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eski 于 2013-2-23 11:25 编辑
打球的人一定知道,如果比赛中一方被逼到远台(排除远台对拉弧圈情况),那基本上处于远台的一方将比较被动,尤其是直板运动员更为明显,因为反手的弱点更加突出。但随着反拉弧圈球技术、放高球技术的日益突破以及运动员个人身体条件的不断提升,远台一方反击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扭转不利局面的手段也越来越丰富。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远台防守的理念。 一是过硬的心理。绝对不要怕退远台防守,许多球友一退台就没了方向,不知道防哪边,基本一板就被杀死。其实你要知道,退远台后虽然你攻击的力度下降了,但留给你的击球时间更加充裕了,这时你需要心态放松,肌肉放松,冷静观察对手攻击动向,然后大发力的打向对手的空档位,因为你站的远,你可以更加发力的摩擦来球,制造更长的弧线去反拉来球,球越接近对方底线,越是角度大,你反击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是战机的把握。退远台防守时,主动方一般都先压住防守方的反手位,因此处于防守的选手一定要抓住战机想办法转成正手攻,因为反手能力再强,都没有正手来得攻击力、稳定性、灵活性强,只要有机会就应该侧身用正手来攻球,摆脱反手被对方压制的被动局面。 三是刻苦的训练。我平时注意到,许多球友在基本功训练时基本不练习远台防守项目,因此在实战中遇到此类问题明显缺乏技战术的储备,往往没有实践的经验去加以正确的引导。由此建议球友,平时训练中加入此科目,多体会运台放高球、反拉球的身体感觉,以提高今后处理此局面的实际能力。 上海 徐佳捷二〇一三年二月二十二日
楼主是否想过退台防守的难度,虽然防守的时间充裕了,但是相对而言防守的面积呈线性上升。退得越远,防守越不易。
没有人推荐远台防守的,因为防守练得再好也是被动,也是被调动。在被调动中击球,板数一多必然会失误的。
最后说说远台防守最实用的策略之放高球。
一旦被压制形成远台防守的情况,我推荐直接采用放高球的策略。高球对于业余球员来说有着致命的威胁,因为打高球业余练得少,连续
进攻容易失误。如何放高球呢,不是简单得把球撩得很高,而是要加侧旋转,在接触球的一刹那,采用侧摩擦的方式,尽量多地加旋转。这样球不仅在空中会飘忽不定,落台后更是会左右横移,增大对手进攻难度。但是放高球需要一定的练习,否则很容易自己先失误,但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
这位球友可能有所误解我的本意。我是让大家在练习中去体会远台回球的感觉,打球总要遇到此种情况的,平时有所接触比较好。而不是说让此种技术变成一种打法,一比赛就退台是不可取的,是非常被动的。
还是没理解?
讲得很到位了,远台可以大有作为,特别是横拍双反,不要拍远台。
放高球关键是空间感要好。
放高球,击球一定要放松,观察对手攻击线路与空档位置,放出去的球要接近对方底线,高度要高,带一定的旋转,需要大量的实践与体会。
要是能防住两板高球,并且把球放到底线很高,即使侧旋不强,也往往让对手心慌易失误
说得很对。其实对职业高手来说,这种球也非常难打。
这是不对的,是想当然的想法,一个是放高球几乎无法精确控制是否放到底线,即便刻意练习也做不到,因为对手不会舒服得让你放高球的,一个是不加旋转,球没有什么威胁。所谓心理作用一说,不成立。
然而如果加侧旋转,球会向左右飘,极大地增加对方击球的难度,削弱击球质量,甚至可以让对手直接失误,所以综合来看,加侧旋转比较有利。
加旋转与放底线一样困难,需要专门练习手感的。对手的杀球如果非常有力量或者有角度或者够高够远,接球方去追球的过程手上也不容易加旋转的。有的身体不合适加不上旋转的球,却能够控制落点和深度,尤其对手砸到自己正手位比自己想象得高和远的时候
学习!
首先加旋转的练习起来比放底线容易些,人对于是否底线的控制感觉其实是很模糊的,因为一旦到了远台,对方1525* 1370的区域,能够把球准确得放进去就已经很难了,何况还要控制精确的落点(哪怕只是底线区域)。
但是如果是啊练习,特别是那些有弧圈经验的反胶球友,就可以准确地通过摩擦把球放到这个区域,毕竟只需要进去就行,不必担心落点位置。
其次,在对方杀球的爆板之下,如果您能进入远台,仍然没有失误,其实你只要能够到球,就能给球加摩擦。你要做的是把单纯向上挡或托的手法变为侧摩擦的手法,这只是个意识问题。
再次,通过实践来看,首先是侧摩擦容易造成对方失误,而单纯的挡或者拖的高球,即使再高,对方也还是不怕的,甚至能够通过吸短的手法令放高球者疲于奔命,相反,因为侧旋转的存在,造成对方杀球时对球的位置判断失误,而且很难吸短或者。再者,由于业余比赛场地限制,不可能给你很多放极高的高球的机会,那会撞到天花板的!举个个例子,2011年乒超联赛决赛第一场,侯英超就是通过侧旋转高球生生放死张继科,但是精于楼主所说通过拖高球方式放高球的水谷隼,在张继科面前根本毫无还手之力,这就是差距。
侯英超是“削放结合”吧,这种打法有一定合理性。不知道你理解放高球离台要多远,一般业余打球的空间,能离台两米就不错,这个距离,即便是业余的力量与速度,都能把球砸到接高球方的胸部以上;不知道你体会过没有,胸部甚至头顶以上来球,很难加旋转。
业余的不玩中远台总是不吸人眼球的,不求进步打奥运,但求玩个回合跑动发力的乐子。打上几个多拍回合的正反手拉冲,感觉好极了。比赛用不用的上?管他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