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挺拔软防弧试打报告(初步)

来源网站:www.chinatt.com   发表时间:2009-03-07 15:02
第1楼

[原创]挺拔软防弧试打报告(初步) 昨天晚上到俱乐部打球,带上了白天粘贴好了的“挺拔外星人防守型软防弧”的主打拍子,试打。刚到时,人还不少,谁料,等我换好了衣服,做完准备运动后,他们八个人一下子走掉了七个,剩下一位水平很低的老头。问他们上哪儿,说是去打保龄球,还问我去不去。我说,我来是打乒乓球的,不去。可是,剩下这位老头,水平太低,叫我如何试拍?幸好差不多九点时,推门进来了一位球友,和我同一个队,他比我低两级,但却互有胜负,原因是打得太多了,双方的球路都非常熟。 这位球友右手横拍,正反反长,因为他低我两级,一旦记分比赛赢了我一次,便会唠叨很久,直到下一次输给我为止,所以,我每次与他打球时,都会不停地告诫自己:一定要赢他,堵住他的嘴巴。之前我输给他的原因,主要是吃他的发球,让他先上手,处于被动:他惯常站在反手位,以正手变换着拍面发出急下旋球到我的反手,偶尔发一个正手的近网短球。我的反手挑打不过关,只能轻档,回球后,不管高低,他都发力抢拉,这样使我失分不少。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一定要制止他发球抢拉的战术,于是,我在接发球是便有意站得更偏向反手位一点,他再发这样的球,我就后退半步,侧身用正手接发球强攻,虽然不是每次都得逞,但至少遏制了他这种战胜我的主要战术,但赢得很辛苦,比分也很接近,常常是在决胜局以两分之差险胜,打完后大汗淋漓。 但昨晚与他打,情况和以前完全不同,我很轻松地将其5:0拿下,他打得好像有点无所适从,失误连连。经过昨晚的试打,对于这款挺拔软防弧,我有这样的体会:这款套胶兼有长胶和防弧的特点,但比长胶好控制的多,击到对方台面上的球较飘忽,且下沉明显;容错性良好。因为其海绵的硬度只有25度,弹性较差,所以,动作要比打804大一点、手势要前伸一点,无论是搓球,挑打,都需要多用点力气。昨晚,对对方惯用的发球,我要么轻挑一板,要么轻档一下,他都不容易起板,因为球很飘,且沉,至于他攻过来的球被我档回之后,他再拉,往往拉空,就像慢了半拍一样,这是球飘、沉之故。另外,我非常欣赏这款套胶的容错性,对方搓过来的球,不管是否出台,我都可以挑打,命中率很高,不易出界。虽然球速较慢,但球的飘、沉令对方难以处理,我可以正反手继续挑打,直至有机会再重扣,这样的相持球,我以前是打不出来的——以主动的打法牵制对手。 上面我述说了这款套胶的很多好处,对于我来说,是不是很完美呢?且慢。昨晚才与一个球友试打过,还不能下这样的结论,还要多和几个人,特别是水平较高的人过招后才能确定,而最重要的,还要经过正规比赛的检验,所以,我在此帖的题目后面加上了一个括号,里面敲了“初步”二字。对于这篇帖子来说,我自己还会回帖,继续向大家报告进一步的体会。

第2楼

套胶多少钱?

第3楼

楼主好文! 在下横板正反反防,打防弧二年半了,最早用的是804,后换成福合777硬防弧(厚薄两种都用过),目前也打算试一下软防弧,已经向福合厂定购了福合软防弧套胶。 打防弧的太少了,握个手,以后多交流。 另外请问一下: 你的外星人软防弧的厚度是1.5还是2.0的?其硬度我记得是28,你说是25?价格多少? 防弧胶的性能越接近“一点不转,毫无弹性”的理想状态越佳。如果以100分为满分,你认为外星人(软)可打几分?

第4楼

感谢分享! 可有图?

第5楼

海绵软的话,即使回的球沉,我想速度也慢,高手可以有较充足的时间引拍直接拉回去

第6楼

“挺拔外星人防守型软防弧”? 没用过,不过名字挺剽悍的,赞个。

第7楼

高手不惧怕任何“怪”板材。

第8楼

不错!写的很好 我周围还是还没有人用防弧了

第9楼

对手要是高手的话,你不用防弧也是死路一条!

第10楼

这款防护我用过,感觉还是不太习惯。还是用长胶吧。 有人很推崇防弧打法。防弧确实有些克长胶。

第11楼

包装上印着是:Tibhar ELLEN (DEF),括弧里的文字意思是“防守”。

第12楼

老哥莫不是小鱼儿那边的老青蛙球友?

第13楼

说得对!

第14楼

昨天(星期天)下午再次去俱乐部试拍,来的人很多,还有三位高手。先和第一位高手打,此人水平很高,曾有法国国家排名,一般来说我是不愿意和他打的,因为必输无疑,他不太认真地打,就能赢我,但我为了试拍,便答应了他。结果,我1:3负,赢得那一局是12:10。这个结果告诉我们,无论怎么怪的器材,对于高手来说,都是没有用的,但我居然赢了他一局,虽然带有点侥幸成分,但在记分的过程中,他稍不注意,便吃了我的这款软防弧的亏。第二位是米歇尔,四十多岁,正反反长,比我高一个级别,我和他也是经常记分打比赛,双方的球路都很熟悉,我输多胜少,水平约是4、6开。昨天的比赛他3:2赢了我,但赢我的三局里,有两局分别是13:11和15:13,而我赢他的两局,他只分别拿到6分和7分。第三位对手是米歇尔十二岁的儿子,别看他年纪小小,却是他这个年龄段的“大巴黎”地区代表队的成员,他刚和那位第一高手打了一场,正顺手着呢,我0:3告负,其中第三局我10:6领先,竟被他翻盘15:13拿下,他高兴地向他爸爸报告战果。而在此之前,他从来没赢过我,每次输了,都气得嘴巴嘟起来,估计对我有点“年龄歧视”。后来还与两位水平比我低一点的球友打了,均是3:2获胜。共打了五场,蛮累。 经过昨日的第二次试拍,使我对这款挺拔软防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第一,上面已经说过了,“怪板材”对于高手来说不起任何作用,他稍微调整一下手型,便照样将你杀个落花流水;第二,软防弧的弹性远不如804,每次击球都要比以前用力(与804比较);第三,如能相持,有些对手接不了第三板,甚至第二板,因为回球下沉,不往前走;第四,防对方击打(扣球、前冲弧圈)防不住,推球时没有弧度,直接出界,只能档,而这样就给了对方机会;第五,虽然防守高吊弧圈还可以,但击打高吊弧圈的效果不太理想(以前用804时,可是一打一个准);第六,用力扣杀较低的下旋球蛮好,可是,半高的机会球却常常扣杀失误,出界的偏多。第七,昨天的台内挑打没有第一次试拍时顺利,多数挑出界外。 以上是我对这款挺拔软防弧的再认识,初步结论是利弊均有,便在“退堂鼓”上敲了两下鼓点,但我又想,一块新的套胶,没有一点时间来适应,不能妄下结论,坚持一段时间,特别是用以参加比赛,再看最终的结果——烧还是不烧。

声明:此文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网站,爱乒乓网作为搜索引擎仅展示其快照,并非原始内容。若发现内容有所不妥,请尽快联系爱乒乓网撤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