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关于底板大芯材料的问题!(还有面材的使用)

来源网站:www.sundns.org   发表时间:2004-11-10 16:00
第1楼

近来对器材的一些的东西越来越感兴趣了!技术方面也就不怎么重视了,器材害人啊!
谈谈正题,眼下不论进口国产的底板,其大芯无非是这几种材料:阿由丝,桐木,阿巴西,椴木,其中阿由丝和桐木运用的较普遍,阿由丝多用于纯木板上,桐木则多用于纤维板.
阿由丝,质地较软,多孔,运用在弧圈板的大芯较多,用此大芯的板大多底劲不错,可能与阿由丝的形变较大有关,而阿由丝的吃球不错,也是因为比较软的缘故.
曾定做了块板,大芯用的是阿由丝,虽然加了芳碳但感觉吃球还是不错!出球不算快,底劲很足,大芯的共振较好,有轻微的震手感,感觉不像是一块纤维板,可能和我大芯较厚有关,我定的大芯厚度为3.8,板总厚6.6.在这个厚度上的板还加了纤维层,有如此的形变,实属不易.感觉阿由丝作为大芯材料是不错的,性能属中,可以用在各种搭配中,关键看厚度的调节.阿由丝有质地较紧密的和疏松的2种,2种不同质地的阿由丝运用起来完全是不一样的感觉,弧圈板还是比较适合用疏松的那种.阿由丝的缺点就是较重,但疏松的那种还是比较轻的,这也是其运用在弧圈板上的一个因素.
桐木,现在较多运用于纤维板中,而且基本是拼接的,原因有二,桐木材质密度不均,拼接可保证整块板的密度均匀;桐木的共振很好,采用特殊的拼接方法可加大底板的形变,增加底劲.
我也定做过桐木大芯的底板,也是纤维板,采用3横1竖的拼接法,柄部的大芯是竖拼的.整块底板偏硬,吃球没有阿由丝的好,出球快,但底板的形变还是蛮大的,这和这个拼接方法有关,但感觉形变不是很均匀的那种,这也和拼接有关,拼接的大芯和整块的大芯还是不一样的,其共振不同步,会消耗一部分的力.桐木的共振很强,球板的声音很好听,桐木运用于音乐器材上也是其共振好的缘故.桐木还有比较轻的优点!可使拍子的整体重量降低!
这是我对这2种材料运用于大芯的一些看法!不过,拍子是一个整体,不能光看大芯的作用,面材,力材,大芯,是共同作用于球的,搭配的好才能发挥出不同木材的优点!
望各位有经验的大侠多多指教!共同讨论一下乒乓底板的材料运用!

第2楼

Ayous不仅做大芯比桐木好象更吃球些,我还觉得Ayous做力材也比云杉的要更吃球,手感更软些.
好象大多数七层板都是用Ayous作第二层的力材,而很多五层板则用云杉,可能就是为了使板子在吃球和出球之间更为平衡一点吧.

第3楼

我一直不懂所谓大芯的横拼竖拼是什么意思.
两位能否帮我解释一下.
最好给我画一个示意图之类的.万分感谢了.

第4楼

写的不错
我喜欢阿由丝的 远台底劲足些

第5楼

桐木大芯的横竖拼法,这个拼法是蝴蝶的技术,其实很简单.先说一下横竖的方向,与柄平行的为竖,与柄的方向垂直的是横向.球拍的拍头到离柄不到一点的位置,在这个距离内的拍面把它分成横向若干部分,一般分3部分,分的太多板子会太硬,这3部分的大芯是横排的,剩下的部分就是竖排,这样的话会在拍面和柄的交接处形成一个硬度差,共振差.这样在击打球的时候,由于受力的原因,再加上硬度差和共振差,球板会有个大的弹弓效应,形变加大,增加出球力量,速度!这也是这个拼接法用在纤维板上比较多的原因,纤维板的形变较小,出球很快,但底劲不足,使用了这个拼接法后,可以祢补纤维板底劲不足的缺陷!
图中粗线就是区分大芯的线,细线就是木纹方向

第6楼

关于面材的使用,我现在非常倾向于使用日桧,日桧是很有特点的木材,不同的厚度,不同的使用位置,都会产生很大的不同!日桧的特点是软而弹,吃球好,底劲足.我尝试过日桧作为面材的几种厚度搭配,总的感觉都是吃球好,弹性大,可以祢补很多弧圈板结构的推挡不足,但日桧作为面材的厚度都较厚,从1.2到0.6都有,为了维持板的总厚,总重,大芯相应的就薄了,大芯一薄,底劲也就受到影响.为什么要用较厚的日桧面材,主要是考虑要发挥出日桧的特性,就象单板那么厚,最好的使用材料还是日桧!
我现在想尝试0.4厚的日桧做面材,我觉得应该还是能发挥出日桧的特点的,但力材的使用我就有点犹豫了,不知道使用那种好,个人觉得,林巴,云杉比较适合,但面材和力材的一个适合的硬度差我就很难协调了,主要是日桧比较特殊,说它软但比较弹!
希望有经验的大侠出来指点指点啊!

第7楼

日桧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会掉屑!表面漂亮啊!

第8楼

谢谢jiandanai兄。受益匪浅。

第9楼

关于面材的厚度,希望我的经历能对你有一定参考作用。
我定做过了一只面材1.5mm的拍子(银河处定做),桐木大芯,总厚度6.4mm。
面材不是日桧,是美桧。美桧和日桧的不同是日桧木纹比较稀疏,看着很高雅,美桧的木纹很细密,细看也不错。
的确如你所说,面材的加厚,大芯的减薄,底劲有所不足。
桧木面材的吃球和弹性确实不赖,此拍配国产套胶都不舒服,配了两面sriver后,海绵的吃球特性弥补了底板的底劲,在中台威力尚可。近台的速度真是没的说。
但是在发球、搓球等技术上手感全无。也可能是外套的胶皮实在没黏性,我不适应。
图片见http://www.sundns.org/discuz/viewthread.php?fpage=3&tid=108529

我在世奥得也做了一只桧木面材(桧木产地不明)、桐芯的拍子,面材1.1左右,大芯顺势增厚。对比图片可见http://www.sundns.org/discuz/viewthread.php?tid=105383&fpage=1&page=2
大芯加厚,底劲却未增加。此板硬的可以。用2.1、2.0的套胶,一下就透了,球粘拍就走。非常不爽。

第10楼

看来楼主对制拍很研究,佩服!
有个问题想请教:阿由丝纵纹与横纹有什么不同?哪种好?http://www.sundns.org/discuz/vie ... ghlight=&page=2请看这贴的19楼,这指的是不是你所说的较硬的阿由丝?

第11楼

关于 第3落点的面材问题,我觉得是这样的,首先你做的都是纤维板,纤维板的出球肯定快,但底劲不足也是纤维板的一个通病。我不知道你定做的板大芯是采用什么拼接法,如果用3横一纵应该会好些!还有就是面材还太厚,造成大芯比较薄,底劲不足!

第12楼

关于这个问题,阿由丝纵纹与横纹没有什么不同,这是相对而言的!一般球板的结构都是一层纵一层横的,硬和软主要是材质的关系,一般弧圈板都用轻而多孔的阿由丝作大芯。还有一个说法是产地的不同,据说是有2个地方出产的阿由丝,一个较硬而重,一个软而轻。

声明:此文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网站,爱乒乓网作为搜索引擎仅展示其快照,并非原始内容。若发现内容有所不妥,请尽快联系爱乒乓网撤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