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卟啉 于 2013-1-26 10:39 编辑
很长时间没来家园了。
被项目压得喘不过气,结果就是"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索性就空了半天出来打球。
新年的时候帮朋友买拍子,看到有vega China,因为知道是ESN的粘套,于是就当了次小白鼠。
Background:
横板反胶打法。站位较近台。技术比较古老,台内拧拉之类的先进技术完全不会。基本正手以高调上手为主,回合基本靠快带快拉,偶尔退下去发力拉,反手基本也以快带为主。比赛时主要靠发球变化,反手位还算可以贴住,整体力量偏小。
器材:底板为cl,6.9mm,92g,非wrb。正手常年使用狂三40度,反面曾用tackiness drive(虫子的一款老产品,其后陆续试过sriver,JO,hammond a。本次使用vega Europe。
偶尔也用boll alc,正手S1,反手X1 platin。也用废过一块05。(注一)
Results & Disscussion
很久以前被牛人教球的时候就被告诫不要用狂系,因为发力太差。此外拉球手感一般,反而击打发力和找点比较好。所以曾经一度被劝过正手打正胶..,无奈那时遍地狂飙,于是就一直跟风几乎到现在。
无机改革之后,因为很难搞到胶水,正手就彻底废掉了。手里几片06年的狂三到现在都没用完,而且也没机会再用。没了胶水的狂三感觉都没有729的套胶好用。
曾经07年试过一段时间andro的COR,也一度觉得找到了正手的替代品。可惜在表面粘性退掉之后就完全没法驾驭了,毕竟之前靠胶面挂球的动作已经定型,没有办法适应靠海绵吃球的技术动作。
vega China,海绵为黑色非蛋糕海绵。气孔有两种,致密的微孔及少量中孔。海绵密度较大,硬度接近运海39度,甚至更高( 体感,非仪器测量)海绵形变恢复速度快于运海39度。胶面微粘。用手触摸有粘手感(强于其他涩性,如vega Europe,sriver),但弱于传统国套。整体粘性感觉类似于蓝鲸2或焦点2。
实际使用中,海绵弹性很好,定点攻球感觉击打略好于狂三,主要体现在方向感强和出球干脆上。拉球的感觉接近蓝鲸二,吃球介于非灌与灌胶狂三之间。胶面挂球能力尚可但小力量摩擦一般,单纯靠胶面挂球能力仍略逊于国套。拉球力量较为线性,弧线比狂三低平一些,速度感强于狂三。但发力拉球力量仍小于狂三或灌胶的蓝鲸。
防守性能其实是亮点。正手位的封挡很好,海绵的吞吐感很强,出球的速度相当快,而且方向感很好。弧线也比较合适,不会像一般国套弧线会偏高需要调整版型。
发球发面,纯摩擦的旋转虽不能和老狂三或729相比,但其实已经比蓝鲸,焦点二之类的微粘国套要好一些。尤其在小力量时,海绵并不是非常弹,比较容易发好强旋转的短球(与其他德套相比)。
台内球方面。由于胶面的粘性,搓球需要注意版型。搓球旋转比较好,但有时加力撮或者劈长时弧线过长容易出界,需要适当调整击球力量。
如果用比较简短的话来描述这款套胶,可以认为是二代高密tensor海绵(andro COR)和半粘半涩国套胶面的结合。但大力量的表现应该不如早年的高密德套海绵。
从总体使用性能来看,vega china仍然不能作为灌胶狂三的替代品。然而,对于很多不经常使用胶水的人来说,未必不是一个好的国套以外的选择。
Summary
ESN终于在粘性套胶的研发上又迈出了一步。作为一款试验品,其表现还是比较令人鼓舞的。但其性能仍然不同于传统的国套,且综合能力仍弱于灌胶的狂三。从长远看,如果ESN可以将其海绵的各个档位的性能更好的提升,也许,ESN可以最终开发出一种不同于中式套胶,日式套胶以及传统德系套胶的新体系。
注一:详情请见签名档
和藍鯨二打底相比如何呢?
应该力量没有蓝鲸二打底大。但是发球旋转,台内球处理我觉得强于蓝鲸,速度稍快。
依然是半成品
据说sigma pro 二代很给力
看样子,灌胶狂飚还是正手首选。
哦?? Sigma Pro二代?
http://www.tabletennis11.com/oth ... om-tau#.UQNlg79TYyo
哦...
这东西市面上什么时候会有呢?
我印象中vega China从上xiom官网到真正市场版出现用了两年时间,而且同时推的高粘型号VH现在都没见呢。
sigma系列应该还是涩套蛋糕吧?
本帖最后由 卟啉 于 2013-1-26 14:39 编辑
对,不过是在有胶水的情况下。
买不到有机胶水的时候,这个比打底坚持的时间长吧(希望是)。
而且,用着感觉比Thor's 靠谱。
补充一点,希望不是我看走眼了。
面胶应该是有盖胶层的!
那網站有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