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的本质、木的品质”___三款红双喜天罡新品底板试打感受

来源网站:www.chinatt.com   发表时间:2010-06-26 12:09
第1楼

“碳的本质、木的品质”___三款红双喜天罡新品底板试打感受
ddsdcr   收到红双喜公司的三款无机底板已经多日了。近来事务繁忙,且连续到省内外公出,耽搁了试打报告的出炉。抱歉!
  这次,我试打的三款天罡新品底板(直板)分别是DM-C90、DM1000、DM-C01。官方的介绍如下:
  DM-C90:五木二碳七层结构,厚度5.7±0.1mm,直拍86±3g。
  DM1000:玻碳,碳素纤维混编七层结构,厚度5.7-6.3mm,重量83-89g。
  DM-C01:四木一碳五层结构,厚度6.5±0.1mm,直拍82±3g。
  我平时主要是直板横打的打法(也玩横板),一般是喜欢薄一点儿的底板。看到官方的上述介绍,感觉DM-C01有点厚,本想申请横板试打,但因联系已晚,所以,收到的都是直板。
  这三块底板的其它参数为:(cm)
C01 C90 MD1000
  全长 24.5 24.5 24.6
  板长 16.4 16.5 16.3
  板宽 15.1 15.1 15.1
  柄头宽 3.3 3.3 3.3
  柄头厚 2.6 2.4 2.5
  
  试打配胶:
  正手:新亚萨卡ZAP、新塞维卡TURBO、39°狂三、TSP Xs套胶。
  反手:蝴蝶Flextra、银河木星、拍里奥霸道、 世奥得2000F反手专用套胶。
  以上套胶在每天的试打之后,都要轮换重新粘贴,以求均衡的感受。
  
  由于发帖较迟,试打团队的其他试打员都已经从每个底板和单个技术动作角度详谈了测评感受和体会。为避免雷同,我另辟蹊径,从底板的特性角度来谈谈我的使用感受。
  试打三款底板至今,应该说,感受还是比较深的。最大的感受就是,含碳的底板居然可以颠覆硬而弹的概念,将手感调整到不发死的境界,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我用过的碳板大概有:蝴蝶王、轻型蝴蝶王、红黑7.6碳王、钛5.4、十木九碳、V-2红芳碳、无机龙黄菠萝底板等。
  不知各位是否有这种感觉,就是以往的碳板除了底劲十足外,再就是较硬,形变很小,基本都是硬而弹类型的,几乎没有震颤感,含球时间也很短。虽然冲击力十足,但也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对技术的要求很高。碳板的控球时间短,手上的调节时间不够用,容易导致技术动作不到位,回球失误率增加。所以,我在以往的试打测评里曾经说,用碳板打球,需配软而弹的外套。配国套,如果发力不好的话,往往不易打透碳板,无法体会依靠自身发力击球的感觉,那就完全依赖底板的力量了(大家都明白“软板练技术”的道理吧)。我也曾建议相关的器材厂家,应适当减少大芯的厚度,将减轻的重量用于加大拍面,以适当增加底板的形变。否则,硬板的配胶会让我们左右为难:配国套,手感发死;配外套,价格偏高。
  在这次试打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用纯木底板来打球,基本是使用硬五夹底板,为的是练习自身的发力。试打红双喜天罡三款新品碳板以来,可以说,手上几乎没有多大的陌生感。
  
  这三块碳板不同于纯木底板主要在于,碳纤维的加入,结合底板的形变,形成了强大的弹簧式的冲力,出球澎湃有力,强劲射向对方的球台。底板的弹簧压缩感和出球的喷发感较强,感觉非常有力量。坚挺的手感带来的是中远台击球力量的加强,底劲明显超越纯木底板,保持了碳板出球轻快、毫不费力的特性。一些五夹底板的震颤感很大,相比较而言,天罡新款底板的震颤感不是那么强烈,手感更加扎实、清晰。
  这三块碳板类似于纯木底板的共同特点就是:虽为碳板,但底板不硬,有良好的形变和类似纯木底板的震颤感,含球时间明显比别的碳板长,吃球深一些,接近于纯木底板。DM-C90、DM1000的震颤感,表现的更加明显,而DM-C01虽厚但手感柔和。这些特性都是只有在纯木底板上才能找到的手感,是以往的碳板所不具备的品质。使用这种底板,会使我们从纯木底板过渡到碳板上,手感的跨度和技术的难度缩小不少。
  以上这些,就是我说的“碳的本质、木的品质”之所在!
  如果让我来选购这三块底板,我会做如下选择:
  1、我会选择DM-C90的速度和力量。DM-C90的攻球力量大,速度较快,弧线略低,有冲击力,但也容易导致回球下网或出台。推挡的借力较好。横打的加力打性能优良。这是三款里我最中意的一款。
  2、我会选择DM1000的中庸,失误不多的特点。DM1000是一款可拉可打的弧圈型底板,拉球的旋转好于DM-C90,上台率高,落点易控,横打的反手起下旋也比DM-C90要好一些。推挡稳定,挡弧圈的能力不错。但我不喜欢它的拍柄样式。
  3、我会选择DM-C01柔和的手感。相比上面两款而言,几乎感觉不到碳的存在。它的震颤感在三款里最小,估计是底板较厚的原因。这款底板用于练习基本功,失误较少,连续性较好。对攻回合多,搓球落点易控,拉球的手感虽与纯木差不多,但其底劲好于纯木底板。但我不喜欢它的厚度,横打太累了。   或许每块底板会有差异,不便于单体对比。但如果非要做出对比不可,个人感觉,是不是如下这样的感受,请用过的球友指正:
  速度及力量:DM-C90>DM1000>DM-C01。
  旋转:DM-C90<DM1000<DM-C01。
  控制:DM-C90<DM1000<DM-C01。
  对比上述数据,做出您的选择,我想,不会是很难的一件事儿吧?!
  喜欢快攻结合弧圈型打法的,就选择DM-C90吧;喜欢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的,可以选择DM1000;喜欢依靠自身发力并以基本功练习为主的,DM-C01,非它莫属。这是我对您的建议。
  当然,三款底板也有其不足之处。例如,相对于其它碳板而言,由于有了比一般碳板较明显的震颤感,反映出这三块底板的甜区要相对小一些,而且,我感到好像三块底板的重心都略靠前。另外,DM-C01的厚度对于打正胶的球友来说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但对于横打的球友来说,就是考验手腕力量的时候到了。
  另外,我对这次新品的命名有些不解。为什么不用汉字来标明底板的名称,而是用英文加数字的形式来命名呢?这不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蝴蝶王”、“光微子”、“小提琴”、“木吉他”、“红黑碳王”、“铝管王”、“马软碳”等等这些老外的底板,我们耳熟能详。为什么我们自己的器材就不能起个响亮的名字呢?!
  这次推出的新款系列碳板,延续了“天罡”系列底板,或许是为了使我们在“碳”时代里找回纯木的手感,续写曾经的经典辉煌。经过试打,我感到,其“碳的本质、木的品质”是让我比较满意的地方。
  心仪,为了对红双喜那一份情缘的继续!
  心动,为自如驾驭新款天罡的那份快意!
  
  孜孜以求的探寻和尝试,是器材爱好者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对于烧器材而言,这也许是一件奢侈品;但对于找到了更加趁手的乒器来说,相信这就是一件必需品了。技术总是从手感的建立开始的。手感来源于对器材的感受。不断试验,找寻手感,或许是器材与技术完美结合的一条必然途径。君不见,许多痴迷的球友都已踏上了私人定制的“发烧”之旅。无机时代,各器材厂家也在不断研制、推出新品,就连红双喜老大也来尝试“碳”的滋味了。我们是否可以说,纯木时代将要没落,“碳”时代已经来临?
  无机时代,谁将主宰、称雄这个“碳纤王国”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2楼

好文!

第3楼

很好的评测,欣赏了,谢谢分享

第4楼

文章精彩,微距与LPZ版主也有得一拼,呵呵,送花了

第5楼

楼主文笔好!娓娓道来言之有物,读后令人如沐春风获益良多。

第6楼

多谢分享

第7楼

哈,和我一样喜欢C90 它的震颤感加上强大的攻击性确实令人喜欢

第8楼

多谢分享,送花支持

第9楼

等我的到了,写一文章发上来

第10楼

感谢分享了 送花

第11楼

楼主直板横板都能打啊!全能型的。佩服!

第12楼

DDSDCR前辈好文采!学习了!

第13楼

特点突出 写到不错!图像很清晰!

第14楼

好文、好图、好测评。欣赏了送花

第15楼

文质兼美~欣赏了

声明:此文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网站,爱乒乓网作为搜索引擎仅展示其快照,并非原始内容。若发现内容有所不妥,请尽快联系爱乒乓网撤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