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胶接发球应该成为强项
长胶因为是低粘性胶皮,不易吃转,在对来球旋转性质的不同和程度的差异方面,其兼容性要强于反胶,所以在对对方发球旋转判断不是太准确的情况下,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接发球,都可以做到回球有一定的质量,尤其是进攻,相对反胶失误要少得多。这是长胶接发球应该成为强项的重要依据。长胶的接发球如果采用比较保守的方法,比如搓,轻挡,侧推等,优点是稳健,不容易直接吃对方发球,但对对方的威胁也小。反胶用保守的方法接发球,由于可以主动搓出加转下旋球,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能限制对方的发球抢攻,长胶则不然,长胶采用保守的方法接发球,回过去的球绝大部分是不转球和轻微的上旋球,旋转是固定的,是很容易被对方判断的,所以用保守的方法接发球要十分注意弧线和落点,否则还是难以抑制对方的发球抢攻。达到一定水平的长胶选手在接对方的发球时多采取拱的方法,拱属于进攻技术。长胶的拱从动作看实际上就是反胶的加力推,不过反胶的加力推对付的是上旋和不转球,而长胶的加力推对付的一般是下旋球,反胶在对付下旋球时很少采取加力推,因为难免下网,所以反胶在进攻下旋球时都采取比加力推更保险,更有力的拉。反胶的发力拉球可以使球在球台上方的运行轨迹形成一条弯曲的弧线,球容易做到越网而过,而长胶的拱则近于一条直线,这是拱在发力过大时容易失误的原因。许多长胶高手,用拱接发球时大多发力在4成左右,拱能对对方形成一定的威胁,尤其在落点好的情况下威胁较大。一些业余乒乓球爱好者中的长胶选手,有相当部分是防守主要靠挡,进攻主要靠拱,防守技术较出色,出现机会球正手有一板攻,这种人如果对付中等水平的业余乒乓球选手,胜率有可能高,但对高水平者来说,就不灵了。而且用多了,对方容易适应。如2005年的一次乒超联赛,直拍长胶打法的陈晴vs贾君,陈晴接发球经常用长胶将球拱到贾君反手位底线,这是长胶用拱的方法接发球最常用的线路,到比赛的后半段,贾君用反手直接上手和正手侧身进攻应对,收效十分明显。有长胶球友说过打长胶宁拱不搓,宁攻不拱,这是很有见地的。保守式的接发球遇到熟悉长胶,且攻击力强的选手,也有可能被攻,所以长胶的接发球,应该充分利用长胶不易吃转的长处,大胆上手,积极进攻。尤其是在采取比较保守的方法接发球处于被动以后,更应该强调主动。陈晴过去接发球偏向于保守,2007年乒超联赛重庆康德远景vs无锡山禾第3场双打,陈晴接发球抢攻成功率很高,成为制胜的主要因素。这场胜利表明长胶打法在接发球成为强项以后,肯定会使长胶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使长胶打法从接发球开始,就处于主动地位。蔡振华在《站在世界乒坛的前沿》一文中提出:“接发球也将成为一个进攻机会”,这个观点,首先在长胶上得到体现,应该是极有可能的。接发球,基本上可以分为接短球和长球两类,长胶接短球上手,对于加转下旋球,技术要点一是触球的中下部,二是增加向上用力提拉的成分,正手进攻只要练一段时间就能解决。反手进攻直拍以左手为例,其挥拍轨迹是拍面放平(只有放平才能触球的中下部甚至底部),先由右向左再由下向上,在空中画一个“L”字形;横拍以右手为例,可以直接向上提拉,也可以用画 “L”字形的方法进行“拧拉”,腿部的配合动作是膝关节先要弯曲成倒“U”字形,攻加转下旋球练好了,攻其它球也就迎刃而解了。长胶接长球上手,对直拍而言,来球如果到自己正手位,比较常用的方法应该是正手用长胶快带,这可以算作中性技术,回球速度比挡快,且带下沉,如果准备充分,稍退半步直接进攻更好,再以其它方法作配合;来球如果到自己反手位,亦可以稍退半步用反手进攻,有直拍横打能力者用反面的反胶或正胶以快带快拨还击也可,再以其它方法作配合。横拍反手贴有长胶者对来到反手位的长球比较常用的方法应该是反面长胶的快带快拨。好文章!
请问,低球起板或都下旋起板过去的球并不下沉,(只有高点期高于网的打过去才下沉,)而且不敢发力,很容易被对方推个不好的落点。下旋还好一点,可以加力,球速较快,似转不转的长低球,轻打过去,常被人推得被动。如何是好?
还有我体会,打下旋,打球的中下部,越转越往下部打,我是不往上的,直接往前,拍后仰,吃住球的低下部,强行刮打过去,球贴网而过,快,对方大都反应不过来。越转效果越好。如往上,托打,弧线就高了,又没力,对方推来一个低平快的球,非常被动。请高手支招。
不错,很深厚.顶
4楼所说的动作,看来好象是拱,拱当然是这样了。
不错不错,又学习到了新的知识。谢谢
学习 学习········
说得好
学习了,的确是高手,精辟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