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体育总局联合开展“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

来源网站:中国乒协   发表时间:2023-06-16 11:54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 进一步推动群众身边健身设施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做出部署。
  6月1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体育总局在北京市石景山区老山街道老山东里社区举办“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启动仪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北京市副市长谈绪祥,以及乒乓球国手马龙、樊振东、王楚钦、孙颖莎、陈梦、王曼昱出席。启动仪式上,运动员和居民代表发出联合倡议:运动员带头参与“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以及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向群众传授运动技能和科学健身方法,推动更多竞技体育成果全民共享;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坚持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推动形成文明社区、文明社会,建设美好家园。
  随着我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的功能价值日益彰显,身心健康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同追求,运动健身成为人们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为顺应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体育总局会同住建等部门,持续扩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各地健身设施“有没有”问题正逐步解决,健身设施“好不好”问题加快改善,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与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目标要求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进一步推动群众身边健身设施建设,丰富群众健身活动空间,满足市民多样化健身活动需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体育总局联合印发《通知》,主要目的是,以开展“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为切入,进一步补齐群众健身设施短板、丰富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夯实包括乒乓球在内的各运动项目群众基础,全面推进全民健身战略,助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
  开展“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的主要目标任务是,从2023年开始,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和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等工作,推动在城市社区、公园中配建以乒乓球台等小型设施为重点的健身设施,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通过新建、改建等方式,完善社区、公园健身服务功能,推动构建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为广大群众就近健身提供便利,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
  《通知》要求,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加强对健身场地选址的指导,体育主管部门负责加强对健身设施配置类型、数量等指导。市、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园林绿化、体育主管部门要建立设施器材产权清晰、管理单位明确、可追溯的工作台账,指导管理单位做好日常维护管理,督促产权单位根据管理单位的建议定期对设施器材使用情况进行评估,确需更新的要及时纳入更新计划,满足群众正常使用需求,杜绝安全隐患。健身设施运维管理经费要纳入管理单位年度预算予以保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健身设施的运营和维护,鼓励购置公众责任险以及运动意外险。各地体育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已配建的健身设施,组织开展乒乓球等群众体育赛事活动、社区运动会和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动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传授运动技能和科学健身方法,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普及全民健身文化。
  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体育总局将加强对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园林绿化、体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具备条件、有积极性的城市社区和公园先行先试、示范引领,推动更多地方积极参与“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同时,鼓励地方各级住房城乡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结合实际,推动社区、公园健身设施配置;鼓励地方各级体育主管部门统筹利用多种资金渠道支持健身设施配置。根据场地条件和周边群众需求,面积较小的场地可配置乒乓球台或其他室外健身器材;面积较大的场地可配置非标准球类活动场地;有条件的还可增加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群体健身区域,配置智能健身设施。对于“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体育总局将根据各地项目建设数量,利用中央本级体育彩票公益金对健身设施配置予以支持,并向自筹资金投入较多的省份倾斜。

下一条: 中国乒乓球队开展专题培训 呼吁球迷理性关注
上一条: 中国乒乓球队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声明:此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爱乒乓网观点和立场。若发现内容有所不妥,请尽快联系爱乒乓网撤掉本文。