”大。 邵氏A:适用于橡胶、塑料等科研单位、橡胶塑料制品的生产单位,能准确测出橡胶塑料标准试片的标准硬度 精确程度:±1度 测量厚度:6±0.5mm
此硬度计锥端直径只有0.8mm,其受力面小,要精确测试就要多次,在一块产品上选多个点,进行测试,得出平均值.
729与DHS基本换算明晰如下: 729 硬度范围为:反胶 40~48度 正胶35~40度 分为中软 中硬两种 反胶: 中软相当与40~44度之间 中硬相当于44~48度之间 DHS硬度范围为:反胶38~41度4个等级 对比如下: 729中软 邵氏W 43~44度 相当于 DHS 邵氏A 38度 729中硬 邵氏W 45~46度 相当于 DHS 邵氏A 39度 729中硬 邵氏W 46~47度 相当于 DHS 邵氏A 40度 “CI型硬度与“邵氏硬度”两者之间进行简单的换算是不够严谨的,因为这里同样不存在单纯的线性关系”(《乒乓世界》如是说)。 橡胶产品,性能指标其实都可以用同一个方法来测量,当然主要体现一个方面的东西。综合几个方法,就可以测量出全面的性能。工业产品也有类似海绵、胶皮这样类同的现象,如果没有科学的方法来测量性能,那里还会有人敢买厂家的产品? 最典型的,就象PVC也要有硬度,但各家的配方也很可能不同;比较完硬度,再比较一下密度,或者再测量一下材料的韧性,这才能综合地比较出材料的真实性能。 ——宁可相信科学,也不能相信手感,过于迷信手感已经是乒乓球迷玩器材过多的通病。 邵氏W的方法,测试的面积比较大,能求出海绵的平均反弹力,其实应该更科学一些。不同的厂家可能配方不同,这样密度不同会带来重量差异、成分不同反弹的反映就也会有差异; 各个厂家各说各好,无非是打球的人多有固定的手感,细微的差异就会被人为夸大。 就象日直所谓的力量大一样,其实是中直传统握法均与日直单面拉方式有异,握法不同,控球区和手感就不同。日直确实重心会略偏下一点,但中直如果用日直的握法,拉冲同样能有相近的发力效果。 测量标准不统一,国内市场肯定还会越来越乱。 测量标准也不能单一化,除了统一的硬度,密度指标,韧性指标也应该统一,这些也是影响打球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这些都能明确标准,那么球迷购买器材就明白多了。 象过去海绵颜色决定性能?海绵轻好还是重好?这些其实都是不科学的说法,海绵是保证反弹力的器材部件,关键是最后的反弹效果吧,大家不考究这一点,其他的当然是弄不清楚啦! 作为橡胶制品的一种,海绵的硬度是借助橡胶硬度计测出的.绝大部分乒乓专用海绵是用CI型硬度计来测定的,只有DHS用A型(邵氏硬度).C类与A类的区别在于,C类的探头为球状,A类为针尖状.这一区别的直接后果是,同样的标称硬度,红双喜海绵比其他海绵硬的多,标为45度甚至还不如DHS40度的硬,但两者间并不存在一个恒定的换算关系。在静力作用下测出的指标,与海绵的弹性和手感的软硬并无绝对的必然联系。实际使用的感受完全可以证明这一点:日本单片海绵与DHS海绵,即使在同样标准下硬度值相同,前者的手感常常更显柔和;最低档的廉价海棉与同硬度的日本炸弹1号海绵,后者在弹性上的表现必然更为出色。任何两种不同类型的海棉,即便厚度、硬度完全相同,弹性几乎不可能一致。
谢谢转载好文
谢谢分享。
学习了
感谢分享,送花~~
路过学习了
真够专业的,送花。
原来如此
感谢分享,收藏了
已阅。
谢谢分享
器材版的技术贴,先收藏后顶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