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于淘宝上闲逛,发现有两家出售最新款的802正胶套胶,由于过去都是2.2海绵厚度,硬度也是40的统一规格,我除了入门时买过一张,已经很久没碰802了。另外,由于缺乏实践,觉得买单胶片加单海绵还是太麻烦。一直使用的是TSP的20822.。
接着说正题,选择其中服务态度较好的一家,直接30块钱拿下。另外购买了一块银河966底板,号称7层椴木最接近中国传统风格的底板。
啰嗦几句,先谈板子。当时和老板说好了,这个板子的重量和厚度上面是有标注的,我的要求是厚度在6.5到7.0之间,重量不低于90克(这是一位多年打单面正胶的网友告诉我的最低标准参数)。老板给我挑了一块厚度6.4.重量92克的。也还凑合。三天后,板子到达。晚上一开打,觉得不对劲,这板子硬,但是薄,发力颤手。回去二话不说,撕掉胶皮一看傻了,重量88克,厚度5.8,基本上可以算弧圈板了。于是我就联系老板要把这板子退掉,好在老板态度不错,此事完美解决。
接着重头戏,说说802吧!首先最让人兴奋的事,是国产正胶终于在海绵硬度和厚度上,让消费者有选择的余地了(见图一左下角),这一点让打正胶的中国人应该感到欣慰。我选择是目前唯一的规格“硬度35,厚度1.7”。笔者经常看关于正胶海绵的各类贴,一般说海绵在1.8-2.0为宜,1.7可能偏薄。但是实际靠肉眼观察,此款标称1.7的,并不比TSP号称1.9-2.1的要薄多少,几乎差不多。
新款802有两大特色,一,是所谓的“通透稳定,进攻犀利”,包装上是这么说的“新型海绵配置使套胶更轻透柔韧,极大提高了防御与相持能力。”记得以前不知道在哪里看过关于729海绵的说法,好像是说白色海绵更注重进攻,黄色海绵更注重防御(此说法不敢确定是否正确)。新款802海绵是淡黄色的,仔细观察,发现海绵似乎比较稀疏,有点海绵枕头那种蓬松的感觉,不如过去的套胶那种白色海绵那么紧致,更比不上TSP20822的黄海绵,有点黄油乳酪的那种细致紧密。所以,仅从肉眼上来看,海绵似乎不好。二,所谓的“正硫化点技术”,使得套胶弹性增加5%,寿命增加20%,这个工艺问题,不好用肉眼去鉴别,只能搁在一边,日后再说了。
经过两天的试打,我略谈一点感受,主要谈802和TSP之间手感上的差别。因为我打正胶的历程很简单:802-TSP-802,所以可能存在有失偏颇的地方,各位球友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不正之处还请多多指教。
发球上,20822更转,我用802发下旋球,如果球稍微出点台,熟悉我的球友可以直接暴挑而忽略下旋,而用20822是不可能的,一般都要搓或者拉。 接发球上,感觉802对旋转的敏感度比20822要低。一是明显吃别人的发球少了,二是在没看出对方发球旋转的基础上,发力拱一板蒙一板的成功率提高了。 反手位的球,不管是发力推,还是推挡防守,802更加有正胶的特色,即下沉!由于802的胶粒比较软,借力相对差点,所以以往防守时借力的很多球,都下网了。而加力推过去的球,弧线比20822低,更加飘忽。 拉球,说起来很奇怪,不知道是不是才灌胶的原因,20822旋转更好,但是我小弧圈一直拉不好,不是打滑下网,就是摩擦不够撞击太多,造成弧线太长,球直接出界;而用802和一直板反胶削球练了一会儿,他削我提拉,手感出奇的好,几乎球球都是有模有样的小弧圈薄摩擦,上台率很高。
总而言之,在打20822将近一年后,再打回802,还是让我对正胶有了更多的认识。20822是一块很好的正胶,怪异性不强但是能迅速让你了解正胶。注意,仅仅是“了解”,经过这两次试打802,我觉得想“理解”正胶,还得玩国货!
写的好,支持一下,
写的好
好帖。大力支持
顶
好帖,请问淘宝哪个店?
国产的颗粒顶端的边缘总是剪不干净,工艺还是做的不够细致
嗯,我也刚换的这个。
很想尝试一下,等俺手里的Challenger垮了就换802,日货凭什么卖那么贵,支持国货!
很想尝试一下
支持,也用802,不过海绵更薄,0.8的
最近,实体店还没有套胶。我的是802单胶贴1.8TP3海绵,各个性能指标都不错。我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