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胶能否拉弧圈,其实是个伪问题。我最近由于痛感正手被对方的上旋攻击,磕挡防守的成功率低,经过尝试,开始用长胶反拉上旋球和不转球,比较成功,比直接盖打高调弧圈成功率高出太多,基本不会失误,可以和对方形成相持,甚至拉死对方,对手回球质量低很容易一板打死,这项技术非常有效的弥补了正手的不足。当然,严格的说,长胶拉弧圈的技术只是和反胶类似,并不相同,质量也不可同日而语,如果一定要纠缠这是不是弧圈,没有实际的意义。有观点认为长胶摩擦力差,拉不出弧圈,但实际上,我观察了许多专业高手的弧圈动作,摩擦并不是主要的,越是凶狠的弧圈,撞击的力量越大,而这正是长胶最擅长的。我在拉球的过程中,板型是立起来的,用球拍下半部触球,这一动作的形成,得益于最近苦练反胶弧圈球,打磨结合,瞬间爆发,很难区分何时打何时磨,是一个连贯完整的动作,撞击的成分非常明显,所以过去的球弧线低平,速度不慢,经常擦网,落点靠近底线,对方对这种球的旋转和落点并不好判断,由于速度也很快,犹豫中只是下意识回球,常会失误,即使回来,质量也不高,这项技术可以与对手在中台相持,对拉弧圈,并不下风,并且由于回球飘忽,会造成对方失误,但在远台,由于海绵的关系,力量会下降,如果用厚海绵效果会好一些。但即使如此,也比过去用长胶削球防守要主动的多。对这项技术,我还没集中试过处理下旋球,毕竟下旋球是长胶的最爱,台内短下旋没必要使用,也起不来。出台长下旋似乎可以起,但不如直接打。试过几次强下旋,用这个动作都失败了,的确带不住,看来动作需要有些调整。
我觉得这种打法很好,拉的动作结合撞,拉和打哪个分量重些要看来球,有了手感自然用得恰如其分。
这个技术动作本人常作,情况真实如你所说,且长胶皮断粒非常非常严重,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我经常埋怨长胶的断粒,以之不能与反胶弧圈对抗,大多数是对此而言.不好意思,这是题外话了.但不管怎样说,此技术动作不应以拉弧圈称之,会误导.只能称之为长胶的提拉吧.
我看了半天,深为各位的严格探讨态度而感动!现把江军老师的视频(侧身挑打和快带正手)找出来,请西门兄和大家看一下是否和江军老师的快带有相似之处?向各位长胶高手致敬,送花啦!
同意.长胶能拉弧圈是肯定地,(对付正手低平强下旋球很有效).但旋转不如长胶,过去的球也不怪异,如结合刮,打,抽等进攻手段有奇效.另外长胶拉弧圈,要有扎实的反胶弧圈功底.否则不易.
严格说.只能算长胶拉球.这是可已说通的.如果说长胶拉弧圈球.就有点悬了
、 拉:拉球主要是对付削球使用,一般是起过渡创造机会的作用,诱使对方犯错误。技术方法是拉球时握拍要后仰,摩擦要充分但不宜太发力,以防对方削不转球,只要是拉住对方就会制造出进攻的机会。由于长胶拉球速度慢应该和其它技术一起使用。一旦伺机发力抽打就会使对方陷于被动。 这个拉球就应该是弧圈球,无非比反胶的质量差一些。但不能说它不是弧圈球。就像人长的有美丑之分,你不能只承认长的美得是人,长的丑的不是人。就像打乒乓水平有高低一样,你不能只说打得好是在打乒乓。打的不好就不叫打乒乓球。 争论无意义,还是埋头苦练吧。
长胶拉不出弧圈球是肯定的,讨论已无意义。在对阵的过程中,正手攻几板后,突然上拉一下,对方往往出界。 长胶攻一般是下沉球,上拉球不转或上旋。在实战可以一试。
其实大家细看西门的帖子内容就明白了,他的题目比较牵强,和弧圈挂钩了,但对付上旋和不转的球还是采用的打摩结合的手法.
也想看看视频跟着学学。多谢了
能上个视频让我们看看吗?长胶拉弧圈敢想!
无言
弧圈的确需要撞击,但撞击不是弧圈。
虽然形似而神不是,但回过去的球的确会误导对方,由于靠近底线,对方还真难以回攻。至于弧圈动作回去的球是上选还是下旋呢?类似于黄老的正手弧圈手法的发球,发过去的球是上旋还是下旋?谁来解释一下?
长胶的确是可以像反胶拉弧圈一样击球的。淡然姐姐提出的问题我也很头痛,如果不用弧圈这个词,我还真找不出其他的词来代替,只能权且借用。我感觉拉回去的球旋转是有变化的,有时是上旋,有时有些下沉,有时是不转的,这取决于对方来球,也取决于拉球瞬间打磨成分和发力大小,摩擦多还是撞击多,与板型也有关系,这些都是造成对方容易失误的原因。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意义,不必纠缠于词汇的意义和技术的细微区别,能够增加一种技术和变化,达到赢球的目的才是硬道理。我相信大多数对长胶能否拉弧圈这个问题感兴趣的球友目的也在于此。我由于是两面反胶打法后改的长胶,所以对拉弧圈有一定的基础。记得北京长胶大会时,来参加的球友大多数都不会拉弧圈,用反胶拉弧圈的球友除我之外只有两个人,反胶都不会,用长胶就更困难了,拉出有质量的长胶就更难。我原来只是用长胶进行防守,自从尝试这种打法后,正手信心大增,不必频繁倒板,非用反胶进攻不可,当用长胶可以进入中台相持后,还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倒成反胶对拉,用长胶在中台直拍横打,威力也不错。有兴趣的球友完全可以尝试一下这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