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桧木底板基础知识

来源网站:www.pingpang.info   发表时间:2009-04-14 13:36
第1楼

普及桧木底板基础知识

0
为什么单桧这么厚? 单桧,是单层桧木板的简称,这种结构与常见的多层夹板有很大区别。 在多层夹板中,纵向纤维层(平行于拍柄方向的木层)由于纤维较长,形变更明显,主要负责以“弹弓效应”来蓄积弹性势能,并在出球瞬间将蓄积的势能转化为击球的动能,为球板提供“底劲”并保证必要的持球时间:与之交错的横向纤维层由于纤维较短,形变较小,主管脱板速度,当其它要素一定时,横向纤维比例越大,球板越坚挺扎实,第一速度越快,击球的感觉也越硬。通常来说,直接用单层的纵向纤维做成乒乓球板,会产生许多潜在的问题——由于缺乏横向纤维的“支撑”和“约束”,球板的振动会过大,显得“震手”,球感虽柔和,出手却不免拖泥带水,而且对落点的控制有欠精准。但桧木的特性与众不同,用它做成的单桧板,能够刚柔相济,兼顾脱板速度和“底劲”,既有独具的“咬球感”,又极端有威慑力。在单桧板的发源地日本,历史上许多优秀选手都是用单桧夺取世界冠军的,韩国的奥运会冠军柳承敏也是单桧的爱用者,而在中国,也有一位前奥运会双打冠军——吕林使用单桧。即便如此,单桧的厚度也很难做到8mm以下,否则,过薄的板身就不足以支撑必要的弹性了。因此,单桧最常见的厚度是在9mm左右,为了满足部分使用者对极端暴力的苛求,也有所谓“特厚”版,多为9.5mm或10mm。 为什么单桧这么贵? 形象地说,“单桧”也不妨称之为“单贵”,因为单桧板的击球特性几乎是与生俱来的,而无法像夹板那样借助不同材质的配方工艺来实现最佳效果,因此对桧木材质的要求非常苛刻,稍好的桧木板,动辙就需要几百年的树龄才能做成,而且取材部位不同,最终成品的性能差异会比夹板更显著。即使是同型号的产品,个体差异也大于夹板。这就不难理解,人们为什么将单桧视为乒乓球板中的贵族了。除了身价不菲,单桧还十分娇贵,因为全部是纵向纤维,一旦开裂,就难以挽回,很可能彻底分为两半。尽管如此,发烧友们还是对这一“珍稀品种”孜孜以求,因为实在很难找到比单桧更艺术品的球板了。 为何顶级单桧也有“白边”? 刚接触单桧的球友,往往一看到板面上有“白边”,就说这板不好。但笔者认为,白边只是影响单桧品质的最次要因素。其实,只要多玩一些单桧,就会发现,即使是各大品牌的旗舰级产品,甚至定做,限量发售的产品中,“白边”都并不少见。这是什么原因呢? 桧木,又称日本扁柏,桧木原木的取材部位木纹(年轮)密度是整块桧木中最大的,从高品质的地方取材,难免会带上些白边——由于白边位于原木的最外层,其附近的年轮是最密集的,年轮的弧度也比靠近中芯处小,因此木纹不仅可能更密,相对来说还会更直一些。其它部分,无论怎么剖开,也很难得那么垂直的木纹。
单桧怎么配套胶? 单桧的击球特点是弧线较低平,出球较“喷”,高速度低旋转,适合拉前冲,而绝非纯摩擦,中台表现最佳。国产的传统套胶(如狂飚等),海绵中含胶量较高,胶皮相对较厚而黏,整体形变不太“活跃”,与单桧的感觉并不太搭配。首选的配置是传统的力量型日系套胶,如Sriver,如果想尝试与内能套胶搭配,也不宜选择硬度过高的。此外,如果担心用单桧打正贴(正胶、生胶、长胶)略显震手,又喜欢桧木独具的球感,可以考虑选用桧夹板,如DARKER的-2A系列等。

第2楼

用户已被锁定

第3楼

差点酒坐到沙发 了,学习~

第4楼

楼主辛苦了。
不过这好像是乒乓世界上面的东西

第5楼

用户已被锁定

第6楼

用户已被锁定

第7楼

知识就是采各家之长和到处收集,再加上自己消化而来的感觉.
感谢楼主.

第8楼

好文章,为了少走弯路,一定要认真学习,谢谢分享!

第9楼

以下是引用loopmaster在2009-4-14 21:42:00的发言:
觉得您对单桧白边的解释非常到位,顶你到火星!

第10楼

学习~

声明:此文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网站,爱乒乓网作为搜索引擎仅展示其快照,并非原始内容。若发现内容有所不妥,请尽快联系爱乒乓网撤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