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的惊喜——三维齿轮套胶试打报告
首先感谢三维公司、博乒网以及各位版主给我提供的这次试打机会,作为新人,初次写器材评测,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三维齿轮套胶之印象篇
套胶是1月25号下午收到的,真空包装的袋子正反各有一个透明窗口,可以看见胶皮颜色和具体参数,我这块是红色,邵氏38度的。剪开看外观不错,胶皮晶莹剔透,海绵柔韧细密,整体弹性很好,弯曲后一松手就恢复平整。胶皮不粘,粘不住乒乓球,但摩擦系数非常高,用乒乓球在胶皮表面蹭,很小的压力就拉不动了。就是橡胶味比较大,有点像早期的狂飙套胶味道,赶紧放到凉台上散散味。 晚上拿进屋就没有什么味了,于是取底板H----WN,撕去正面的狂飙三39度,留下反手的39度天极3,然后套胶、底板各刷两遍樱花有机胶水,晾干后贴上。贴好后就准备下刀子,这时突然想起有网友在标靶套胶评测中说,标靶海绵不容易切割整齐,不知齿轮海绵是不是也一样,于是就用裁纸刀先在套胶角上割了一下,果然,海绵韧度很大,不容易割齐,最后还是上剪刀解决,剪起来还是很容易的,虽比不上专业店的,但自己看着还满意了。 剪下的套胶也不能扔,还得研究一下。于是剪下一小块套胶用电熨斗加热,把胶皮海绵分开。胶粒是圆柱形的,纵向排列,和狂飙、F1一样。一般纵向排列的适合拉球,横向排列的适合攻球,如729胶皮就是横向的。胶皮、海绵的牵拉性能都不错,我试了一下,胶皮海绵都是1厘米宽、4厘米长,我使最大劲拉,胶皮拉到8厘米长、海绵拉到6 厘米,竟然都没有拉断。看胶皮挺厚的,海绵好像有点薄,拿游标卡尺量了一下,胶皮厚度1.8mm,海绵2.05mm。与其他套胶对比了一下,999胶皮1.6mm,狂飙胶皮1.7mm,729胶皮1.7mm,。另外狂飙海绵2.2mm,729精品海绵2.1mm。 贴之前测了一下套胶重量,未剪带膜63克,心里有点嘀咕,是不是重了点?因为我的几块底板都是90克以上,所以特别在意套胶重量。最后又测了一下剪后重量——先测一下撕下一面套胶的底板重量,等贴好剪齐再测一下总重量,二者相减即为套胶剪后重量,46克,非常理想!比狂飙套胶轻,一般狂飙横拍板面大小都是50克左右。我是横拍,剪后套胶大小为15.1x15.7mm,标准板面,.如果配直拍还会更轻。套胶的重量也是其重要的质量因素之一,外套都比较轻,国套有些用着不错,但就是因为太重,让人不得不割爱,比如霸道套胶。
三维齿轮套胶之感觉篇
到今天已经试打了4天9个多小时了,感觉就两个字——惊喜!出乎预料的惊喜!我本来准备下周再写报告,现在实在等不及了!各种感觉蕴于心中,必须赶紧写出来才痛快!
齿轮套胶给我的第一个惊喜是吃球咬球的感觉,那是相当的清晰,用中等力量拉球就可以感觉到胶皮被横向拉开,套胶和球紧紧的拧在一起。也让球友试拉了一下,球友也是同样感觉,用他的话说,这个套胶就好像有一个小手把球拽起来,想怎么拽就怎么拽。 国产涩套我打过国套、焦点、729—40和爱博的,虽然这些套胶也有吃球感觉,但那种感觉要么比较模糊,要么就是球咬的比较松,感觉套胶支撑力不够。而齿轮套胶的吃球球咬的很实,同时套胶良好的牵拉性能则提供了足够的支撑力。外套我打过F1、el、450等,齿轮套胶吃球的感觉和F1差不多。 第二个惊喜是齿轮制造、控制弧线的能力。由于齿轮套胶良好的吃球性能,所以可以随意的控制拉球的第一弧线,高低长短应手而得,用我的球友的话说,就有点像拉皮筋或是抻面条的感觉。同时由于旋转强烈,第二弧线下扎非常明显。 第三个惊喜是齿轮套胶的容错率非常高,动作差不多就能上台,可以非常放松的连续拉上几十板。在连续拉中,我有意倒板用反面的39度天极3试着对比一下,还是相同的动作,球立即就下网了,后来又反复试了几次,都是同样结果。然后又反过来试,先用天极3拉,再倒板用齿轮拉,却没有失误,只是弧线高了点。我是两面弧圈打法,拉多于打,注重相持打落点。所以齿轮套胶的容错率让我非常满意。
第四个惊喜是齿轮套胶的速度,用打磨结合的方式发力一冲,一速非常快,球落台不跳起,直接贴着台面平着飞出去。当然比起F1稍差些,但比我用过的国产涩套好多了。前几天为体会、磨合,都是以练球为主,今天觉得磨合的差不多了,于是挨个找人PK,主要体会发力冲的感觉,所以不管接发还是发抢,基本球出台就上手,冲的对手没有办法,他们都说球速比以前用狂飙的时候快多了,实在不好防。他们觉得我肯定换外套了,拿过拍子一看,竟然是没有听说过的三维齿轮,连连大呼意外。三维的专家说,齿轮主要是为配碳板设计的,我准备下周贴在普碳上试试,球速应该更快一些。我体会齿轮应该与形变较小的底板相配才合适,如硬5夹、硬7夹、纤维板等,因为更容易透板,可以发挥齿轮的速度;如果配形变较大的底板,如oc、ye,可能就不合适了,不容易透板,打不出速度。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惊喜外,其实最大的惊喜还是国产乒乓球品牌的崛起。以前我是典型的崇洋媚外,器材基本都烧的进口货,心里老觉得拿着一块银河球拍进球馆,都不好意思和人家打招呼!这回被三维齿轮彻底教育了一下,我现在也算是中了三维的“毒”了!我现在比较关心齿轮套胶的效果能持续多长时间,以前用过的国产涩套常常没有多长时间就没有摩擦力了,成了防弧胶了!如果齿轮套胶的效果能持续时间比较长,我是肯定要再烧的了! 有点写跑题了,赶紧再说说其它测评情况。我原来正手贴的是狂飙3——39度,换到齿轮38度非常顺利,不需太大适应、调整,很快就能上手,搓球摆短都没有问题,发球也很转,可能因为齿轮的海绵是韧性的,和运海海绵很接近,不像其它涩性套胶的海绵多为软弹,从狂飙系套胶换过来小球很难适应。齿轮的攻球、弹击、扣杀都很爽,声音清脆,透板容易,持球扎实,可能是因为齿轮海绵比较薄,又是内能的关系。不像狂飙,不灌胶就感觉肉肉的,击打老觉得不扎实,控制不好出球方向。 说了半天优点,再鸡蛋里面挑骨头说说缺点。感觉齿轮套胶的商标处有点磨手,主要是贴在正手反手拉时磨拇指,而以前用其他套胶从没有这个问题。仔细一看是因为字体的棱角太过分明,刀斩斧齐的,而其他套胶的棱角都是圆滑的。本来想用砂纸磨一下,但看着挺漂亮的东西没好下手,只好在拇指上贴块胶布对付了。 另外三维公司关于齿轮套胶的宣传中“轨迹修正技术、轨迹修正能力、齿轮咬合”等说法,我刚开始看到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用过以后觉得应该说的就是弧线调节能力和吃球、咬球能力,似乎宣传语应该尽可能使用大家都能明白的话,那样效果会更好。 以上均属个人体会,仅供参考。
感谢楼主分享试打体会。
多谢楼主的用心评测。送花一朵
看了心动,藏龙坏掉了,就换齿轮试试。银河Y3应该配得上这块胶皮吧?
看了这篇评测就能够起人得购买欲望,学习。谢谢
很详细的试打报告,先顶后看。送花。
谢谢!只要是国涩都感兴趣,外涩买不起。
银河Y3虽然有碳层,但很薄吧?看是全面性底板,偏软,如果用齿轮,可以用39度的。
看着楼主的精彩测评心痒啊,我的试打齿轮在路上了,着急啊
学习,学习、
发烧了 幸好我也是试打人员中
看来很合适楼主,谢谢写出认真的体会。
蚕豆老兄球技过人,器材理解也细致入微,评测报告更是全面客观,向你学习了! 希望三维能借此次试打东风,乘势而上,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中毒啦!不过齿轮套胶很便宜,而且烧了也绝对不会后悔!不像新狂飙竟然一要就是400、500的,咱们烧了也不可能一下就长4、5个球!但这两天球友都说我换齿轮后至少长了1、2个球,我想主要是齿轮套胶的高容错率的帮助,比赛时无谓失误大大减少,有些不该上台的球竟然也上了!而且齿轮套胶的高容错率也给了我信心,什么球都敢于上手、敢于发力,自然得分能力就好多了。说实话,我还从来没有用过容错率这么高的套胶!当然我的底板H--WN脱胎于P500,也是高容错率的拍子,但以前用狂飙、天极的时候就没有体现出来。,这次与齿轮套胶相配,可谓是天作之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