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胶技术资料大全!

来源网站:www.chinatt.com   发表时间:2010-09-07 07:51
第1楼

转帖自渔场! 目录 第一篇 认 识 篇 第一章 我是否需要打长胶 一、考虑打长胶的因素 二、直板还是横板 三、练习长胶的基本问题 第二章 什么是长胶 一、长胶 二、长胶的特点与运用 (一)长胶的击球性能 (二)长胶球拍的弱点 第二篇 器 材 篇 第三章 底板选用 第四章 长胶的胶皮 一、常见的长胶胶皮类型 二、不同的长胶的性能 (一)选用长胶的基本问题 (二)常见长胶类型性能与选用[br] 三、TSP Bamboo Curl P1 长胶评测 四、TIBHAR内能长胶测试 第三篇 技 术 篇 第五章 长胶的基本技术特点 第六章 长胶的基本技术 一、搓 二、推 三、侧推,侧搓,撇 四、削 五、挡 六、摆短 七、磕 八、快带 九、拉 十、弹 十一、拱 十二、攻 (一)长胶的攻上旋球 (二)长胶的攻下旋球 (三)长胶的攻不转球 十三、拨 第七章 长胶的发球与接发球 一、长胶的发球 二、长胶的接发球 第四篇 战 术 篇 第八章 战术运用 一、长胶的基本战术思想与打法 1 、直拍长胶倒板打法 2 、横拍正面反胶反面长胶 3 、直拍正面反胶反面长胶 4 、直拍正面长胶反面反胶 二、长胶对付下旋球的技术 三、长胶运动员对付上旋球技术 四、关于长胶的杀高球问题 第九章 长胶的战术组合 一、长胶的最常用的方法和战术 二 对攻战术 第十章 他山之石:如何对付长胶 一、长胶的制人与受制于人 二、如何适应长胶

第2楼

此文已阅,帮顶。

第3楼

第一篇 认 识 篇 第一章 我是否需要打长胶 一、考虑打长胶的因素 常常看到好多网友提出反胶和长胶孰轻孰重的问题,我觉得如果抛开反胶和长胶打法的先进性而言,反胶和长胶在纯业余选手中(相对于受过短期或更长时间专业训练而言),不存在孰轻孰重,对业余选手来说,哪种掌握好了都是高手。在当今反胶占主流的形势下,业余选手打长胶的原因,不外乎是由于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专业超一流选手的成绩成为榜样;二是自己圈子里有长胶成绩较好而产生的直接效应;三是好奇;四是对自己的打法并不明确而听从朋友建议试试看。可是我们看到,业余长胶选手成为业余中的高手却不多。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在实际中绝大多数打长胶的业余选手,都是从反胶起步后换的长胶,普遍存在着对长胶的性能、技术认识不足的问题,击球时的手感、拍型一时难于摆脱反胶的惯性思维。 2、专业选手中打长胶的也不多,我们很难找到长胶的系统训练方法,而反胶早已形成了一整套系统训练模式,这就造成了在业余选手训练环境中,长胶的教材、教练都很缺乏,没有专业指导,只能靠自己在实战中不断的体会和琢磨。 3、业余选手中长胶高手本就不多,一般是自学成才,打法各有不同,使初学长胶的人无所适从。 4、很难找到合适的对手练习,技术动作的连续性难于保证。由于上述原因形成的窘迫局面,造成了业余长胶选手入门难,在一定时间里确实不如反胶选手易出成绩,业余长胶选手技术上的每一点进步,都要比反胶选手付出更大的努力。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正是由于一般业余选手难于掌握长胶技术,所以打的人较少,在一定的业余圈子里,因对长胶的不适应,使长胶选手的成绩反而不会太糟。 如果你是一位纯业余选手,不知是否该换长胶,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做到知己知彼:我的目标是什么?我的打球圈子是怎样的? 目标: 1、随便玩玩,锻炼身体;2、一般业余爱好,胜负不太重要;3、主要业余爱好,胜负决定心情; 打球圈子: 1、基本没有,偶尔参与;2、根据需要,临时组织;3、定时定点,固定球友; 第二,我是否要打长胶? 当你的目标和圈子都是第一类、第二类的,不用考虑用长胶; 当你的目标和圈子都是第三类的,有两几种情况:

第4楼

第二章 什么是长胶 一、长胶 长胶,顾名思义就是颗粒较长的正贴胶皮。 普通胶粒长为0.8~1毫米左右,长胶颗粒一般在1.5~1.7毫米之间,胶质较软,属于低粘度胶皮,不易吃转,拍触瞬间胶粒呈现倒伏状,长胶由于胶粒较长,来球与球拍接触后,胶粒先倾倒再复原的过程,要长于短颗粒的生胶和正胶,因此长胶击出的球落到对方球台后,带有明显的下沉,令对方极难适应,还击时容易出现下网失误。在对方来球较轻或不转时,回球亦不转;在对方来球力量越大、旋转越强时,回球亦越转。长胶回球为来球的反旋转:来球上旋,回球下旋;来球下旋,回球上旋。如国内的RITC755(颗粒高1.7mm) 388D( 颗粒高 1.6mm) 等,而国外长胶的颗粒长度大多在1.6±0.01mm,长胶最先用于削球,以后又逐渐成为部分进攻型选手的武器。长胶的进攻与反胶有明显的不同,刚用755长胶时,就明显感到不适,回球经常下网,主要因为它要求摩擦球要薄,发力时要增加向上的成分。国产的755长胶可谓是长胶中的精粹,其颗粒高1.7mm 直径 2.Omm, 集各种长胶的外形构造之所长。最重要的是它的粒间距,由于长胶颗粒长,击球主要靠胶粒的倾倒制造下沉,粒间距的优化组合最为关键,而755 之所以能从众多长胶中脱颖而出,除了特殊的橡胶配方设计以外,粒子的绝佳排列组合也至关重要。[br]长胶使用的底板不易弹性太大,底板的球感应该较软,但比较厚一些,重量也须比弧圈底板略重。由于进攻多在近台,所以反胶海绵的硬度应该在45度以下。为了提高长胶的速度,须使用海绵1mm左右的。进攻型的长胶应该质地硬些,变化控制型的长胶可以软些。 二、长胶的特点与运用 (一)长胶的击球性能[br]长胶作为乒乓球一种比较特殊的打球工具,产生和运用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特异性。早在60年代,当时中国男队的主力队员直板削球打法的张燮林,在选择胶皮时,发现一块本来要作为正胶使用的胶皮由于制造时工艺控制失误,颗粒长了些,正常情况下应被视为废品。张燮林为了防止浪费,索性就把这块胶皮贴在自己的球拍上。在运用这种球拍进行练习时,张燮林感到控制球比较困难,可以肯定地说,是不好用。但与此同时,他发现对手对他打过去的球也感到特别别扭,许多人因此不爱与他练习。越是这样,他就越领悟到了这种胶皮的威力所在,正所谓“要想让别人别扭,首先自己要难受”。至此,他经过一番苦练,加上潜心钻研,逐步掌握了打长胶的基本规律。由于他打球的威力越来越大,成绩越来越好,长胶也随之开始风行起来,一代又一代长胶运动员在张燮林运用长胶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改革和探索,逐步把长胶的运用多样化、熟练化,由最初的直拍运用过渡到横板运用,由削球运用发展到攻削结合或全攻运用,由单面运用到两面运用,由正面运用过渡到反面运用,创造着国际乒坛一个又一个优异的成绩。 [br]  长胶与正胶相比,由于颗粒较长,胶皮较软,在球与胶皮接触时,胶粒比较容易倾倒。在恢复这种倾倒时,胶粒会给球一个反弹力;由于来球力量及自己发力大小对胶粒的不同压力,产生各种与普通正胶和反胶特点有非常大差异的球,从而打破对手惯常的动力定型,以让对手不甚适应取得比赛的主动。其具体的击球特点表现在:[br]  ——当对方过来的是下旋球时,如果用中等力量回击,过去的球一般是不转,球在运行过程中有飘动的现象;长胶在回击下旋来球时,由于来球的旋转方向对于击球者而言是向上的,所以球在碰到长齿胶皮后,使得胶皮颗粒向上倾倒,如果在这种状态下,使用长胶者用中等力量击球,如使用拱、推、搓等技术,长胶的颗粒就有足够的恢复原状的时间。在这一恢复原状的过程中,接触球中部的胶粒给球的反作用力是大体上通过球心向前的,接触球中上部胶粒的反作用力在向前的过程中,给球的中上部一定的摩擦力,两种力量合在一起,总体上使球向前运动略带?/div>

第5楼

第二篇 器 材 篇 第三章 底板选用 按常规认为,长胶的底板应是不震手尽量硬且重,好控制网前小球和加力推,力量变化差别大。根据我个人的实际经验,长胶的底板应该选择不震手的尽量硬且重的拍子,这种拍子在控制网前小球和加力推时,比较好控制,力量变化差别大。硬且略重,贴上长胶后会很好用。但也有人认为,业余长胶,力量和速度不是它追求的目的,旋转和节奏的变化才是它克敌制胜的杀手锏并防守弧圈球性能好。所以底板、海绵、胶皮都应是软而薄。(本人使用的是TIBHAR的萨母异质高能板,薄(5.2毫米)而轻(80克)的五夹弧圈板,并且次外层一边厚2.5的碳焦木,另一边1.0。长胶是TIBHAR GRASS草(防守)套胶,海绵1.2硬度25,胶皮软而韧。此板防守好,拉球也好,但攻球震手且空,所以正手配了BTY SRIVER套胶。)[br] 我试过5种底板,觉得对胶皮影响不大。一般来说,硬板适合攻击些,软板控制好些,太硬的板绝对不好用。建议用比较中性的板,比如全能型的。五层、七层都可以。尤其是结合横打的球友,太硬的板横打不好。[br] 确实如此,打到一定时候就知道中性的板子很好,但其它的板子有其他的好处,我打过最硬的板到最软的板,最轻的板到最重的板,最快的半到最慢的板,这些都可以磨练你的某一方面技术。比如用软板的话再配c8就不得不削球多,防守多,卸力很轻松。要进攻就要靠手上的爆发力,必须要能主动发力打,因为推挡无力,否则一味防守没出路,我一般配置755+729(47度炸弹),所以太软不太适合直拍正手长胶,如果是倒拍打法到可以,硬板适合攻击些,太硬的板绝对不好用,确实:主要是被对方暴力杀球时卸力太困难,不过可以练习手感,反应力,海绵要尽量薄或无。[br] 建议用比较中性的板,比如全能型的。五层、七层都可以。我觉得还是中性偏硬些好。500,美国ye,CL, 700不错。太硬的板横打不好?不一定,银河970横打也不错,别太沉是主要的。[br] 另类:极厚的单阿,用单贴的长胶938b巨好,可以长胶离台对拉反胶弧圈,吃球是靠板子,不是皮子。

第四章 长胶的胶皮

一、常见的长胶胶皮类型[br]胶皮型号:DHS C7、C8、云雾;RITC755、837、FASTE;DAWEI388、388D-1;PALIO CK531A;环球979;三九979;银河755;邓亚萍755;双鱼1615;流星9112;黄金路B938;百希达1615;许绍发989;爱博天狼;以及TSP、BTY、TIBHAR、JOOLA等外套。[br]二、不同的长胶的性能[br](一)选用长胶的基本问题[br]长胶型号不同性能有一定差异,所以比赛前要先看一下对方的长胶胶皮,通过观察可以大概的预先知道对方的打球风格,以及他的特点。因为水平高的长胶选手会使用适合他特点的型号,他也许不太了解型号差异,但他会通过不同型号的长胶实际打打比较,选长胶胶皮就象反胶挑海绵一样的重要。最后选定最顺手的应该与以下说的出入不大。[br]关键词:1 防弧圈:无任专业、业余,防守弧圈永远是使用长胶的最主要矛盾,一款站得住脚的长胶产品,其防守弧圈性能必然不差,选用长胶时也需首选此项性能。[br]2、中性:有几种球迷运用长胶的中性技术几率相对高:一是背面长胶仅作偶尔使用者,期望在接发球和搓球过程中起到干扰效果,但其实自己对长胶并无深入体会;二是长胶功力已达相当程度,超越了初级阶段,正在走向高级的漫漫长路上,愈加喜爱器重“道具”的威力。[br]3、花纹:花纹对于长胶的意义,远比饰纹之于道具干系重大,尤其未贴海棉影响大。 (二)常见长胶类型性能与选用[br]以下是一些主观对比 最大值10 统一海绵厚度1.0,不考虑底板因素。 项目\ 对象 C7   C8   755   837   755faster [br]速度    10   8    6    5    9   控制    10   7.5   8    8.5    8    攻击    10   9    7    7.5   8.5   怪异     7   10   9    8    8  花纹    Y    Y   N    Y    N 

第6楼

第三篇 技 术 篇 第五章 长胶的基本技术特点 长胶与正胶相比,由于颗粒较长,胶皮较软,在球与胶皮接触时,胶粒比较容易倾倒。在恢复这种倾倒时,胶粒会给球一个反弹力;由于来球力量及自己发力大小对胶粒的不同压力,产生各种与普通正胶和反胶特点有非常大差异的球,从而打破对手惯常的动力定型,以让对手不甚适应取得比赛的主动。其具体的击球特点表现在:
  ——当对方过来的是下旋球时,如果用中等力量回击,过去的球一般是不转,球在运行过程中有飘动的现象;
  ——当来球是上旋球时,用长胶回击,过去的球往往有些下沉,并且这种下沉随着力量的增加而加强,尤其是长胶削球顶大板时,这种感觉就更加明显;
  ——当来球带有侧旋时,长胶皮由于对球在垂直轴上的作用力,过去的球在左右方向上有晃动感,容易使对手对不准球,而产生失误;
  ——当用长胶以借力为主回击来球时,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这种击打过来的球当做打过去球的反旋转球;如果以自己发力为主击球时,并且力量又比较大,特别是用正手攻击时,这种球往往带有比较强烈的下沉。而反旋转的特点没有借力时那么明显。
  以上只是根据实践的特征,列举出的长胶的一些基本特点,这也是练习长胶打法和对付好使用长胶的运动员及爱好者必须认识和掌握的基本规律。在了解这些规律的基础上,再结合自己自身的打法特点,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才会使练习少走弯路,变得更有针对性。
长胶的特点是不能主动地制造旋转,而是借用和利用对方的旋转,并且不论怎样回搓或削,球还是按照原来的旋转方向回去。比如对方发来下旋球,你搓接过去时,对于对方来说,球就变成了上旋。如果对方拉一个上旋球,你怎样回过去,对于对方来讲,都是下旋球。
因此,你用长胶回接不是很高的来球时,一般会遇到三种情况:
  一是下旋转球。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方法是拍形直立,向前弹打或磕击球的中后部,注意要发上力,以保证一定的球速。这样回过去的球是上旋,有一定弧线,上手率较高。可以这样说,这种回球是长胶最酷爱、最舒心和最擅长、最见效的得势、得分手段。虽然是上旋回球,却与弧圈球不同,由于击球动作小,使落点不易判断,又由于长胶一般不贴海绵,使球运行的第一弧线和上升前期速度较快,颇具突然性,而自高点期起,球速又明显变慢、变轻。这样就容易使对方在回接时先是被前期的较快速度所蒙蔽,容易造成心头一紧,而后球速变慢时,心情却难以迅速放松,以至击球时动作僵硬,发不好力,产生失误。
  二是上旋转球。可以说,这是除进攻以外最令长胶头疼的来球。一般长胶有台内挡和台下削两种手段。由于回接上旋球之后,球变成了下旋,速度就会减慢,而且球向上飘,容易被对方进攻,所以很多时候长胶选手会改台内挡为台下削,反正是发不上力,索性将计就计,利用速度减慢控制一下落点,寻机再行进攻。
  三是不转轻球。这种来球也比较令长胶心烦,因为没有什么旋转和力量可以借用,击球时心里空荡荡的没有什么感觉,也因此不好控制。这种来球一般不便主动发力,打轻球也确实不是长胶的特长,一般还是同样还以轻球,控制住落点,试探应手,观察动静。
  从这个意义上讲,长胶的打法还是要依据对方的打法来制定,将自己的技术表现与对方的来球质量结合起来,虽然看上去比较被动,但只要你对长胶使用熟练,有耐心和信心与之周旋,进攻的机会还是有的,而且对方会在与你的相持当中,出现与其他选手对抗时不常出现的失误,因为你的打法与众不同。
  使用长胶,就应该深入认识长胶在使用当中到底哪里与众不同。除不能主动制造旋转(当然也不易吃转)外,击球节奏的变化也是长胶的显著特点之一。这种节奏的变化一是如前所述的前期快、后期慢,使对方在判断时产生节奏上的不适应。二是由回球合力情况的变化所引起的速度的快慢和落点的长短变化,这种快慢和长短的节奏变化是长胶选手在与对方相持当中主动寻求变化和制造进攻机会的主要手段,而这种主要和有效手段的掌握又必须以快速和准确判断对方来球的各种旋转为前提条件。
  当然长胶在实战当中的使用,又必须与另一面胶皮(包括直拍)积极配合,主动变化才好,不然就会一味被动到底,难寻翻身之日了。 第六章 长胶的基本技术

第7楼

十一、拱
长胶还有一板独特“拱"球。这是长胶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技术,下面着力讲解。通常把长胶对下旋来球的发力推称作拱,有的人在做动作时还略带一些向侧前方摩擦的成分,整个动作呈凸形弧线。回球发飘,略带上旋。在对搓或接发球时,偶然拱一板,不仅可以打乱对方的击球节奏,而且还会因其弧线的怪异,给对方以精神威胁。拱球的技术关键是,调整好拍形与挥拍线路。向上拱的太厉害,易出高球;向前推的力量不足,又易下网。所以,应通过实践,不断摸索其中的奥妙,提高自己的调节能力。
拱要求在来球的高点期附近击球,拍形基本垂直于地面,这样既有利于向前发力又不致于使球出界,拱过去的球一般带有上旋,对方回击容易出高球,因此容易创造进攻机会。拱属于进攻型技术,应用时发力是关键,否则便与轻挡和搓球没有多大差别。由于拱球的攻击力毕竟有限,应用时应注意落点的变化和起板的突然性,以防止被攻。 
在回球性能方面,由于下旋来球一般速度比较慢,对球板的冲力比较小,这时长胶的性能主要体现在自己发力后的特性。又由于受到拱的技术动作本身的影响,其发力一般属中等力量。在这种情况下,球作用拍上时,首先是底板胶皮的较小弹力,继而是齿粒恢复原状的弹力,于是球弹出的时间、节奏、旋转与其它球拍相异。与正胶和反胶相比,球在拍上停留的时间略长,显得出手比较慢,球出手后,前一段感觉速度很快,也很有突然性的感觉,当过网后,球会突然慢下来,而在落台后的第二弧线上,几乎就没有什么冲力,有时感到是直接往上跳,给人造成一种很特殊的节奏感,在用拱回击下旋球时,过去的球一般都不带有什么旋转,使人产生一种反旋转的感觉,并且弧线比较平直,球在空中运行中,没有旋转的球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产生飘劲现象,有点像排球中的上手飘球。如果不熟悉,常常对不准球,找不到合适的击球点,造成失误。
  拱的动作要领是,两脚基本平行站位,当球过网时,向身前引拍,球拍呈半横状,板面与地面大约保持90度夹角,当球从本方球台跳动的一瞬间,向前迎球,最好是在球的最高点附近,击球的后中部,向前右侧上方发力(以右手为例),球拍由球的后中部略向右侧上方摩擦。使球略带右侧上旋。这样可以造成一定的弧线,增加准确性。整个动作要领的关键点一是要掌握好伸手时机,常犯的错误是出拍太早,发不上力;二是以前臂发力主为,手腕相对固定在平时的练习中,随着水平的逐渐提高,向侧摩擦的成分要逐渐减少,增加向前用力的比重,提高球的威胁性。另外,要特别注意拱与其它技术两板之间的衔接练习,如拱后攻,拱后磕,拱后挡等,因为一般情况下,对方回击拱球过来的球与上一板来球的性能区别是会非常大的。
拱有些象正胶推下旋,但拱球时,球拍拍面略微后仰,手腕调节拍型后要僵,整个拍子运行轨迹一定要和台子平行,(如果下网,应该调节增加水平发力,而决不是后仰拍面)在高点期,触球中下部。尽量完全撞击,回球落点在对方底线,这样1球发飘且下沉;2对方往往会以为球出界。使用虽有难度,但得分率较高。
长胶的拱是很好用的,无论对方是什麽旋转基本上都可以拱,只要调校板的角度,大致上便成了。注意要在上升期拱。拱的中台机会是比较高的。但拱的最大问题是力量不会很大,只可以打角度,如果很严格的去区分,甚至不可以算是攻球的一种。
长胶本身具有特殊性能,其技术特点和各种技术手段运用的比例也有其特殊性。拱在长胶打法选手中的普遍运用就是其中很具代表性的一项技术。
在乒乓球技术术语中,“拱”这个名称是专门用在长胶打法中的,其它打法中没有这一术语。尽管从动作的外形上很有点像正胶和反胶的推挡,但是运用的时机和使球产生的效果却与推挡有很大差别。推挡技术一般是用来对付上旋球,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特别的变化,推过去的球与来球的旋转性质基本上是一样的,也就是过来的球是上旋,回击过去的球主体上仍然是上旋。而长胶的拱运用最多的是对付下旋球,主要是用在前三板中来对付搓球和带有下旋的发球及相持中削过来的球。由于整个技术是以自己发力为主,可以粗略地把它算作长胶的进攻型技术。在回球性能方面,由于下旋来球一般速度比较慢,对球板的冲力比较小,这时长胶的性能主要体现在自己发力后的特性。又由于受到拱的技术动作本身的影响,其发力一般属中等力量。在这种情况下,球作用拍上时,首先是底板胶皮的较小弹力?/div>

第8楼

第七章 长胶的发球与接发球 一、长胶的发球[br](一)通常一般水平和初学长胶的选手,是发不出旋转变化的球的,主要靠发球取得优势的是: [br]1. 对方不懂长胶,使其回球失误。 [br]如:用长胶发球时,动作用力往下切,球在长胶粒未复原前就被击出,所以球就不怎么转,这和反胶恰恰相反,所以如果你用平常接反胶下旋的方法去回这种球,就很容易出界。相同原因:如果用长胶发球时,动作用力往上摩擦,实际发出来的球,没有习惯想象中那么上旋,回接时就容易下网。所以一般水平的长胶发球时,出来的球旋转几乎一样,与他的动作完全无关。然而打乒乓球回接球完全是凭条件反射,所以对方一往下切,我们就会的去搓,于是就吃了球,改变这种日积月累养成的下意识是很困难的,但是如果改变接球想法就可以进行有效的调节,具体方法是:长胶发球时,动作用力往下切,你就当上旋接。细心的人就会问,那不是就下网了吗?是的,如果你接球瞬间,蒙上眼睛去接,是会下网,但是,如果你看着接就不会了。因为:虽然你是当上旋接,但对方的下切动作会让你在接球瞬间下意识略微向垂直方向调整,而且,对方切的越狠你的下意识反映就越明显。这种下意识本能是任何人都无法控制的,(它类似于用手向你眼睛挥舞,虽然没有碰住眼睛,但眼睛一定会眨一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学基础知识丛书--动物行为》中219页的 反射与本能 一章中有详细分类解释)所以必须通过你所能控制的想象中的判断的上旋程度后调节的拍型,既对方下切越狠,你当球越上旋。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吃球。相同的,如果用长胶发球时,动作用力往上摩擦,你推挡时当小下旋接。 [br] 对方用长胶用力发左右侧旋,大家可以自己动脑筋想想,该怎么回接?[br]长胶高手如果对方轻力发球时,就要非常小心了。球会比通常想象中转得多。 2.靠落点和速度的差异[br]通常在对方对长胶有一定认识以后,就要以这种发球为主了,由于这种发球不是靠旋转取得优势,而是靠后面的回合变化取胜的,所以发球的主导思想是不能被对方直接发力进攻,为了保证这点就要求:站位近台,发球动作小,速度快,落点差异大。声东击西,忽远忽近,注意观察对方站位的破绽,才能取得好的实战效果。 [br]3.长胶高手的发球:长胶可以发出较转的球,(当然长胶胶皮要干净)只是很多人没有正确掌握发球方法,长胶不同于反胶,所以摩擦方法不同,我所掌握的左右侧旋发法是,轻力摩擦球的左侧或右侧,切忌不要用力量撞球,动作不易过大,对方会以为球不太转而吃转,另这种侧旋球发得好,球会发飘并会拐弯。长胶能发出较强的下旋,这是我在实际比赛中遇到且验证过的,我请教过对手,这种球是利用长胶根部摩擦产生下旋的,所以发球时,要求撞击猛并迅速,触球中部略偏下,击球点略比网低,整个动作先向下后向上,出来的效果是长而飘且下旋,后来我也能发出下旋,但没那个对手的下旋强,原因是我腕力使用不集中。 (二)发奔球[br] 发奔球的目的是以变化牵制对方。短球发的再好,若千遍一律,对方也会找到规律,叭在前台有备无患。其用处有 ;第一,这时用经常性的长、急球,破坏对方判断,打乱对方的站位;其二,也是实力强、善打对攻的选手,避免与对方在台内短球纠缠不休以对攻取得主动的战术需要;其三,经常可使对方猝不及防,直接得分;发正正手奔球,特别对善于侧身弓的选手威胁更大。[br] 核心:又“长”又“快”;一定要出奇制胜,出手快,旋转强,有斜中、直落点的变化,否则等于送死。[br] 要点 ;1 向后引拍手位高(加大空间距离便于加速),拍头向下;2 手腕敲击、弹击(提高爆发力)3 用球拍前端部位触球中部(点擦球的中下部为下旋),可加快球的出手速度;4 触球点低(上旋几乎与网高;下旋几乎接近台面),可保证球的反弹轨迹更多向前;触球点越低,球体受力(合力)越大,速度更快;5 重心下压(重心的作用无论对发力、第一跳稳定性以及控制弧线是非常重要的,还可增加力量);6 第一落点为己方台面端线(其实只要弹切、摩擦到位,打此落点基本不会出台,放心用力发)。[br] 发球要勤学苦练,如果你每次打两个小时的球,那么你至少练半个小时的发球,就是说每次要有半小时练习时间,并加强腕力锻炼,久而久之,在练发球中,可以找到无穷的乐趣。 二、长胶的接发球 [br] 用长胶球拍接发球,比反胶要保险些,因为它不易吃转。但这决不是说就无需依来球的不同旋转调整拍形与发力方向了。来球上旋或侧上旋,拍形应竖些,稍向下多用些力;来球下旋或侧

第9楼

第四篇 战 术 篇 第八章 战术运用 一、长胶的基本战术思想与打法 长胶最先用于削球,以后又逐渐发展为进攻型打法。对于采取长胶进攻型打法的选手来说,首先要正确掌握长胶的攻球技术,其次是要有良好的近台以挡防守的基本功,在此基础上尽量打出长胶的魔力是在于变化的特点。
长胶的进攻与反胶有不同之处,它要求摩擦球更薄,发力时要增加向上的成分。一些人之所以认为长胶进攻难度大,主要是不加调整地用反胶正胶的攻球动作,这样就容易下网。长胶属于低粘性胶皮,不易吃转,这个特点使它有利于攻打各种旋转球,尤其是下旋球。长胶在攻加转下旋球时,技术要点是触球的中下部,采取又托又提拉的方法。直拍手腕灵活,反手应用时有一个“拧”的动作,其轨迹是先略由左向右下方( 起始动作很象准备削球) 再向右前上方挥拍(以右手为例),手段较为隐蔽,出手一瞬间变化快,效果更好。一般说来,除了明显的机会球,长胶在进攻时忌发死力,动作宜“柔和”,以便于确保命中率。长胶胶皮由于胶粒较长,来球接触到球拍上以后,胶粒先倾倒再复原的过程要长于短胶粒的反胶和正胶,因此球在球拍上停留的时间也更长一些,也就是说更容易吃住球,这就使长胶在攻球时更容易对动作进行调节。总之,长胶的攻球只要悉心体会动作要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是不难掌握的。长胶攻过去的球,带有明显的下沉特点,对方有球骤然变重直往下砸的感觉,极难适应,还击时常易出现下网失误,这是长胶进攻的最大威胁所在。
长胶击球的另一个特点是用挡击球时所表现出的反旋转性能,挡是长胶最主要的防守方法,对方攻过来的球,长胶挡过去变为下旋,并带有下沉,且不往前走,而且对方越发力,这种特点就越突出,对方借不上力,再攻易下网。这是长胶以挡防守要比别的胶皮威力大的原因。当然如果防不住对方的第一板进攻,那长胶的反旋转威力便无从谈起了。长胶打法不象反胶是以速度与力量取胜,而是以旋转和节奏的变化见长,因此在使用挡的方法时,再以快捅底线、侧推和磕等手法作配合,并在线路、落点上作一些文章,条件允许还可以进行快带。快带是介于进攻防守之间的一种中性技术,速度快又下沉,对对方威胁较大。长胶击球的手法多,便可以利用其借旋功能,打出一般反胶打不出来的反常旋转,增加对方的不适应程度。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控制局面,二来甚至也有直接得分的机会。
长胶的缺点在于它不能象反胶的进攻那样使飞行中的球形成理想的弯曲弧线,拉出速度快、上旋强烈且极富前冲力的弧圈球,由于长胶自身缺乏主动制造旋转的能力,也容易受制于对方,因此,现在的长胶进攻型打法一般都与球拍另一面的反胶结合起来,以求两种胶皮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并利用两种胶皮性能的明显差异,使击球变化更加丰富,以便取得场上主动,增加得分手段。直拍横打技术的出现,使直拍能方便地使用两面胶皮击球,这就给直拍长胶打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长胶进攻型打法主要有四种组合,即直拍长胶倒板打法、横拍正面反胶反面长胶、直拍正面反胶反面长胶和直拍正面长胶反面反胶。此外还有少量正胶长胶的组合,其打法特点与前四种无异。
1 、直拍长胶倒板打法
打怪板的人不会倒板,少了一个重要的得少方法,更不能丰富自己的打法,倒板很简单,主要是看你敢不敢用,用的多了,练的多了,球过来了,想不倒就难。偶练倒板先练的定点,对方下旋球发过来,我用长胶拱他反手位大角,他不论搓、推来球落点也是我的反手位,这时板已倒过来了,反手一板攻准能解决问题。练好倒拍,要注意的是1:多练,有球没球板子在手里尽管倒来倒去。2:加强落点判断,我认为倒板是最能强化落点判断的手法之一。3:敢于在比赛中使用。四:执拍手手指要完全放松。总结能力差,各位大虾海涵。
由于两面所贴胶皮的性能反差很大,直板长胶倒板打法在给对方造成困难的同时,对使用者自身要求依然较高——手感好、韧劲足、比赛经验丰富。力量和速度不是它追求的目标,变化尤其是旋转和节奏的变化才是它克敌制胜的杀手锏。这种看似慢悠悠不起眼的打法,初次交手时往往令对手不知所措,即使是年轻是专业选手也容易马失前蹄,可谓真正的游击战。
长胶倒板打法如何练?器材要求有什么? 王吉生教练答。
首先应该明确长胶倒板的训练指导思想——变化。变化包括球速的变化:
1反胶快拱、长胶慢飘;
2旋转的变化:反胶靠动作制造旋转、长胶靠对方回球制造反旋转;
3弧线变化:反胶弧线长、长胶弧线短(特别是落台挑起的第二弧线);
4落点变化。通过

第10楼

第九章 长胶的战术组合 一、长胶的最常用的方法和战术 首先:站位尽量保持在近台,因为不能主动制造旋转,所以中远台的攻球准确率不如近台。 1。以网前控制为主,迫使对方回下旋球后,用推或加力搓的办法,攻击对方两大角或中路,为自己进攻创造机会。
2. 发对方正手位近网短球后,全台快速攻击对方反手,对方回球质量差则加力攻,质量好则再控制网前,一快一慢,一远一近,一左一右,让对方在跑动中增加失误,是长胶高手的主要得分战术。
3. 发长球至对方反手大角后,轻挡近网结合连续快速回对方反手,不同旋转给对方同一位置,迫使他变化拍型,造成失误。
4. 发长球至对方正手大角后,再轻挡对方正手位短球,这是对正手位连续拉技术差或正手台内技术不够细腻的对手行之有效的战术。
二 对攻战术
此战术前提:正手有不错的攻球能力,反手长胶能连续攻球(至少3板),长胶能主动变线。
1 压反手调正手战术
要点:此战术属攻球的基本战术。利用长胶反手攻球的特点,压制对方,司机侧身攻其正手,也可利用反手相持突变直线完成此战术,后者难度偏大,但效果更好。
2 压中路攻两边战术
要点:利用磕、拱、拨压对方中路。一般拨的话,可模仿上述战术 ,磕和拱就有所不同,磕对方上旋和拱对方下旋后,就要立即侧身用正手攻两边。
3 压正手攻中路战术
要点:如果你对自己的正手很自信的话,用此战术就没错了。利用正手和对方形成相持,突然用反手长胶磕其中路,由于节奏、落点、旋转的变化,对方很难回击,当回击质量不高时,那你还等什么呢?侧身吧…… 附1:转贴 本人使用长胶五年,从38MM小球到40MM大球,对长胶使用有一定的经验,看到渔友对长胶的各般感悟,在这里也谈谈个人的看法,请各位高手指正. 长胶性能:长胶一般是指胶粒长度超过胶粒直径的正胶胶皮,一般所用海绵薄且硬,如果是反面使用,可以不贴海绵.下旋球长胶搓过后变为上旋,上旋球拨或挡过变为下旋,不转球使用任何手法过网基本都是不转球,使用弹、拨、磕、拱技术回球都会使球路飘乎,且有下沉感,较为怪异. 长胶使用:长胶最主要的特性就是通过胶皮颗粒拨球,使得来球旋转反向改变,来球越转,回球反向越转.在小球时代,由于来球较为旋转且球自重较小,长胶特性发挥较为充分.进入大球时代以后,由于来球旋转能力下降且球自重较大,长胶的性能已经受到较大程度的限制.现就大球时代长胶应用做一个不全面的介绍.因本人是直拍反面长胶,所以只介绍这一种情况.
对于不适应长胶的对手,长胶使用没什么具体战术要求.只要记住,下旋搓回去,做好打的准备,对方搓回,一拍打死就行了.如果过来的是上旋,要弹或拨回去,手腕放松,球拍基本垂直于球台.对手无论推或打都会下网.
对于打长胶有一定经验的对手,使用长胶要特别注意.不能以长胶防守为主,不然会死的很惨.一般正面接球,寻找机会.机会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是互相搓攻时,突然改用反面长胶搓,对手注意力这时一般在落点上,也在思考如何上手进攻,这时突然一板长胶,对手容易上当,回球高时,一拍压打,必中.
二是反手推球时,突然变为长胶磕球,手腕要有一个前上方的动作,球变为下旋,对手非常容易下网.
三是对手拉反手位弧圈球,一般直拍选手反手位是弱点,用长胶挡,可以提高防守成功率,改变节奏,等待机会反攻. 克制长胶:使用长胶和克制长胶是一对矛与盾的关系.但如果使用长胶的人不会克制长胶,太丢人了吧.一般使用长胶的人,对长胶的性能都基本掌握了,如果对方也使用长胶,最主要的是集中注意力,在判断旋转上要快速,准确,使用技术要坚决,不能犹豫.这个时候,就看个人的战术组合了.
老牛有一次单位打团体赛,老牛是三单.大局打成一比一,小局打成一比一.老牛第三局15比20落后,老牛发球.对手是横拍反面长胶,正面反胶.由于对手对长胶有依赖,一般反手位全部用长胶接.老牛下定决心,不怕牺牲,破釜沉舟,连发对手五个反手下旋球,对方长胶一搓,便一拍打死,对方被打了两个就慌了,连倒板都忘了,被偶五拍抽成20平,对方发球,发了个下旋球,偶用正面搓反手位,那仁兄还是长胶搓回,.....最后22比20拿下,连赢了七分

第11楼

第十章 他山之石:如何对付长胶 一、长胶的制人与受制于人 (一)、长胶打法制人的法宝 长胶打法制人的法宝主要有四,一是对搓过去的球不象反胶正胶那样是下旋而是上旋,对方容易再搓出高球或拉球出界。二是防守时用挡的方法回击过去的球不象反胶正胶那样略带上旋而是下旋,且不往前走,而且对方越发力,这种特点就越明显,可以说长胶的挡球通常都是质量较高的减力挡,对方借不上力,再攻易下网,这是长胶以挡防守要比别的胶皮威力大的原因。一些采用横拍正面反胶反面长胶打法的选手,其基本打法就是正手进攻,反手以挡防守。三是长胶的攻球,长胶发力攻过去的球,带有明显的下沉特点,对方回击时有球骤然变重直往下砸的感觉,极难适应,这是长胶进攻的最大威胁所在;长胶攻球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不象反胶正胶那样带有明显的前冲力,有时给人带来有气无力的感觉,对方退台防守时经常要伸手够球,这些特点都容易造成对方还击时出现下网失误。四是当对方发力进攻时,长胶的削球因为是顺旋转击球,可以充分发挥长胶的借旋功能,其回球的下旋程度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这种球即使弧线稍高,也很可能再攻下网,唯一的方法是放慢速度,着意提拉,这就十分有利于长胶选手定下心来削球,并有利于削中反攻,一些削球选手喜欢使用长胶,就是这个原因。 长胶自身缺乏主动制造旋转的能力,利用这个特点有时也可以作为一种制人手段,如发球时用力挥拍做下切动作,对方如按加转下旋球接则极易出高球,不过这种方法只能作配合,实际应用中最好与球拍另一面的反胶或正胶结合起来,以增加对方的不适应程度。 (二)、长胶的受制于人——如何对付长胶[br]为了对付长胶,一定要从理论上对长胶击球的旋转规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多与之接触,在实践中逐渐体会,这样就会很快掌握对付长胶的方法,在熟悉了长胶的打法之后,对长胶的怪异性能也就不再会存在恐惧心理,交手双方比的基本上还是打球的基本功。 打乒乓球,一定要在正确判断来球旋转的基础上作出击球动作,与反胶交手时,由于长时间的接触,一切都可以是下意识地完成,而对长胶则要有意识地作一些调整,因为有时它回过来的球的旋转性质与反胶是相反的,因此花在判断来球旋转方面的精力相应要大一些。长胶击球的旋转是靠“借旋”得来的,具有“你不转它不转,你越转它越转”的特性,因此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也是长胶容易受制于人的原因,所以现在长胶打法已多与球拍另一面的其它胶皮(一般是反胶)结合运用,单纯打长胶的选手已不多见。 [br]对付长胶的方法: 第一,发球 [br]1,发加转下旋长球到长胶反手位,然后准备抢攻,抢冲,抢拉对方反手底线。 [br]2,发加转下旋长球时也需要经常配合发不转长球到对方底线进行干扰。 [br]3,发不转短球到对方正手位,一定不可以出台,然后进攻。 第二,接发球 [br]1,对方发下旋球,接发球争取以撇,点,挑为主,且回球到对方底线,最好不搓,不给对方拱球的机会。 [br]2,争取将对方的发球首先变为上旋。 第三,相持 [br]1,争取先上手,机会不好情况下,以拉落点为主 [br]2,出现机会球,拉打对方反手底线 [br]总之,长胶两个致命弱点:怕加转长下旋,怕加转上旋 对付长胶应遵循的原则是: [br](1)、首先要处理好长胶打过来的不转或上旋球,也就是说长胶对下旋球采用搓、挡和拱的方法将球打过来后,在进攻时应该十分注意压好拍形,少拉多打,或者用加力推,防止攻球出界,对搓的后果经常是越搓越高,把机会让给了对方,如果被迫要多搓几板,也得注意使拍形稍竖立,以便压低回球弧线。 (2)、提高连续进攻的能力,第1板发力攻后防止第2板进攻下网是重点,连续攻时要求一板比一板更增加向上的力量。 以上(1)和(2)所述是对付长胶最基本的方法,这是衡量会不会对付长胶的试金石,如果掌握的不好,在双方的基本功处于同一层次或长胶一方水平略低的情况下,要想赢长胶是十分困难的。 (3)、战胜长胶最主要的战术——注重前几板的进攻 大多数长胶选手都善打相持,相持中球的来回越多,长胶的怪异风格也就越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判断来球旋转的难度也就会大大增加,因此与长胶对垒,一定要在前几板下大功夫,争取一板打死,如未做到,也要设

第12楼

最有效的防守就是进攻,进攻能力的强弱是区分长胶使用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进攻也是现代长胶技术的发展方向。 ——进攻这一段写得非常好,长胶防守固然好,但如果进攻效果更佳! 邓亚萍如果反手长胶只用来防守或者过渡,她的打法别的高手也不会怕,怪而已。但她后期主要是进攻和过渡结合,效果就大大的不同,过渡的长胶容易对付,但攻防结合的就确实令人头痛。 就象发球很转的人,如果连续发好几个一模一样的球,对方起码能接好一大半。但如果每个球都有变化,对方就很头痛,有可能接错一大半。长胶的进攻也应该是这个目的。 进攻型打法的人,连续进攻时最好打的是性质相近的球,这样自己的动作变化不大,调整步法就行。但是如果一个球上旋,一个下旋,一个会借力冲,一个要往上提拉,进攻型打法的人就被迫不停地变化进攻的动作,精神必须时刻高度紧张,不然就会立刻吃了自己的转。 进攻,其实也是一种主动的防守和变化,长胶轻推一板,再接着加力一板,过去的球弧线落差越大,对方越难应付。如果攻两板减力一板,对方就算勉强拉过来力量也不大,长胶可以放手进攻,也是一个很有优势的技术组合。看邓亚萍的球,大多攻防结合的战术都是别人先起板,然后自己连续攻不起来,反被邓大板反扣直到扣死

第13楼

众所周知,长胶击球的速度比较慢,如果打长胶的不能很好地控制落点的话,岂不只有挨打的份?所以,许多人在说:“长胶最怕的就是对方连续暴冲”、“长胶遇到两面弧就死定了”等等。我不完全否定这些说法,但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打乒乓球本身就是控制与反控制的过程,这点应该是没有争议的吧?下面我把我对付各种打法的体会略谈一二,在下才疏学浅,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诸位高手多多指教。 1)对付单面拉。我开始打长胶的时候,遇上拉功特别棒的球友(能连续吊、冲十板八板的),也觉得很不好对付,我便开始琢磨:如何才能不让他拉,至少不让他连续拉呢?我最先尝试的是摆短(长胶、反胶换着摆),但如果对方也是个控制、反控制的高手的话,这招不见得百试百爽。对方可以趁我摆短的质量不好的时候(长胶摆短很难摆得转),发力捅我的两条大线,造成我的被动。于是,我动了一下脑筋,有意发下旋长球(或刚出台的下旋)到对方的反手,对方如果搓接,那就正中下怀了!我最擅长的就是打下旋。而我考虑的却不是对方搓我的发球,而是“请”对方拉一板,由于是急下旋,落点又比较偏,对方不太容易(至少业余球手是这样的)侧身暴冲直线,大多数情况下,对方是用中等力量挂一板高吊,这样我就好办了。如果对方是左手(我是右手执拍),我就用长胶快带到他的反手,这是一个很下旋的球,且球速较快,对方一般只能对付一板(注意:我现在谈的是单面拉的对手),下面就是我的天下了,既可以连续攻击对方的反手,也可以随意地滑他的正手;而如果对方也是右手执拍,道理是一样的,既可以用反胶(不倒板)快带到他的正手空挡(对方这时是在他的侧身位),也可以用长胶“快压”(这是我新练的一招,与正手快带的原理一致)到他的反手,迫使他不能高质量地打出下一板,于是我就可以连续地攻击对方了。如果是对方发球的话,我则尽量用挑、弹、撩,把球回到他的两个两个大角(或小三角),准备好迎击他的第一板挂。 2)对付两面弧。打两面弧的人多数都占位比较居中,而他们的正、反手都能拉出质量很高的弧圈,快带的工夫也普遍很好。所以不少打长胶的朋友遇到这样的对手只有哀叹“只有死的份儿了!”。我也遇到过这样的好手,但从来没有“死定了”的感觉。我发觉这些选手尽管两面都能甩出质量很高的球,但中路,尤其是中路偏正手依然是他们的软肋,与他们过招的时候,我就先把球拱或撩到他们的这个地方,迫使他们侧身,并做好带一板(对付这样的选手切忌嗑出长球)的准备,只要能使他们跑起来,而不是站在那里四平八稳地两面甩你,打长胶的就没那么恐惧他们了。另外,与这样的选手对阵,长短结合也是很必要的,别以为短才能抑制对方的拉,长(到底线)球他们也不是一点顾忌没有的,君不见昨天的女团决赛,金景娥的底线长球就连林菱也不是轻易就能发力暴冲的,毕竟我们长胶的球也不是一点儿也不转啊,你说对不对?综上所述,对付两面弧,关键就是不能让他站着不动“甩”你,必须要把落点打开。此外,必须有带他几板的准备,待机会出来了,(毕竟对方不都是王大力啊!)就要毫不犹豫地向他的中路开炮!!!君以为然否?

第14楼

“拱”是长胶各项技术中很重要的一项,这项技术主要是对付下旋来球的。就我个人的体会,使用这项技术的时候,要根据对方来球的旋转来决定拱时的板形。如果对方的来球并不太转,板形可垂直,反之应该稍后仰(注意:是稍,太仰了过去的就是个菜球了)。至于到底是垂直向上或向下,我没去细细地体会,但我觉得必须根据来球的旋转对板形做一点微调,然后发力向前击球。我在拱下旋的时候最注重的就是发力(一定要发足力,否则也没多大的威胁,对熟悉长胶性能的对手来说,没准儿还是个机会球呢)的协调性。所谓的协调性就是要注意腰腿力量与前臂发力的结合,光用前臂发力,效果不是很理想,必须得用腰腹的力量,毕竟这是一种很有进攻性的技术。我的感觉是:拱的发力机制与正胶或反贴的加力推很相似,如果拱得好的话,就如同一板很要命的加力推,(如果您有郗恩庭加力推的录象资料,可以做为参考。郗指导的加力推的动作就如果大鹏展翅!腰腹、腿甚至大臂的力量都在其中。恰当的板形再加上郗指导的发力机制,相信这板拱的威力绝不亚于一板反手攻球!)由于拱出去的球是下旋的逆旋转(略带上旋),且球速较快,对方不太容易发力进攻。至于飘坠感,我的感受不深,但据我所知,长胶发力打出的球多少都有下坠的特点的。 我注意到了你所使用的TSP长胶,据我的了解,这款胶皮的颗粒比较软,性能较怪异,且防守较好,而我是以进攻为主的打法,使用的胶皮颗粒都比这种硬。希望你能根据你使用的胶皮的特性“拱”出足以使对方胆寒的球!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很肤浅的体会,有说的不全面的地方,还请各路高手指点。

第15楼

长胶的反手弹打是非常实用的一项进攻型技术,弹击速度快,下沉很快,晃、飘,弧线低,再加上较好的落点控制,杀伤力较强,是长胶反手的一种比较有效的得分手段。这里结合我自己的经验谈一下,希望抛砖引玉。 长胶反手弹击的动作要领是:以正手直板长胶为例,将板面横过来(这点非常重要,完全横过来,拍柄与台面180度,甚至拍头向上一些),在来球高点期,不转球击球中部,肘部和大臂相对固定,板型相对稳定,小臂和手腕向右前方爆发式发力,如果是下旋,击球中下部,更多地向右上方发力。 这里需要特别提一下长胶的弹击下旋。长胶一般用于弹击台内不转球,但对于台内下旋同样适用,而且杀伤力非常强。长胶不吃转的特点决定了长胶在这方面相对于反胶的优势。长胶弹击下旋和弹击不转球动作相似,但要注意几点: 1、触球中下部,球越下旋越靠下,越下旋效果越好,因为可以发更大的力而球不会出台; 2、手腕小臂向右前上方爆发式发力,并有制动动作; 3、引拍幅度不宜过大; 4、用拍子的拍头或右下部位击球,击球时手腕有个翻腕的动作,整个过程仍然是以击打为主。 经过我的试验证明,长胶弹击下旋的杀伤力是很强的,主要用于接发球和相持中变被动为主动。但是该技术掌握难度较大,需要多球练习; 希望各位高手试验并讨论!

声明:此文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网站,爱乒乓网作为搜索引擎仅展示其快照,并非原始内容。若发现内容有所不妥,请尽快联系爱乒乓网撤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