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琳亚运会输球一不是状态不好;二不是体能不够;三不是实力不足,四不是对手太强。
首先看状态:马琳下半年以来竞技状态一直很好,乒超联赛胜率第一;全国锦标赛获得单打、双打、混双三项冠军;前不久获得第四个世界杯单打冠军,创造了世界杯赛的历史,成为“世界杯专业户”,可见状态非常好。
其次看体能:本届亚运会马琳作为头号主力打满四个项目,为他提供了超越历届亚运会男队员的机会,但最终取得男团、混双两项冠军,丢掉了分量比混双更重的单打、双打冠军,不能不说是个重大失败。不少人说马琳兼项太多,又是直板,一天打三四场球,体力消耗太大,导致失败。其实体能不是输球的主要原因。过去世锦赛团体和单项没有分设时,大多主力队员打满四项,而那时的主力多是直板,一天打七八场球,年龄比马琳大的并不少。即使团体和单项分设的现在,打满单、双、混三个项目的选手,一天的比赛场次也比亚运会多。马琳自己都说亚运会4个项目打了9天体力没有什么问题。
第三看实力:马琳超一流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目前世界排名第二,是中国的二号主力,对王皓赢多负少,特别是刚在世界杯上逆转了王皓,在心理上占有上风,尽管马琳现在技术上的上升空间不大,但他大赛的经验可以说十分丰富,加之近来状态非常好,应该有助于技战术的发挥。
第四看对手:马琳决赛的对手王皓虽然也是中国的三大主力之一,但从雅典奥运会决赛输给柳成敏后,心理阴影长期挥之不去,在太多的赛事中屈居第二,以至被戴上了“千年老二”的帽子,而且前不久的世界杯决赛在领先两局、整个比赛占有优势的情况下,再次被逆转。这次决赛再次遇到马琳,心理上不占优势,再者亚运会前一个月的封闭集训,王皓的技术也不可能突飞猛进。所以,王皓虽然处于上升趋势,但他的技术和经验并不比马琳强。
可见,马琳输球完全是心态问题。在雪藏王励勤的情况下,马琳是第一次作为头号主力领军参加亚运会。团体赛是团队作战,心态还比较好,到了单项比赛情况就不同了。马琳第一次出任亚运会单打,尤其是这次比赛主要是考察08奥运会人选,马琳的压力陡增。王励勤的缺席,对马琳本身就是压力,马琳必然想好好表现,特别是想取得单打冠军,抢得进入奥运阵容的先机。但是他又一次没能顶住压力,单打决赛完全没有打出水平,好像换了个人似的,以至有人说他是让球,这当然无稽之谈。不要说争夺奥运会参赛名额异常残酷,就从马琳没有得过亚运会单打冠军来说,他也不会让球,而且这也基本是他最后一次参加亚运会了,四年后没有机会了。双打继去年上海世锦赛半决赛输给波尔/许斯后,再次在大赛上输给没有输过的李静/高礼泽,而双打又成为08奥运会团体赛的第三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马琳这次输球输的不是时候。马琳这次输球有点类似上海世锦赛,赛前马琳状态也是出奇的好,热身赛四胜王励勤,为了夺得单打、双打冠军,放弃了已经取得两次冠军的混双,结果关键时候心理不够过硬,空手而归。看来马琳打综合性大赛的能力还是不够,再次证明马琳关键时刻心态还是不稳。马琳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在本届亚运会上定的目标是不输给外国人,输的项目对手都是中国人,所以我对现在的这个成绩感到满意。”,“由于是队友,所以场面上不会像和外国选手打那么激烈那么凶。而且都在一个教练组,从拼劲上来说比和外国人要差很多。”马琳果真对自己的成绩满意吗?果真因为是队友拼劲差很多?这话让人感到既不真实,又不大度。输了就是输了,本来队友之间实力相差无几,又比较熟悉,胜负主要看临场发挥,有时还有一点运气成分,只要双方都充分发挥水平,谁胜谁负都很正常。这次不能算正常输球的马琳,说什么不像跟外国人那么激烈、那么拼,那为什么世界杯决赛落后两局后那么死拼呢,赢一个球后高声吼叫、杀气腾腾呢?
可能是受亚运会失利的影响,香港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马琳心态没有调整过来,又是空手而归。可能急于在总决赛上挽回亚运会失败的遗憾,反而放不开手脚。跟老萨、吴尚垠都打满7局,跟吴尚垠的决胜局7:5领先,被吴连胜4球以9:7反超,最终以3:4败北。输了这场球实际上是输了两场,前5局2:3落后,这要是团体赛已经输了。接着双打决赛又输给了被认为球风偏软的郝帅和年轻的马龙。继多哈亚运会后再度与男单、男双冠军无缘。这对夺得1次奥运会冠军、2次总决赛冠军的黄金搭档,能否在今后的大赛中再次夺冠,开始让人担心了。
相反,王皓延续了亚运会良好状态,连过王励勤、侯英超、吴尚垠,第2次夺得总决赛单打冠军,特别是第6局6:10落后连得6分反败为胜,验证了王皓的进步和成熟,已经抢得08奥运会资格的先机,或许从此王皓将步入一个新的天地。当然,一个选手的成熟也不是一两次重要比赛就能完成的,王皓能否尽早成为顶天立地的一哥,还要看今后大赛的表现,亚运会和总决赛毕竟还不是最鼎级的赛事。
[ 本帖最后由 zjsgxs 于 2007-1-25 14:45 编辑 ]
楼主分析得极好,佩服!
分析文章顶,但是输球是多方面的,完全说心态不好,也不一定。
我看完了全场比赛,基本上马琳是反常又反常的打比赛。开局5:0领先,然后开始胡打。有几个可以一板拍死的球,送王皓反手,王皓潇洒得分。到正手的球,基本上不上步反拉,一反拼命奔跑的本色(你再回忆和吴尚垠的比赛)。我看马琳是忘了世界杯如何赢王皓的---就是正手对正手,并突击中路的打法。总之,我打过很多比赛,看过很多比赛,这样反常的比赛第一次见到。
楼主写得好,让那些只会干喊口号和骂街的××好好学习学习。
(引)马琳:“我在本届亚运会上定的目标是不输给外国人,输的项目对手都是中国人,所以我对现在的这个成绩感到满意。”,“由于是队友,所以场面上不会像和外国选手打那么激烈那么凶。而且都在一个教练组,从拼劲上来说比和外国人要差很多。”马琳果真对自己的成绩满意吗?果真因为是队友拼劲差很多?这话让人感到既不真实,又不大度。输了就是输了,说什么不像跟外国人那么激烈、那么拼,那为什么世界杯决赛落后两局后那么死拼呢,赢一个球后高声吼叫、杀气腾腾呢?
---许多的问号,留待后人评说吧。
旧一代直拍都是正交近台快攻打法,和马林是完全不同的,马林的打法消耗体力是所有打法中最大的。
楼主说:
二不是体能不够。
分析的极好,写的也极为公正,特别是对亚运会后马林接受采访时说的话的心态分析极为出色,赞一个,还是这句话:马林球技无可挑剔,但球品或人品急需加强.
谢谢各位对帖子的评价,这只是本人的一些不一定正确的看法,但本人没有带偏见,尽量客观公正.但全乒乓上的还是有人说"一派胡言",这也不奇怪,对任何事情的看法,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见不一是客观存在的.
原帖由 zjsgxs 于 2006-12-19 17:15 发表
谢谢各位对帖子的评价,这只是本人的一些不一定正确的看法,但本人没有带偏见,尽量客观公正.但全乒乓上的还是有人说"一派胡言",这也不奇怪,对任何事情的看法,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见不一 ... 楼主的每个帖子都是精品, 赞! 另外, 有人说"一派胡言",不用搭理他! 就当他没说过!
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