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评测]柔而不嫩,韧而不僵——729-08劲速ES试打报告

来源网站:www.chinatt.com   发表时间:2010-06-17 07:01
第1楼

试 打 人:鬼枪
球 龄:2年余
试打配置:底板yasaka YCA 正手729-08ES 47度 反手yasaka ZAP42-44度(灌)
原 配 置:底板yasaka YCA 正手狂三40度(灌) 反手yasaka ZAP42-44度(灌)
打 法:直拍横打快攻结合弧圈
技术构成:挑、搓、撇、拉、挡、弹、拧、撕 无机时代,速度至上;兼顾旋转,实为难得;再兼轻透软弹,则可视为精品。729-08劲速ES套胶,或可担此美誉。
一、套胶外观
头一次接到一块没有任何包装的胶皮,看来这块套胶不需要打底和真空包装。据说该套胶的海绵采用60B配方和全新的“ES”技术,通过特殊工艺在海绵内预置大量的能量粒子,对海绵微孔气囊效应贡献的弹性进行强力补充。从散放的情况来看,这种全新的能量粒子,是不会象气体一样挥发掉的,估计该套胶的无机性能一定会持久耐用。
1、颜色:胶皮为黑色,海绵为淡粉色,胶面细腻平整,初期感觉较为柔嫩;
2、厚度:海绵为2.1mm,套胶整体厚度为3.5mm;
3、海绵发泡:通过微距拍摄,可以看出海绵发泡均匀,整体比较密实;
4、胶皮:粘性,但不算强,可将乒乓球粘起,但时间不持久,估计出球速度会比较快;
5、重量:套胶的重量是我一直关心的敏感问题,以前配置YCA+狂三+ZAP为174.6克(因为我每次打完都撕下胶皮,所以拍照时为了方便未粘贴,不过胶水重量是不必参与重量比较的),这次试打只更换狂三,剪切后整体重量为171.0克(未粘贴),较以前配置竟然轻了3.6克!(由于灌胶缘故,原狂三附着一层胶层,故此数据不必用来准确定位2块套胶的重量)。套胶本身重量为62.3克,为了方便球友对比,我将ES套胶比照狂三剪切成八角,重量为60.3克,较狂三轻了1.0克。

6、胶皮与海绵的粘贴:将边角废料强行拉扯,发现粘贴非常牢靠,海绵和胶粒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7、度数:我试打的729-08ES为47度,按照729邵氏W与DHS 邵氏A的度数换算惯例,应与狂飙三40度相对应,但个人通过试打,感觉应该其硬度与狂三38、39度类似,有意购买的球友请留意换算尺度。
8、与狂三对比:通过微距拍摄可以发现,该套胶的胶粒距离与狂三基本差不多,但胶粒稍粗,胶皮比狂三稍厚,海绵比狂三薄,发泡情况稍有疏松。分析,该套胶与狂三相比,反弹力不错,容易透板,似乎更适合于快攻打法,在直接撞击球时稳定性应该会好些。
二、粘贴过程
1、刷胶。按照729公司“在使用有机胶水贴合时,海绵只需刷两遍胶水即可”的提示,在海绵上薄薄涂了两层有机胶水。刷胶过程中发现,海绵还是比较嗜胶的,第一遍胶水干透的时候,胶皮就已经明显拱起,第二遍干透的时候,胶皮已经中度拱起。
2、剪切。用刻刀剪切的,还好,最近刀法精进了些,结果还算马马虎虎吧。ES的海绵稍脆,建议购买此套胶的球友用剪刀或手术刀剪切。
三、试打感受
带着前期初步分析得出的印象,我利用3天近6小时的时间对该套胶进行了试打。试打过程中,仍与狂三进行反复对比,重复的撕下、贴上……,自己感受之余,也请对手留意旋转速度力量等变化。
1、手感:综合感觉就是柔和好控,落点有数。由于套胶整体的软弹,整体吃球感很好。在中等以上发力的时候,能清晰的感到球与套胶的接触点和打透套胶的感觉,大力击打有悦耳的金属声音。与狂三相比,发球、搓球和摆短无大差别,同样手感清晰,落点好控。正手台内挑打时,能清晰感到乒乓球陷入胶皮并甩出。但挡球容易下网,估计是马碳过硬而且偏重进攻,配在相对软弹的纯木底板上应该好一些。
2、速度:在挑、弹、攻等技术上,其出球速度不在狂三之下。在正手对攻练球时,询问球友我交替使用两块套胶攻出的球有何区别,结果是没发现任何差别。要知道狂三在来回的撕贴过程中,已经胀大到灌胶的效果!
3、旋转:胶面虽然不是很粘,但用来摩擦住球已经足够了。用打磨式技术来拉弧圈,旋转也丝毫不逊于狂三,整体弧线低平,2速有明显的下扎,尤其是拉冲下旋和连续拉冲、对拉中,表现出的结果颇令人满意,HS高张力涂层技术,有效抵消粘滞阻力所带来的能量衰减,连续性和稳定性非常好,个人感觉在狂三之上,类似天极三的稳定,偶尔拉个高吊,对手很容易冒高。
4、力量:最后一天试打的时候,跟球友练对拉。两个人站在远台疯狂的全力对冲,对手是蝴蝶王+狂三40度,他的自身发力也很不错。但我俩对拉时,他经常惊呼:太快了……当然,我以前用狂三的时候,也有类似时候出现,但众所周知,力量来自于底板+套胶+自身发力,套胶,无疑是重要因素之一。ES劲速套胶与狂三相比,同样有喷薄而出的感觉,但比灌胶后的狂三的澎湃感觉略逊一点。
5、灌胶前后对比。刚给海绵刷胶时,海绵看似非常嗜胶,在反复撕贴过程中,刷胶次数多达10次以上,胶皮已经卷曲,但前后三天的感觉并无差异,说明此套胶正如介绍中所说:“海绵无需灌胶不依赖有机胶水的溶胀性,胶水只起到贴合作用”,多次灌胶不会提升套胶的性能。 6、反手感觉:鉴于该套胶良好的稳定性,我把它贴在反手也进行了试打,正手是狂三。总体重量仍然很轻,因为当时没带相机和秤,无法称量及附图,大家见谅,原来的ZAP是44.2克(未贴满)。
与原反手的yasaka zap相比,柔和软弹仍是ES套胶的突出特点,吃球感清晰,容错性高,挡对方弧圈、发大力拉球时迸发出的金属声音,是以前反手从未有过的,很令人惊奇。为了节省篇幅,我简单概括一下:拧球的时候,有良好的吃球感觉,落点好控,成功率高;弹击时不需要过大的发力,球速就已经很快,而且对落点的掌控可谓得心应手;反撕相对容易,海绵本身柔软,弹性也很好,回球速度在ZAP之上;拉冲和起下旋尤其轻松,旋转更为强烈,对手常常冒高并从侧边出界。有感兴趣的球友可放在反手使用。
四、综合评价
该套胶柔中有刚,速度和旋转的完美结合是其最大的亮点。由于其独特的ES技术和HS技术,该套胶手感清晰,控制良好,在中近台、中台速度很快,出球干净利落,旋转不错,稳定性强,远台也不落下风。配在刚性较强的底板如碳素、纤维类底板上,可以在忠实反映力量的同时,增强球的旋转,也增加了球的威力。总体来讲,这是一块“扎实”的套胶。
五、几点建议
在该套胶已经几近完美的情况下,本着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宗旨,对厂家做两点建议:
1、鉴于该套胶在借力、远台方面的表现,建议海绵分2.1、2.2两种型号,进攻性选手、使用碳素底板的球友,可以尝试使用2.2海绵的套胶;
2、关于胶面。近几天试打活动颇多,撕下套胶后,为防止海绵部分接触,我将套胶顺序摆成一摞,也就是一块套胶的胶面压在另一块套胶的海绵上。结果发现,ES套胶的胶面也十分嗜胶……刚贴了3个小时左右,胶面就吸收了另一块海绵中的胶水,很容易就花了,着实另人心疼!但我的其余套胶,这样摞了很久,也没有出现这种状况,不知道729公司有没有这方面的技术来给类似我这样的“懒人”提供些方便 ,同时在此也提醒广大球友,这是一块值得爱护的珍品,大家不要犯我这样的懒惰错误……。。
六、结论
众所周知,灌胶后的狂三,在乒乓球界似乎已经成为一道难以比肩的“神品”,在有机时代,深受国手、专业、业余大多数球友的喜爱。随着无机时代的到来,各知名厂家纷纷改进技术,打底、内能、超粘等技术应运而生,催生了一批新型套胶,力求“不灌而灌”。而729-08劲速ES,无疑找到了准确的方向标,60B神秘配方的应用、全新的“ES”技术、高张力涂层HS技术,为这块套胶带来了强劲的速度、旋转和力量,虽然其在远台的表现略逊灌胶后的狂三,但通过其良好的稳定性及中近台、中台的优良表现,可以判断,这将是一块替代狂三的无机精品套胶。
特此报告,请大家审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17 16:16:11编辑过]

第2楼

鬼枪兄弟的文章,真是好,就是好,确实好。面面俱到咧

第3楼

我买!!多少银子?!!真的

第4楼

多谢天星兄弟提醒。。。以前我也垫过,还发过帖呢,只是最近弄来弄去的,图方便了……后悔死!

第5楼

对鬼枪兄的发球技术顶礼膜拜了,我一用涩性的就发不出回头了。。。

第6楼

只要你勤加练习,一定没问题的。

第7楼

原来的ZAP是44.2克 YCA+狂三+ZAP为174.6克 只更换狂三,剪切后整体重量为171.0克 得出 -8与狂3差3.6克 图片中729-8为43.3克 我把它贴在反手也进行了试打,正手是狂三。总体重量仍然很轻,因为当时没带相机和秤,无法称量及附图,大家见谅,可以得出这个重量为: YCA 83.5克 狂飙3 43.3+3.6=46.9 克 YCA+狂3+729-8ES 176.4 克

第8楼

鄙人也是...

第9楼

很详尽的试打报告,谢谢楼主分享..

第10楼

胶面花了……你不嫌弃我都不好意思……

第11楼

 多谢楼主分享!

第12楼

研究的很精,发球很转,佩服。请教适合正手的外套(无机)

第13楼

送花!!!楼主写得太好了,以后有机会写试打报告都来参考参考!!!

第14楼

鬼枪老弟的测评,偶来学习了。

声明:此文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网站,爱乒乓网作为搜索引擎仅展示其快照,并非原始内容。若发现内容有所不妥,请尽快联系爱乒乓网撤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