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动作,大作用之二:飘、贴、兜、翻

来源网站:www.chinatt.com   发表时间:2010-06-24 03:10
第1楼

小动作,大作用之-二次握拍、非持拍手 一 松弛有度,二次握拍,:击球时握紧拍柄在乒乓球运动专业上称为“二次握拍”。在击球瞬间,突然握紧拍柄,手臂的肌肉会瞬间紧张,手腕会起到制动作用,这可以减少手腕的运动幅度,还可以瞬间释放爆发力,使力量更好地传递到球体上,因此在击球时会有一种弹击的感觉。二次握拍不仅仅在挑打时运用,中国的顶尖高手在每一板击球都会运用二次握拍的技巧,因此他们的击球威胁很大。而我们业余爱好者不少人要么握住一根救命稻草似的紧紧不放,要么握得像摇动拨浪鼓似的。 二 持拍手与非持拍手,老公与老婆,作用非常大:没有握拍那只手,称为非持拍手也可简称“配手”,持拍手与非持拍手的关系,就是老公和老婆的关系,一个家庭,只有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有可能战胜一切,过上好日子,所以一定要用好你的非持拍手。很多人打球时,非持拍手似乎成了多于,要么“捂肚皮”、要么“叉腰肌”,要么“拍屁股”,要么放在一边;最多对非握拍手的认识,仅仅认为只是平衡、协调、示意、发球抛球的功能,而不知道非持拍手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参照物,它是合力器。 (一)参照物: 1 反拉高吊弧圈利用非持拍手“测量”击球位置: 为了找到最佳的击球点,应该学会利用配非持拍手“测量”击球位置,当握拍手向后引拍时,非持拍手放在身前,预测击球时间、位置,确保反拉高吊弧圈的命中率。 2 利用非持拍手找准击球点:在使用直拍横打技术时,利用非持拍手可以更为准确地找到最佳的击球点,将非持拍手放在于来球同样的高度,这样可以在击球前更为准确地计算好来球高度,从而减少击球的无为失误。 3 向反手位移动时,保持握拍手和非持拍手在同一高度来回摆动,可以有效地保持重心的稳定。 我们业余选手,在平时的练习中,一定要注重这个技巧,以非持拍手作为参照物,从而保证击球点更为精确。 (二)合力器: 【人的身体有很多对称性:左肩往后,右手就能挥出去,如果左手顶在前面不动,右手就出不来。接弧圈,左肩往左后摆一下,右手很自然地往右下方走了;转腰右手后引,左肩顺势往向右后摆一下,更好;反手拉球时,右手向右前挥出去,左手则向左后拉一下,达到合力更大挥拍更大』 1 正手拉球:引拍时,非持拍手与持拍手手臂同一方向转动,帮助上体转动;击球时,非持拍手屈臂靠近身体,减少转动半径,也同方向转动,加快身体转动速度。也就是说,有意识非持拍手带动肩部同方向,可以帮助转肩,带动转腰,有效发挥腰部力量,协助发力,协助持拍拍手发力。 2 反手拉球:引拍时,与正手同理;但击球时,非持拍手则与持拍手逆方向运动。 小动作,大作用之二:飘、贴、兜、翻 一 飘:反手“飘”弧圈球这种技术通常是颗粒胶皮打法的特长,首先尽量在来球的上升期或最高点击球,其次要在击球瞬间向外摩擦球体的外侧。利用长胶、生胶胶皮自身具有一定的反旋转特性(表现为“沉”),借力打力,借转打转,由于改变了来球的转转轴,“飘”过去的球速较慢,飘浮不定像蛇形一样,当球落台时没有强烈地向前冲击的力量,对方往往很难接,有时对方一发力,多半会下网,这种回球可以很好的的改变回球的节奏。 潮湿的天气,以及对方加转高吊弧圈拉得较转且又靠近底线,可使用“飘”这一招。 二 贴:现代反胶防守弧圈的一种手法,抬高重心,向下“摁”住球的同时,稍稍向侧下方(反手向右侧,正手向左侧)摩擦发力,使回球有一定侧旋,增大回球的角度。是防守旋转强烈到底线的加转弧圈球的一种有效技术。 我认为,其实这两种技术就是我们常说的“抹”在不同胶皮上使用的称法。“抹”的动作形象点说,就像雨刮器左右摆动,反手向右边,正手向左边,球蹭得要薄些,球就像“粘”或“吃”在拍子上似的。 三 兜:在来球的下降期摩擦球体的侧面(持拍手同侧面),力量虽然不大,但旋转比较强,带有明显的侧拐,削球手常用来削中反攻。兜的时候要在引拍过程中护住来球,向前送的动作多一些,运用身体重心和腰带着手上的动作,借对方的力量往前送。这种技术对业余选手非常实用,当退台于中远台(1.5米左右)反击时,反拉难度很大,只要连兜带拐过去,这板球力量不必太大,威胁很大,命中率也高。 四 翻:就是翻挑动作,原来是颗粒胶进攻下旋球常用技术,现代乒乓反胶也借用该动作技术手法。所以翻挑技术分三种: 1 生胶反手“翻挑”下旋台内球:A 瞄准来球的中下部,手腕内扣,球拍正对来球;B 击球前,前臂以肘部为轴展开,向前发力;C 触球瞬间,手腕从内向外水平发力,肘部从外侧向身体内侧转动,以“杠杆原理”发力,击打为主。 2 反胶反手“翻挑”下旋台内球:动作几乎一样,只不过有两点不同:A 瞄准来球中上部;B 摩擦为主。 3 长胶反手“翻挑”下旋台内球:动作也差不多,也有两点不同: A 和生胶同样瞄准来球中下部:B 和反胶差不多,摩擦为多。 业余的和专业有相当不同,着重简单实用,在于精,如能有一两门绝技,胜利的天平就倒向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6 19:45:29编辑过]

第2楼

哎  明显跟楼主不同档次

第3楼

一头雾水

第4楼

我也看不懂

第5楼

没看明白

第6楼

稀里糊涂

第7楼

小动作,大作用之一:二次握拍、非持拍手、翻挑。文老师,再具体点吧,淡然用这些关键词联想了很多答案,到底您在讲什么?

第8楼

好文!受益扉浅。

第9楼

文兄又有大作。好耶!我大学的第1主力拉正手弧圈就是两手同向运动,起板前如飞燕展翅,非常好看!

第10楼

没看明白?

第11楼

对了!看视频时国手们在对方发球的刹那,不仅身体迅速启动,握拍手也有瞬间一紧的动作。经文老师这么一讲,又多一分理解。

第12楼

版主好文章 受益了!

第13楼

小动作,大作用之二:飘、贴、兜、翻

声明:此文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网站,爱乒乓网作为搜索引擎仅展示其快照,并非原始内容。若发现内容有所不妥,请尽快联系爱乒乓网撤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