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十款中低端套胶大乱评 - 器材天地 - Equipment World

来源网站:www.datangtt.com   发表时间:2012-05-12 11:18
第1楼

【原创】十款中低端套胶大乱评
您无权查看精华帖子

第2楼

 
这些套胶大家都很熟悉了,随便拍张全家福吧。猜猜看图中都有哪些套胶。(答案此帖收工时公布)
 
按惯例简单分成两组吧,国套和外套。先说说比较新鲜的外套。
 
 

  序号 
 名称
 价格  
 力量  
 速度  
 摩擦  
 弧圈  
 控制  
 击打  
 总分  

   1 
 rakza7  
 ¥220  
 8  
 9  
 7  
 9  
 7  
 8  
 48  

   2
 rakza7 soft  
 ¥220  
 7  
 9  
 7 
 9  
 7  
 8 
 47  

   3
 多尼克S1    
 ¥175  
 8  
 9  
 6  
 8  
 6  
 9  
 46  

   4
 快车冲锋号    
 ¥145  
 8  
 10  
 6  
 7  
 6  
 9  
 46  
 
这四款外套都是涩套,价格区间在145-220左右。该价格源自淘宝,上下或许会有浮动,暂时没听说这几款有假货。
 
偶是打惯国产黏套的,说实话上述4款套胶偶都不能发挥它们的真正威力,打的分数也只具有相对参考价值,没准换个人,他打的分数就会有差别。
 
这几款套胶的共性是弹、快,力量中等,适宜击打,摩擦不强,控制一般,弧圈性能要看发力,对上点了还是很转的。
 
它们的特性:
R7:天然橡胶含量大,胶面韧而润,很轻,很软,具有很强的包裹力。缺点是控制一般,韧性十足的胶面阻碍了球和底板的交流。力量虽然扎实,但是依然无法做到黏套那样的线性,在发大力时有虚弹。
 
R7 soft:基本同R7,不同之处在于soft版更轻,更透,38g的体重在本次套胶横向测评中是最轻的,现在是偶直板横拉的第一选择。可能是偶横拉时的手法正好和这块套胶合拍,总之soft的弧线比正手的R7更稳,更低,更准。当然,缺点是力量小了点,没有传说中灌胶大巴那种开碑裂石的感觉(食圣语),笑。
 
S1:胶面不太润泽,亚光,有点重,一般放正手。比R7系列要虚弹一些,拉弧圈没有R7系列转。偶打得不多,比较中庸的一款德国蛋糕。
 
快冲:快冲的速度最快,这名字真心没起错。同时虚弹幅度也大一些,发力80%的时候就感觉彻底被打透了,然后球直接和底板亲密接触的样子。由于脱板快,拉弧圈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哎,让偶多摩擦一下呗,亲。 
 
如果让偶在上面四款里选择一款最喜欢的,那么显然是R7 soft,而且锁定在直板反手横打,它的轻、块、透、转非常符合这个定位。
 
对了,根据坛友指出,快车现在只要145了,如此来看,性价比应该是4款外套里最好的。
 
至于正手,偶觉得下面出场的国产黏套才是王道。。。正手外套,还是让横板用户们选择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5/13/2012 5:29:46 AM编辑过]

第3楼

 序号  
 名称  
 价格  
 力量  
 速度  
 摩擦  
 弧圈  
 控制  
 击打  
 总分  

   1 
 省狂  
 ¥140  
 9  
 9  
 10  
 11  
 9  
 9  
 57  

   2
 天极2  
 ¥75  
 10  
 9  
 9  
 9  
 9  
 9  
 55  

   3
 NEO天极3  
 ¥80  
 9  
 8  
 11  
 10  
 9  
 8  
 55  

   4
 729-08ES  
 ¥50  
 9  
 8  
 9  
 9  
 9  
 8  
 52  

   5
 729-5  
 ¥25  
 7  
 7  
 6  
 7  
 9  
 8  
 44

   6
 729启源  
 ¥40  
 7  
 6  
 9  
 8  
 9  
 8  
 47  
 
国产的大概是这个样子。当然了,看了分数特别是总分可能不少同学会说有黑幕,一定有黑幕,国套分数咋超过外套一大截呢?咋还有两个11分呢?楼主你这个外套黑。。。
 
恩,其实吧,这是因为本人习惯打黏套了,相对来说更能打出黏套的特性来,因此评分的时候心中和外套一比较,手上一抖,分数就多加了1、2分。。。至于11分,那是因为在此次测评中省狂的弧圈和天三的摩擦,真的很突出。。。
 
此外,上述评分都是用蓝鲸2刷3遍后开打得到的,大家知道,某些套胶刷不刷胶水,差别“略大”
 
进入正题。上述6款国套中,729-5是涩套,08ES和天极2是半粘半涩,其余都是黏套。而就算是涩套的729-5,摸起来也是有点儿黏黏的感觉,打起来明显偏国套而不是外套。
 
国套的共有特点是黏,内能不明显或没有内能,薄摩擦好,力量扎实,线性,弧圈出色,小球控制稳定。缺点是累人,不易透板,整体略重,速度略慢。
 
个体特点:
省狂:如果说让偶在本次测评器材中选块板子和套胶,去打中远台对拉,那么必然是山寨琴+省狂,别的组合都欠了一口气或二口气或更多口气。中近台的表现省狂也是相当出色,吹拉弹唱样样皆宜,作为一张大家最熟悉的套胶,偶就不做太多表扬了。(再次提醒:这是刷了3遍蓝鲸2后的表现。)
 
天极2:天极2只是在摩擦和弧圈上输给了省狂,在力量上甚至略强一线。而天极系列对胶水不敏感,也就是说在不灌胶的情况下天极比狂飙好打。天极2是块控制+变化的套胶,发力打透后也能拉出凶猛的弧线,不过,想打透不容易哈。
 
NEO天极3:NEO天极3为连续拉球而生,拉球的稳定性上台率是最出色的,只是杀伤力不如狂飙,以致被不少人称为练球套胶。偶一直觉得天三和小提琴是中近台打连续的最佳组合,它们可以让你的失误完全归结于技术问题而不是器材。
 
729-08ES:这块套胶是729的主力产品,各方面性能都不输于红大妈的天与狂,只是729的海绵一直不给力,威猛不起来。而且当年登录某国手的正手也是昙花一现,没有站稳脚跟,可惜了。08ES可以看成是民用版的狂三,而且它对胶水不敏感,狂三不灌胶还真不如它。对了,08ES的重量很令人意外,40g,仅次于R7 soft,怎么看这都是反手套胶的重量啊。也许放反手是个好主意?
 
729-5:本次测评国产唯一的涩套,性能上没太大的亮点,不过价钱不错,初次尝试涩套的同学可以从它入手。对胶水不敏感,皮实耐用。
 
729启源:729在尝试08ES这种半粘半涩的套胶后,试图回归黏套之作。说实话,黏性没宣传中那么猛。与08ES一样,启源也是海绵不给力,拖累了整体表现(至少08ES的海绵还敢自称是内能海绵)。当然了,看在启源只要40大洋的份上,偶们依然可以认为,这是一款性价比不错的传统黏套。而且日前测试了石蜡油+蓝鲸2,1:1混合后刷729启源(最硬那款),效果良好。启源当时买了硬的,买回来后发现不吃球,打不透,海绵发死,而且对胶水不敏感,后来就束之高阁了。昨天将启源翻了出来,在上面倒了一份石蜡油,一份蓝鲸二,混合后大概是3ml,刷了一遍。很快混合物就干了,套胶微微拱起。3小时候偶又刷了一遍石蜡油(0.3ml)。第二天,套胶拱起半厘米,偶又刷了一遍石蜡油(0.3ml)。下午套胶拱起1厘米,偶在山寨琴上刷了层蓝鲸2,贴了上去。边缘有些贴不住。上台试打,感觉内能效果较为明显,声音响亮,手感通透了不少。胶面比原来软了,吃球更佳。不考虑拉球二跳的话,表现已经超越反面那块灌了一个月的石蜡油的省狂了。三天后测试,启源的内能效果还在。基本上可以认为混灌模式成功了。虽然说启源对胶水不太敏感,但是在加入石蜡油并延长渗透时间的情况下,灌胶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如果看官对729回归黏性的启源套胶有兴趣,但是对它不够通透和吃球存在不满的话,那么石蜡油+蓝鲸2的效果应该能令人满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5/21/2012 5:16:20 AM编辑过]

第4楼

买一送一,以前在某论坛发过的一段帖子,该贴发的时候还没有入手外套和NEO天极三:
 
手上的4块板子大比拼:
 
1、小提琴
长:24.3cm
半长(拍头到拍柄):16cm
宽:15cm
厚(约):5.5mm
 
2、山寨琴
长:24.8cm
半长:16.1cm
宽:15.4cm
厚(约):6.8mm
 
3、大维7夹
长:24.2cm
半长:15.9cm
宽:15.1cm
厚(约):6mm
 
4、红双喜1006
长:23.4cm
半长:15.5cm
宽:15.1cm
厚(约):7.8mm
 
 
套胶:
1、小提琴:
正:红色省狂,8.5成新
反:天极2,8成新
 
2、山寨琴:
正:72908-ES,8成新
反:729启源,9.5成新
 
3、大维7夹:
正:729-08劲速,9成新
反:729-5,9成新
 
4、红双喜1006
正:原反胶被偶撕下来贴成了正胶,纯属娱乐
反:迅雷,6成新
 
粘乒乓球实验:
天极2、08ES、08劲速、启源刚撕下保护膜的时候可以永久粘起乒乓球(大于30秒)。
省狂5秒钟、迅雷3秒钟、神奇的729-5居然也能粘3秒钟(喂,你不是涩性的么)
 
颠球几十下,放了20分钟,大家都粘了灰,再试。
天极2、ES、劲速继续长期粘球。
启源5秒钟(消退地好快)
省狂3秒钟、迅雷2秒钟、729-5 2秒钟
 
暴露在空气中后,启源的粘球性能大幅下降,而两块08则给人惊喜,两块胶皮都快一年了,虽然每次打完球偶都用清洁剂加保护膜保养,不过他们还能长期粘球依然令人满意。
 
摩擦实验:
这个实验完全依赖本人主观手感。拿个乒乓球轻轻从胶皮上划过,感受阻力。
最高摩擦:启源
高摩擦:省狂、08劲速、天极2
中摩擦:08ES、729-5
低摩擦:迅雷
 
作为黏性套胶的代表,这几款的摩擦力都很强。就算是729-5这块涩性套胶,也表现出了很强的摩擦力,和前面几款黏性套胶差地不多,可能和花纹有关。迅雷因为时间太久,老化了,不过当年还是相当有黏性的,撕保护膜的时候费力最大。
 
颠球实验:
这个实验也是主观感受。本人水平有限,颠不出太多内容。
 
小力颠球,几款黏性套胶都不太爱走球,颠几下就吸住了。相对来说729-5和老化的迅雷出球就爽了很多。
 
大力颠球,区别大了些:
小提琴,底板力量很充沛,能感到微微形变,天极2的力量表现比省狂好,省狂大概是刷胶的效果消退了,海绵似乎有些发死。
 
山寨琴,底板支撑力强,扎实,形变比小提琴小,08ES比启源弹一些,两者力量和省狂差不多,略输天极2。
 
大维7夹,底板发大力时有些发空,形变比山寨琴小,和小提琴差不多,08劲速力量近似ES,729-5近似天极2。
 
红双喜1006,虽然是低端成品拍,但是红双喜1006很厚,拍面小,因此扎实程度不输前面3块板。迅雷的海绵表现不错,颠球的力量能跟上大部队。
 
上述套胶和底板的组合都很透板,大力颠球(3M高度)能感受到底板的力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5/13/2012 1:13:20 AM编辑过]

第5楼

结束语
再唠叨几句作为总结吧。个人认为,套胶的选择(包括底板)要和自己的打法相适应。比如偶是直板正手弧圈+反手横打,多数是打中近台,那么小提琴这类轻薄灵活快速的底板就比较合适。而正手套胶,也是国产黏套更贴合直板对于近台小球控制、台内挑打、小动作起下旋等动作和打法的需要,外套在偶手里,明显有些控制不住全场。而且国套力量线性,有多大力出多大的球,攻球也好,拉球也好,手中更加有数。就算退台后对拉,足够扎实的狂飙天极之流也不落下风。恩,偶猜王皓和马琳也是这么想的。
 
而反手横打的话,轻、透、快、转的外套似乎更有优势。目前的新外套基本是内能的,同时涩性胶面出球快,可以有效弥补反手挥动空间小,力量速度相对不足的缺陷。起下旋方面,外套整体易打透,吃球深,手法略作调整,也能起出大多数下旋。恩,偶猜王皓和马琳也是这么想的。
 
对于大部分横板用户来说,正手上外套也是不错的选择。横板不纠结台内小球,用大刀阔斧的进攻解决问题。横板拉球的姿势也决定了它并不需要很黏的套胶提供薄摩擦,击打式弧圈球更有侵略性。所以,对于横板用户来说,外套的分数肯定比偶要打得高一些。
 
目前偶的主打配置是小提琴+NEO天极3+R7 soft,大概1000出头,算是中档吧。和波尔限量+两面T的大神们还有差距,不过偶不打算再烧了,现在这套配置偶理解并吃透估计还要好多年,笑。
 
如果降低一下预算,偶觉得YEO+天极3+08ES,不到700大洋,没准也很好使。(没用过YEO,猜的)
 
再降低一下预算,YEO换成银河的MC-2估计也很好打。(没用过MC-2,还是猜的)
 
扯远了,总之,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配置,收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5/13/2012 5:02:39 AM编辑过]

第6楼

先顶, 等看.

第7楼

对比一下啊~

第8楼

支持一下

第9楼

偶也占个位
晚上回来看下文

第10楼

等看作品

声明:此文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网站,爱乒乓网作为搜索引擎仅展示其快照,并非原始内容。若发现内容有所不妥,请尽快联系爱乒乓网撤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