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发球”是一种旋转极强的发球方法,是1963年冬由山西乒乓球队一位叫陈崇明的男子直拍队员首先采用的,陈崇明也因此而被短期调到国家队传授此项“绝活”。中国队在1964年开始练习这一绝招,并由王志良、林慧卿等人在第28届世乒赛中使用过。在这届世乒赛上,王志良单打对日本名将高桥浩,第一局比赛用“合力发球”得分率高达90%,差不多发一个便赢一分。 乒坛宿将王家声也曾讲述了30多年前他参加全国锦标赛遇到的合力发球:“当时还有一种发球叫合力球,就是在球上抛的过程击球,利用上抛力加大球的旋转变化。我的对手发的便是合力球,他发5个,我吃了5个,0:5。我发球,他都能接到,但都被我第二板或第三板打死,5:5。比分就这样交替上升,我要赢他的关键是要能接住他一两个发球。最终,在20平后,我接到了对手一个发球,把他赢了。”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合力发球的旋转远超过现在的正常发球,不然国际乒联也不会禁止这种发球。 合力发球为什么这么转呢? 欢迎讨论,来者送花! 为方便讨论,附两个合力发球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untitled-1.gif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刘国梁发多球.gi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3-25 11:52:00编辑过]
合力发球怎么发?现在很少见到发的特别好的合力发球,如果搞清楚了发球的原理,那么为什么特别转才能搞清楚。 我见过的合力发球是往拍子上扔球,相当于增加了拍子对于球的正压力,还有一种抛球带转的,那是增加了旋转的复杂性。
追尾和面碰的差异
我觉得合力发球本身很转是一个方面,另外更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它给对方判断旋转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而且合力发球很难根据对手的准备动作来判断线路和落点,这几方面合起来就给接发球增加了难度!当年允许发合力球的时候,直板正胶的多,颗粒加合力,球就更是飘忽不定了。我个人猜想,有时候发合力球的人就是卯足了劲来那么一下子,至于球到底怎么转的也许发球的人都说不清楚!
不能学!违规的!正式比赛不能用!
到底啥叫合力球?
我所说的合力发球就是,用手直接把球往拍面扔过去,同时快速挥拍,方向与球的方向相反。不知道楼主所指的合力发球是否这种?
这个样子:
欺负人习惯了,嘿嘿,欺负者和被欺负都是一脸笑容
铁蚕豆兄,我想了解的合力发球,就是那个民间发球高手里面的那个正胶的合力发球方法,估计你会有印象的。
虽然不能用,但明白了合力发球为什么旋转特别强可以对我们拉球、发球有很大的启发。
建议你不要养成这种坏习惯!
现在都不让用,连业余的看到这种发球都抗议了,练了没用呀
我欺负人用,行不? 学这个可以加深对旋转的理解,我也这样发过,似乎发不上太大的力呀?看样子是习惯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