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再谈击球前的停顿--追求真快,不要假快

来源网站:www.chinatt.com   发表时间:2008-04-21 03:08
第1楼

功夫兄来指导时说了"身体跟球"的重要性,我后来的实践心得(以前文章有提及),就是真正到位的球 击球前会有一个明显的停顿, 这个停顿就是"身体找球 重心右移下沉 主动蹬腿迎前"的特徵, 而不是急急出手的"假快" . 这个停顿,就是 把能量储蓄到右脚再爆发开来的过程 以及 手等腰 腰等脚的准备 . 右脚到位踩稳 重心做好调整之后 蹬腿把重心送出去,这球质量自然就高了. 所以平时就是要多练右脚找球的能力 重心要充分地压到右脚靠反作用力把重心再蹬出去,不管发多大的力量都要求自己 每一球都要把重心迎前的动作做足. (这边的迎前方向指的是击球方向) 我跟同事在观察功夫兄拉球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停顿感,那两位陪练在爆沖一板時也是如此, 这是一般球友们没有的 都是急急出手 都把注意力放在手了 那是"假快",我认为这就是其中的差距. 我现在练拉上旋来球没什么分前冲或者加转,摩擦动作上差别不大(不含起下旋加转那板),就只有力量大小跟击球时机的早晚(发力方向配合改变). 平時練球, 我认为就是要把动作做足 球挂过去 放松轻拉,多练走动拉而不要练力量跟速度 先要求跟球到位的能力 去感覺那個"停頓" 把重心迎前才出手, 才能達到"真快"的境界,等力量順了再慢慢加重.或者是三板轻拉一板加重.拉冲,其实是身体在冲 靠的是两腿的重心转移节奏加快,不是手的动作加快. 暴冲的主要秘诀在脚而不在手 以下引用 "李晓东谈击球的五个环节" 一文中的部分內容:李晓东这段话其实谈的就是击球前的停顿-- 就是击球前人的重心 有如弹簧般的往右脚下压再反弹回来的过程.这说法萧教练完全一致. 也就是击球前 腿要先主动蹬出,重心要主动迎前(迎前方向同击球方向) ,只把右脚当做转腰的支撑是不够的,重心转移也不是被动式的转移. 这概念跟萧教练指导我时说的完全吻合一致!
有关重心要主动迎前,我再次引用吴敬平教练的文章内容來呼应:QUOTE:击球原理:击球的时候,以右手为例,首先是腿上发力,向左蹬腿,身体重心从右脚向左脚转换,交换重心,身体前迎,身体前迎的方向要和击球的方向一致。然后是腰上发力,用腰带动大臂转动,把力传递到前臂,在击球一瞬间,收缩前臂用力击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25 16:31:15编辑过]

第2楼

搶頭香

第3楼

我认为练定点拉球真的有很大的盲点,顺手了框架对了就应该尽快练习走动拉.从大家丢上来的练球视频看来,很少人是拍走动拉或者摆速训练的,令人担心. 我想有不少球迷都会感觉练赛脱节, 原因也在于此.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23 11:49:19编辑过]

第4楼

其实这个问题一直都存在的,以前我说过德版正手定点三个问题~~太硬-整体太硬,不够协调~~太急-很忙于完成"敬礼"~~过早-小臂几乎收完才触球~~

第5楼

那是急,不是快~~~急是很慢的到位,用很块动作的在下降点击球~~快是很快的到位,用很慢的动作在上升点击球~~~

第6楼

这个问题的实质还是在于用脚找球,如果能在拉球过程中,能快速移动到位,则引拍击球的时间充裕,身体力量就很容易出来,如果脚到不了位,则只能是靠手去较正了,此时的球一般是发力不太好的,除非是身体条件及暴发力特别好才能做到的。

第7楼

我也深有体会,有的球觉得很好打,球一过来急着就把拍子抡上去,结果打失误了;击球前,盯准球找好击球点,就是有个短暂的停顿,球好像在那里等着你打,这个点就是最好的击球位置,打起来很准的!

第8楼

我说的"假快"跟您的说法有些不同...我意思是指 身体慢手快. 真快是身体快手慢(这边的快慢是指时机)

第9楼

击球前的停顿?那是脚先手后的必然结果,是正确的发力机制的必然结果。胳膊和手绝不主动发力,就是发力的最基本原则。

第10楼

心有戚戚焉。继续修炼腰腿功夫!

第11楼

拉冲,其实是身体在冲,不是手. 经典!!!!

第12楼

身体要冲,就是腿在用力让腿的节奏加快,而不在于手的速度.
这观念是来自萧教练. ,发力冲就是右腿往左腿蹬的节奏加快而已.要由两脚重心转换的节奏控制腰臂的击球节奏,这样才能协调发力. 一般我们会犯的错误,都是手比腿(腰)快了些,看到球来得急手就跟着急是犯了大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23 11:48:59编辑过]

第13楼

正在仔细琢磨中。。。下次拍视频再来对照德斑的说法,呵呵。

第14楼

我等工夫不到家,时间又有限,再练个动作不科学,完了!幸亏及时看到上文,可以少走些弯路。

声明:此文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网站,爱乒乓网作为搜索引擎仅展示其快照,并非原始内容。若发现内容有所不妥,请尽快联系爱乒乓网撤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