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风言就视频中专业防弧选手的打法发表一下观后感
加盟博乒,成就你我!博乒网全国联盟分站/俱乐部招募火热进行中
博乒网赛事记者招募中。。
视频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A3ODkzMzI4.html 希望楼下帮我直接转换一下格式。
防弧选手名字叫Amilie Solja,德国出生的奥地利籍选手,对手是李蔷冰,好像是国家队教练李隼的女儿?这个防弧选手的打法不美观,但是相当难缠。尤其是反手那个动作,很不好看但是很有特色。李蔷冰明显对对方的球不是很适应,失误频频最后输掉比赛。
这场比赛是“弧接圆”网友推荐的连接上下载出来的,非常感谢他给我防弧研究提供了相当多的资料支持。
已帮你转成视窗,看完后再发观后感。
原来反手的防弧可以这样打。这个反手的动作我比较熟练。哈哈。回去模仿一下。谢谢BEN分享。
胃里难受啊
视频中德国女球手的手法以中国国内的水平来看离专业水平相差甚远!按综合能力来说李蔷冰应比对手高出N个档次。李之所以败给对手除对防弧回球的球性不大熟悉找不准合适的击球点外,主要是对阵的战术套路不对,致使自己越打越虚动作变型信心全失。德国选手的原有球风应该是打后手为主,由于李的战术套路不对头,打到后来德国选手反客为主竟主动上手,正手的攻击频频凑效。
为何说李的战术套路不对头呢?那我们先来看德国球手的技术风格。反手位防弧面的接发手法。她接发球的手法不外乎就是上旋来球用撇切、下旋来球用撇拱两种手法,没有弹、拉、磕、勒和挑的手段,更没有倒板利用异质面完全颠覆原有防弧出球球性的变化;落点变化上也只有正反手位两条线,没有出球力度轻重、前后落点的变化。相持中德国球手的反手技术对下旋来球只有撇拱一招,对上旋来球也是独沽一味只有挡。而她的正手器村配置似乎是黑面的颗粒正胶,对正手位加转弧圈来球只有“捂”而没快带和反打,对前冲弧圈球基本没有防御的能力;对正手位的下旋来球只有搓而没有起下旋上手的能力。发球时德国球手90%以上的发球都是在正手位用正面的正胶用正手式发球到对方中路偏正手位,在落点上有前后、轻重的变化而线路上极少有左右的变化。而李蔷冰的技术风格从功架上看应具备横拍两面弧圈选手的所有特点,即相持中有正反手两面拉、撕、带和冲的能力。鉴于她是国家队主教练李隼的女儿,且功架中有专业系统训练的痕迹,故应有相当的前三板上手能力,且发球亦应有若干的套路变化,唯一的不足就是正手弧圈球的穿透力不够,未达到一剑封喉致敌于死地的境界。实战中李没有扬己之长去克敌之短,手握发球权时发球线路几乎都是对方的反手防弧位,而发球后的站位还原都在大反手位等着对方的回球准备强行上手,结果是常常受制于对手大角度的撇变线回球,加上对来球的击球把握不好导致不敢全力攻击,使本身就不具穿透力的前冲弧圈球更显温柔平和,这种球对防弧手来说是最舒服不过的球,一招减力挡不出台的回球就逼得李只有搓接的份,那德国球手的撇拱两大角的技术就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而李接发对方站在正手位的发球时基本上都是把球搓加转到对方的反手位,那无形中又落入到对方喜爱的对抗套路中。综观整场球李都在穷于应付对方反手位防弧面来球,偶然把球拉到对方正手位,也由于穿透力不够被对方用正胶面捂回来而常常失分,故李基本放弃了对方正手方的台面,整场比赛都在对方的反手位和对手纠缠。这样一来把对手的信心越打越强,把自己打得越发心虚………。(未完待续、肚子抗议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5 12:25:57编辑过]
我下午回来再续前帖,此期间也请后面的看帖者发表一下李蔷冰该如何扬长避短克制对手。
李蔷冰是国家队教练李晓东的千金;而不是李隼的女儿,李隼的女儿没这么大!!
以下是引用倒板怪叟在2012-6-5 13:11:00的发言:李蔷冰是国家队教练李晓东的千金;而不是李隼的女儿,李隼的女儿没这么大!!
呵呵!管她是谁的女儿,反正是国家队主教练的千金这点是没错的。
这是我2008年12月17日发在某乒乓球网站的一篇帖子,简单地介绍了这位女子乒乓球选手索尔佳。当年在西班牙举行的世界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上,她代表德国队参赛,获得青年组亚军;此外,我在这篇帖子里说她球拍的反面为长胶,不对,应是防弧。
德国小妞索尔佳
本月13日,西班牙马德里,世界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决赛,两名运动员分别是中国的曹丽思和德国的索尔佳(SOLJA amelie)。电脑上小小的屏幕里,这位德国小妞戴着眼镜,长得也不算漂亮,然而,她的打法之另类,也让我眼前一亮。索尔佳右手横拍,正反反长,据我猜测,她的反面的长胶应该贴有薄海绵。此妞完全颠覆了欧洲传统的横拍打法,进攻时正手不拉弧圈,只扣杀,其手法也奇特,起拍点很高,以上身迅速前摆带动手臂,在最高点击球,奇准,能连续起板搏杀,变线。她的反手更具观赏性,双手像小鸟展翅,伴随着右脚的跺地声,左右分开,击球的手法是拱、搓、撇的三结合,球很漂,也很稳,回击对方各类来球手型变化不大,但板型控制得恰到好处,所以,相持能力很强。
在青少年世界顶级的比赛中,能跻身决赛,绝不是等闲之辈。今年 10月号的“乒乓世界”杂志第88页里有一篇关于欧洲青少年锦标赛的文章,就提到了索尔佳和她的妹妹,被称为德国双姝,是德国女子青年和少年的“一姐”,知名度相当高,在这次欧洲赛事中,大索尔佳得青年亚军,小索尔佳获少年冠军。本文说及的应是大索尔佳。
西班牙青少年世锦赛上,索尔佳输给了曹丽思,得亚军,但她的怪异打法,却获得了优异的成绩,不失为世界青少年乒坛上的一朵奇葩。索尔佳的成绩还告诉我们:
赢球才是硬道理!
能最后把球回到对方的球台上运动员,就是胜利者!
2008.12.17。
动作不美弹 拱 抹 剌啥都会
物以稀为贵啊
反手是长胶不是防弧胶,是罗马尼亚后裔德国选手。有报道为证:
索尔佳姐妹(德国)
在当今横板两面反胶弧圈球型打法一统江湖的女子乒坛,来自德国的索尔佳姐妹,手持颗粒胶皮“怪拍”,就像是两株奇葩,让众多球迷体会到了别样的精彩。
姐姐艾米丽-索尔佳,是2007、2008两届欧洲青少年锦标赛的女单亚军,还在2008年获得了世界青少年锦标赛的女单亚军。2008年广州世乒赛,戴着近视眼镜,不擅言辞的艾米丽作为德国女队的“奇兵”登台亮相。右手握拍,正手反胶、反手长胶打法的她,能够熟练地运用反手长胶磕、挡、挤、刮,尤其当对手的弧圈球攻势异常猛烈之时,她的回球相当稳健,防守严密。当反手长胶制造出进攻机会时,她能用正手的反胶盖、打,或快带弧圈球。
妹妹佩特里萨-索尔佳左手横握球拍,同样是反手长胶的横拍全攻型打法。她是2008年欧洲青少年锦标赛少年女子单打冠军。
索尔佳姐妹的父亲曾是一名东欧裔的职业乒乓球运动员,移民德国后,他另辟蹊径,将东欧的乒乓球训练方法和德国完备的训练体制嫁接,使自己的两个女儿成长为德国新一代球员中的佼佼者。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弧圈球技术主宰的乒坛,姐妹俩的怪异打法虽然“物以稀为贵”,也曾让众多好手吃过苦头,但毕竟有悖于乒乓球技术发展的潮流,不是长久之计。今年,姐姐艾米丽-索尔佳就因为遇到了“技术瓶颈”,“长胶三板斧”被对手熟悉,从而在德国国内联赛中一败涂地,最终导致无缘横滨世乒赛。
可以预见的是,如不增强正手进攻能力,索尔佳姐妹的崛起,将最终成为无奈的“昙花一现”。(文/本刊记者 宋斐)
以下是引用文月弓在2012-6-6 10:47:00的发言:
可以预见的是,如不增强正手进攻能力,索尔佳姐妹的崛起,将最终成为无奈的“昙花一现”。
这个女孩的正手很怪,风言说是“捂”弧圈,专业中少见的很。反手倒是长胶或者防弧的打法,撇拱、撇切等为主,落点不错,加减力也掌握的很好。
来我们业余圈子打打的话,估计还是能横扫一大片的。
我认为
文月弓老师提供的中文的报道就目前而言有点失实。Amelie以前是有用长胶的经历,但是她后来换成防弧了。最新的相关英文网站,都是没有出现long pimples(长胶)的字眼,主要都是anti(这个在英语里面是指防弧,虽然长胶也有反旋转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