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失传的绝技-庄则栋直拍反手攻
加盟博乒,成就你我!博乒网全国联盟分站/俱乐部招募火热进行中
博乒网赛事记者招募中。。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庄反手攻.gif 庄则栋的直拍两面攻打法是受名将王传耀“远台两面攻”的启示,苦心孤诣创造的,这种打法把直拍反手的弱点变成了制敌的武器。庄则栋又结合他靠手腕和小臂爆发力“加速制动”的绝技,缩短了挥拍击球距离,使两面攻打法动作优美且极具杀伤力。 庄氏反手正面攻动作来说,总的是两大特点: 1、发力快捷,漏洞小; 这点可能很多人想不到,其实庄氏反手正面攻除了因握拍导致的板型差异之外,在很多方面,象脚步,发力机制,都和现在横板的反手动作大同小异,但庄则栋发明这些技术的时间,就比横板早了将近二十年。 2、打下旋好,打平球更好,打弧圈较差; 许多人玩直板,都以为反手就是起不了下旋,只会搓;其实反手正面攻打下旋是先天的优势,反手正面攻板型先天后仰,和横板、横打先天前倾是相反的。所以,反手正面攻对付平球和下旋球,甚至比横板更容易发力,但是对付快节奏的强旋转弧圈球,就存在先天性的不足,板型在正反手转换的时候要求过高,特别是现在横板快撕这种快节奏旋转技术的出现,基本上拉平了和平球的节奏差距,所以反手正面攻对付两面弧圈,已不如当年效果明显。 庄式反手攻,难点是压板型不易。可与今日的技术动作比较一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直拍反手攻.gif 可先练拨球,后练发力扫抽;庄则栋之后,日本人模仿过他(河野满,77年世乒赛单打冠军),韩国人也学过,但是基本都到不了老庄当年的水平;国内后来也有不少人学庄,但是多半形似神不似,光有个样子,估计跟训练方法有很大关系。只有先从小动作借力球入门,先借力后发力,反手攻才练得起来,拨球是首选之中的首选。(横板、横打也一样,没有小动作借力,其他免谈!) 反手攻球虽然有时可以直接得分,但不如正手攻球的力量大,杀伤力往往是由于反手攻球以突袭和速度打出了主动性后,再由正手大力扣杀得分。这个有机配合要贯穿在乎时训练中,更重要的是从思想上要明确:反手攻球是为了全面的最终胜利.而不是为了打反手攻球而去使用反手攻球。 1反手攻的独特作用 有全台发起进攻的能力 1.1有反手攻球能力的选手,既能在左方组织进攻.又不会使右方区域出现空当,无后顾之忧: 一旦对方死盯住左方时,则可以用反手发起攻击:这样,两面攻选手的台面是“无被控制区”,也就是说,能够全台发起进攻.就像全天候飞机一样不受制约。另外,由于直板反攻动作小,出手快,突然性强,往往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1.2 先发制人,打在前头比赛中,第一回合的较量,很多来球在反手区区域,借以控制对方的攻势。此时.常见两面攻选手都凌厉地用反手起板攻球,这就比用步法侧身让位用正手进攻来很快,缩短了回球时间。从而先发制人打在了前头,形成抢先上手,在节奏、时间、速度上破坏了对方打法的程序,赢得了主动权。 1.3 速度快 快攻打法,贵在神速。前三板争夺往往是习惯于在反手部位进行,用反手攻全身动作小,出手快,即使力量上虽然稍小一些.然而往往在速度上使对手猝不及防,因为很多球不是由于力量稍大而丢失,常是速度稍快,导致跟不上节奏而失误。 1.4 对付弧圈球的积极手段 弧圈球出现后,对来自反手部位的弧圈球最初是用控制性的减力挡.力争少让对方拉出弧圈球。后来又在实践中用吸、挤、推侧旋、变直线等手段。上述方法属于防御性手段,是等着球来碰板,如果能用反手去带、快拨、扫攻去还击球,则能在速度和力量上给对方以极大的威胁,同时,它又是属于进攻性的以球板主动挥击迎击来球,从而进入了反攻和积极攻打弧圈球的一个技能境界。 1.5 由被动变主动的手段 削球选手往往先用削球控制使对方反手,使之不能侧身发动拉杀,然后变线,遇角调动你,乘你弥补空当拉或搓球过渡之际,伺机反攻,使进攻选手显得很被动。此时,用反手突然起板袭击.就能摆脱控制,打乱对方部署.往往变被动力主动:又如,对攻中,对手先打左、后打右.左推右攻者势必扑出去右角对攻,此刻,对方又攻自己左方,左推右改选手只得用中、远台的挡球招架、过渡,从此等于被对方咬住.陷于被动。如果是反手能攻,对来自左方的球用反手进攻,自然比挡球威力大,也可能转化为一种反击的成功。 1.6 抢先破坏对方的战术意图 用发球、发球抢攻、推挡、弧圈等手段先盯住反手区域.实质上是抓住了只能防守和应付,而无法进攻.等待着习惯的搓、挡、推来施展进攻意图。根据此情况.若能以反手起扳进攻,打出对方习惯之外的攻球,必然破坏对方战术意图。 2反手攻打来球的动作结构 2.1 打下旋球 两脚平行站位或左脚稍前,两膘微微弯屈.大臂和肘关节*近腰腹,左肩稍前,右肩略后,板型垂直或赂后仰,由大臂发力牵引小臂,击球的瞬间小臂发力.臂由左后方向右前方挥动,运用爆发力,手腕配合外旋,以肘关节为轴,击球下降前期时球体的中部:高于网的球少摩擦或不摩擦,低于网的球,先摩后拉,制造一定的上旋.其目的是保证球能越网。同时,左右脚平行站位,也是为了能够更快地配合和发挥正手进攻的威力: 2.2攻打一般上旋球 2.2.1扫攻 右脚稍前.左脚稍后.两膝和腰微弯,大臂和肘关节靠近腰腹,右肩略前,左肩略后,小臂与台面平行,以肘关节为轴.肘尖朝下方.大小臂之间的角度约90。左右。球扳略高于来球,由大臂发力牵引小臂,由左后方往右前方爆发用力击球,板型垂直或略前倾,手腕配合外旋.在来球的上升或高点期时,击球的中部或中上部: 2.2.2中近台的小臂弹击 两脚平行站位,击球之前,肘关节不再靠近腹膜,而是先将肘关节向前方支出,后引球板,板型垂直或略向前倾,击球前的瞬间,肘关节用力由左前方往后回收至腰腹,球板都是由左后方向右前方迅速挥击;同时手腕配合外旋动作.击球上升期或高点期,手腕配合前臂,突出发挥小臂爆发力的弹击。根据来球性能,摩擦与打球比例恰当地结合运用,从动作形态上看,一般是尺距击球法。 2.2.3 手就近台弹击 这种弹击.基本上是小臂配合手腕.以手腕爆发力来击球;来球前.手腕和小臂放松.略往后引,却内涵着爆发力,板型略前倾,根据要求的旋转程度,高低,摩与弹结合运用,动作幅度较小,常用尺距、半尺距法击球。 2,3拨打弧圈球 2.3,1 快拔 当对手把弧圈球拉到自己反手时,要收腹弯腰,右肩略低而稍靠前,左肩略高而稍靠后,前臂与台面平行.稍借来球的前进力,板型要前倾,按压来球的中上部.击球的时机要拿握在球落台后,刚要反弹之际,用爆发力把球快速拔带过去。触及球时,运用手腕力量对球摩打结合,以打为主; 2.3.2 扫抽 当对方把弧圈球拉到自己反手时,先收腹弯腰,右肩略低而靠前,左肩略高而靠后 ,前臂与台面平行,球板向后引伸,高于来球,板型略向前倾,以肘关节为轴,用内台的爆发力弹击球的中部或中上部。 2,4 中远台攻球 右脚稍前,大臂带动前臂,以前臂为主,手腕为轴,大、小瞥之间的角度约为120’。击球前,肘部先向前方支出,即将击球时.支出的大臂猛往后收,前臂则向前用爆发力击球。运用三尺距法击球,然后刹车,板与球接触的瞬间,摩擦与打击球相结合。手腕配合爆发力弹击,光摩不打稍稳而凶不足,光打不摩康稍凶而不稳,摩打结合,才能凶猛兼备。击球的时机在来球的回落期,除爆发力运用外,腰部也要用粮打式发力相配合:在发力攻时,需要调整好身体重心,对来球呈居高临下之势才能攻击有力。 2.5攻打直线球 攻打直线球与攻打斜线球的动作略有变化,球板不再是击球的中部偏左,而是击球的中部偏右,肘关节也不再是紧贴腰腹,而是稍微离开腰腹一些;两脚的站位也有变化,初级训练阶段,应该右脚在前,高级训练阶段,应是两脚平行或左脚在前一点。攻打直线球,主要是以落点变化而取胜的,所以动作应该有隐蔽性。
支持楼主!
感谢楼主,送花支持.
支持一下!
太好了,现在正在练习中,特别是下旋球感觉还行,其他的特别是快攻的反击,还做不到,
感谢楼主 这篇反手攻来的太好了,正是俺需要的。更精彩的是还配有文字说明。这么好的帖子当然要送花 并收藏
反胶也值得一试,感谢楼主,送花
学习
谢谢楼主分享
支持
好帖,顶!
中国功夫
好东东,支持,顶一个
学习了,正胶的许多打法和变化,请大家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