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嘉良对瓦尔德内尔有怨恨吗?
用户已被锁定
不会吧?为什么会有呢?
我就说过嘛,打乒乓球的人大多数都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的水平低的,楼主所说的再次证实了此现象!
俺不是知情人,但俺知道“球品亦如人品”,每件事总有他的道理的!
楼主说的这些我早看过,你说的是前两年的事情……请江加良当嘉宾解说评价老瓦的。
89年40届江因技术原因惨败给老瓦后因恨退役,后来曾在外执教并无多大成绩就在台湾当体育主持,近两年回国在地方体育台当嘉宾主持。由于惨败老瓦对他来说是一种耻辱,所以每当人让他评价老瓦时,就一直拿他赢老瓦那段说事(记得87年39届我看过他俩决赛),而且一直说老瓦心理不行,说对付老瓦只要盯他眼睛他就会发毛什么云云,反正极力贬低老瓦……感觉在老瓦的问题上江加良是个小人了。
原来对江加良一直有好感,两年前看到他评价老瓦后,对他映像差了很多。
评球应该客观点较好,贬低对手也不一定能抬高自己,这是最简单的为人处事之道。
为什么要旧饭重炒啊?
有一定成绩的谁不自恋啊?
呵呵,他是赢过老瓦,不过后来也输了很多次啊,这样说的话只能说明人品问题。
教練不應把老瓦說成這麼不堪,不然那麼多輸給老瓦的對手不都要去跳樓啦,想贏老瓦已經變成他的惡夢.
以下是引用chongsuzhixin在2007-5-22 15:59:00的发言:呵呵,他是赢过老瓦,不过后来也输了很多次啊,这样说的话只能说明人品问题。
江嘉良对老瓦是10胜2负,最后2次都负了,不能说是“后来输了很多次”,中国队的直拍技术在当时的确不是最先进的。
89年男团决赛,江嘉良因为裁判判了他两次发球违例居然要求更换裁判,否则就要罢赛。最终裁判被换,可换来的是满场观众的嘘声,这也大大影响了队员的士气,最终被打了个0:5。
哈哈我们国家的乒球明星读的书少 国家也不注意教育 所以乒球以外的素养一般不好
确实,江嘉良对老瓦的整体战绩是比较上风的,甚至可以说老瓦是在江嘉良的一路打压下成长起来的,只是随着老瓦整体技术的日渐完善,赢得一次比一次艰难,到后来老瓦的实力终于彻底越过了这道坎,说彼此之间谁胜谁负的多并没有多大的意思。
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提及。
一是老瓦当时是在上升期,整体上以瑞典为代表的欧洲速度结合旋转的打法正处在不断的完善期,当它逐步攀上巅峰之后,传统中式的直板快攻与之对抗就显得单薄而力不从心了。所以说什么惨败给老瓦那也是打法上对抗的失败,不能说是个人的耻辱。
二是江嘉良可以说是传统直板正胶的最后一位大师(窃以为刘国梁不算,虽然战绩很好,但是正胶快攻的实力严重不足),以其不再先进的打法,代表中国最后一次攀上世乒赛的高峰,无论如何值得我们尊敬。更何况其实江嘉良的发球并不出色,并非是刘国梁那样的发球大师,完完全全靠的是强大的正胶快攻实力,面对日臻全面的欧式弧圈,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三是当时39届决赛,江嘉良的确是在16比20的落后情况下赶回来的,而且事先江就对人说3:1可以胜老瓦(因为当时老瓦是八强里面唯一的外国选手却一路杀到了决赛),结果一上来就输了一局,第二局又是16:20,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硬是掰了回来,而且后来真的是3:1取胜,那场比赛的确是打得精彩纷呈,江也是激情四溢,确实堪称世乒赛史上的经典之作,不能说什么侥幸。那时的老瓦,实力已经有了,心理上,综合能力上,境界上修炼还欠点火候。
所以江嘉良对老瓦不屑,也算是有点理由的。何况说的一些情况如楼主所说:“......我的教练告诉我,老瓦又喝啤酒,又不好好训练,你一定能打败他”这些话也都是事实,难道赛前教练要说“对方实力很强,你的打法落后了肯定打不赢?”,这也是一种心理暗示,不算是什么污蔑吧。
老瓦的确是伟大,那主要是因为他开创了一个时代,为欧洲弧圈打法创出了一条道路,使得其后至今多年来形成了中欧对抗的局面。而在横板技术战术上也有不少创新。但是,话说回来,在每个具体的阶段,老瓦都不是无人能够对抗的神,只能说是众多优秀中的一员,不要说是中国,在世界上也有不少球员并不畏惧他。
老瓦虽然伟大,但没必要上升到没人可以说他不对的程度上。
江嘉良对他不忿,有其历史原因,也可能有个人的因素,可以理解,人无完人,何必斤斤计较?
江是广仔,个性张扬(39届决赛时候那个飞吻相比不少人还记得吧),当时在国家队属于比较有个性的人(还有滕毅)。看不起老瓦,也算是正常,难道要个个球员对老瓦顶礼膜拜才是好事?跟什么素养说不上什么关系,相反我倒是觉得那一代的不少球员素质比现在的要好得多了。
我们天天说我们的球员没个性,好不容易来了一个,又不喜欢了。
江嘉良对老瓦的整体战绩是比较上风的,老瓦的球比较怕江嘉良的快节奏,也就是说江嘉良克老瓦的球。和江嘉良打,老瓦的变化打不出来,如果不是国家队大换班,江嘉良和老瓦的对抗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