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正手涩性套胶怎么样? 相比粘性套胶和半涩半粘套胶,有什么不同,是否容易适应。 畅所欲言。 话说,最近盯上了蝴蝶张怡宁ZLC,用过的说说,这个板子性能如何?
粘套和涩套就是两个概念,前者适合以摩擦为主,击打为辅,通过粘性增加了持球时间,制造旋转好,国内运动员多用粘性套胶;后者适合打磨结合,出球速度快于粘性套胶,发力、合力合理的情况下,也能制造较强烈的旋转,国外用动员多用涩套;至于具体选择哪种套胶,还是要看自己的打法,本人习惯高吊,一直用的粘性套胶,也曾经试图换过外套(涩套),但是失误频频,在练球的时候还能通过调整版型等提高命中率,一旦比赛,由于固有动作的惯性,失误又会上去,最后不得已放弃使用涩套。然而近期朋友送我一块世奥德的RG,刚拿到手的时候,用手触摸就知道这是款粘涩结合的套胶,本以为自己用不了,但是在通过一段时间的练球、小对抗中发现,这款粘涩结合的套胶还是非常容易上手的,不但起下旋的持球感好,而且在爆冲的时候命中率也没有下降。如果楼主以前是打粘性套胶的,打算改成涩性套胶,建议可以先从粘涩结合的套胶开始,逐渐改为涩性套胶,免得因为胶皮性能的不一样,造成很多困惑,以至于放弃
月球涩套性能相当不错
你拉高吊不?
用了不到两个星期,放弃,起下旋不好
我用正手月球,没感觉比粘套差。
个人感觉涩套和粘套拉弧圈区别不大,国外选手都用涩套,弧圈同样又冲又转。
正手也想转到涩套
我觉得高吊弧圈球还是用粘套拉着更舒服
感觉高手用涩套的比较多
有道理
涩胶推荐多尼克S1,涩胶我试过月球和优拉快车冲锋号,安度黑煞,感觉还是多尼克的手感好,突出了旋转兼顾了速度,发力比较容易打透,透而不塌,正反手通吃,看业余比赛的高手们ZLC基本也配置了S1,我用了后,就不再考虑其他涩胶了,用涩胶的感觉是,不大吃转,手感柔和,不拖泥带水,发球其实很转的,就是原理不同,粘性套胶如狂3,更多的是通过盖胶层的粘性发出很强的旋转,薄摩擦容易,自己感觉发球的手感不是很好,而且因为狂3的胶面粘性会发生变化,反而稳定性一般,而S1发球,是球吃进海绵后,制造摩擦,手感很好,也好控制,而且涩性胶面稳定,遇到潮湿天气不会收影响,当然薄摩擦就一般了,而且S1胶面还是有点磨砂感的,不大会出现打滑的感觉,而且时间打久了,还会形成一点粘性的,用S1自己正手弧圈没有适应太长时间,现在很喜欢略微亮些拍面前冲的手感,自己感觉初学者用涩胶练弧圈球才更容易入门,因为涩性胶皮更讲究球的吞吐,弧圈球本来就是球被撞击后吃进海绵,再通过高速摩擦产生强烈旋转的,而一开始就用狂3练弧圈,太容易去依赖胶面薄摩擦上台了,或者说去挂球,其实离弧圈球渐行渐远,所起涩胶,乱写了一通,现在感觉涩胶很适合业余的,业余的很难打出狂3的性能,现在用S1打球就是爽,哈哈。 忘记说了S1控制也很不错,越吃球控制越稳定,听说S2控制更好,威力略小些
涩套和粘套差别很大,小球的适应要有点时间
后期我也很可能换涩套了。
正手涩性套胶,需要更快的速度,打的性能更好,但是拉弧圈需要快速!粘性的可以持球更长,不过因人而异,也有不同。还是各人寻找适合自己的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