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带儿子第一次参加正式比赛。决赛第一局和全场结束后,裁判两次把他叫过去谈话。我和教练都没有发现比赛过程中有什么异常,也没有争议判罚。
儿子下来后我们问他裁判跟他讲什么了,他说裁判提醒他,在上步接短球的时候,持拍手不要触碰球台。
因为没有录像,不好具体评论。但小孩人小个子小,接短球的时候持拍手碰了球台是可能的。
非持拍手不可以触碰球台,这点是没有疑问的。
但我记得,前几天赛事版有人拿张怡宁郭跃的争议球举例的时候,貌似国际裁判讲持拍手是可以碰球台的?
持拍手,包括手臂,肘等,到底可不可以碰球台呢?
哪位高人可以解释一下?
這是一個順序的問題
擊球前 是不允許的
擊球後 順勢接觸到球台是合法的
這是一個順序的問題
擊球前 是不允許的
擊球後 順勢接觸到球台是合法的
巫欣 发表于 2012-2-17 13:28 但前提是球未到对方台面时,球台不能因为受触碰而有任何移动。
本帖最后由 cs 于 2012-2-17 17:44 编辑 這是一個順序的問題
擊球前 是不允許的
擊球後 順勢接觸到球台是合法的
巫欣 发表于 2012-2-17 13:28 我以前看过,无论任何时候都是可以的~~~~
如果现在改了规则,请你请列下规则~~
出了非持拍手,球员的任何部位都可触台,就是你跳上去都可以~~~
当然前提是不能移动球台~~
我以前看过,无论任何时候都是可以的~~~~
如果现在改了规则,请你请列下规则~~
出了非持拍手,球员的任何部位都可触台,就是你跳上去都可以~~~
当然前提是不能移动球台~~
cs 发表于 2012-2-17 17:35 规则是有,但-贯的粗疏含糊。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根据规则:只要不移动台面,则除了非持拍手,其它部位均可以接触台面。
关键在于这种“接触”是否有点猛,猛了就会被判失分吧。毕竟如果选手猛烈地接触到台面,就难说没有移动台面。
规则是有,但-贯的粗疏含糊。
336763
元亨利贞 发表于 2012-2-17 17:52 你列举的就是不可以移动台面啊~~~
并不是不能触台~~~
本帖最后由 元亨利贞 于 2012-2-19 04:46 编辑 你列举的就是不可以移动台面啊~~~
并不是不能触台~~~
cs 发表于 2012-2-19 04:04 你不触碰它,它怎会移动?
球台一但被触碰必定会移动,1MM是移动,1M也是移动,只是如何定义和量度移动的幅度就没提及了。
那就不好说了,理论上球也能使球台移动,虽然极其微小
你不触碰它,它怎会移动?
球台一但被触碰必定会移动,1MM是移动,1M也是移动,只是如何定义和量度移动的幅度就没提及了。
元亨利贞 发表于 2012-2-19 04:42 球台被触碰后并不一定会移动,因为有静摩擦力的存在。只有水平方向的触碰力大于静摩擦力才会有移动。但是,确实不好掌握尺度,只能靠裁判的判断了。
聆听了各位的高见,又根据另一个贴子里的连接把ITTF的规则看了一遍,应该是很清楚了。
根据规则,下列情况可判得分:
2.10.1.8 if an opponent, or anything an opponent wears or carries, moves the playing surface;
2.10.1.10 if an opponent's free hand touches the playing surface;
所以,身体及衣物除非执拍手外碰球台,不能成为得分的理由。
但是如果碰球台,造成移动,对方得分。
而碰球台是否造成移动,在没有仪器检测的情况下,就取决于裁判的判断了。如果不是在水泥台上打比赛,还是不碰为好。
本帖最后由 cs 于 2012-2-20 17:53 编辑 你不触碰它,它怎会移动?
球台一但被触碰必定会移动,1MM是移动,1M也是移动,只是如何定义和量度移动的幅度就没提及了。
元亨利贞 发表于 2012-2-19 04:42 那肯定要看到台面明显移动才算是移动台面了,~~~~~
这种移动程度肯定要比较明显大家都能看出来的~~~~~
你说的那种什么1mm根本就不算移动的~~~~~
因为如果你说这种一触碰,必移动的论调成立的话~~~~
那还说非持拍手不能接触球台,持拍手或穿戴物品可以接触台面,这不是废话吗,你从份子这么小的地方去观察有没移动,我敢说你就算不碰球台,球台也“移动了”,~~~
如果是那样,根本不用提说非持拍手不能接触球台,肯定会说任何部分都不能接触,因为照你说的一接触必移动~~~
所以也不用说任何部分不能移动球台,因为接触就代替了移动~~~
只要你这么一推断,很容易看出你的说法不正确的~~~
要从人类的眼睛看东西啊~~~怎么能从1毫米,一微米,一纳米这些角度看呢,有点抬杠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