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用:Rino的作品
SARDIUS值得付出时间去了解
近半个月重新启用了BUTTERFLY SARDIUS,经过这段时间的逐渐适应并重
新搭配胶皮组合后,我对这块板有了深入一些的了解。尽管很难简单地断言它是
极品或是垃圾,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它是一块很有特点也很有个性
的球拍,从最低限度来说,SARDIUS绝对不是一块平庸的底板。
先说它的快攻性能,这应该是SARDIUS的强项。在世界的知名的选手中,至
少有两个人是用这种底板--李佳薇和黄文冠,而这两人恰好又都是快攻型打
法,要知道快攻手对底板的挑剔程度比其他打法的人要更胜一筹,而他们作出相
同的选择,相信这并不完全是一种巧合。而本人在实际使用中,也体会到SAR在
快攻中的优异表现,它的撞击时手感很脆,球也决不会在底板上作过多的停留,
而这一点也是很多软板常常让我感到不满的地方,在攻球时,球往往有停在板上
的那种拖泥带水的感觉,而它直接的后果是,击球的球会发飘,并且失误不少,
而SARDIUS则完全不用担心这种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它的手感相当清晰,因此
尽管攻球时球脱拍的速度很快,但却并不会有一碰就飞、根本无法掌握轻重的感
觉。上面这两个优点在一般的攻球时可能并不突出,但是在处理有一些来球,比
方说挑或拨下旋球以及近网短球时,才能真正体现优越性,不仅稳定性提高不
少,而且在稳定性提高的基础上,还可以放胆主动提高处理回球的质量,有时回
球质量的这一点点提高还真是会占不少便宜。
接着说它的控制。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它和我过去用的CLIPPER WOOD有一
些相似之处,即刚开始时觉得难控,渐渐习惯后觉得并不难控,难控是因为它们
的弹性非常大,球脱板很快,因此稍不小心就会飞;但与此同时它们的手感又相
当清晰(对于手感,我的定义是第一能忠实地反应来球的力量,第二是能忠实地
传递自身每一次发力程度的细微变化),因此只要能熟练驾驭,那么SARDIUS的
小路球并不会让人失望。
对于它的控制能力,我在不久前谈到的感受中说觉得SARDIUS的“小
球”和“中球”较好,而现在的感觉还是如此,相对来说我用这块板摆短的效果
尚可,但是搓长球却常常会出界,尤其是加力的劈长时,这里面可能有习惯方面
的问题,因为过去使用软板时我在搓长球时手腕里的加力比较厉害,而SARDIUS
和软板相比毕竟是一块很弹的底板。
再次是防守,在开始用时我也想当然地认为这么弹的板防守一定很烂,可是
实际上不然。和我用过的一些软板,甚至和CLIPPER WOOD相比,SARDIUS的
长处在于它本身的刚度很大,当来球的力量很重的时候,软板的拍头往往会产生
一定的形变,这一点JOOLA K5表现得最为突出,刚用过SARDIUS忽然换成K5时
觉得它整个拍头都在晃,正好击中球拍的SWEAT ZONE还好,如果偏一点,那
么回球的方向控制上就要大打折扣了,而SARDIUS这种变形就小得多,因此软板
的这一缺点在它身上就几乎不存在。此外,这块板良好的手感同样也对防守有所
帮助。
最后要说说它的弧圈球。在一开始我觉得这块板“大球”也即充分发力拉冲
弧圈时表现得相当平庸,但后来发现这和当时用的胶皮TANGO METALLIC有
关,当然这不是说那块胶皮烂,可事实证明,SARDIUS是相当挑胶皮的。因为我
正手先后用了四种胶皮:JOOLA TANGO METALLIC、TIBHAR RAPID D.
TECS、ANDRO MAXELL SUPERSPONG和NITTAKU MORISTO FG,其中
用到ANDRO MAXELL时,才开始体会到SARDIUS在拉球时的长处,但是它的
海绵毕竟太厚了一点,爆冲固然不错,但是轻拉轻打就有点勉为其难了,最后用
到MORISTO FG(前提是要充分灌胶)时,才基本上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在配
置合适时,SARDIUS在弧圈球的表现开始真正对得起暴力这词了,前速自然不必
多说,比一般的木板要快上许多,更重要的是第二弹跳,过去用过一些碳板,在
拉球时的感觉大同小异,出球的速度的确不慢,但是落到对方桌上后,能量衰减
得十分厉害,往往是你自己很用力拉出的球,对方轻轻松松的碰就回来了,而
SARDIUS与FG搭配时,拉出的球第二弹跳同样极其强劲有力,比起纯木板有过之
而无不及,红点指数尽管尚且没有形成量化标准,但是应该列入优等了。此外令
我始料未及的是它的中台性能竟然也很出色,无论是拉球的安定程度还是弧线的
稳定程度还是体现出的底劲,和多数底劲出色的纯木板都有得一拼。当然它不可
能象桧单那样在疯狂发力时还会有异常柔和的手感,碳板的感觉更象是块弹簧钢
板,不能指望它会有多么柔和,但是它确实能提供充分的弹力。
当然对SARDIUS我并不是觉得已经无可挑剔,但是对它的这些体验使本人决
定暂时将这块板作为主拍使用。
连续三天不断的对这快终极武器进行测试,以确定它是否真正适合我。其中最主要的
内容是测试正手套胶(反手套胶超轻一诺王以确定,不用改了)。一共实验了5种正手
配置:BRYCE CATAPULT PALIO-MACRO JOOLA-TANGO EXTREM DYP206(42/2.2)
+狂飙3。其中狂飙3这套感觉最差 ,感觉是脱板最快 球最没有力,完全没有狂飙旋转
强的特点,也许是海面太硬了,具体的原因就不知道了,这快球板应该不适合狂飙3,
TANGO也有问题,在这快球伴上是最无力 最易控的一块,基本可以指那打那,但是就
是缺乏杀伤力和质量。MACRO吃球能力最好,有一种扎实的感觉,拉球的后劲也强,
但是需要主动发力的成分稍多,但是小路球手感不够敏锐。最后省下CATAPULT 和
BRYCE ,BRYCE真的是一块很有特点的套胶,韧性十足,手感极佳,在发力和减力的
手感上尤其出色,还有这快套胶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不太需要主动制造弧线,来球
即使下旋不错,你压平拍型平冲都很容易上台,这使强冲台内球变的容易,还有摆短
和挑打都是 以上5种配置中最好的。但是缺点在于过度第一板冲过去(基本不用拉
吊)对手回过来的球感觉较怪,没有弧线,第二板衔接困难。而CATAPULT的海面
软,前冲性弱,弧线稍高,第一板拉吊感觉良好,然后第二板衔接容易的多。但是和
BRYCE相比就是有点不走球,需要更多的迎前。总之在这快球板上应该是这两快套胶
最好。CATAPULT相对容易。
现在要总结以下这快球伴的特性了,发力和减力的手感异常敏锐,借力球有一定困
难,尤其是反手,在平挡的情况下完全没有感觉。这快球伴的良好手感是建立在正确
的判断的基础上的,如果判断错误,那么后果也是异常的严重的,尤其是接发球阶
段,当判断不清楚旋转的情况下用中性的模糊的技术拉对付在这里是异常的困难的。
Zorro的回复:
近日聽了 call 同志對 sadius + bryce 的評估, 忍不住再借來球友的拍子耍了一會。這
配置在主動進攻時感覺可以, 威力不少, 比較容易利用力量壓制來球的旋轉, 但是一旦
進入相持以及防守, 控球就出現問題。由於球脫拍太快了, 手上剛傳來感覺, 球已經彈
走, 差不多沒有可以用上手腕去進行調節的餘地。
用上這東西, 可能須"劍走邊鋒", 打法易向比較極端的方向發展, 望 call 同志慎之, 三思
而後用。
作者: Thx 时间: 2004-2-28 11:18
Stiga製出的紅黑碳王,是合乎歐洲瑞典方式的全面打法拍子,攻和守之間也沒走上極端之路;所以、弧快或快弧的打法方式,須看
使用者的分配!屬王者之道,霸者肯定不合用的.
Stiga的紅黑碳王,是柔中帶剛適合"全面打法"之用.
用者自己得須先決定了某一面膠皮才能配合另外一面,因為配合不同會影響"正選膠皮"的速度、手感、彈力...等.
我個人擁有三支不同年代的歐洲製品(2支紅黑Oversize Carbon,1支紅黑7.6 Carbo),質素都分別不大.7.6的較厚了0.4mm所以也較彈
一些.
作者: 海哥們 时间: 2003-8-28 17:37 标题: 简直可说已经「爱不释手」
本来要买施碳的,但看了红黑碳王的造型和颜色,觉得它有「王者气象」,临时改主意,换买瑞典制Stiga红黑碳王。它正式名称是
Super Carbon 7+6 (台币2200元,为阅读方便均换算为人民币550元,下同),Oversize,WRB柄。
开始使的时候,正手(Joola Tango Extrem 2.0,德制,200元)老是出界,反手(Donic F3 2.0(170元,德制)老挂网。连儿子都
认为,他的球技已正式超越老爸了。7,8百块钱的玩艺儿,恨不得折了。还不如我一块银河+729胶皮的旧板子。
用了两个月,手感还不是很清晰,可也开始顺手,到现在简直可说已经「爱不释手」的地步。每天扯儿子试拍。老妻都开始抱怨,
说是要误了儿子的学习。不过,我用过的拍子不多,不易比较。拍子应该是越打越顺的。
两面胶皮加起来,稍重,但因属WRB式的中空柄,重心前移,轻甩即有很大劲头。红黑碳王拉弧圈很爽利,正面红Joola Tango
Extrem 2.0本来就和Nittaku MORISTO 2000(200元,德制)同属内建快速胶,适强力弧圈打法。再加上红黑碳王的「暴力」,确
实需要多多练习,好好揣摩。
最令人心醉的是声音。正面Tango Extrem脆爽带金属声。反面的Donic F3,海棉特软,吃球深。那种感觉到球陷进去再发力旋转的
「甜劲」,试过才知。
和同事练球,拉过去又低又快球还弹不起来的弧圈,感觉真不错。反手发力弱,用F3拉侧弧圈,旋转强,威力特大。
台湾风行「蝴蝶」,制拍名厂Stiga在这里名气不够大,价格也就比大陆地区便宜(550元),红黑碳王在贵宝地要卖700块以上,真
欺负人。换买同等级,性能接近的施碳吧!
反胶不太耐用,Joola Tango Extrem更娇贵,阳寿更短。我的红黑碳王不让人手摸拍面,一星期用稀释的酒精轻拭一次。阴干后收
入密封塑料袋,再装进球拍袋。
我儿子的教练说,拍子不能受热,少接触空气(避免胶面氧化),尤其不能用肥皂或含<b>xxx</b>、含氨的清洁剂清洗(漂自水之类)。
作者: oc-wrb 时间: 2003-8-2 19:41
我这块红黑到是拉打都不错的,若是再软一些的话便有些老OC的味道。那天和一块老OC一起试板,红黑贴39狂飙3+RAPID D
DTCS,老OC贴40度狂飙三+SRIVER ,觉得有几分想象,就是红黑明显硬一些,用红黑冲球时候要比老OC向上多一些,老OC的话
压住板子向前为主命中率很高,但用红黑就要多一些摩擦或者更多一些迎前了,但是攻球那板和反手位是红黑爽的多了
作者: 水兵 时间: 2003-8-1 18:30
用红黑半年有多,正手donic海棉45度加精品729,反手stiga innova超轻,不灌胶。(配皮n次)
红黑优点:接较顶的球也不震手;推挡极佳;正手攻一流。
红黑硬,脱板快,不利于弧圈打法。
半年来,我从中枱打到近枱,从弧圈打法转为快攻打法,前冲变成拉攻,只保留一板加转。(被逼)
红黑非常适合快攻;或可快弧;不宜弧快。
dx们慎用。
作者: smarmot 时间: 2003-8-2 02:24
我打過的幾把紅黑
彈性確實是有差
目前手上這把超彈...
更之前那把稍柔和些就很適合拉球
不過重量雖然每把有差距
重心都控制的很好
谈谈我配置红黑碳王的历程[分享]
整个过程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累
我是横握球拍,正反反长,受过专业训练,正面弧快,反面长胶不是削球打法,而是进攻型打法,以拱,拨,弹为主,原先使用YO,正面省狂40,反面C8,正手感觉不错,但是反手弹拨速度不够,弧线较高,在朋友的推荐下购买了一块红黑碳王(是普通型的,不是WRB,因为老板只有这一块了,也就先买下试试),用光板掂球明显感到弹性比YO大,而且重量似乎比YO重不少(没称过),贴上原来的配置,反手长胶很爽,速度快,而且球明显下沉,弧线低平,我想我终于找到一块适合我打长胶的拍子了,正手刷胶后发现根本没法打,完全控不住,一发力球就出界,不管是弧圈还是攻球,没办法,看样子是要更换正手配置了,好事多磨嘛。因为一直使用狂3,也想不到该换什么,就去网上找,听大家说配外套不错,尤其推荐F1,CATAPULT,可是我这里又没有(不知道为什么,宁波这里用外套的很少,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狂飚,像DONIC和JOOLA则好像连代理商都没有),只好买了一块MARK V,可是我拉弧圈尤其是台内起球都是以摩擦为主,外套似乎需要打磨结合,结果就是拉球要掉球,而且本来拉过去很转的球也不怎么转,得出结论:我不适合打这种涩性的外套,打了两次就将MARK V弃之不用,又买了一块省狂39度,这下正手的威力倒是显现出来,而且可以充分发力了,过去的球又转又快,前冲可以说一板必杀,但是贴上狂飚以后球板过重了,手腕比较难发力影响到反手长胶的拨和弹,而且一下午打下来手就开始酸疼(拿来练力量倒是不错)。
于是我又去找老板,老板见到我就说“你又来了”,诶,为什么他要说“又”呢我说要一块重量和MARK V差不多,性能,硬度和狂飚39差不多,套胶也行,分开配也行,多少钱都行的冬冬(可怜,我都说到这份上了,哭啊,还是欲哭无泪那种),结果老板推荐我用HK1997(42-45,是粘的那种),使用还真不错,各方面都比较理想,小球控制比狂3好,拉球发力球特别冲,而且弧线低平,只是旋转略差,我终于找到一块适合的套胶了,真是长舒了一口气。
现在我一直在用,个人感觉虽然是内能套胶,不用灌胶,但刷了胶水以后还是感到要比较好打,球速也相应快一些,反正已经习惯了,继续刷吧,这款套胶似乎介于国套和外套之间,小球控制,拉球的弧线比较像外套,但旋转要比外套强,而且价格很便宜。
说了这么多,只是希望给使用红黑碳王或类似球拍的朋友一点个人经验,希望不用走我失败的老路,也希望大家把红黑碳王的使用感受拿出来分享,互相借鉴一下,写的不好,请大家多多原谅
正在考虑买二者之一
红黑7+6性能绝佳,但penavico兄的感觉是穿外套后太重,有说wrb减重的,可我不喜欢手指扣在塑料上的感觉,滑,尤在出汗后,不实在
蝴蝶Sardius正手TSP偏硬胶皮,可很好压制对手旋转,冲拉,稳定性好。但callgirl兄批其:
“现在要总结以下这快球伴的特性了,发力和减力的手感异常敏锐,借力球有一定困
难,尤其是反手,在平挡的情况下完全没有感觉。这快球伴的良好手感是建立在正确
的判断的基础上的,如果判断错误,那么后果也是异常的严重的,尤其是接发球阶
段,当判断不清楚旋转的情况下用中性的模糊的技术拉对付在这里是异常的困难的。”
请问楼上提及各位兄长,在继续熟悉球拍性能后,原有不足弥补适应如何?以供在下学习借鉴,实不胜感激!
(未经许可,引用诸位帖子,心怀歉意;若有不妥,敬请指出,即刻改正:)
呵呵
关于红黑的讨论,大部分观点我同意;
但其中有一人说不易于弧快打法。
这个我不是很赞同。这个要看对吃球的把握程度了。
要是一年前,我用此拍恐怕也难以打弧圈,
但现在其硬度对我拉弧圈来讲并不是什么问题。
红黑的弧圈球出球线路的确很平,或者说,制造弧线,
是要困难些。但是低平弧线也正是她的特点。
另外有人说到,挡球不振手---这是很多人不大提起的一点,
红黑平衡性特好,我还没有试到比这个平衡性更好的拍子。
因此,配上合适套胶,推挡效果是一流的。
[zhangting ] 红黑是很特殊的板子
我认为,使用它不超过半年以上,很难发挥它完全的功用的。不知楼主用红黑多久?
当然,红黑非常重,楼主两面,可能没法使用它。
我起初配红黑,按照惯例,选用了软一点的海面的套胶,型号是TSP的triple,
国内倒是很少买,胶面和狂飙类似。推挡及扣杀不是很得心应手。
后来硬着头皮换了硬一点的,适应了一个多月,才发现红黑的好处。
扣杀推挡拉球,出球质量都是一流,小球控制也很好。另外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
红黑的平衡性特好,可能与他的重量有关。
红黑就是太重了,当初换它,打球的头一个月,每次打完球肩就疼,现在好了。
不过听说很多朋友应为太重,用一段时间就放弃了。
呵呵,正因为太重,我准备买个master carbon以后用,年纪大了,
也可能挥不动这个东西了,没准。
楼主所谈的YCA什么的,大都没用过,适合两面打的拍子,对我来说,
有点太轻了。不过倒是使用过最新的那个YE7,很中庸的拍子,手感不错,
可惜远台力量太小。
加上图就好了
红黑很暴力,不适合弧圈
是啊,红黑好像更适合前冲。
呵呵
上周去商店,没有红黑横拍,也没有tube offensive,也没有蝴蝶vis,只好搞了一个timo boll spirit ST
用的是老胶皮,先试试感觉。
板子绝对经典,可惜我水平差,尚且不能发挥出拍子的威力。呵呵,刻苦练技术 :)
朋友们推荐一下boll spirit正反手的套胶配置
小弟反手拉弹结合,正手拉打结合。现在处于初级水平,步法也跟不上,打比赛拉球总漏,近网不转球反手发力总下网。汗...学习...
呵呵..感覺紅黑的手感更清一點..不過好多時都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