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之家 三口之家,全都酷爱国球,个个都是高手,球艺非比一般,艳煞旁人。 今年6月,我奉国球网之命,赴桂林采写报道国球网第一届民间国际乒乓球赛,亦报名参赛。比赛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接受了人民日报社广西分社郑盛丰社长和人民网广西频道总监林爵栋的采访,由此结下了乒乓之谊。日前林爵栋总监来穗公干,约我们一聚,一偿桂林未有机会切磋的心愿。适逢当晚是我们羊城乒乓群在会友俱乐部的活动日,良机勿失。林总监把正在香港乒乓球队服役的儿子林靖杰也找来了。我和陈海鹏、徐伟雄、夏丰、欧征毅、司徒刚毅和叶文雄等各种不同打法的球迷与林氏“父子兵”轮番大战了一个晚上。人人轮番向高手冲击,寄望胜之而后快,但奇迹终究没有出现,要想从林靖杰手中夺取一局“难于上青天”。众球友禁不住齐声赞叹,内地好球员多如牛毛,任由香港队选择,能在香港队立足,绝非等闲之辈。领教了! 赛后与林爵栋父子闲聊球经,才知年方18的林靖杰是父母自小精心培育的一颗乒乓种子。林爵栋与妻子梁少芳结缘于乒乓球体校,共同的挚爱是他们爱情的纽带,是一对真正的“冠军夫妻”。林爵栋曾获南宁地区少年男单冠军,是广西处级干部乒乓球比赛单打第四名,其妻梁少芳曾获南宁地区少年女单冠军,代表过广西金融系统参加过全国比赛。林爵栋在空军部队服役了20年,与其交手时,那种雷厉风行、百折不挠的军人作风尽情展现。靖杰自小在部队大院的环境中熏陶,部队作风在其身上潜移默化,渐渐养成了一种活泼、上进、敢冲敢拼的“好斗”性格,5岁读幼儿园大班时已开始踏上乒乓之路。同是发烧友的父母就是其在床板上练球的启蒙教练。夫妇俩绞尽脑汁诱发儿子对乒乓球的好奇心,想方设法剌激儿子对乒乓球的兴趣。林总监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道理。靖杰身上很快显现父母的乒乓球基因,不久便进入南宁市体校受训,第一个教练是谢伍平。当年国家队获世界冠军后,来南宁汇报表演,主力队员李景光被谢伍平击败,在广西轰动一时。靖杰至今仍记得小时候谢教练鼓励自己学打球一定要敢打敢拼,一往无前的谆谆教导。两年后靖杰进入广西壮族自治区体校,师从曾获得全国青年单打季军的黄飞凌教练。2001年靖杰被招入广西乒乓球队集训队,第一位教练是刘文忠,接着又受到曾培养出谢赛克和韦晴光的林康胜教练的精心指导,很快就两获广西等级赛甲组单打冠军和全省少年儿童比赛的前三名。谢赛克回广西队任总教练后,靖杰成为广西队正式队员。林靖杰没有辜负教练和父母的期望,代表广西先后夺得全国新星杯乒乓球赛总决赛单打冠军、双打冠军和金国奥星杯团体亚军,全国少年乒乓球赛单打第4名和第8名。为此林靖杰于2007年和2009年两进国家二队。2010年林靖杰通过“香港输入内地人才计划”(香港俗称专才计划)进入香港乒乓球队,师从陈江华教练和赵朋教练。在一年的“考察期”内,林靖杰在教练的指导下刻苦训练,琢磨球艺,水平跃升,于2010年奋勇夺得香港乒乓球公开赛双打冠军和单打亚军,去年在全国甲A比赛中他还战胜了新加坡头号选手高宁,成为香港乒乓球队一名有潜质有冲击力的正选队员。 在与林氏“父子兵“交手的过程中,我细心观察林氏父子的发球,下蹲发球是一大特色。我们都“吃”林氏父子的发球。靖杰的下蹲发球有其父亲下蹲发球的影子,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水平比父亲的高得多。据林爵栋介绍,他们从小就“不放过”对靖杰的全面教育:夫妇俩是儿子的最忠实粉丝,无论儿子在哪里比赛,他们都扛着摄像机亦步亦趋。除了乒乓球外,还带儿子学书法、学唱歌、学钢琴,陶冶孩子的情操;现在他们又鼓励儿子学英语,并诚邀客居美国多年、七十岁的梁志明给儿子当老师。靖杰天资聪颖,3岁就能背百首唐诗,7岁时曾获全国“双龙杯”少年儿童书法比赛金奖。妈妈京剧唱得很好,曾在广西金融系统演唱比赛中多次获奖。她鼓励靖杰学唱歌,靖杰也多次在广西体育局组织的卡拉ok比赛中登台演唱并获奖。如今林靖杰除了以乒乓球为业外,字写得不错,歌唱得很好,还会弹钢琴。我笑对林爵栋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你们培养儿子可谓尽心尽力,呕心沥血,但你儿子的童年一定是“苦难的”童年,失去童年时代应有的乐趣。林爵栋听后面露“苦恼人的笑”。 俊朗帅气的林靖杰颇有名星相,他笑称苦中有乐。他很感激父母为自己的无私付出,说没有父母的执着就没有自己今天的成绩。他表示要学习张继科那种“藏獒”精神,但目前差距很大,思想和技术水平也不稳定,离自己奋斗目标相去甚远。要针对自己的弱项加强训练,如加强正手短球挑打和把反手进攻练得更突出,既能拧出侧旋球又能拧出下旋球,把后三板练得更厚实,要把高抛发球练得更多样质量更加高。而最重要的是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打球其实就是打修养,修养提高了人才能做好,球艺才能提高。 采访中林靖杰一再表示会珍惜机会,力创佳绩。我们期待,林靖杰通过不懈的努力,日后在国内超级联赛、亚洲比赛和世界三大乒乓球赛中看到他的身影,领奖台上一睹他的风采。 照片说明:本文作者与林氏父子切磋后合影留念。(左一林靖杰、右一林爵栋) 朱永贤 2011年7月14日 本文刊登于2011年7月28日《南粤乒乓》报
接着下一页有两张照片。
好文! 相片看不到
本人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真正见识了林氏父子的厉害,特别是林靖杰,球速快而准,无论我怎么做就是防不住,这就是职业和业余的差距了。
可能在朱局打的前一二天,本人和越秀巨人也有幸同林靖杰高手交流,本人以三比一落败了,在交流中感觉靖杰的发球抢攻特别利害,而且,对付长胶有一板非常绝佳的挑打,之后同他爸爸交手第一局连吃了他五个发球,可见他爸爸的下蹲式发球确有一套绝活在手。
朱局文笔写得越来越流畅了,衷心的祝贺朱局球技和笔技两面开花!
不简单,能够拿他一局,888好球。在香港这边年轻一代,林靖杰基本上没什么对手了。
羡慕。
林靖杰是香港的希望。老林望子成龙,悉心载培,前一段时间还特定一支两千多元的球板托我带回香港。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多谢洪华山的表扬,作为技术探讨,我谈一下比赛感受,本来打到一比一之后,第三局我有一个机会是九比七领先竣杰的,后来我发球用了反胶发下旋球,被竣杰两板冲死了,如果当时发长胶下旋短球迫竣杰档一板那就好多了,我就可以先上手进攻了,如果打成十比八,到他发球也可以打到十比十,那样,比赛就会更加精彩了,在比赛中我认为长胶的出路一定要有反胶的配合,当竣杰挑打或轻拉过来我反手位的球时,我都用直拍横打,令球速改变单长的节奏,这同音乐一样,突然从慢三变快四,你会马上感觉节奏轻快明亮,打起上来感觉很棒,就算是输也只不过是我们业余选手基本功差没有第五板后的感觉!打完后,竣杰爸爸主动叫竣杰同我多打一次,只可惜竣杰说累了就没打了,另一个可惜就是我打前不知到竣杰是香港队的,不然录像后,作为资料学习分析,可能对自己日后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