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征求对乒乓球技术动作术语的详解

来源网站:www.chinatt.com   发表时间:2006-11-06 04:47
第1楼

尊敬的各位乒界的专家:
最近,学习和观看了一些乒乓球教学方面的资料。其中涉及有很多战术词汇和术语,有些很不容易理解和把握。现收集如下,敬请各位专家予以分类、阐释。广大球友将不胜感激。
攻、守、拉、推、挡、拨、挑、摆、撇、削、搓、挤、
扑、冲、带、扣、滑、弹、抽、顶、扭、撕、劈、切 弧派乒乓 发表于:2006-11-5 20:38:00 以下是引用宝树在2006-11-6 21:35:00的发言:除此外,我还见过:拧、吊、盖、敲、挂、晃、拱,确实也搞不清楚真正的动作如何,如能用图或图片,或Flash表示真是太感谢了! 以下是引用wms625在2006-11-7 8:27:00的发言:
还有点、围 這是球友在博客文章中提出的問題,小弟對於大陸術語認知有限,不敢亂回. 請朋友們協助回覆,謝謝. 如有其他術語不明白要提問的 可以統一發問. 乒乓球技术资料(收集) <-- 球友收集提供的 請直接點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0 22:21:09编辑过]

第2楼

好事好事,支持。希望专家尽快提供。

第3楼

本人也是有不少术语搞不明白,请专家们给予解释。

第4楼

德先生,能不能想个办法把解答后的帖子集中起来?为盼。

第5楼

请大家解释一下

第6楼

尊敬的各位乒界的专家:
最近,学习和观看了一些乒乓球教学方面的资料。其中涉及有很多战术词汇和术语,有些很不容易理解和把握。现收集如下,敬请各位专家予以分类、阐释。广大球友将不胜感激。
攻、守、拉、推、挡、拨、挑、摆、撇、削、搓、挤、
扑、冲、带、扣、滑、弹、抽、顶、扭、撕、劈、切 弧派乒乓 发表于:2006-11-5 20:38:00 除此外,我还见过:拧、吊、盖、敲、挂、晃、拱,确实也搞不清楚真正的动作如何,如能用图或图片,或Flash表示真是太感谢了!

第7楼

我倒覺得,若是可以,請高手們動作示範,錄成視訊,讓大家參考,甚至還可以正確動作與錯誤動作各一的示範,以茲比較! 不然,文字看了N次,錯了 N +1次…有看沒有懂,或是以為懂,但還是錯就很麻煩!

第8楼

应该有人把技术帖整理一下,分个类

现在论坛里几百个帖子无组织无纪律,一团乱麻!

第9楼

中中老師提醒了我. 呵呵, 是應該設立一些 Q&A 的專檔,否則大家問題老是重複呢.. 有問題的球友,也不知從何找起..... 不過這挺花時間的, 不知道有沒有球友可以志願蒐集呢 呵呵..

第10楼

还有点、围

第11楼

一大堆都沒聽過!真害勒!哈!

第12楼

攻,守是两个大方面了,打到一定水平在处理球的时候就要遇到攻守转换的问题了

第13楼

德瑞克版主此举确是极大好事,坚决支持! 楼上已有球友增补了多项,希望更多球友支持德版主所发倡议并积极参与,查找和收集相关资料,更希望资深球友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携手完成此项义举!

第14楼

乒乓词典(转贴精英网箫池)

加力推:

  回球力量重、球速快,能压制对方的攻势,常可迫使对方退台,陷于被动防守局面。加力推与减力挡配合运用能更有效地控制对方,取得主动。在对方来球力量不大,或站位不到位的情况下,可使用加力推。

推 挤:

  回球带左侧下旋、弧线低、回击斜线角度大。能主动改变旋转性能、变化角度。由于触球部位是来球的侧部,所以也是对付弧圈的一种有效办法。

减力挡:

  回球弧线低。落点短、力量轻,当对方离台较远时可使用减力挡,调动对方使其前后奔跑,取得主动。对方进攻力量很大,或弧圈的旋转很强也适合用减力挡。

推下旋:

  回球下旋、弧线较低、落点长、球落台后下沉快。在上旋推挡中,突然改变成下旋,可造成对方推球下网。但如果对方来球力量大、旋转强、推下旋有一定困难。可以在自己占主动、站位好的情况下使用。

反手快拉:

  是横拍选手对付下旋球的一项主要技术,具有站位稍远、动作较大、球速 快、落点变化多的特点,击球要点是拍形稍前倾,在球的高点期或下降前期,运用前臂和手腕的力量向前上方摩擦主动发力击球。

反手快拨:

  是横拍选手借助球的反弹力进行反手还击的击球方法,它是一种反手位助攻技术。具有出手快、击球时间早、动作小、还原动作快的特点。有利于和正手攻球或侧身抢攻较好地结合使用,发挥速度的优势。

反手快点:

  是横板选手用反手近网短球技术,其特点与正手快点相同。在比赛双方利用摆短进行控制与反控制时,反手快点可以在反手位抢先上手,伺机进攻。快点时用力不必过大,但速度要快,突然性要强。

反手扣杀:

  是指反手用较大的力量回击来球的攻球方法。具有站位远、动作大。 球速快、力量大的特点。扣杀是以力量制胜的一项重要技术,手臂、腰、腿要协调配合,增加击球爆发力。

反手快撕:

  横板运动员用反手近台快拉对方挑过来的上旋球技术,在实践中称之为“撕”。由于此项技术运用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以及技术发展所产生的普遍性,为了与普通快拉相区别,以给人以比较形象和更深刻的印象而得名。此项技术具有击球点早,动作较小,出手快,突然性强,准确性较高的特点。在技术方法上,与普遍快拉和快带不同之处是,反手快撕更强调较早的击球时间和自己的主动发力,是目前横板运动员反手抢攻上旋球经常使用,并且是非常有效的一种专项技术。

拧:

  正手握右侧旋技术。由于动作的用力方向和外观有些像人们用手拧螺栓的样子而得名。用此项技术击球后,运行中的球的旋转方向比较特别,带有右侧上旋的性质。从这一点上看,此项技术可以说是介于搓球和挑球之间的中间产物。其动作方法是,球拍适当躺平,保持竖直状,接触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中部摩擦,手腕先旋内,再旋外,整个运动轨迹,近似于向左方的半弧型。在实践中,直拍多用此项技术。

正手晃搓

  侧身位用正手(以右手为例)以搓左侧旋的方法,接左方台内短球,至对方反手底线长线的技术。

  由于在运用这项技术时,运动员常伴有身体由右向左的转晃动作,以谜惑对方对球线路的正确判断,故在实战中,人们为了区别正常的搓接技术,而形象地把它称之为“晃搓”。此项技术常被运动员用在接发球中,特别是接短球时。它具有隐蔽性强,击球线路外撇,产生大角度球,不易使对方上手发力抢攻的特点。动作方法是,在上升期,击触球的右后中部,向左侧下部摩擦,使运行中的球带有左侧下旋。在整个击球过程中,板面基本呈横状,稍竖起,手腕保持适当的外展状态,由右上向左前下方发力。



  接短球时,发力搓对方底线长球。具有击球点高、力量大、球运行速度快的特点,常给对手非常顶的感觉,使其难以拉开手发力进攻。手上的动作是,在来球的高点期,接触球的中部,向中下部摩擦。在摩擦中最好给球适当的撞击力,以使球产生足够的手动速度。在击球过程中,板面稍竖起。以前臂为主,直接向前下方发力。体会手握菜刀向左右两侧砍东西时的用力感觉。



  一种进攻台内短球的方法。按种类划分,属攻球技术。具有动作小,出手突然,主动意识强的特点。动作要领是: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中后侧部,向前上或前上方侧(根据挑球的线路而定)发力。击球时,以前臂发力为主,上臂适当靠近身体,重心略向前倾,这可增加手对球感觉的准确性。

  在练习时,要处理好磨擦和击打的关系。初学时,为了保证击球的准确性,可适当多一点磨擦,待水平有一定提高时,就可增加击打的比重,以使球的速度更快,挑出的球质量更高。这也是目前在实战中,人们常把此项技术称为“挑打”的原因。



  台内快搓短球。由于力量小,有些像平时较小,有些像平时人们轻轻摆放东西的感觉而得名。常用于接发球中于。具有击球时间早,出手速度快,球不出台湾的特点,使对手难于上手拉攻,较好地为下一板进攻创造机会。动作方法是: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中下部,以向前下方发力为主。略带向侧的力量。击球时,手腕要相对固定,以前臂发力为主。击球点要尽可能靠近身体,击球瞬间有一较小的制动动作,在自己发力的基础上,适当借对方来球的力量,在过网的前提下,可减少球向前平动的距离,摆出高质量的短球。
正手滑板   正手滑拍 1.特点与作用:此为乒乓球助攻技术。指击球员利用手腕控制拍面方向、拍形角度和调整击球部位,使击出的球带较强的侧旋而突然变化球路的近似正手攻球的方法。具有站位近。动作小、突然性强的特点。在比赛中,因与正手攻球动作近似而又突然改变击球方向,使对手难以判断,可直接得分或迫使对方回出好球,有利于本方抢攻。是我国直板快攻选手擅长的高级技术。2.动作要点:站位近台,引拍至体侧右前方,前臂自然弯曲做内旋,时使拍形稍前倾。在来球的高点期,前臂伸至台内,手腕外展使拍面方向向右方,快速摩擦球的中部,并沾球体向侧面滑动,球斜拐飞向右侧前方。击球后,立即放松,迅速还原。滑攻直线时,一般站位在球台右角时采用。手腕略为后屈,似打斜线,而突然改为直线,滑攻斜线时,一般站位在球台左角侧身攻时采用。手腕转动略大,拍触球时由右向左侧摩擦,使球斜拐飞向对方球台左角。

  具有站位近、动作小的特点,可出其不意地突然变化球路迷惑对方,使对方失误或击出高球,为进攻创造条件。

正手快带

  是对付弧圈球的一种攻球技术。利用来球的力量或自己的适当用力,借助转腰动作击球,将球带回。具有速度快、弧线低、落点变化多的特点。它可以减弱对方来球的旋转、速度和力量,改变球的运动节奏,从而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

正手快拉

具有速度快、击球动作小、旋转强、线路活的特点,是一项对付削球打法的重要技术,它可以用不同的落点和力量拉出具有威力的球,伺机扣杀。

正手快点

  亦称正手攻台内球。具有站位近、动作小、球速快、线路活的特点。击球点在台内,回球带有突击性,是还击台内球争取主动的一种进攻技术。 切: 横板反手侧旋挡球。常用于对付弧圈球,近似于直板的反手推挤,属于辅助性的防守技术。具有较强的节奏变化和旋球变化的特点。可为防攻转换创造条件。动作方法是:身体尽量离球台近一些,手臂靠近身体,这样手上的感觉比较容易控制。板球保持半侧面竖直,在来球的上升期或高点期,击球的左侧后中上部(以右手为例),向左侧前下部摩擦,手臂运动轨迹近似于向下侧斜的左侧半弧型,击出去的球带有左侧下旋。特别要注意的是,由于此项技术在击球时,作用力不通过球心,球向前的运动轨迹较慢,一旦对手适应这种节奏变化,就会有足够的时间腾出手来,给予进攻性很强的还击,造成自己的被动。所以在比赛中,这项技术不宜作为主要的进攻手段用得过于频繁,从而造成比赛战机的贻误。独家使用者孔令辉。
晃接:包括晃搓和晃挑。它是指侧身位用正手挑或搓左侧旋的方法,接左方台内短球,至对方反手底线长球的技术。特点是隐蔽性强,击球线路外撇,产生大角度回球,使对方不易发力上手抢攻。 撕:是横板用反手近台快拉对方挑过来的上旋球技术。特点是击球时间早,动作快,突然性强,准确性较高。与普通快拉和快带区别在于撕更强调较早的击球时间和自己的主动发力。 点:正手近台攻下旋球,是直板正胶运动员经常使用的技术。其用法和作用近似正手突击,但是比突击的力量小一些,准确性更容易把握。击球特点是:出手比较快,动作小,突然性强,如能配合较好的落点,常常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是直板正胶运动员上手争取主动的非常有效的技术。
动作方法是:站位靠近球台,向后引拍拉手不要过大,板面保持稍稍竖直,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的中部,以向前发力为主,略带向上摩擦,以制造能够保证球上台的弧线。随着乒乓球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普遍适应直板正胶拉上旋,因此,增加“点打”的使用率势在必行。直板在打基础的初级阶段,在对付第一板下旋球时,可以练习“点打”为主,逐步过渡到与“点拉”相结合,以形成较熟练的动力定型,为今后能够与其它打法进行高水平的对抗打下基础。 该技术的特点:和快摆结合能破对方发抢,降低对方第一板上手质量。 敲:这是横板反手和直拍横打反面的技术。它是对付对方过来的弧线略高的弧圈球。类似生胶反手弹击,但回球速度要快得多且下沉。动作要领:站位中近台,上身正对台面,向后引拍不要过大,板面保持稍稍竖直,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的中部,以向前发力撞击为主,尽量不要摩擦,整个过程手腕和前臂一定充分紧张。身体向前倾,辅助发力。该动作最标准的横板使用者是马文革,他在数月前的克罗地亚公开赛上才熟练的掌握了并频繁的运用该技术。直拍横打反面的常使用该技术的是刘国梁。该技术的特点:1节奏变化大。2和拉冲结合旋转变化差异大。3。回球下沉,对方拉接易下网。 拍:这是横板和直拍正手攻打弧线略高的弧圈的技术。类似正胶快杀弧圈球,但回球速度要快得多。属于搏杀类技术。动作特点:整个动作发力突然且距离短快狠,手腕固定,以撞击为主,集中发力攻打来球的上升期,有类似快打感觉。在比赛中能较为熟练的掌握并频繁的运用该技术的横板使用者是盖亭和庄志渊,直拍的使用者是金泽珠。该技术的特点:1节奏变化大。2和拉冲结合旋转变化差异大。 抹:类似滑板和带的综合技术。其中最常用的一种是,横板在回接反手位短球时,在球的上升期或高点期,接触来球的正面并向右上方摩擦,回到对方正手。要求动作突然且弧线低。该技术的特点:1带晃。2节奏变化,突然减力,造成对方原本已经迅速向后防御,突然回球变短且飘,够着拉后更加被动。 快拨 乒乓球运动推挡球的一种。动作要点是:站位靠近球台,两脚平行。引拍时手臂自然弯曲,前臂旋内并后引,将球拍引至腹前偏左位置。击球时,肘关节内收,前臂旋外向右前方挥拍,手腕伸展使拍面稍前倾,在上升期击球的中上部,并借助来球的反弹力将球拨出。特点与快推相似,但更便于回接弧圈球。
挤推 乒乓球运动推挡球的一种。动作要点与快推相似。其不同之处是:引拍时前臂上提,将球拍引至身体前上方。击球时,伸腕动作的幅度较大,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的左侧中上部,手臂向左前下方挥拍。特点是弧线低,角度大,且带有侧下旋,能加大对方的回球难度。是对付弧圈球的有效方法之一。
快带 乒乓球运动攻球的一种。在正手位运用较多。动作要点是:(1)站位离台较近,左脚稍前,手臂自然弯曲,前臂内旋使拍面前倾;(2)击球时,手臂将球拍引至身体右前方,腰部迅速左转,手腕固定,拍面前倾,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的中上部;(3)借助来球的反弹力量击球。特点是出手快,弧线低,落点活。常在相持阶段或在被动向主动进攻过渡时运用。
拱: 有些象正胶推下旋,但拱球时,球拍拍面略微后仰,在上升期或高点期,触球中下部,手腕调节拍型后要僵,手臂向前下方发力。回球发飘且下沉,使用虽有难度,但得分率较高。以上是我个人的理解,查了资料后增加:拱球的特点和作用:用长胶拱出的球往往具有一定上旋,并会发飘,对方不熟悉它的特点,常会回出高球。用防弧胶皮拱出的球,速度不很快,但球到对方台面后会有些下沉,对方不小心,容易接球下网。在接发球时或在对搓中突然运用拱球,往往能使对手措手不及,直接得分;或回球过高,为自己进攻创造机会。查阅资料后,我发现我原先的具体使用中需要补充:1。击球前,站位近台,手臂略提起,向后上方引拍。2。球拍触球的中下部,是长胶拱球的一个显著特点3。长而不转的球,不宜运用拱球。
长胶的拱 长胶本身具有特殊性能,其技术特点和各种技术手段运用的比例也有其特殊性。拱在长胶打法选手中的普遍运用就是其中很具代表性的一项技术。 在乒乓球技术术语中,“拱”这个名称是专门用在长胶打法中的,其它打法中没有这一术语。尽管从动作的外形上很有点像正胶和反胶的推挡,但是运用的时机和使球产生的效果却与推挡有很大差别。推挡技术一般是用来对付上旋球,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特别的变化,推过去的球与来球的旋转性质基本上是一样的,也就是过来的球是上旋,回击过去的球主体上仍然是上旋。而长胶的拱运用最多的是对付下旋球,主要是用在前三板中来对付搓球和带有下旋的发球及相持中削过来的球。由于整个技术是以自己发力为主,可以粗略地把它算作长胶的进攻型技术。在回球性能方面,由于下旋来球一般速度比较慢,对球板的冲力比较小,这时长胶的性能主要体现在自己发力后的特性。又由于受到拱的技术动作本身的影响,其发力一般属中等力量。在这种情况下,球作用拍上时,首先是底板胶皮的较小弹力,继而是齿粒恢复原状的弹力,于是球弹出的时间、节奏、旋转与其它球拍相异。与正胶和反胶相比,球在拍上停留的时间略长,显得出手比较慢,球出手后,前一段感觉速度很快,也很有突然性的感觉,当过网后,球会突然慢下来,而在落台后的第二弧线上,几乎就没有什么冲力,有时感到是直接往上跳,给人造成一种很特殊的节奏感,在用拱回击下旋球时,过去的球一般都不带有什么旋转,使人产生一种反旋转的感觉,并且弧线比较平直,球在空中运行中,没有旋转的球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产生飘劲现象,有点像排球中的上手飘球。如果不熟悉,常常对不准球,找不到合适的击球点,造成失误。 拱的动作要领是,两脚基本平行站位,当球过网时,向身前引拍,球拍呈半横状,板面与地面大约保持90度夹角,当球从本方球台跳动的一瞬间,向前迎球,最好是在球的最高点附近,击球的后中部,向前右侧上方发力(以右手为例),球拍由球的后中部略向右侧上方摩擦。使球略带右侧上旋。这样可以造成一定的弧线,增加准确性。整个动作要领的关键点一是要掌握好伸手时机,常犯的错误是出拍太早,发不上力;二是以前臂发力主为,手腕相对固定在平时的练习中,随着水平的逐渐提高,向侧摩擦的成分要逐渐减少,增加向前用力的比重,提高球的威胁性。另外,要特别注意拱与其它技术两板之间的衔接练习,如拱后攻,拱后磕,拱后挡等,因为一般情况下,对方回击拱球过来的球与上一板来球的性能区别是会非常大的。

感謝提供 贈送100博幣致謝-德瑞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8 14:20:41编辑过]

第15楼

看了14楼的解说,明白了! 实际打球中,其实大都有所运用,只是没有把这种偶尔为之的技术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上升为理论,呵呵

声明:此文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网站,爱乒乓网作为搜索引擎仅展示其快照,并非原始内容。若发现内容有所不妥,请尽快联系爱乒乓网撤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