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旋转的三个基本轴

来源网站:www.chinatt.com   发表时间:2009-11-28 06:00
第1楼

以右手持拍的正手发球过程为例; 1. 正对球台站位,以球台的中线为旋转轴(矢状轴),将拍面水平放至球底部,由底部向右横向发力围绕球的外园摩擦,即是逆时针方向的逆向旋转,向左为顺向旋转; 2.正对球台站位,以球网的网柱为旋转轴(垂直轴),将拍面垂直放至球后中部,触球向右摩擦,为右侧旋; 向左为左侧旋; 3.左边线外站位,以球台端线为旋转轴(额状轴),将拍面水平放至球底部,触球向右摩擦,为上旋; 向左为下旋; 以上3项内容为实战中基本见不到的纯方向旋转,实战中球的旋转内容基本上都是两种或以上的复合式旋转。对于发球技术中旋转方向的组合内容,只要弄懂了三个基本轴线,就可在练习过程中多去体会以哪一种为主旋转. 其余任意一种或两种为辅的多种变化来。 同理,弧圈球的引拍与发力过程中的转体过程,也是围绕着这三个基本轴进行的。 补充说明: 准备一串糖葫芦,山楂果为乒乓球、竹签为旋转轴: 1、将糖葫芦与中线平行(与球网垂直),将糖葫芦向右转动为顺旋、向左转动为逆旋,竹签就是前后轴(矢状轴)。 2、将糖葫芦与台面垂直(与球网的网柱平行),将糖葫芦向左(顺时针)转动为左侧旋、向右(逆时针)转动为右侧旋,竹签就是上下轴(垂直轴)。 3、 将糖葫芦与球网(或端线)平行,将糖葫芦向前转动为上旋、向后转动为下旋,竹签就是左右轴(额状轴)。 以发左侧下旋球为例:左侧下旋球的旋转中含有左侧旋与下旋两种旋转,但旋转轴只能有一个,那么这个旋转轴在空间的状态应该是垂直轴向正左方向倾斜。如果发逆侧下旋球,那么这个旋转轴在空间的状态应该是垂直轴向右后方倾斜,所以,右手为正手的逆侧下旋球中的侧旋方向只能是右侧旋、落台后向左跳。 补充二:一、下旋球的旋转方向是向后,用身体的力量将球发出、落台以后,根据自由落体原理和球体的构造,球落台时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这个形变既会加大球体与球台表面的摩擦,又会阻碍球体向前的运动,因此,球体恢复形变从台面弹起时,向前运动的速度会被降低、旋转强度也会被减弱。而上旋发球落台弹起的前期,由于形变与摩擦,球体会有突然加速向前的短期现象。二、侧旋转的旋转轴是垂直于台面的,我们都知道球体在旋转轴两端所在区域的旋转强度相对是最弱的,因此侧旋球落台后的形变对侧旋转的强度是几乎没有影响的。三、由于乒乓球是园弧运动,发力中必定带有侧向摩擦,因此侧旋因素是球体向前的动力、下旋与上旋必须与侧旋组合才会有向前运动的速度和力量。四、球体的旋转在运行中与空气摩擦会产生气压阻力,这个阻力不仅会影响球体的前进速度,还会影响到球体的前进方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3 8:31:11编辑过]

第2楼

看不懂就找《乒乓球的旋转》看看。有时候学习学习理论未尝不是件好事!像这种基本知识的普及帖,应该多发。

第3楼

就是以球台为平面的X Y Z三轴。立体几何里常用

第4楼

确实有的专业了,应该说的通俗易懂些。呵呵!

第5楼

是不太好表达。

第6楼

是呀是呀。

第7楼

矢状轴, 这个词形容前后轴十分恰当。矢,就是箭,箭,就是指向前方。 矢状轴也便是前后轴。。 至于垂直轴和额状轴,前一个太生白,后一个不知道怎么理解。。希望有人能够解答或是为上下轴与左右轴起一个更好的名称!!

第8楼

总感觉版主写的东西太专业了,语言用的过于文,能不能通俗一点? 看起来有点费劲。

第9楼

请将不清楚的地方提出来,我再尽力给予解释。

第10楼

就是说拉球时身体要既向前,又要向上、向左。引拍时身体动作正好相反。

第11楼

我要慢慢理解 

第12楼

矢状轴、垂直轴和额状轴的名称是全球体育界流通的专业术语,是不能为你自己不理解而改变的!

第13楼

面对乒乓球台,正面平行站立:矢状轴——与乒乓球台最长的边线平行的线(前后),垂直轴——与乒乓球台球网立柱平行的线(上下) ,额状轴——与乒乓球台端线平行的线(左右)。

第14楼

最初我也不懂,现在我全明白了,谢谢何老。 1 发球摩擦后球产生绕两个轴或三个轴旋转,通过本台面和对方台面后球旋转的方向和强度会产生怎样的变化,能否详述? 2 接发球我对侧上和侧下判断总是模糊不清,全靠懵,看不清假动作,有好办法吗? 3 特别重的急侧上和急侧下判断出来了我都接不好,请何老给予指导?

第15楼

以下是引用阿山在2009-11-29 22:58:00的发言:
最初我也不懂,现在我全明白了,谢谢何老。 1 发球摩擦后球产生绕两个轴或三个轴旋转,通过本台面和对方台面后球旋转的方向和强度会产生怎样的变化,能否详述?一、下旋球的旋转方向是向后,用身体的力量将球发出、落台以后,根据自由落体原理和球体的构造,球落台时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这个形变既会加大球体与球台表面的摩擦,又会阻碍球体向前的运动,因此,球体恢复形变从台面弹起时,向前运动的速度会被降低、旋转强度也会被减弱。而上旋发球落台弹起的前期,由于形变与摩擦,球体会有突然加速向前的短期现象。二、侧旋转的旋转轴是垂直于台面的,我们都知道球体在旋转轴两端所在区域的旋转强度相对是最弱的,因此侧旋球落台后的形变对侧旋转的强度是几乎没有影响的。三、由于乒乓球是园弧运动,发力中必定带有侧向摩擦,因此侧旋因素是球体向前的动力、下旋与上旋必须与侧旋组合才会有向前运动的速度和力量。四、球体的旋转在运行中与空气摩擦会产生气压阻力,这个阻力不仅会影响球体的前进速度,还会影响到球体的前进方向。 以传统的左侧下旋发球为例:如果强调下旋的旋转强度,那么侧旋就是辅助旋转,我们习惯地称侧旋为副转(副旋转)、称下旋为正转(主旋转)。强侧下旋球以下旋为主旋转的发球,球速会较馒、落台后不向前走,会有轻、飘的感觉;强侧下旋球以侧旋为主旋转的发球,球速会较快、但下旋的强度会相对较弱,球体的运行弧线会侧拐;如果再加入矢状轴上的旋转变成顺或逆旋发球,侧旋和下旋成分会被减弱,但球落对方台面以后会有横向的跳动。 2 接发球我对侧上和侧下判断总是模糊不清,全靠懵,看不清假动作,有好办法吗?球拍摩擦球体时,基本上都是以球体的后中部为基本触球点的,从后中部向上摩擦为上旋、从后中部向下摩擦为上旋,你只要盯住拍触球时的拍面角度就可以判断出来球的旋转强度、盯住拍触球时的发力方向就可以判断出来球是侧上或是侧下。只要盯住了拍、球接触瞬间的状况,就不会被假动作所迷惑。 3 特别重的急侧上和急侧下判断出来了我都接不好,请何老给予指导?凡是速度较快的侧旋发球,来球中的上或下旋都不会很强,用搓、推、挡等弱接时,首先以拍面的朝向来克制侧旋、再以拍面的前倾、后仰角度结合发力方向控制回球的落点,这个顺序不能错;如果用打或弧圈等强接时,来球的侧旋成分可当不转处理,只注意上或下旋就基本可以了。

声明:此文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网站,爱乒乓网作为搜索引擎仅展示其快照,并非原始内容。若发现内容有所不妥,请尽快联系爱乒乓网撤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