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手YEO时候,正手配39度的天极2 ,用了一个多月,感觉不是很好,换了狂飙3-39度。 灌胶后的狂飙3这个好用啊! 判断准确的半出台下旋一样可以暴冲。 近台控制、劈长、摆短、挑打都得心应手, 最出色的是中台的连续拉, 一速虽然略慢,但发力拉时候,二速下扎明显,表现甚佳,球着台后几乎不跳平直加速出去! 如果对方推挡,我中台的连续拉几乎都最终获胜, 中远台的对拉,因狂飙3诡异的第二速也很占优势。 狂飙3在YEO上略显不足的是击打, 有一定的天花板效应, 不论中台还是近台。 这几天突然感觉拉球经常擦网甚至下网,开始有些莫名其妙, 直到看到发力拉的一个球竟然毫无弧线平直撞到网的中部, 仔细看球拍才找到原因: 狂飙3胶皮中间偏上经常接触球的区域已经隐约可见胶粒, 那区域胶皮已经毫无粘性了。 于是想起了那闲置的天极2-39度。 闷胶十分钟后,再次贴上天极2,感觉比最初使用好了一些, 应该是因为半年多来基本已经熟悉了YEO性能的原因。 慢慢打下去,感觉到了天极2与狂飙3的不同: 拉弧圈一速比狂飙3快了很多,但二速没有狂飙明显加速的感觉, 且拉弧圈要比用狂飙3要用力,不然会下网, 拉球容错性不及狂飙3, 尤其是中台连续拉的时候, 由于其速度较狂飙3快,对方回球自然会快, 且拉弧圈得板板发力, 中台弧圈连续性明显不如狂飙3, 拉球的旋转也不如狂飙强烈。 最令人头疼的是近台的控制, 搓、摆极容易冒高。 天极2唯一的亮点是击打, 中、近台击打,明显能感到透板, 较狂飙3比,天极2击打速度快、力量大。 经过试打比较,最后得到如下结论: 狂飙3适合以弧快为主要技术打法的球手; 天极2适合以快弧为主要技术打法的球手。 个人感受,仅供参考。 =============================== 昨天试打天极2感觉不太理想, 担心是否闲置时间太长的缘故, 昨晚下班前刷足了胶水,闷了一晚上。 今早开封,晾干,又闷了一次, 中午揭开,海绵略大了一圈,再贴到YEO上,继续试打。 和昨天的感觉差不多,感觉天极2灌胶与否区别不大, 至少没有狂飙灌胶前后的强烈差异, 制造旋转的能力及弧圈容错能力的确不如狂飙3, 以前擅长的挑打,竟然一个没有上台,均直接挑出了台。 结合这两天的试打,感觉两款套胶的差别还是在海绵上, 狂飙3持球能力强,发力拉球有先“吃”进去,而后“喷”出的感觉, 因而中台连续拉稳定性好、第二跳下扎明显, 由于持球时间长,挑打准确性高、后劲大。 相比下,天极2胜出在力量与速度上, 触球后脱板速度快、力量大,因而容错性差, 如果连续拉弧圈,得板板发力,动作不能变形,相当耗费体力, 不过用其打起突击,效果的确好, 经常给对方出其不意的一击,使对方猝不及防。 试打后,更能理解马琳在场上的技术动作了: 快速前跳压低板型的暴挑、全力侧身不计后果的博命暴冲、 中台对拉的拼命迎前、大拉手的发力反拉。。。。。。 难怪他打球那么拼命! 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1 1:27:14编辑过]
写的不错。
容易冒高和天极2弹性稍强有关吧,板形要调整。LZ打了多久狂3就把粘性打没啦?
认同楼主的感受!
但应该天极系列是比狂飙系列加强了控制的。
听说天极3比较好啊。
我用的天级III感觉发力非常舒服! 拉球没狂III转
我就是用的天极2 很同意LZ关于击打的评价,而且确实透板,我打了几年球,终于在自己的板子上找到这种感觉了
比较认同
天极二的控制应该不错啊,楼主再适应一段时间看看
天极Ⅲ如何?
注:续打报告编入顶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1 1:28:06编辑过]
天极三,我正反手都用,有三个月了,感觉慢,挺慢的,现在要经常练习徒手摆臂的力量和速度去祢补,不过真的挺透板,最喜欢近台暴挑,即使不是很好命中
写得真好 顶
哪天搞块试试
无机时代,729-08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