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动画做的太清楚了,真的是先蹬腿挺髋后转腰,重心拔起后的波浪式转移也很明显。多谢楼主热心分享。能不能也发个快攻的腿部动作啊!
请大家注意看膝部到底是不是在大小腿之间夹角打开之后才内扣的?我最欣赏这张图的原因就在于此,我想,真正看懂这张图的人,离以下带上发力机制正确应该是很近了。
德先生的东西总是这么有声有色的,佩服阿
报告斑竹!小柳偷懒,大小腿角度没打开!
谢谢楼主的图解,很详实!
光有重心轉移 , 並不能代表 蹬腿送髖 的動作就是正確的呢. 正確說法應該是 在重心轉移的過程, 完成蹬腿送髖轉腰收臂的動作.
腳上的動作不過世重心轉換,真的要打出質量高又快的弧圈球,還是要整體動作合起來.........
报告这位仁兄,连拉前冲的图我都没敢发,更别说快攻了,快攻就更看不出来膝部内扣与上体拧转的先后顺序了,看着更像同时进行的!!!
我之所以选择一张拉高吊的图,而没有选择拉前冲的图,就是怕大家看不出来膝部内扣与上体拧转到底谁先谁后,我要证明自己的观点,当然要选择说服力强的证据了,呵呵。
我一楼的图特别强调了一下是拉高吊(对了,我原来的题目中就有拉高吊的字样,后来德兄修改题目时把它去掉了,我现在在说明中加上),就是考虑到这个问题,如果是拉前冲,这种大小腿之间夹角打开的程度是很难看出来的,原因是拉高吊蹬腿的方向是往下蹬身体向上挺的成份多。在拉前冲的时候,由于是向后蹬腿,身体向前迎的成份多,身体向上挺的成份少,所以大小腿之间夹角的变化就不明显甚至没有变化,迎前之后很快速就连接拧腰拧肩,这样由于上体反带髋转的速度就特别快,所以我们看到的动作即是膝部内扣的动作与上体拧转的动作是同时进行的,所以会误以为是膝部内扣发力造成的上体拧转,在此特别说明一下。小柳那拉球虽然不是纯前冲,但也不是我发图中那种把球高高吊起的拉法,所以是无法看出大小腿之间夹角打开的明显动作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7 9:44:16编辑过]
此图为拉高吊弧圈,所以大小腿之间夹角的变化非常明显,如是拉前冲,由这种变化就不明显,或无变化。右脚蹬地而使大小腿之间夹角打开之后,随着上体的拧转,膝部被带动内扣,膝部的内扣动作不是主动的,是被动的。膝部的内扣动作时间明显要晚于大小腿之间夹角打开的时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用动画制作软件打开它一贞一贞地看。
为了使动作看的清楚一些,我抓的图太多了,所以文件过大,估计有的朋友可能没等它完全打开就关掉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9 18:59:38编辑过]
为了使动作看的清楚一些,我抓的图太多了,所以文件过大,估计有的朋友可能没等它完全打开就关掉了。
好圖...內扣只是發力結果, 而不是單靠膝蓋內扣來發力帶動轉腰. 蹬轉的動作 不可以是膝髖腰肩"同步"旋轉(打陀螺自轉)轉貼之前我在其他網友的跟帖內容:蹬腿转腰的过程是 1. 蹬腿发力 支撑重心 2.蹬腿发力的过程 把髋骨前送(送髋 顶髋 但不是转髋) 初始状态是腰髋同步 3. 髋骨前送的过程以髋骨为支撑 扭腰发力 此时腰要有相对于髋骨的扭转动作 两侧腰腹肌肉一收一放的转动上半躯干 4. 最后击球完毕 击球者将腰转正 此时髋骨也随之跟上(被腰帶动的) 膝盖有往前跟进的结果 如果扭腰动作大的话 膝盖会有明显内扣现象(被腰髖帶動的) , 左右脚掌也会被膝盖内扣的结果带动而有内外旋现像 (被动)髋是一個關節本身是不能發出力量的, 主要是由下肢来运作而带动的, 髋的运动就是蹬腿伸膝的结果. 许多文章用顶髋 送髋 而不用"转髋" 字眼, 其中更是强调蹬腿送髋是两侧髋部做不对称的运动. 如果太强调"转"字在髋的运动, 就变成了陀螺式原地打转.中中老师弧圈七字诀也这么说过-- "送髋的动作首先是从握拍一侧的髋部开始,成不对称的按引拍动作相反的方向作向前送达" .我认为强调髋的运动是为了保证蹬腿的结果是否正确, 而拉球时是不用过于强调送髋的动作的, 许多文章之所以强调髋的运动, 为的是给初学者一个比较简单的观察点以便于纠错提示. 蹬腿送髋是后续扭腰发力以腰带臂的重要基础, 这是不可否认的, 但我终究认为,用髋不等于用腰,一个是关节的运动 一个是腰部肌肉的收放, 在发力结构上的探討是必須分开来的. 在蹬腿送髋后的发力过程, 腰部运动相对于髋骨是一种相对运动,而在扭腰发力的过程,髋关节始终形成一个稳固的支撑,对于下肢而言更是往上传递力量的一个重要媒介,在击球瞬间 腿腰手同时同向发力 达到发力集中的境界.
蹬轉實踐方式:1.引拍时 重量要确实落在持拍同侧脚. 如何检验? 引拍时您可以夸张点 用单腿(持拍同側腳)支撐住全身重量 另一腿可以提起离地. 2. 引拍时要转腰充分, 压缩右腰腹肌肉, 如何检验? 若引拍转腰的幅度够大 左膝盖会跟着内扣而左脚掌也会跟着内旋.
3.如果前兩点做到了 , 你想要维持平衡 身體就必須保持前傾 . 压缩膝盖跟腰腹肌肉就像是在储蓄能量.
4. 蹬转迎前的同时 单脚支撑身体重量 進而把持拍同侧的肩膀往前送(不是把手往前伸) . 肩膀前送 自然就会转腰. 你想扭腰发力 腿自然就会蹬出力量. 等肩膀送出去之后 带动手臂迎前. 等整个蹬转动作做完 持拍异侧脚再落下 此时重心才落在持拍异侧脚. 一定要在蹬腿过程完成转腰动作, 而不是蹬直了才開始转腰发力. 也就是说,蹬腿后的重心转移是整个蹬转迎前的过程.
几种错误的蹬转方式: (單腿拉球法)1. 主动旋转两脚掌 带动膝盖旋转两髋 进而带动两肩旋转 腰腹肌肉完全没有参予拧扭2. 单靠膝盖内扣 转动两髋 进而带动两肩旋转 腰腹肌肉完全没有参予拧扭3. 先把脚蹬直 重心转移完成, 接著才扭腰发力.
建议先不要拿拍子, 徒手练练看. 这是我跟着教练正规学球一年多的心得, 自己也是这么实践的, 提供以上方法供大家参考 欢迎一起加入讨论. (有关蹬腿送髋, 以及扭腰发力 之间的细节 为了简化帖子内容 暂且不省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9 12:12:35编辑过]
寻寻觅觅,找到了,看多少次都不觉得多的好文章。谢谢德班主。
这个动画做的太清楚了,真的是先蹬腿挺髋后转腰,重心拔起后的波浪式转移也很明显。多谢楼主热心分享。能不能也发个快攻的腿部动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