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板反手拨球、拉球、攻球及快带时手腕的动作方式[心得]

来源网站:www.sundns.org   发表时间:2004-01-08 16:36
第1楼

为了说得明白,首先介绍一下手腕的动作方式(以右手为例):

右手臂向前平举伸直,手掌展开伸直,并使手心向左,手背向右。曲手腕,使得手心面向身体,称之为手腕的内曲;如果手腕向外展,使得手背向着身体方向,称之为手腕的外展;如果转动手腕,使得手心向下,手背向上,称之为手腕的内转;如果转动手腕,使得手心向上,手背向下,称之为手腕的外转。

横板反手拨球、攻球、拉球及快带等击球动作,都需要前臂的外展(由弯曲到伸直),大臂在拉球和攻球时的动作相对较大。而手腕的运用方式是有一定区别的:
1、拨球时,挥拍迎球的过程中,要求手腕稍微内曲、放松,在触球瞬间,随着前臂的向右前方的伸展,手腕要有外展的动作,同时,手腕还应该稍为外转一些,外转是为了控制一下弧线的高度和长短,以防止拨球出界或下网。
2、攻球与拨球,手腕的动作比较相似,只不过攻球要求更加发力,大臂动作还要大一点。
3、拉弧圈球,特别是起下旋,手腕在触球瞬间,随着前臂的向前挥动,手腕应该外转,以利于摩擦,制造合理的弧线弧度。
4、反手快带(主要针对弧圈球)时,根据来球的特点,依靠手腕固定拍型,这要求应该保持手腕的相对固定,而在球离拍的瞬间,可以稍微外转一下手腕,以利于压低弧线。

横板反手无论用什么样的击球方式,击球前手腕都应该放松。除了快带,感觉在拨球和攻球时,手腕不要下垂而使得拍头过分向下,保持手腕和前臂成一条直线,同时保持拍型基本垂直或稍为前倾。而拉球时,手腕可以稍微下垂使得拍头指向前下方,可以增加拉球时手腕的动作幅度,为了防止拉空,拍型最好垂直或稍微前倾一点。
总之,手腕的动作,主要是外展和外转,当以打为主时,如拨球和攻球,手腕外展的成分大一些;当以摩擦为主时,如拉球,手腕外转的成分要大一些。应该强调的是,手腕无论做什么动作,应该在球拍触球后再作出来,触球前,应当保持手腕的放松和固定,否则会降低击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本人对于横板反手技术的摸索,已一年半多,期间走了不少弯路,究其原因,发力是一个问题,手腕的运用方式也是一个问题,使得反手击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一直都是忽上忽下。但近期感觉有点实质性的进步,喜不自禁,将这些心得写出来,和各位球友共享,如有不对的地方,肯请指出,不胜感激。

第2楼

分析得很细致,好!

第3楼

明天我就依照练习

第4楼

Thanks !!

第5楼

老兄, 你对手腕动作的分析极为清晰!

但不要忘了还有一个影响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那就是球拍和手臂在
1、拨球
2、攻球与拨球
3、拉弧圈球
4、反手快带
时(尤其是在触球时)的整体运动方向. 比如主要是(与球台平行)向前, 是前上, 或是斜前, 还是前斜上等? 角度大致怎样?

想看到你第三篇关于反手的高见.

第6楼

以前打球只是凭感觉,自然得条件反射反映,所以回球质量一直飘忽不定,听这位搂主一讲,确实清楚了许多,一些录像、书籍从来不讲这些细节问题,苦于求教无们,非常感谢这位球友,还希望多多发贴呀!!

第7楼

的确比较详实,说出了一些业余中容易犯的毛病。楼主短短一年多就有如此成绩,看来的确是高手呀!

第8楼

好文章。我正需要。谢谢东海骑士!

第9楼

不错,可以加精,主要是讲得很详细又实用

第10楼

手腕的动作说的很详细。

第11楼

说的不错,以前我也分析过,可没楼主分析的详细。好不错,我顶。。。。。。

第12楼

心肠大大的好!!!!!!!!

我觉得反手把手腕搞清楚后,接着可能就是搞清手腕和前臂(小臂)的结合,只有结合好后,才能发大的力。只靠手腕,灵巧有余,威力不足。很多人认为格林卡反手是大臂发力,我觉得并不是如此。我觉得格林卡是小臂甩得好,小臂与手腕结合运用好。

我比较木头,希望楼主能在反手问题的研究上更加深入!!!!!

谢谢!!!!!!!!!!!

声明:此文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网站,爱乒乓网作为搜索引擎仅展示其快照,并非原始内容。若发现内容有所不妥,请尽快联系爱乒乓网撤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