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红双喜“狂飚”套胶

来源网站:www.sundns.org   发表时间:2006-09-18 10:19
第1楼

细说红双喜“狂飚”套胶

90年代中后期的小球时代,红双喜虽然拥有国内最好的海绵,但是反胶的速度系数却一
直不如天津的产品。津派胶皮729和999系列一统中国市场。红双喜虽然拥有国内最好的
海绵,如12#、30#、20#、22#海绵(分别用于快攻、反手、正手、正手)但是其反
胶的速度系数却一直不如天津的产品。专业选手总是喜欢在红双喜海绵上贴天津的反胶
(现役国手马琳、孔令辉还是使用红双喜的海绵+天津999胶皮),海绵虽然能带来可观
的经济效益,但是从战略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球拍让人看了自然无法对红双喜品牌产生
进一步的联想。市场高手虽然不甘寂寞,却又苦于没有适当的切入点,直到九十年代末
机会终于来了,世界冠军王涛偶尔表示:他需要的反胶可以减点速度,但应该加点旋转
。这一要求正好符合红双喜的实际情况,于是经过一系列的充分准备,红双喜G888反贴
海绵套胶隆重上市。他们一改国内行业中将反胶与海绵分别销售的传统,一律以套胶的
形式面世,这样既保证了反胶皮与海绵粘合工艺对性能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又利用其海
绵的性能优势突现了红双喜品牌的地位。成功的市场运作和高质量的产品结合,不仅为
国手提供了犀利的新武器,而且卖了个国内同类产品中最令人羡慕的价格。一大批国手
,如王励勤、阎森等率先使用此款套胶,省队的和体校的专业选手等试用后反响不错,
于是红双喜一炮打响,夺回了半壁江山之后,期间,红双喜还在研制G系列的其他套胶,
如G222(最终未见上市,只在圈内流传),G666(G666是1999年已经研制出来的,一直
在给国家队试用,到现在03年9月才面市,本人在2003年7月有幸得到一块专业G666,此
款套胶估计在2003年9、10月份才上市,目前国内有直拍横打的王浩在使用),G555(20
02上市,转为直拍横打反手设计,本人试打后感觉弹性太好,难以控制),G777(狂飚3
)的前身,价格为狂飚的一半,适合业余弧圈打法选手,2002年上市)。然而小球时代
终于一去不返,40mm大球时代来临。2000年2月,国际乒联决定在10月1日起采用40毫米
大球,国内的其他几家公司还没有准备开发40mm的器材时,红双喜未雨绸缪,在经过第
二次企业改型后花费几百万元引进全套进口生产线,加紧对打球器材的研究, 如40mm大
球的研制和狂飚系列的开发,着手进行适应大球的套胶研究,狂飙2和3号的研制也由此
开始。狂飙2在设计上与G888其实相同,因为G888在ITTF检测时发现胶皮表面光洁度超标
;而G777在研发中,交付运动队试打,结果被流传到国外,现代表某国的前中国国手,
参加国际公开赛时,被裁判发现禁止了比赛,引起ITTF的注意,结果红双喜受到指责,
后以狂飙系列代替了G系列,所以最早出现的狂飙II的胶皮上写着代G888,狂飙III上写
着代G777,而现在的狂飙取代G555。
悉尼奥运会上,王励勤和阎森使用狂飙2号勇夺男双桂冠;而使用狂飙3号的刘国正,则
在第46届世乒赛上演绎出一场惊心动魄的经典之战。王励勤还获得46届世乒赛男子单打
冠军。一时间,神州大地,不管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所寻找的正手的第一武器就是红
双喜的狂飚套胶。狂飚刚上市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大自然狂飚(狂飚1),但是由于狂
飚2、3的成功,人们似乎更加喜欢国手使用的狂飚品牌,大自然狂飚就自然地被淘汰了

看到身边众多的高手使用狂飚,心中不禁痒痒,也想买一块“与时俱进”。可是当时用
的郗恩庭底板才60元,而一张狂飙要98元,感觉这破底板可能发挥不了狂飚的性能,于
是砸锅卖铁省下350元买了一块蝴蝶底板(butterfly 20271,科贝尔)正手贴上狂飚3,
反手贴上狂飚2。那时候狂飚2、3才刚刚上市,品质极其不稳定。正手的狂飚3性能和品
质均比较好,符合我当时的打法(正手弧圈为主,结合直拍横打)。反手因为狂飚2速度
较快,当时我的直拍横打以反手快带、快撕、弹拨为主,于是这套配置使我的技术在短
短的两个月内飞速进步。
于是,经过我第一个吃螃蟹,我们大学里用狂飙的人也越来越多,一年内使用狂飚有十
多人,且使用者水平有大幅提高。狂飚与其说是提高技术质量,不如说是带动了我们大
学乒乓球的发展,如今由于使用大球,使得原本在小球时代赫赫有名的G888、729系列、
999系列黯然失色,在46届世乒赛上刘国正和金哲洙的那场激动人心的世纪之战,以及男
单决赛王励勤与孔令辉的冠军之争,最后的胜利都属于狂飚的使用者。狂飚,英文名为H
urrican,意为飓风,所拉出的球,出速快,旋转强,弧线易于控制,落台后第二速度令
所有的其他进口名牌套胶黯然失色。狂飚带给使用者的并不仅仅是优良的性能,还有绝
对的自信和藐视对手的霸气。
狂飚套胶对使用者的技术十分挑剔,也就是说使用者必须下定决心练好发力,且必须为
弧圈球打法。如果自身发力不好,感觉就像赵云耍关公的大刀一样,使不上劲,反而感
到难以控制。对狂飚的使用者来说,只有一种结果:打得对方满地找球(拉出的弧圈冲
得对方满地找球;或是拉球失误频频,对方只得满地捡球)。狂飚就像一把双刃剑,有
时杀敌一千,自伤八百,所以使用者必须扎扎实实练好基本功,控制技术和拉球技术。
等一段时间的练习后,才发现自己的水平提高如此之快,达到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
众山小”的境界。
目前市场上可购买到的狂飚套胶分为狂飚2和狂飚3
狂飚3:现在这是专业和业余弧圈打法选手的首选正手位配置。现在那些专业选手和业余
高手的正手位几乎一律 2.2mm,40度的狂飚3。如今,红双喜公司出的狂飚3号的品质和
稳定比性比以前进步了很多,特别是胶皮的硫化处理技术和海绵的切割技术。以前的狂
飚2、3胶皮既不稳定,有可能用了几天就会出现胶皮老化的迹象。现在的狂飚套胶的胶
皮是中国最好的胶皮,品质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狂飚套胶的寿命基本上在8个月(指
平时经常刷胶水的业余选手)-2年(不刷胶水的业余选手)。狂飚3配置的海绵是运海2
0#,这是目前公认的拉弧圈球最好的海绵,是几乎所有的弧圈型高手配置正手位海绵的
首选。海绵颜色:橙色。除了红双喜的运海20#海绵品质出众外,她的胶水残渍比较好处
理。只要用手指轻轻地搓海绵的边缘,这样可以把整个胶水残渍完全揭下来。海绵又完
好如新了,我自己的感觉这么做完了再刷胶水,打球的感觉更好。而且任何一种国外套
胶都不能做到这点!一般国外的套胶胶水刷多了残渍很厚就很不好用,最后只好丢掉。
而红双喜的海绵在这点上比较出色。每次处理完了都和用新的一样。市面上的业余狂飚3
的海绵硬度从39-41度,厚度为2.15-2.2mm,初学者可选用厚度为2.15mm,硬度为39度的
,拉球和控制都不错,有一定基础的可选用2.2mm,40-41度。
狂飚2:同样配置20#海绵。只是狂飚2的胶皮粘性比狂飚3稍差,但是拉球时弧线更低,
速度更快,业余初学者不易掌握。适合暴冲型弧圈球打法,目前国手王励勤、阎森等一
大批国手使用的是狂飙2套胶。业余选手一般选用厚度为2.15mm,39-41度的狂飚2。市
场价:90-98元
如今,无论是直拍打法还是横拍打法,弧圈结合快攻亦是快攻结合弧圈的专业和业余选
手,正手几乎是清一色的狂飚套胶,其中以狂飚3的使用者居多。狂飚3优越的性能,成
为使用高档底板的专业和业余爱好者的首选。
狂飚2的特点,速度快,弧线低,前冲力强,旋转强。胶皮略厚,胶粒短粗,粘性好。需
自身发力好的人用。
狂飚3的特点,易控制,中台易发力,弧线高,相持好。胶皮略薄,胶粒细一些,弹性好

速度比较
拉球: 狂2<狂3
冲、攻:狂2>狂3
力量比较
拉球: 狂2高于狂3
冲、攻:狂2低于狂3
旋转比较
拉、冲:狂2低于狂3
控制、搓、切、摆等:
狂2高于狂3
易控性比较
近台: 狂2好于狂3
中远台:狂2差于狂3
相持性比较
狂2好于狂3
弹性比较
狂2小于狂3
使用时注意:狂2拉球时略往上一些,否则易碰网,拉、冲球需甩大臂发力;狂3搓球时
往下切一些,否则球会高,拉球时多用小臂发力,摩擦要厚一些。
狂2适合配硬底板,狂3适合配较软一些的底板。
狂飙2号 狂飙3号
主要特性 速度(近台) 控制、旋转、第二速度(中远台)出色
适用人群特征 自我发力为主,力量型选手,中远台技术要求高。 控制技术见长,技术
全面选手,也适合技术成长阶段的爱好者。
代表运动员 王励勤 刘国正
常规硬度(邵式) 41-43 39-41
常规厚度(mm) 2.15/2.20 2.15/2.20
(胶皮)粘性 低(相对) 中高(相对)
(胶皮)颗粒高度 低(相对) 中高(相对)
(胶皮)长径比 小(相对) 大(相对)
匹配海绵 20#/22#,试验匹配海绵为22#,实际匹配两种均可。 20#/22#,试验匹配海绵
为20#,实际匹配两种均可。
反光度 中 中
有关狂飚的专业版和市场版
以下是狂飚流传的版本,就我所使用过的版本给大家介绍一下
国家队版套胶―――无商业包装,为国家队大部分队员提供 。海面上标有硬度,地区编
号和“国”的字样,一般印在海绵的两大角上。还有此种套胶我从网友李新民手中邮购
了两块(国家队狂飚3),感觉海绵的质量完全是业余狂飚所不能比的。海绵颜色比市场
版狂飚和省队版狂飚要深,海绵非常细腻。国家队版狂飚对硬度标注十分严格。而市场
版的狂飚套胶的硬度是一大张海绵在裁剪时测量的,由于大张海绵各处硬度难以控制,
所以市场版(包括省队版)的狂飚,尽管标注着40度,其实际硬度可能为40.7度,或是3
9.6度,甚至前后误差在1度以上。国家队版的每张狂飚都要进行硬度测试,所以交替性
较好。国家队版本的狂飚出产率非常低,几大张用来制作狂飚套胶的运海20#海绵,可
能只有其中面积很小的一块质量才符合国家队的质量标准。根据圈内人士透露,如今,
以红双喜的人力和技术力量,每天才出产50-60张左右的国家队狂飚,这些狂飚仅能够
供应国家队的队员使用,少数几张流落到省队教练手中,而这少数几张中的少数几张又
以高价流落到业余选手当中。
国家队队员特制版套胶--无包装,为国家队部分队员特制,如王励勤,阎森,刘国正等
。海绵上一般又红双喜的印章,还有国手的名字。这种狂飚可以说在普通市面上根本不
可能存在,除非王励勤,刘国正送你。我去年手中有两块国家队版狂飚2,硬度为43度,
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国家队中只有王励勤和阎森这对奥运会和世乒赛双打冠军才使用硬
度如此之高的海绵,恰巧去年全国超级联赛中宁波海天塑机队的主场在宁波,而上海盛
雪绒俱乐部的几场主场也在宁波,我猜想手中的两块套胶是宁波的爱好者从王励勤那儿
得到的。由于硬度其硬无比,贴在一般的进口底板如YE,Avalox,Butterfly上根本无法
控制,于是两块套胶又流落到宁波的一家器材店老板处。我和老板关系甚好,便以高价
求得,贴在我的Stiga AC 软板上正好,于是那段时间进步飞速,期间,还有我市的冠军
和一名国家队的队员参加省比赛时向我借过两次。现在,其中一块已经送人,另一块卖
给一网友。此外,我还用过刘国正签名狂飚3,用后感觉不如以上几块,和省队版狂飚差
不多。国家队队员特制版套胶难以估价,一般是熟人之间流通,黑市价估计在250-500
元之间。此外,我还购得一块刘国正签名套胶(名字是用印章巧敲的),后来打电话向
红双喜的技术人咨询后,得出无此版本的狂飚。不过,这张狂飚上有红双喜的专用“御
章”,加上性能极好,故可以认为是省队专业狂飚的“改装品”。今年9月终于拿到两张
正宗的特制狂飚,一张为王励勤特制,22#海绵,一张为刘国正特制,20#海绵。两张
套胶看上去海绵很细腻,灌胶后除胶容易,控制很好,不像想象中的难用。不过使用者
需要很好的发力才是。
省级专业版--无包装,提供给省级专业队使用。无包装,海绵硬度和厚度直接印在海绵
上。一般还有运动员编号。我去年前后一共用过四块省队狂飚3,其中两块从浙江省队购
得,另两块从俱乐部处购得,是上海队的专用狂飚。感觉省队狂飚与国家队版本还是有
很大的差距,不过也有可能是这几块狂飚是专业选手选完后剩下的缘故。其中两块用完
后送给了朋友,还有两块留在我处。我所用的省队狂飚3与市场版狂飚的区别在与海绵的
发泡更加细腻,胶皮感觉差不多。
市场销售版--有包装,大部分球迷购买到的是此版本。有精美漂亮的包装,海绵的厚度
和硬度印在包装盒外。我一共用过两块市场版狂飚,一块是狂飚2,一块狂飚3,就是我
最初用的两块,从商场中购得。感觉狂飚3那块品质不错,用了很长时间,那块狂飚2两
个礼拜后胶皮就发白,粘性大大下降,或许是狂飚刚上市品质不是那么稳定的缘故吧。
现在的市场狂飚质量大大提高,我的一位老师的狂飚2用了一年多还是很新。市场狂飚如
果挑选得好的话,质量可以接近省队专业狂飚。
市场销售版改装成省级专业版--无包装,一些乒乓器材店把包装去掉,冒充专业版。 现
在普通业余爱好者拿到的所谓的“专业”狂飚就属这类。一般来说,省队的专业狂飚也
是供小于求,所以一般的爱好者根本买不到真正的专业狂飚,除非与教练或者器材店老
板关系密切。而且这种假冒的“专业”狂飚对于一般不是非常熟悉狂飚的爱好者来说,
“专业”不“专业”很难判别,不过,发烧友一般能辨别出真伪。黑市价90-150元之间

专业队拼凑版和小店拼凑版--无包装,号称专业队用狂飙胶皮加上DHS海绵自己贴合冒充
专业版。此种版本的狂飚我“有幸”在01年底 见过一次,亲眼见到老板用娴熟的技术做
了一张“专业”狂飚。不过价格也不比一般的狂飚便宜(50元的运海20#海绵+40元的
狂飚胶皮)。
Nittaku狂飚--此款狂飚上面既有狂飙的字样,也有nittaku的字样,海绵是白色的,价
格大概是国产狂飙的两倍。红双喜公司前不久和日本NITTAKU公司合资成立了红双喜-日
桌体育用品公司,生产Nittaku产品,包括底板、胶皮、运动服等,狂飚- Nittaku就是
该公司的产品。或者说NITTAKU是红双喜在日本的代理,而NITTAKU的狂彪有两种,一种是
中国海绵的,还有种是日本海绵的,胶皮相同。因为是出口产品,国内很难买到,价格很
高,黑市价至少250以上,性能与国家队狂飚接近或者好于国家队狂飚。

对于业余选手来说,要真正判断出以上版本的狂飚的差异,需要有极佳的手感和超群的
技术。专业狂飚的底劲在发全力的情况下要好于业余市场版狂飚,尤其是国家队版狂飚
,性能出众。而一般业余选手的发力有几人能真正发挥出狂飚的速度和旋转呢?能驾驭
普通狂飚以属不易,且细微之处更是难以体味。我本人认为,专业狂飚的海绵要好于业
余狂飚,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胶皮就未必了。如刘国正特制狂飚3,由于配方与一般的
狂飚不同,胶皮粘性在使用三天后急剧下降。国手使用的东西自有厂家免费提供,如果
业余选手非要追求国手的境界,首先经济上就承受不起,其次技术水平也达不到要求,
所以海绵偏软的普通狂飚3号(39度海绵,厚2.2mm),成了一般爱好者的首选。

第2楼

好长。。。。。。。。。。。

第3楼

太老

第4楼

够长的

第5楼

好长好详细,谢谢lz

第6楼

有点长

第7楼

好文,收藏

第8楼

没看完已经很累

第9楼

所有的其他进口名牌套胶黯然失色??夸张

第10楼

强烈抵制转贴不加声明
强烈抵制在技术版帖器材帖.
强烈抵制楼主到处乱贴帖子.

第11楼

转老贴,还不声明,还不自己排好版面……

第12楼

说实在的比不上派里奥的性价比!

声明:此文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网站,爱乒乓网作为搜索引擎仅展示其快照,并非原始内容。若发现内容有所不妥,请尽快联系爱乒乓网撤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