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专访央视乒乓球专项记者李武军

来源网站:www.bokett.com   发表时间:2012-06-07 05:04
第1楼

中国网专访央视乒乓球专项记者李武军

加盟博乒,成就你我!博乒网全国联盟分站/俱乐部招募火热进行中

博乒网赛事记者招募中。。

 

——专访中央电视台乒乓球专项记者李武军(文/张咏洁)他是一名乒乓球运动的业余爱好者,但有着和国家队运动员同样的装备和半专业的技术水平;他能深入到中国乒乓球队中,与大牌球星们并肩征战各项大赛、与国手们朝夕相处,成为众多乒乓球迷无尽羡慕的对象;他幸运地将个人爱好变成了职业,并且一干就是整整17年;他自封“1063记者”,10届环青海湖自行车赛、6届环海南岛赛、3届环中国赛,他是中国唯一一名全勤的前方报道记者;他和奥运有着深邃的情缘,直接或间接的参与了五届奥运会的报道,与奥林匹克先驱萨马兰奇有过亲密接触;他善于用双眼锁定画面、用镜头讲述故事,他用感性直觉制作成的一部部专题片一次次在球迷中激起共鸣。17年的记者工作生涯让他早已和乒乓球运动融为一体,他的脑海里装着一幅中国乒坛的征战图,心中存着一间中国乒坛的荣誉堂,他就是中央电视台乒乓球专项记者、本届伦敦奥运会兵乓球赛事记者李武军。1995年正式加入央视体育频道工作的李武军赶上了“爱一行、干一行”的大环境,深爱乒乓球运动的他幸运地参与到了乒乓球专项的报道工作中。本届伦敦奥运会是李武军作为体育记者直接或间接参与的第五届奥运会,两次深入前方报道、三次后方团队支援,奥运和李武军之间结下了不解的情缘。作为专项记者,李武军跟随国家乒乓球征战采访的这些年来遇到了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情形,有些能忘掉的成为了过去,还有很多忘不掉的就成了回忆,而在每一届奥运会他都能记住一些人和一些名字,这些记忆中的痕迹如今已经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第2楼

亚特兰大奥运会,5分30秒和一个拥抱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是李武军间接参加的第一届奥运赛事报道。提起这届奥运会的报道,那些工作的片段李武军至今历历在目。当时由他和另外两名编辑组成的报道小组负责的是播报每天的赛事新闻,全国亿万观众通过新闻联播看到的关于奥运会的比赛结果和奥运军团的全部消息都是由李武军所在的这三人后方报道团队播报出去的。亚特兰大奥运会的报道李武军把重点放在了“奥运人”上,这届奥运会上有两个人的名字深深印刻在了李武军的脑海,刘国梁和邓亚萍。以第三人身份入选奥运参赛大名单的刘国梁突出重围最终问鼎了男单、男双双冠王,这深深地触动了李武军;而邓亚萍更是众望所归卫冕了女单、女双两项冠军。在乒乓球赛程结束后,李武军做了一期名叫《扶我走上冠军路的人》的特别节目,讲述了国手们的父亲是如何扮演一个启蒙教练角色的故事。亚特兰大奥运会闭幕之时,李武军又完成了一部长达5分30秒回顾整届奥运会国乒队员征战的新闻专题片,在新闻联播每天只有两到三分钟播报体育内容的情况下,这部专题片竟未作任何删减的在新闻联播头条播出,这样的前所未有让李武军兴奋不已。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我们目睹了邓亚萍卫冕女单冠军,作为第五次接受萨马兰奇颁奖的她站在领奖台上被萨翁亲拍脸颊的镜头,在场下李武军也有过类似的亲密接触,在国际图片展采访萨马兰奇的时候,萨翁一个箭步抱住了险些滑下楼梯的李武军,一位伟大的奥林匹克先驱对一名普通体育记者的关爱全部倾注在了这一个拥抱里,直到现在回想起这一幕,李武军的心中依然感觉有暖流在涌动

第3楼

雅典奥运会,残酷执着的奥运梦2004年雅典奥运会可以说是李武军经历过的最为忐忑的一届奥运会,第一次来到前方报道团队中的他一时间对工作理不清头绪,同时在这届奥运会上,李武军也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才是奥运会的残酷。奥运赛场不仅能够给你带来无限的荣誉,也能够带给你无法预料的压力。在这届奥运会的乒乓球赛场上,李武军看到了蔡振华总教练双鼻孔出血的一幕。马琳在单打比赛中被瓦尔德内尔淘汰、王皓双打失利、王楠输给李佳薇、牛剑锋不敌朴美英,接连四场的败仗让中国乒乓球队的上空一时间乌云密布。媒体也将压力和质疑抛向了蔡振华,“是否会改变对最终目标的追求?是否会动摇夺取冠军的决心?”蔡振华只用了一句话再次震撼了李武军,“哪怕我们只剩下最后一人,哪怕我们只剩下一对选手,我的目标依然不会改变,就是夺取冠军”。在雅典,李武军忘不了张怡宁夺取中国奥运史上第100枚金牌的时刻;忘不了王皓败给柳承敏后面对着铺天盖地的压力再也无法承受的王皓肆意流泪的画面;忘不了瓦尔德内尔挥别奥运舞台,退去球衣远走的背影。奥运乒坛的竞争历来是激烈残酷的,不是每一个挥汗训练的运动员都有站在这片赛场上的资格,但是,每一个能在这块场地上经受洗礼的球手都必须付出过鲜为人知的辛苦,这是一道不公平且不可逆转的命题,那些与奥运奖牌失之交臂的球员不是输给了自己,而是输给了比自己更好的别人。一代不可或缺的大腕明星走了、一个七尺男儿顶着铮铮傲骨面对败果却只能以泪洗面、一个新时代领军人物的问世,李武军的心再一次地被震颤。他看到了奥运赛场上厮杀的残酷,更看到了这块赛场是如何变成让你一夜成名的爆发之地,如何变成受尽重压的炼狱。

第4楼

北京奥运会,眼泪是种无法言说的幸福2008年奥运会占据着在家门口作战的主场优势,让李武军充分享受了诛戮赛场的畅快。在北大体育馆内,李武军所在的唯一一个将机位设置在场馆内的采访点,距离比赛场地仅仅20米,他近在咫尺地记录下了中国乒乓健儿成就的一个又一个无法逾越的记录。中国队包揽了四项冠军、男女单打的六名国手共同站在领奖台,随着奥运赛制的改制,这样的场面将成为永久的历史。李武军清楚的记得2008年8月18日,刘国梁结婚两周年的纪念日当天,中国男乒的队员用冠军奖牌集体给少帅献上了一份厚重的大礼。刘国梁亲吻着戒指、拥抱着队员,抑制不住的激动统统化为泪水。太多的经典也让这一年也成为李武军记者生涯中最难以忘怀的一年,这一年在北京,在家门口他第一次感受到眼泪有些时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幸福。

第5楼

伦敦奥运会,再出发2012年伦敦奥运会是李武军与奥运的第五次结缘。7月他就将随中国乒乓球队踏上奔赴伦敦的征程,有了雅典奥运和北京奥运会的前方采访经历后,此次李武军的心里更多了几分踏实。奥运会对参赛选手和报道记者都是残酷的,面对着平均每一届奥运会死伤3名记者、碰掉平均10颗牙齿、磕破10个脑门的数据,李武军将再一次面对严酷的实战考验。乒乓球这个备受国人关注、在国人心目中只许赢不许败的项目,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奥运会参赛名单,每个人都满载希望期盼心中的偶像能够如约站在最终的赛场,想要在报道上获得成功难度更是难以想象。伦敦奥运会上李武军又将铭记住哪些经典的瞬间,记住哪些闪光的名字他无从预测,他只希望能够再看到男单的王皓、张继科,女单的李晓霞、丁宁四名国手会师决赛;看到伦敦的赛场上能够四度升起五星红旗。伦敦,有可能成为王皓最后的福地,作为一名年近29岁的老将无法预知四年后的运动状态,伴随着徐昕等一批年轻队员的迅速成长,逐渐成熟的王皓需要用实力为自己正名他依然具备王者风范。伦敦,有可能见证郭跃的蜕变,力争奥运参赛席位带伤请缨力挽狂澜的郭跃是世锦赛冠军的功勋,能爆发出令人刮目相看表现的绝对主力需要用坚强为自己正名她才是中国女乒的灵魂。成熟,也不是你的年龄有多大,而是你的肩膀能扛起多重的责任。坚强,不是心变得硬了,而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的时候还能保持着微笑。无人理睬时,能够坚定执着;万人瞩目时,又能心如止水,这才是中国乒乓球的国手们成长中最痛彻的感悟。

第6楼

望伦敦,期待满满;望伦敦,载誉而归。一个善于使用筷子的民族,把一副乒乓球拍在手腕与手指间灵活挥舞;球与拍的碰撞正是神州文明的厚积而薄发。望伦敦,飞如乾影的四坪方案上将再展乒坛猛将的英姿;望伦敦,期盼即将出征的中国乒乓球健儿能够奥运圆梦。(文/张咏洁)

第7楼

文笔不赖,就是太主旋律啦

第8楼

又是这个嘴歪的不懂装懂,喜欢挑逗小日本福原爱的主。

第9楼

`````````好文```

声明:此文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网站,爱乒乓网作为搜索引擎仅展示其快照,并非原始内容。若发现内容有所不妥,请尽快联系爱乒乓网撤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