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個人小評NITTAKU FILLMEA 菲爾米亞
您无权查看精华帖子
FILLMEA,中文名稱〝菲爾米亞〞(這個名字是我兩年前取的),一塊冷門板,非常冷門,
網路上可以搜索到的資料寥寥無幾,我們來看一下這塊板子的官方介紹~
定位:攻擊用
名稱:FILLMEA
定價:10500円
底板全長:258mm
底板寬度:150mm
ST柄長度及厚度:101mm×23mm
FL柄長度及厚度:101mm×24.5mm
結構:5枚合板
板厚:5.8mm
重量:85克+/-
速度:快
球感:硬
附註:G-CARBON兩枚使用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6).jpg
在前兩年的NITTAKU官網上還可以見到以數字定義的〝數度值〞及〝控制值〞,
現在只有快慢軟硬的區分了.
我上一段話說了,這是一把冷門板,冷門到連NITTAKU官方都搞錯它的結構,
竟然說這塊板子是〝木曾檜五枚+G-CARBON〞,
這板子真的是可憐,就像棄嬰一樣,身高長相都沒被老爸老媽搞清楚,孤單又無奈。
基於對這把底板的特殊情感,在此決定將它狠狠說個明白,又狠又明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1/21/2011 3:04:07 AM编辑过]
【外型及結構】
FILLMEA外型走溫和路線,深藍色系的握柄及標牌,拼花僅用縱向拼貼,
沒有太花俏的時尚外型,不顯眼但是耐看。
舊版的FILLMEA是圓型銀色鋁製尾標,新版的則是六角型銀色鋁製尾標;
圓型尾標是採用嵌入法粘貼,六角型尾標是用雙面膠紙粘貼,
兩種都很容易脫落,使用者最好自行取下以較強力之粘合劑重粘一次。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7).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8).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9).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10).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11).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12).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13).jpeg
舊版的FILLMEA握柄顏色較深,拼花細節不明顯;
新版的FILLMEA握柄顏色較淺,拼花細節條理分明。(下圖中紅色背景是舊版Fillmea)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14).jpe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15).jpg
板面上印著底板名稱〝FILLMEA〞、
結構及素材〝5plywood+2ply G-Carbon〞、
底板性能定位〝for offensive play〞
以及G-Carbon的詳細解釋~〝Glasscross+Unidirectional Carbon〞。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16).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17).jpg
所謂的G-Carbon就是編織型玻璃纖維加上單向碳纖維,
下圖是NITTAKU官方對G-Carbon結構的示意圖~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18).jpg
從圖中研判,G-Carbon應該是玻璃纖維層和碳纖維層上下交疊,而不是混編成一體的。
NITTAKU目前採用G-Carbon的底板共有三把:Rutis、Noveliar以及Fillmea。
當中除了Noveliar是檜木七夾加上G-Carbon之外,其餘二把都是桐木大芯的結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19).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20).jpg
FILLMEA的結構是LIMBA+KOTO+G-Carbon+桐木+G-Carbon+KOTO+LIMBA,
纖維層不是在面材之下,而是在大芯的兩側。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22).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21).jpg
握柄反面的貼紙是台灣地區的NITTAKU代理商的防偽標籤。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23).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1/21/2011 3:16:46 AM编辑过]
【尺寸及規格】
Fillmea的官方重量數值是85克+/-,實際測量的重量是92.4克,誤差值是8.7%有些誇張!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24).jpg
Fillmea的官方板面數據是157mm×150mm,
實際測量得到的數據是156.5mm×151mm,有少許的誤差。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25).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26).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27).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28).jpg
官方的厚度數據是5.8mm,實際測量的厚度是5.81mm,誤差值在可接受的範圍內。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29).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30).jpg
接著來測量拍肩寬度,得到的數值是93mm。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31).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32).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1/21/2011 3:30:33 AM编辑过]
緊接著測量握柄~
握柄長度是100.7mm,與官方數值101mm相差不多。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33).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34).jpg
握柄厚度是24.5mm,與官方數值相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35).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36).jpg
再來我們測量握柄中間最細部份的周長,測得的數值是85mm。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37).jpg
再來是測量底板板面面積。
先測量200mm×200mm的正方型厚紙重量為6.5克,依照板面形狀剪下後的重量是3.2克,
我們用面積重量比算出這塊底板的面積是196.9631平方公分。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38).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39).jpg
接著我們將這張紙從拍肩中點位置對折後發現這塊底板的板面左右沒有對稱,
還是一大一小,相差大約1mm的距離。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40).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41).jpg
緊接著我們看下圖,
當中有連接大芯拼接處得到的線段與拍肩的角度測量,拍肩中心點,還有底板重心位置,
以及清漆線。所謂的清漆線是指NITTAKU廠方幫底板噴上清漆的位置,
清漆線以下以至於整個握柄都噴了一層薄薄的清漆,噴塗的目的不得而知,
這層清漆沒有防髒污的功能,但也不會影響握拍時的手感。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42).jpg
測量底板重心的方法如下圖所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43).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1/21/2011 3:39:15 AM编辑过]
最後一個項目是判斷這把底板是空心柄或實心柄。
很多人會憑藉其優異的手感鐵口直斷底板是空是實,
我沒那種本事,挖個洞看看比較快!
在取下尾部鋁牌之後以電鑽分別鑽入板身及握柄,
鑽入板身至電鑽頭整個沒入可以感覺手上的阻力是一樣的,
而鑽入握柄約近15mm左右可以感覺到阻力忽然消失,因此判斷Fillmea是空心柄結構,
為了確認這個假設,進一步以細金屬線插入板身及握柄的兩個鑽孔。
細金屬絲插入板身的長度就是電鑽頭的工作長度,
而插入握柄護木的深度如同圖片中金屬線彎折的長度,請參照下列各圖。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44).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45).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46).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47).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48).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49).jpg
經由以上步驟證實新版的Fillmea是空心柄結構,這也是與舊版最大的不同之處,
舊版的Fillmea在同樣的步驟中經證明為實心握柄。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51).jpe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50).jpe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1/21/2011 7:02:34 PM编辑过]
下圖中黃線是握柄的弧度,紅線是虛擬的直線,
經由對比可以看出Fillmea FL柄的彎曲度很小,
握起來的手感很接近ST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52).jpg
Fillmea的拍肩在出廠前已經打磨得圓滑不扎手,除非習慣深握拍,否則不需要再行打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53).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54).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55).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56).jpg
而不論ST或FL柄都有一個共同問題就是握柄底部邊緣角度太尖銳,
如果出現靠在手腕的狀況會有疼痛感,也可能將手腕磨破皮。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57).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58).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1/21/2011 4:49:37 AM编辑过]
【使用感受】
這一把底板不是為了測試膠皮使用,因此僅僅以一組膠皮配置作為說明,
請球友們自行斟酌參考。感受內容將會提及近期使用過的其他底板,
但同樣不代表器材的好壞以及絕對性能。
以下內容僅針對新版本的Fillmea作說明,不代表本人過去對舊版Fillmea的看法。
配置說明:
正手XIOM VEGA PRO 2.0mm 紅,
反手DONIC ACUDA S1 2.0mm黑。
底板總重量189.5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59).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60).jpg
震手感:
擊球時有震手感,但與一般的純木五夾底板相比,
震手感不大,不會有力量被底板吸收掉的感覺。
纖維手感:
Fillmea的纖維手感明顯,但還是不像Timo Boll Spirit這樣纖維感強烈,
手感軟硬度也比TBS稍軟而且較為柔和,與Timo Boll Spirit相比多了些純木味道。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61).jpg
硬脆軟韌區分:
Fillmea在小力量時手感硬而脆,發力後手感較為軟韌。
脫板速度與持球能力:
Fillmea的脫板速度不會太快,持球能力還不錯,不會出現回球狂噴亂跳無法微調的狀況。
清晰度:
Fillmea的清晰度頗高,輕觸球時會有明顯的頓點,
小力量回擊時也不會有手感模糊難以控制的狀況。
形變感:
Fillmea雖然薄,但是小力量時不會出現形變感,
中等以上的力量才會有彎曲形變的現象產生,
但是出現形變感的時候也不會有大彈簧的感覺。
放大效應:
Fillmea沒有什麼放大效應,回球的表現比較忠於使用者的發力狀況。
控制能力:
在方向及力量的控制上,Fillmea表現優異,回球時〝意外〞狀況很少很少,
控制能力佳應該是Fillmea最大的特點。
力量與底勁:
這大概是Fillmea的罩門所在了,Fillmea的力量感及底勁不算強,
硬碰硬打死對手的能力比較差。中近台的表現還不錯,退到遠台之後就顯得較無力,
放高球還行,反拉反沖比較有難度,至少在我這種水平是辦不到遠台回拉反攻的。
相似度類比:
回想過去一年我所用過的底板之中,與Fillmea整體表現較為相似的是〝水谷隼〞,
不只是手感或是性能表現都很類似,為一比較大的差別就是水谷隼多了很多〝意外〞,
意外的回球成功,意外的得分……等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62).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illmea 評測圖片 (63).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1/21/2011 3:54:06 AM编辑过]
【結論】
Fillmea不是暴力典型的底板,
偏重柔和,強調控制的能力,
適合中近台放落點、控制為主要戰術的打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1/21/2011 3:55:51 AM编辑过]
【後記】
關於像Fillmea這樣一把底板,有很多細節我沒有發表意見,
例如桐木大芯未經過等比例切割及拼接,以及纖維層不放在面材之下,
而改放在大芯兩側這一類的話題.
我覺得這樣的話題沒有標準答案,僅管網路上有著各色人馬大肆以理論解說這其中奧妙,
但常常做出錯誤判斷,也因而誤導了球迷燒友的觀念.
與其亂猜而錯,那我選擇少說為上,至於這把底板是否能與蝴蝶的纖維板匹敵,
我覺得只要用得順手,就沒好壞之分.如同我一直秉持的看法~
任何一個有穩定品質的器材,一定有合適的人可以用合適的配置,
再加上合適的打法戰術,成為這個人賽場上的神器.
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1/21/2011 4:05:20 AM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