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例回顾之生胶VS横拍快弧:河野满vs本格森

来源网站:乒乓家园   发表时间:2001-06-13 19:33
第1楼

[这个贴子最后由ogo在 2001/06/13 07:43pm 编辑]

  直拍生胶打法最成功的典范,男子是日本的河野满,女子是韩国的玄静和。两人均获得过世界锦标赛单打冠军。
   生胶介乎于长胶和正胶之间,其特点不太吃转,但极难控制来球,对来球只易发力攻打,这种打法难度较大。
   早期的河野满,纯是直拍两面攻。与欧洲选手时过招时不仅输给一流好手,连二、三流的阿猫阿狗都输。原因是对方用强烈旋转的弧圈球拉其反手,河野满欲施展反面攻的优势时,反手位已被球顶住了,根本没法发挥其两面攻的优势。后来,河野满加上了中国直拍式的推挡。他先用推挡压住对手的弧圈球,生胶推过去的球下沉,对手只能托过来,河野满乘机左右开攻。河野满打法的改变,使他的实力大增。1977年34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除在团体赛输给了斯蒂潘契奇外,他成功击败了碰到的所有欧洲选手。尤其是对匈牙利争夺决赛权的关键一战中拿了三分。打败了约尼尔、克兰帕尔和盖尔盖伊。
  34届男子单打争夺前四名时,河野满遇上了本格森。这是欧亚两种不同类型打法的对垒。本格森在32届曾盛极一时,团体赛拿了中国队三分,致使中国队饮恨萨拉热窝。但好景不长,33届男子团体半决赛,中国对瑞典队时本格森却丢了三分。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历史就有这么惊人的巧合,佩尔森在45届拿了中国队两分,成了夺冠的大英雄。两年后的46届对比利时连败两场。佩尔森一下子从上天堂下了地狱。
  本格森是快攻结合弧圈球打法,尽管弧圈球的威力不及匈牙利队,但速度快,防御能力也强,攻防转换快。双方一交手就争夺得十分激烈。本格森利用发球抢攻争取主动,接发球抢先挑起来,20平后,本格森连得2分拿下了第一局。先输一盘河野满注意了进攻节奏变化,他以发反手的急上旋为主,结合发下旋球。他发球的动作隐蔽,旋转差别大。尤其是反手位的急上旋球,对方来不及发力只能轻兜一下,河野满立即展开攻势。 双方争持得十分激烈。本格森赢了一、三局;河野满在二、四局中扳回。第五局,河野满长短结合,打得积极主动,最后以21比19取胜,晋升四强。

第2楼

可惜34届中国队仍然得“照过去方针办”。河野发挥得好,如果让梁、郭二位真打就见到这生胶对中国弧圈的真章了。郭似乎对日本战绩不十分好(如后来对小野诚治、斋藤清),是打法问题,还是发挥欠佳?

第3楼

[这个贴子最后由ogo在 2001/06/18 01:23pm 编辑]下面引用由龙文在 2001/06/18 07:38am 发表的内容:
可惜34届中国队仍然得“照过去方针办”。河野发挥得好,如果让梁、郭二位真打就见到这生胶对中国弧圈的真章了。郭似乎对日本战绩不十分好(如后来对小野诚治、斋藤清),是打法问题,还是发挥欠佳?河野满在34届团体决赛分别0比和1比2以输给了黄亮和梁戈亮。在我的记忆之中,梁戈亮同河野满交锋不下6、7次,河野满仅胜一次而已。34届男单半决赛却以3比0大胜梁戈亮。让人感到迷惑不解。

第4楼

下面引用由ogo在 2001/06/18 12:55pm 发表的内容:
河野满在34届团体决赛分别0比和1比2以输给了黄亮和梁戈亮。在我的记忆之中,梁戈亮同河野满交锋不下6、7次,河野满仅胜一次而已。34届男单半决赛却以3比0大胜梁戈亮。让人感到迷惑不解。没人相信河野满可以3:0赢梁戈亮。不管怎样,对河野满、朴英顺放水无疑。只是作得太不漂亮,对几个当事人太残忍了。朴英顺年轻,朝鲜是那个形势,也许当时很高兴。河野满则未必高兴得个带注解号的冠军。梁戈亮那几年对日本人几乎不输球,34届半决赛前没输一场。他那堆杯子里就缺这一个,这是他唯一的机会。张立就更不必说了。

第5楼

But what's the reason that Liang had to lose to a Japanese?  If it does make sense that Zhang li had to lose to Pu, it doesn't make any sense to me in Liang's case.   

Please explain.

声明:此文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网站,爱乒乓网作为搜索引擎仅展示其快照,并非原始内容。若发现内容有所不妥,请尽快联系爱乒乓网撤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